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锡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目 录1.无锡市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无锡市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3.无锡市太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4.无锡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5.无锡市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6.无锡市畜禽养殖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7.无锡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8.无锡市环境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9.无锡市提升生态保护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10.无锡市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11.无锡市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无锡市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加快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无锡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确保完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总体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控制煤炭消费、实现持续削减作为控制能源消费、调整能源结构的“重中之重”,纳入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主动承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主体责任,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大力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确保“263”
3、减煤目标落实到位。市各有关部门要系统推进煤炭消费减量工作,建立和完善耗煤项目准入和淘汰体系,及时掌握煤炭消费动态,指导和督促各地切实落实减煤举措。(二)总体目标到2017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减少109万吨。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减少350万吨,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二、主要工作任务(一)整治燃煤锅炉2017年,全面完成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或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开展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2019年底前,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或实施清洁能源替代,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其余燃煤锅炉全部达到
4、特别排放限值。建立统一编号的燃煤锅炉清单,逐一明确整治方案,限期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关停或超低排放改造,逐级落实责任主体。(市环保局牵头,市质监局、发改委、经信委、市政园林局、农委等参与,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去产能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去产能工作力度。鼓励企业提前淘汰相对落后的低端、低效耗煤产能。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鼓励企业加快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暂停该地区项
5、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财政局等参与)(三)压缩过剩产能严禁建设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过剩产能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全面清理产能过剩行业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停止建设。制定实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大环保、能耗、安全执法处罚力度,建立以提高节能环保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制定财税、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鼓励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退出、转型发展。退出一批纺织、印染、电镀、机械等传统行业低端低效产能。(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财政局等参与)(四)实施集中供热市区、江阴、宜兴要依照规范,科学
6、编制区域集中供热规划(方案或计划),强化规划引导,实现增量发展与存量整合有效衔接。按照逐步削减燃煤、扩大利用天然气、积极利用“三余”资源的原则,重点发展非煤公用热电联产。原则上不再新增燃煤热源点。按照以大代小、减排提效的原则,重点对现有热电企业密集地区开展整合替代,逐步减少热电企业和热源数量。鼓励现有大型发电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大机组15公里供热半径范围内的燃煤小热电和分散锅炉关停整合工作。(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环保局、物价局、质监局,无锡供电公司等参与)(五)深化节煤改造把节煤、减煤作为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用煤行业及其他重点
7、用煤单位持续开展以减煤为重点的节能工作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工作。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和焦化、煤化工、工业窑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江苏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实施方案(2016-2017年),加快推进煤电节能改造,提升煤炭高效利用水平。(市经信委牵头,市环保局、发改委、财政局、物价局等参与)(六)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苏政办发2015118号),进一步健全重点耗煤行业准入条件,严格非电行业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定期公布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录并实施动态管理。对未通过节能审查、环
8、评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有关单位不得供电、供水。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煤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用煤设备达到一级能效标准。非电行业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和燃煤锅炉。原有自备燃煤电站鼓励改为公用电站或改造为公用热电联产。对耗煤企业开展能效评估专项监察。(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国土局、市政园林局、安监局、金融办,无锡供电公司等参与)(七)严格替代标准严控煤炭消费增量,对所有行业各类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将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作为节能审查的
9、重要内容,不符合替代标准的,不予出具节能审查意见。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非电行业,钢铁、水泥行业实行2倍减量替代;其他非电行业实行1.5倍减量替代(其中,上一年度全市各地区空气质量排序较差的前2名实行2倍减量替代)。电力行业,在实行等量替代的基础上,区别不同地区、不同项目,逐步实行减量替代。(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环保局、住建局、财政局、物价局等参与)(八)发展清洁能源根据江苏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将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作为全市能源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实施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利用政策。扩大天然气利用,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创新“
10、互联网+新能源”发展模式,融合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推进能源微电网项目建设。按照省规划布局,积极稳妥地利用区外来电。各市(县)、区政府采取政策扶持措施,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利用天然气,替代燃煤消费。科学安排发电计划,禁止逆向替代。(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住建局、农委、财政局、市政园林局、物价局,无锡供电公司等参与)(九)加强散煤治理严格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大于等于16%、硫分大于等于1%的散煤。制定更加严格的民用煤炭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对硫分、灰分、挥发分等指标进行更严格的限制,不符合标准的煤炭产品不允许销售。扩大城市高污染燃
11、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至近郊。禁燃区内禁止使用散煤等高污染燃料,逐步实现无煤化。大力推广非煤清洁能源替代民用散煤,通过政策补偿和实施差别电价等政策,逐步推行天然气、电力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形成多途径、多渠道减少民用燃煤使用的格局。(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质监局、发改委等参与)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农委、市政园林局、统计局、安监局、物价局、质监局、工商局、国资委、国联集团、市政公用产业集团、
12、无锡供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组成。专项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明确市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职责,审议各市(县)、区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和年度自查报告,重点督促空气质量较差地区加强煤炭减量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研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二)强化推进落实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对照本地区煤炭消费总量削减任务,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建立协调落实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和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重点单位。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煤炭消费削减任务落实到位。2017年2月底前,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将实施方案上报
13、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落实煤炭减量工作任务。(三)实施综合考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工作进行考核(详见附表3),实行每季度一督查,每半年一通报,每年一考核。相关考核结果报市委、市政府,通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并向社会公布。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暂缓审批其各类新建、扩建、改建耗煤项目。对上一年度未完成的减量目标,继续纳入下一年度进行目标考核。(四)完善配套政策制定范围更广、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政策,实施发电机组绿色调度、环保电价、财税支持、差别化排污收费等政策,鼓励燃煤机组实施达到燃气轮机排放水平改造。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
14、专项奖励资金政策,落实高效锅炉优惠政策,加快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改造。各地区超额完成的煤炭消费削减量由市统筹管理。考核过程中,经市减煤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统筹、市(县)区人民政府出函明确同意转让的,不再计入调出地区的煤炭削减核算量。(五)健全统计制度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依托现有统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区煤炭消费统计和预警平台,加大统计和监测力度。每季度首月统计发布上季度各市(县)、区煤炭消费快报数据,结合控制目标,实施季度预警。四、任务分解表综合考虑各地区煤炭消费基数、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差异,按照区别对待、共同承担原则,确定各市(县)、区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详见附表
15、1)。各市(县)、区要按照年度总量不高于控制任务、削减总量不低于削减任务的要求,全面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附件:1. 无锡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任务分解表2. 煤炭消费总量削减重点工作分工表3. 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附表1无锡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任务分解表地 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削减任务削减任务削减任务削减任务全市(省控目标)1090000197000028400003500000江阴市761878137697319850782446400宜兴市234305423469610483752355梁溪区67120174214锡山区2815450883733
16、5490400惠山区4766186139124180153040滨湖区276499719886新吴区17659319174601256705备注:1、削减任务为各年末累计削减量。 2、计算单位为吨。 3、各地区超额完成的煤炭消费削减量由市统筹管理。附表2煤炭消费总量削减重点工作分工表重点任务牵头部门工作内容主要落实部门完成时间一、整治燃煤锅炉市环保局1、关停替代10蒸吨/小时及以下锅炉,开展替代35蒸吨/小时及以下锅炉。市环保局2017年2、关停替代35蒸吨/小时及以下锅炉市环保局2019年底前3、实施65蒸吨/小时及以上锅炉环保改造市环保局2019年底前4、其余燃煤锅炉全部达到排放限值市环保
17、局2019年底前5、建立统一编号的燃煤锅炉清单市质检局2017年底前二、淘汰落后产能市经信委6、制定更为严格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市经信委2017年底前7、制定非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市经信委持续开展8、制定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市发改委持续开展三、压缩过剩产能市经信委9、全面清理产能过剩行业违规项目市经信委持续开展10、制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市经信委持续开展11、建立以提高节能环保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市环保局2017年底前12、制定财税等扶持政策市财政局2017年底前四、实施集中供热市发改委13、科学编制或修订区域集中供热规划(方案或计划)市发改委2
18、017年底前14、重点发展非煤公用热电联产市发改委持续开展15、鼓励大型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市经信委2019年底前五、深化节煤改造市经信委16、开展非电行业重点用煤企业节煤改造,重点开展工业窑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市经信委持续开展17、全面实施煤电节能改造市发改委2017年底前六、提高准入门槛市经信委18、健全重点耗煤行业准入条件市经信委2017年底前19、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市发改委市经信委持续开展20、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和燃煤锅炉市发改委持续开展21、开展耗煤企业能效评估专项监察市经信委持续开展七、严格替代标准市发改委22、电力行业实行等量替代市发改委持续开展23、非电行业实行1.5倍
19、或2倍替代市经信委市发改委持续开展24、公布年度市(县)、区空气质量排名市环保局持续开展八、发展清洁能源市发改委25、组织实施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市发改委持续开展26、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发改委持续开展27、稳步扩大天然气利用市发改委持续开展28、按照省规划布局,积极稳妥地利用区外来电。无锡供电公司持续开展九、加强散煤治理市环保局29、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市环保局2017年底前30、推行天然气、电力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市经信委持续开展十、强化推进落实专项工作小组31、审议各市(县)、区减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市发改委持续开展32、督促空气质量较差地区加强控煤工作
20、市环保局持续开展33、研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市发改委持续开展十一、实施综合考评专项工作小组34、开展各市(县)、区煤炭消费总量考核工作市发改委持续开展35、完成各市(县)、区考核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市发改委持续开展十二、完善配套政策专项工作小组36、实施绿色调度市经信委持续开展37、建立和完善专项奖励资金政策市财政局持续开展38、落实煤炭削减量统筹管理机制市发改委持续开展十三、健全统计制度专项工作小组39、完善市(县)、区煤炭消费统计和预警平台市统计局市发改委2017年3月底前40、实施季度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预警市统计局市发改委持续开展附表3: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考核内容及分值
21、考核指标及分值考核依据评分标准及关键点自评结果考核结果年度目标(50分)1年度煤炭削减目标完成情况(50分)市统计局数据以各市(县)、区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为基准,完成得50分,未完成得0分。实施方案及年度计划(18分)2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实施方案制定情况(9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查看文件编号及发文单位,未发文得0分。已发文的,对削减目标明确到分年度的得3分,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的得3分,分解落实到重点耗煤行业、企业的得3分。3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年度计划制定情况(9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查看文件编号及发文单位,未分年度发文得0分。已分年度发文的,对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的得
22、3分,分解落实到重点耗煤行业、企业的得3分,落实责任主体的得3分。配套政策(8分)4专项资金配套情况(3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出台相关专项资金配套的,得4分。5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配套财税扶持政策情况(4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出台相关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配套财税扶持政策的,得4分。工作举措(24分)6燃煤锅炉整治情况(3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按市要求建立锅炉清单的得1分。新建燃煤供热锅炉的,得0分,未新建并按市要求整治燃煤锅炉的得2分。7落后产能淘汰情况(1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按市相关要求完成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得1分,未完成的得0分。8过剩产能压缩情况(2分)有关文件,实地
23、核查按市相关要求完成年度压缩过剩产能任务的,得2分,未完成的得0分。9集中供热落实情况(4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按要求出台集中供热规划、方案或计划的,得1分。按规划推进公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的,得1分。大型煤电机组改造供热的,得2分。10耗煤项目节煤改造情况(4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按市要求实施煤电节能改造的(无煤电机组地区,不在考核之列),得2分。开展耗煤企业能效评估专项监察的,得2分。11准入条件落实情况(3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严格按照市要求落实准入条件的,得3分;存在一例不符合要求的,得0分。12替代标准落实情况(4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按市要求落实新建耗煤项目替代标准的,得4分;存在一
24、例不符合要求的,得0分。13清洁能源发展情况(1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利用天然气利用超过上一年度的,得0.5分,出台扶持政策的,得0.5分。14民用散煤治理情况(2分)有关文件,实地核查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的,得1分。推行天然气、电力等替代散煤的,得1分。无锡市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为落实省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263专项行动”)方案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化工行业发展新趋势,着力去库存、控增量、优总量,加快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切实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以下简称“减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印
25、发的通知(苏发201647号)、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6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锡委发20174号)精神,结合开展全市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摸清底数、梳理清单、明确要求、限期实施,大力减少全市落后化工产能,到2020年实现“减化”四大目标:(一)全市化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二)全市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三)全市化工园区(含化工重点监测点)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0%以上。(四)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淘汰落后化工产能目标任
26、务。二、主要工作任务(一)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开展化工行业“四个一批”行动。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锡政办发201723号),2017年3月底前完成对全市化工企业摸底排查,梳理“关停一批、搬迁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清单,明确整改标准和要求。2017年4月底前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关停一批化工企业原则上在2018年底前完成(其中,2017年底前完成50%);搬迁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化工企业原则上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由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商务局、住建局
27、、规划局、市政园林局、城管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安监局、统计局、国税局、法制办、太湖办和江阴海事局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按责任分工落实)。(二)实施化工企业关停搬迁,加大低端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按照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要求,对具有下列情形的化工企业依法坚决予以取缔和关闭:1.国家和省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规定应淘汰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由市经信委牵头,市环保、安监局等部门参与,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太湖流域保护区内小型染料、炼砷、炼硫、炼油、农药等企业。(由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太湖办等部门配合)3.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和长江沿
28、岸重点规划区域内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搬迁的化工企业。(由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太湖办等部门配合)4.无备案、许可、环评、安评、用地等法定手续或手续不全的非法企业。(由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质监局、安监局、国土局等部门根据职责,对口依法查处)5.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1)未经许可,或者超越许可范围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由市安监局牵头)(2)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经营、使用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市安监局牵头)(3)与周边居民区和重要公共建筑、铁路、高速公路安全距离等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库设计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
29、、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由市安监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配合)(4)企业生产装置长期停车和装置重启存在不可控安全环保问题的。(由市安监局、环保局牵头)(5)列入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排查红表的。(由市安监局牵头)(6)对消防部门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且在整改期限内或2018年底前无法完成整改的。(由市公安局牵头)(7)其他经停产停业整顿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市安监局牵头)6.环保不达标、风险突出且无法有效控制的:(1)项目选址不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办发2013113号)管控要求的。(由市环保局、市农委会同生态红
30、线区域主管部门牵头)(2)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经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由市环保局牵头)(3)卫生防护距离内有环境敏感目标且无法整改到位的。(由市环保局牵头)(4)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环保“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环保设施长期运行不正常且限期整改不达标的。(由市环保局牵头)(5)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三个一批”中未按期完成清理整改任务的。(由市环保局牵头)(6)不能按期完成VOCs治理任务或VOCs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由市环保局牵头)(7)实际年产危废量500吨以上且当年均未落实处置去向或企业内危险废物累计贮存2000吨以上的,要求限期安全处置,逾期未完
31、成的。(由市环保局牵头)(8)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且难以整治到位的。(由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利局、住建局、市政园林局、城管局、规划局等部门参与)(9)存在安全环保问题经整改仍不达标或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的危化品码头。(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安监局、环保局参与)(10)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且经限期治理没有达到治理要求或逾期不治理的。(由市经信委牵头)7.对具有以下情形的市场前景好、技术工艺水平较高、安全环保压力较小的,或有条件实施工艺技术升级改造的化工企业,加快搬迁转移进程:(1)处于城市人口密集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由市经信委牵头,市环保局、安监局等部门参与)(2)不符合
32、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生态红线规划、功能区划、地区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以及不符合园区规划产业定位的。(由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水利局、农委及相关生态红线区域主管部门相应牵头)(3)处于化工园区外的化工生产企业,向化工园区(集中区)搬迁转移,限制类项目产能入园进区必须进行改造升级。(由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安监局等部门参与)(4)影响饮用水安全、岸线利用效率不高,装卸货物毒性较大、易溶于水的危化品码头。(由市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牵头)(5)推进符合条件的化工企业逐步向沿海地区的专业化工园区转移。(由市发改委牵头)(三)推动化工企业入园进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园区,
33、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外化工企业(除化工重点监测点和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及油品质量升级、结构调整以外的改扩建项目),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内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企业的新改扩建化工项目。新建(含搬迁)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已经依法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化工园区。园区外化工企业(除重点监测点化工企业外)只允许在原有生产产品种类、产能规模、排放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进行安全隐患改造、节能环保设施改造和智能化提升改造。在符合产业政策和排污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重点监测点化工企业允许进行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安全条件、治理事故隐患和提高环保水平的相关技术改造,允许扩建。禁止限制类项目产能(搬迁改造升级项目除外)入园
34、进区。进一步严格化工项目审批。健全化工建设项目发改、经信、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合会商制度,以复配或其他物理方式生产的、环境污染影响小的、安全风险低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化工建设项目可由市(县)、区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其他化工项目一律由市级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由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商务局、安监局参与)(四)清理并规范化工园区,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必须编制和定期修订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每5年开展一次区域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对全市现有化工园区进行分类整合、改造提升、压减淘汰,对规划起点高、布局合理、管理和产业链完善、资源与安全保障
35、条件好、环境容量许可的化工园区可适当扩容。压减、淘汰落后化工园区,2018年底前,对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安全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拆迁不到位、周边社区居民反应强烈,且持续整改仍不达标的化工园区,取消化工园区定位,园区内企业由地方政府限期搬迁或关停并转。(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安监局参与)落实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措施。化工园区与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环境敏感目标等重点公共区域之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立隔离带和保证必需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江阴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在2018年12月底前、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利港化工园区在2017年12月底前、宜兴市官林化工集中区在201
36、7年6月底前、锡山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在2018年12月底前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园区污水要采用专管或明管输送,且全部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对污水排放口要严格管理,一个园区(企业)原则上只能设一个排污口。加强重点污染源、园区边界及周边环境敏感点废气监测,开展废气溯源,建立废气污染迁移模型。建设相配套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规范管理危险废物储存、运输和处置全过程,确保安全处置、合理利用。积极推进化工园区污染排放第三方治理国家试点工作。(由市环保局、安监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参与)强化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 “产业发展、安全环保、公用设施、物流输送、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建设。
37、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建成一批智慧园区和智能工厂。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化工园区封闭管理。到2020年底,未实现封闭管理、未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未实现“三废”无害化处理的化工园区,建设项目停批,园区逐步关闭。(由市发改委、经信委牵头,市环保局、安监局参与)(五)强化危化品生产、经营和储运企业监管。贯彻落实江苏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重点排查重大危险源。加强高危化学品管控,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控,加强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及危险化学品罐区的风险管控,全面启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程,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控,巩固油气输送管道安
38、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成果,有效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的依法治理。加强规划布局和准入条件等源头管控。依法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大力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查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2017年1月至2017年底开展深入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深化提升;2019年11月全面完成。(由市安委会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39、三、保障措施(一)明确责任,强化领导。“减化”工作要按照“263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分级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时序进度、职责分工和要求,强化实施推进。各级地方政府要统筹协调,定期听取“减化”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落实人员、经费等保障措施。各级经信部门要牵头建立“减化”工作机制和机构,与全市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工作体系有机结合,及时研究阶段性工作情况,加强工作调度、督导和推进,确保“减化”工作取得实效。(二)密切配合,依法推进。“减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同时政策性强、涉及群体广、矛盾多。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经信部门要牵好头,
40、统筹协调、依法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监管执法部门要加强管理,始终保持严管态势。其他部门要认真配合,研究制定推进“减化”工作的资金支持等政策保障措施。(三)强化督查考核,及时验收总结。研究建立“减化”三大目标任务的统计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分解时序目标并组织检查考核。“减化”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地、各责任部门都要加强工作督查,总结工作中好的做法经验并加以推广,及时发现工作中问题和不足。“减化”工作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全面考核验收。坚决杜绝严重失察、贯彻执行政策不力、不按规定上报、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存在敷衍应付、隐瞒袒护、瞒报漏报、执行不力、查处不到位等问题的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无锡市太湖水环境治理专项
41、行动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263”专项行动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为将有关治理太湖水环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特制定本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按照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省实施方案和“水十条”要求,认真贯彻落实“263”专项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绿色发展,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以控磷降氮为主攻方向,以河道综合整治为载体,以督查考核为抓手,突出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强化长效管理,抓好新一轮太湖治理和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不断促进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好转、生态持续改善,努力将太
42、湖综合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到2020年,太湖无锡水域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保持在II类,总磷达到III类,总氮达到V类;流域重点断面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分别削减15.61%和17.61%以上。二、主要工作任务(一)突破氮磷污染控制瓶颈1.建立严于全省的氮磷控制制度实施太湖流域总磷总氮总量控制方案。按照江苏省太湖流域“十三五”总氮总磷总量控制方案的要求,及时制定年度控制计划,分解落实治理任务,实现氮磷削减目标,健全总磷、总氮监测体系,完善基础数据资料。(市环保局牵头,各
43、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完善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增加区域水环境补偿断面,将总氮指标纳入补偿因子;全面提高补偿标准,其中总磷指标的补偿标准提高至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2.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持续降低太湖上游地区工业污染负荷,2017年,宜兴市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制定。2018年底前,完成太湖一级保护区化工企业的关停并转迁任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20年底前,大幅削减宜兴化工、印染、电镀、水泥等行业产能和企业数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全面开展化
44、工、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逐一排查企业基本情况,推进重点企业环境综合效益评估,实施“一企一策”,明确淘汰关闭、搬迁入园、整治提升要求,坚决淘汰产值低、污染重、技术落后企业。全面巩固太湖流域十小企业取缔工作成果。推进化工企业入园进区,按照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相关要求,大幅度提高企业入园率,禁止限制类项目产能(搬迁改造升级项目除外)入园进区。依法管理各类涉及氮磷污染物排放的化工项目,不得新改扩建染料工业项目。(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发改委参与)严控工业废水排放。涉水重点行业组织实施2008年以来国家新颁布的特别排放限值。现有废水直排工业企业须通过接入污水处理厂或
45、升级改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实现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接管企业严格执行间接排放标准,不得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全面推行工业集聚区企业废水和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控制度。重点行业工业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化工、电镀、印染工业园区的重点企业污水实施“一企一管”,且全部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健全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及时处置工作。(市环保局牵头,市市政园林局参与)加强污水排放口管理,一个园区(企业)原则上只能设置一个排污口。(市水利局牵头)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建立清洁生产企业清单和清洁化工工艺改造项目清单,20
46、17年底前,全部完成企业清洁化改造。2020年底前,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市发改委牵头,市环保局、经信委参与)3.大幅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在2016年全面完成现有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关闭搬迁的基础上,2017年起逐步将太湖一级保护区建成禁养区,完成禁养区外养殖区域、总量、畜种和规模的确定工作。二级保护区实行畜禽养殖总量控制,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全面规范二、三级保护区内所有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养殖行为,全面清理整顿非法和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市农委牵头,市环保局参与)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17年底前,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大型养猪(牛)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大型禽场粪便综合利用工作。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加快规模以下养殖场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