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doc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7529436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学年第二学期( 三 )年级( 科学 )科教 案 班 别 : 任课老师 : 第( 一 )单元第( 1 )课教案课题身边的土壤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认识土壤,知道身边哪些地方有土壤的存在。 2、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重点难点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树立爱护土壤的意识。教具课件、土壤样本。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一)出示情景林林去文文家玩:发现一盆生长旺盛的西红柿,林林也想亲手种植一盆这样的西红柿呢?文文和她的同学林林找到了西红

2、柿种子、花盆、小铲子。(二)问题引导同学们你认为这样能不能种植西红柿了呢?二、讲授新课(一)哪里有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出示土壤的图片2提问:从哪里可以找到土壤呢?3、引领学生交流展示:我们从哪里找到的土壤?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图片,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土壤存在于很多地方。4、引领学生做好记录,填写相关的观察信息,出示信息卡片。(二)土壤资源1、老师介绍: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我们地球上有29%的是陆地,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2、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土壤是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之一。(1)分别出示树林、谷稻的照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你发

3、现了什么?(土壤是我们食物来源的基础。)3、引导学生观察土壤。要求:在农田、花圃等处采集一些土壤进行观察,了解土壤中有没有动植物的生活的痕迹。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及时给予评价。三、课堂小结1、通过野外观察和小组交流,我们知道了土壤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地方。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仅植物的生长在土壤中,还有很多的其它生物存在于土壤中。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观察家周围的土壤,做好记录。第( 一 )单元第( 2 )课教案课题土壤的组成科目科学执教者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等成分组成。2、知道土壤主要分为沙质土、壤

4、土、黏质土三种类型。3、能积极动手参与土壤成分探索的试验。4、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重点难点1、知道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等成分组成。2、知道土壤主要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类型。教具课件、土壤样本、烧杯等实验器材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问题导入提出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观察采集到的土壤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引入课题:土壤的组成。二、探究实验活动1 土壤的成分1、提出问题:你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呢?2、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土壤的组成。(1)引导学生实验准备(2)引导学生做一做并回答问题:

5、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3)引导学生深入实验:将土块充分搅动,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温馨提示:搅拌要彻底;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4)引导学生第三步实验:另取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 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能观察到什么现象?3、师生共同整理实验结论:土壤中主要由:沙砾、黏土、空气、水、小石子、腐殖质等物组成。(转折):同学们交流后发现采集到的土壤颜色是不同的,用手捏的感觉也不同,你观察到了吗?活动2 沙质土、壤土、黏质土1、出示图片科学认识: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

6、质土三类。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方法引导:用手拈一拈,用手看一看3、整理归纳三种土壤的特性(1)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2)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是壤土(3)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能从哪里找到三种不同的土壤。三、小结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2、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了土壤主要包含沙砾、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等成分。3、通过对颗粒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土壤主要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描述三种土壤的特性。第( 一 )单元第( 3 )课教案课题土壤与植物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疏松程度。2、能准确说出沙质土

7、、黏质土、壤土的保水性的大小。3、能准确判断三种不同土壤适合生长的植物。重点难点1、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疏松程度。2、能准确说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保水性的大小。3、能根据土壤的特性,说出某种植物生长适合的土壤。教具相关图片资料、植物样本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图片中的花生生长的不同。提出问题:这种想象和土壤有关系吗?花生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呢?提示:有的同学见过花生长在黄河边的沙土地里。二、讲授新课活动1 哪种土壤更疏松1、科学介绍花生的生长习性(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2)花生开花后,根部长出的果针要深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8、2、提出问题:花生的生长好坏和土壤的是否松软有关系?花生生长的好坏到底与土壤的类型有没有关系呢?3、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验证三种土壤的疏松度(1)认识实验的物品。(2)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做一做,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辅导。温馨提示:杯中盛有的不同土壤的量应该一样多。在用木棒戳一戳土壤是注意使用量。(3)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并及时补充,完善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土壤的疏松度和什么有关呢?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土壤颗粒的大小。(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沙质土壤颗粒间孔隙大,小孔隙少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活动2 植物生长与土壤的特性1、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

9、是不同的。土壤的保水性能一样吗?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比较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的保水性。(1)引导学生熟悉实验的物品(2)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做一做(3)鼓励学生展示记录结果,总结实验的结论沙质土渗水快,保水性差;粘质土渗水慢,保水性好;壤土的渗水性与保水性居中;3、由此可见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十分关键,哪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适合什么样的植物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归纳总结:沙土: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适宜种植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黏土:保水性好,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梁、玉米、豆类等。壤土: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三、课堂小结1、通过小实验我们发现了

10、沙质土壤疏松度最好,黏质土疏松度最差、壤土居中。2、通过查阅资料熟悉花生的习性,知道花生适合生长在沙质土壤中。3、通过动手实验我们发现黏质土保水性能最好,沙质土最差,壤土居中。4、我们能通过土壤特性,知道适合哪些植物生长。板书设计土壤与植物沙质土渗水快,保水性差;粘质土渗水慢,保水性好;壤土的渗水性与保水性居中。作业布置描述三种土壤适合哪些植物生长。第( 一 )单元第( 4 )课教案课题百变的土壤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对比三种土壤的特性,知道黏质土壤适合捏泥碗。2、知道我国很多的陶器、陶瓷是用土烧制的。3、知道土不仅能制作陶器,还可以做建筑材料。重点难点1、对比三种土壤的特性,知道黏质王

11、壤适合捏泥碗2、知道我国很多的陶器、陶瓷是用土烧制的。3、能够通过对比,动手做一做,知道黏质土是制作陶制品的最佳选择。教具课件及相关图片资料。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出示小场景:琳琳去参观博物馆发现了很多古时候的精美陶器。提问:这些精美的陶器,真是漂亮,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承接)泥土真的能做出很多的物品吗?二、讲授新课活动1 捏泥碗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非常的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玩过土吗?怎样利用土制作我们想要的物品呢?2、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你用什么土壤制作了玩具?哪一种类型的土壤最适合捏东西呢?3、引导学生操作小实验:

12、捏泥碗(1)准备实验用品(2)出示步骤,引导学生做一做(3)引导学生做一做,小组内交流(4)引导学生展示结果,及时纠正总结:我们发现黏质土黏性最好最适合捏泥碗,沙质土比较松散。温馨提示:捏完小碗后要洗手!4、提问:生活中你还用泥土捏过什么物品呢?5、出示图片,提问:你见过这种工艺吗?你参与过制作吗?6、引导学生欣赏陶瓷产品补充:从古到今,我国的陶器艺术不断的进步。7、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陶瓷产品在用。活动2 用土还能做什么1、除了陶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以土为原料制成的?2、展示实物,认识泥土的作用之大。(1)土胚房 (2)泥土制品砖瓦展示图片(3)提问:为什么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

13、红砖做建筑材料?总结:红砖是指实心粘土砖,因其在生产过程中破坏耕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国家为保护耕地及环境,推广新型的材料。三、课堂小结1、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发现黏质土壤更适合捏泥碗。2、通过搜集资料我们发现很多的泥土制成的陶器和瓷器。3、通过搜集资料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泥土不仅能制作陶瓷,还能做建筑房屋的材料,还可以制作泥塑雕像。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用泥土捏一个作品。第( 一 )单元第( 5 )课教案课题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交流分享3、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

14、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关。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交流分享。难点:1、登录小学科学网,上传土壤照片,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交流。2、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关。教具课件、相关图片资料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提问:你去过北京的中山公园吗?追问: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景观?从学生印象深刻的社稷坛谈起:据说这些土壤是从各地搜集来的。追问:我国各地土壤颜色真的不同吗?(承接)我们自己通过搜集资料来完成我国不同颜色土壤的探

15、究。二、讲授新课活动1 探究不同颜色土壤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内成员商讨明确分工(1)采集本地土壤的标本,采用拍照的形式。(2)网络搜集我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土壤标本。温馨提示:一定随时记录搜集信息:1、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地,提出要求(1)选定观察地点(田野里、公园里等(2)注意:外出考察必须有老师或者家长的陪同,以防发生意外。(3)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需要用到哪些物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及时给与补充。2、开展野外考察,引领学生明确操作的顺序、(1)选定观察地点进行考察。(2)记录观察地点和土壤颜色等的3、开展网络调查的需要进行怎样的操作:(1)引导学生说一说需要用到什么工具(2)明确任务,并提示注意

16、事项利用网络完成各种颜色土壤资料的搜集,一定要认真噢。分享交流:引导学生打开网页,把观察记录和网上搜集的资料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整理归纳:1、引导学生整理并分析自己的资料及同学们分享的土壤资料,说一说有什么发现。2、引导学生分享交流所查阅的资料并进行及时的补充。3、引导学生汇总,五种土壤及所在的地区。4、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为什么土壤呈现不同的颜色,你知道原因吗?归纳:土壤颜色的不同,土壤里腐殖质含量的多少和矿物质组成的不同,氧化铁是土壤矿物质中的调色高手,当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时,土色发红,或者呈棕红色;土壤中含水分较多时颜色就会变深,含水较少时就会变浅。5、归纳解题:我国五色土的大致分布

17、地区,和我国社稷坛的分布是一样。三、课堂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完成一个实验要通过明确任务、搜集信息,分享交流、整理归纳等四大步。2、通过搜集土壤的信息,我们知道除了野外考察,还以从网上搜集资料。3、通过和其他人的分享交流我们归纳整理了我国的五色土的主要分布地区。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收集和整理各种颜色土壤。第( 二)单元第( 6 )课教案课题我们需要食物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知道饺子的主要食材。2、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区分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区分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难点:理解和运用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和方法。教具课件、

18、相关图片资料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谈话导入:你喜欢吃饺子吗?小场景:琳琳说:我很喜欢吃饺子,妈妈说饺子的营养很丰富。追问:饺子有什么营养呢?你包过饺子吗?用什么食材呢?活动1 包饺子的食材1、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你长身体需要什么基本条件吗?2、介绍饺子: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3、引导学生能够联想包饺子提出问题:(1)观察饺子的皮和馅,了解它们是哪些食物和原料制成的?(2)小组分工,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5、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食物原料都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呢?6、不同食物里的营养成分不一样。有的含有丰富的淀粉等糖类,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

19、质,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等。提出问题:请分析哪些食物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呢?7、展示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营养专家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图,指导我们合理饮食,促进身体健康。活动2 哪种食物里含有淀粉1、淀粉是食物中一种常见的成分。引导学生说一说:科学认知: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根茎类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大米、小麦、玉米等,根茎类蔬菜则包括土豆、薯类、山药等。此外,各种豆类和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水果也包括在淀粉类食物中。2、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小实验:怎样验证食物中

20、含有淀粉?(1)我们需要准备实验的哪些物品呢?(2)引导学生做一做:将碘液滴在馒头、米饭、苹果块上。(3)实验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碘液可以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三、课堂小结1、通过学包饺子和观察饺子,我们知道了饺子需要的食物原料是面粉、水、肉类、蔬菜类等。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等,我们还能简单区分哪些食物含有各种营养成分。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淀粉遇到碘液就会变成蓝紫色,知道碘液可以测试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和爸爸妈妈一起包一次饺子。第( 二 )单元第( 7 )课教案课题食物的消化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说岀米饭在口腔中

21、的变化,淀粉通过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2、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营养的器官名称,指出这些器官的位置。3、掌握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重点难点1、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营养的器官名称,指出这些器官的位置。2、掌握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教具课件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景引入小场景引入:俊俊和妈妈吃饭,问妈妈:为什么米饭越嚼越甜呢?妈妈说:米饭在口腔中咀嚼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提问:你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吗?二、讲授新课活动1 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1、我们一日三餐会吃进很多的食物,为身体提供能量。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经过消化,食物的营养物质才会被人体吸收。2、引导学生说一

22、说:吃入食物后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提问: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3、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想想:口腔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4、提问:请思考:为什么米饭越嚼越甜呢?不断给学生提示,让学生获得更正确严谨的答案。活动2 食物消化的过程1、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引导学生做一做:仔细体验吞咽的过程温馨提示: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内部的运动过程。注意要细嚼慢咽哦!2、你发现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吗?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科学提示: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的消化器官。3、认识消化器官(1)人的消化器

23、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引导学生用手指一指自己身上的这些器官,比一比看谁指的大致位置准确。(2)认知各消化器官的位置a、口腔在人的头部b、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c、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d、小肠:在腹腔的下部e、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总结归纳:在这些器官的消化作用下,食物被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并被吸收进入人的血管内,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而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则通过肛门排出体外。食物在各器官中的消化是怎样的呢?4、认识消化过程总结补充:除了这些消化器官,还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等。5、引导学生尝试描

24、述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三、小结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米饭越嚼越甜是因为我们的唾液能把米饭里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是甜的。2通过观察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小肠、大肠等。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在各个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4通过交流讨论我们知道了该怎样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手绘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消化过程。第( 二 )单元第( 8 )课教案课题我们离不开呼吸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认识呼吸器官的名称、位置、功能。2、说出吸气和呼气的经过和原理。3、说出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4、呼吸运动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呼吸器官的名称、位置、功能。2、说出吸气和

25、呼气的经过和原理。3说出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难点:1、猜测并间接获得呼吸时气体经过的器官。2、尝试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吸入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教具课件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做小游戏: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当自己感到难受时,不要坚持。注意提示:禁止相互比赛、禁止同学之间相互捏鼻子。追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总结:我们离不开呼吸活动1 感受呼吸1、提出问题:我们的呼吸和什么有关呢?提示引导学生猜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我们人人离不了。看不见来摸不着,越往高处它越少。2、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离不开空气,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空气。(1)引导学生做一做:平静

26、状态下吸气和呼气,感受吸气和呼气。(2)继续感受呼吸:用手轻按胸部,或者两手分别放在两侧肋骨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呼出提示描述关键词:吸气呼气胸廓扩大缩小。归纳总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吸入外界空气;呼气时,胸廓缩小,呼出体内气体。活动2 吸气与呼气1、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引导学生说说知道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2、引导学生通过图示科学认识人体呼吸器官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由许多肺泡组成,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

27、器官。3、引导学生思考探讨认识呼吸器官的作用。4、引导学生做一做:对照图,在自己身上找到呼吸器官的位置,并用手指给自己的同桌看看。5、认识呼吸过程中气体的流动过程。(1)吸气过程(2)呼气过程6、请思考: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1)引导学生做小实验,认识准备的实验器材。(2)分别往两个烧杯中导入50毫升澄清石灰水。(3)引导学生说出实验后发现的问题总结: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7、归纳总结:呼吸就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三、课堂小结1、通过感受呼吸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2、通过想象和观察图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的名称

28、和位置。3、通过学习观察我们知道了呼吸时气体的流动过程。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吸气能让身体获得氧气,呼气能排出二氧化碳。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完成实验过程的内容填写。第( 二 )单元第( 9 )课教案课题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肺活量,肺活量的单位。2、知道肺活量测量的仪器。重点难点1、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设计并制作简易肺活量计。2、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大小,尝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教具课件、肺活量计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境导入开元旦联欢会,比赛吹气球。我们现在也进行吹气球比赛。提出问题:比一比,谁吹得大?你知道为什么有

29、的吹得大,有的吹得小呢?这跟什么有关呢?二、探究过程活动1 任务:引导学生讨论(1)什么是肺活量?(2)肺活量的测量单位是什么?(3)怎样测量肺活量?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什么?2、引导学生科学认知肺活量温馨提示:通常,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3、认识肺活量计。4、研究肺活量计如何使用。活动2 设计1、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简易的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呢?引导学生探讨我们应该注意怎样收集气体?2、引导学生想一想该怎样设计呢?开展小组合作,明确任务:(1)请明确你们设计的物品名称;(2)你的设想是怎样的,利用了哪些原理?(3)使用到的工具和材料是什么?3、和学生共同讨论实验利用的原理:空气占据一定的

30、空间,水也占据一定的空间。容器中水的空间被空气占据时,水就会被排出容器。通过测量被排出水的体积或者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就可以知道呼出气体的体积。4、引导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说出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活动3 制作1、引导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并动手参与做一做。2、测一测:如何确定瓶身的刻度?活动4 测试1、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自制的肺活量计测量同学的肺活量。提出要求:小组内的小伙伴合作,每一个人都参与测试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简易肺活量计,并让同组内的小伙伴进行记录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活动5 评价与改进1、请写出自制的简易肺活量计在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2、和小伙伴交流,想办法解决。3、尝试着

31、调整自制的简易肺活量计。三、课堂小结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肺活量以及怎样测量肺活量。2通过自制简易肺活量计我们能科学的掌握小实验的过程是从任务到设计、制作、再到测试、评价与改进。3、我们通过搜集材料,能自主的设计简易肺活量计,并能在小组合作下制作出简易肺活量计。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制作一个肺活量计并进行测试使用。第( 二 )单元第( 10 )课教案课题健康生活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了解哪些行为或生活习惯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2、列举爱护眼睛的具体措施;3、举例说明有利于身体健康良好习惯。重点难点1、了解哪些行为或生活习惯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2、列举爱护眼睛的具体措施;3、举例说明有利于身

32、体健康良好习惯。4、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分析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教具课件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境导入1、展示图片,创设问题情境上午10点,波波感到头晕。彬彬问道:“才10点半你就头晕了,是不是没吃早饭?”请问波波的生活习惯是一种健康生活吗?2、什么是健康生活?向学生作简单介绍。健康生活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二、讲授新课活动1 生活习惯小调查1、导入:一个人的健康与他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同学晚上很喜欢玩游戏,导致长期睡眠不足,这样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在班级里做一个调查,了解同学们有哪些影响健康的行为或生活习惯。2、引导学生制定调查内容,教师提示。

33、3、指导学生填写调查统计表。4、从调查统计表是能反映什么问题?5、讨论: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二、活动2 爱护眼睛1、导入:眼睛是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眼睛结构与功能:教师小结。上眼睑和下眼睑:起保护作用睫毛:起保护作用内眼角和外眼角:起保护作用3、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就容易导致近视。引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近视?4、展示学生近视情况表,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你有什么发现?5、观察身边的同学,了解哪些同学近视了。填好观察表。6、通过访谈,近视跟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教师归纳(1)长期保

34、持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2)长时间持续看电脑、看电视和看书(3)在光线过强或过弱下看书、写字7、近视给生活、学习带来哪些麻烦?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辨别哪些行为或生活习惯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能够说出爱护眼睛的具体措施,能够举例说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在科学探究中,尝试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同学的生活习惯,分析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同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生命,保持健康。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向周围同学宣传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第( 二 )单元第( 11 )课教案课题一株番茄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番茄植株的组成部

35、分。2、通过观察认识多种植物的共同特点。重点难点1、通过对比不同植物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2、掌握对比分析不同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具课件、相关图片、番茄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境导入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是什么吗?你喜欢吃番茄吗?番茄是什么样的,你会描述吗?一株番茄有哪些部分呢?二、探究过程活动1 一株番茄由什么组成?1、你知道番茄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吗?2、展示美味的番茄菜,引导学生说说番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承接)我们吃到都是番茄的果实,那么一株番茄是由什么组成的呢?3、引导学生观察番茄植株(1)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呢?(2)果实里面有什么呢?(3)提

36、示:远看形,近看物温馨提示:将观察结果填写在图中。总结:番茄植株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番茄果实分为:果皮、果肉、种子。4、引导学生归纳填写番茄观察记录活动2 观察其他植物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体复杂,大约有40万种左右,地球上的生物大部分靠着植物直接或间接的活着。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植物,说一说他们的组成器官。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辣椒与水稻的组成结构。引导学生对比番茄、辣椒、水稻的植株结构。归纳总结:绿色开花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3、鼓励学生书写整理辣椒、水稻的资料名片:鼓励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成果,分享收获,改正自己的作品,展示更优秀的作

37、品。三、课堂小结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番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2、通过观察水稻和辣椒植株,并和番茄植株对标我们发现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3、通过学习我们能辨别绿色植株的各组成器官。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上网查阅有关植物器官的资料。第( 二 )单元第( 12 )课教案课题植物的叶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对叶子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能描述叶子的外形特征。2、整理收集到的观察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发现叶子的共同特征。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对比出叶子的异同点,知道植物的叶子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2、对叶子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能描述叶子的外形特征。教

38、具课件及有关图片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境导入你搜集到树叶了吗?你是从哪里搜集到的树叶吗?这些植物的叶子有相同的地方吗?追问: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是哪些?(承接)叶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利用搜集到的植物的叶子学习研究植物的叶的特点。活动1 形形色色的叶1、叶是植物的一种主要器官。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观察一种植物的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叶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的特点?重点从形状、颜色、大小、细节等方面进行观察。3、叶的形态千姿百态,各具特点。4、开展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1)数一数,你们小组收集了几片(2)分一分,其中共有几种植物的(3)将结果记

39、录在观察记录单中5、引导学生深入合作探究(1)观察比较不同种类叶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2)并将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单。6、归纳整理:植物叶的结构。活动2 叶片上的纹路1、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些线条纹路,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树叶的什么吗?像这种像线条一样的纹路就是叶片的叶脉,叶片都具有明显的叶脉。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究三:观察叶脉(1)观察并跟组员描述不同植物的叶脉。(2)尝试将叶脉形状画在白纸上,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员展示成果。3引导学生画一画总结:植物叶的叶脉的类型有网状脉、平行状脉、羽状脉。4、归纳整理:在叶片中,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部位叫做叶脉。有些叶脉成平行分布,例如鸭跖草、水稻、竹子等。有些植物的

40、叶脉成网状分布,例如朱僅、向日葵、凤仙花等。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的,叶脉只是叶片的一部分。三、小结1、通过观察一种植物的叶和多种植物的叶我们知道了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做成的。2、通过对比观察不同植物的叶脉我们知道了叶脉分为网状叶脉、平行叶脉。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上网搜集多种树叶的叶子并画出其中两种叶子的叶脉。第( 二 )单元第( 13 )课教案课题植物的茎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茎的四种形态: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2、知道植物茎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养料。重点难点1、能够比较直立茎和匍匐茎,缠绕茎和攀缘茎的相同点和不冋点。2、能够设计验证茎的作用:会横切、纵切植物的茎。教具课件

41、、植物图片。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或者实物)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植物的什么器官吗?这是益母草的茎,你发现了什么?其它植物的茎也是这样的吗?植物的茎都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讲授新课活动1 茎上长着什么?茎是植物的一种主要器官。引导学生详细、系统的观察益母草的茎。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观察任务2:不同植物的茎:这些茎上都长着什么?(1)观察柑橘与李的茎上长着什么?(2)进一步对比观察。要求:请和组内的小伙伴交流,并用简图做好记录。3、引导学生思考:你通过观察多种植物的茎,你会发现什么?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活动2

42、 茎的形态1、观察这些植物的茎一样吗?有什么区别?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探讨和总结。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总结: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从而最大可能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4、思考:植物的茎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实验目的观察茎的作用总结: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给其他部分。三、课堂小结1、通过观察多种植物的茎,我们知道茎上长着叶、花、果实、种子、根五种器官、2、我们知道了茎是植物的一种主要器官。通过对比观察多种植物的茎,我们知道了按形态茎可以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比较并整理三种茎的相同点和不冋点。第( 三 )单元第( 14 )课教案课题植物的根科目科学执教者 教学目标1、了解根的形态;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3、探究根的分布特点,了解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重点难点1、根据根的形状特征分类;2、植物根的特殊功能。教具课件教时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课前问答1、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植物的什么器官吗?(出示3种植物的图片,圈出根的位置。)2、继续思考:关于植物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粤教粤科版(2024) > 三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全册).doc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