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图表型论述题汇编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型扫描图表型论述题主要以表格(数据、文字)、柱状图(差异性、趋势性)、饼状图(差异性)、漫画(讽刺方式体现事件本质)、图片(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思维导图或结构图(历史现象本质)等类型。这些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变化趋势、共性或差异性、现象本质等信息提炼观点、看法等,并进行阐述。考查主题近代史主义以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为主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仁人志士(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斗争以及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现代史主要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要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为主
2、题,通过图片考查新中国的建设道路的正确选择和建设成就的巨大。1(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3(2024山东青岛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则通讯稿为了建设更多的纺织厂新华通讯社记者 任家骥 著文在晋中平原的腹地,人们拉起电线,铺起铁路,以无比的热情建设起自己的工业。每天成百辆的火车不分昼夜地开到建设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工厂正在建设着。这就是规模宏大的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厂。早在一九五0的下半年,人民政府就决定建设这个工厂,从那时起,熟练的上海工人,就来到这里;许多翻身农民放下了犁耙,走出了家园,来参加这个陌生的工作。他们都知道建设这个工厂就是在建设
4、他们自己的生活。往年在农村里最行销的是粗布和土布,到了一九五二年的秋天,全国各个村镇上行销的是漂白布、花布、蓝细布、府绸。今后这一工厂所生产的机器每年将装备五个到十个新型纺织厂,以便人民有更多更漂亮的布匹,在建设这一工厂的第一年度,由全国各地运到这里来的物资就有四十万吨。新的、现代化的机械减轻了,或者代替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新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苏联经验,加速了这个工厂的建立。厂里的专门技术学校,培养了各式各样的工人。昨天还在技术学校学习的小姑娘们,今天已经成为新式精密机械的管理者了。这个母亲工厂将很快的哺育出来大群的子女工厂。原稿刊载于人民画报(1953年2月号)有刷减结合所学知识,以“时
5、代风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4(2024湖北二模)“五四”纪念与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五四”纪念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五四”纪念话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内涵主旨。以下是不同阶段人民日报“五四”纪念文本的十大高频词汇:历史阶段高频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革命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学习劳动运动思想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中国党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思想人民精神 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中国时代青春党奋斗伟大人民中华民族实现摘编自苏继文等论中国共
6、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媒介话语根据材料,围绕“五四纪念”主题,选取人民日报“五四”纪念文本的一个或多个高频词,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5(2024江西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98年3月,小丑杂志上发表了米勒的一幅讽刺漫画(图6),它所反映出的中欧关系的实质在西方舆论界和外交界很有认知代表性。漫画中,一个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笑容高傲,摇晃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贷款”“工业”“海关”“铁路”“军队”。保姆说道:“只要系统地进行教育,总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并强调了“教育者”的行动重点。李牧群译严肃的幽默一漫画中的历史与世界
7、(俄文翻译版)请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末的西方人对中欧关系实质的认知。(回答时要明确指出西方人眼中的中欧关系实质,并对其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进行阐释。要求:认知明确、史论结合、自圆其说,说服力强;限300字以内)6(2024辽宁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近代中西方部分学者关于“文化”概念的阐释人物阐释鲁迅“文化一词既包涵其一般含义,指文明的智力方面,也包含其作为分析性范畴的菜些含义,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如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和社会关系的类型等等”叶法无 “所谓文化,是社会的团结力、思想的系统、民族的信仰。故文化在其表现方面是物质的,然后在其全体的意义上
8、却是精神的事物”普芬多夫“借助他人的协作、劳动和发现,同时也依靠个人的努力和思索,再或凭借神灵的启示,每个人便可以借着文化去过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伯内特.泰勒“文化”对人有启蒙的意义,能够开发和完善人类精神的每一部分,借着文化去过真正属于人的生活摘编自马炳帅近代中西“文化”概念比较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的任一点或整体,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7(23-24高三下山西临汾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棉布商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各进销环节已基本建立,形成了一个从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销售网(见下图)。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9、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二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材料中提炼信息,概括一条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特征概括符合史实,理由说明充分。)8(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2-1978年我国不同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地区1952年1957年1965年1970年1978年东北地区20.65%20.89%21.03%19.20%16.24%东部地区54.16%50.07%47.84%48.31%49.15%西部地区11.78%15.16%15.35%15.70%16.87%中部地区13.41%13.8
10、8%15.79%16.79%17.74%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9(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人民画报1951年7月号刊登的宣传画和平签名。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宣传画和平签名进行赏析。(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0(2024河南信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现代化世界进程中,三大发展类型资本主义类型(简称C型)社会主义类型(简称S型)其他类型(简称M型)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排列如下表。现代化的三大类型,资本
11、主义现代化是初始的原生模式,其他两种都是后进与晚近的模式。现代化世界进程及其基本发展类型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第 6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1参考示例论点:新中国的“国家记忆”之经济体制变革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逐步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第二次发生在1978年之后,逐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邓小平南行谈话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
12、。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本国工业落后的现状,为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于1953年至1957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特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同期,为了配合一五计划,我国又进行了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的帷幕。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传统观念,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这一阶段,我
13、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姓“资”姓“社”的争议中艰难起步。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自此摆脱了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围绕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展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全面部署,引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49年10月1日后的中国。根据材料中所给新中国经
14、济建设成就的信息及题干要求的“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发展来看,可拟定论点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之经济体制的变革。关于阐释可从20世纪5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帷幕、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其它角度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风俗变革等角度进行切入,需要突出国家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2(一)信息提取信息举例:(1)材料性质类信息:1952年的
15、宣传画工人新村;(2)经济生活类信息:工厂、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生产模范锦旗、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3)政治寓意类信息:红旗、向日葵、鸽子、报纸等;(4)场景主题类信息: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等。 (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二) 层次要求: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零散的有效信息;层次2:提取材料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 阐述角度:(阐述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结合工厂、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阐述; (2)结合鸽子、和谐融洽的氛围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
16、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从社会稳定、人民热爱和平的角度阐述; (3)结合红旗、向日葵等信息,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的角度阐述。 (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加以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充分的阐释说明。 (三)历史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词不达意;层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层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参考示例: 工人新村赏析
17、工人新村是1952年由孙佳桐、何正慈所作的宣传画。该宣传画以写实的风格,描画了一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出现翻天覆地巨变的工人新村新画卷。在画卷中,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远处工厂里的红旗高高飘扬,近处人人面带喜悦的表情,天空中鸽子欢快的飞翔。呈现出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主人们生活甜美、氛围和谐融洽的景象。 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新中国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工作,主要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宣传画中,工厂以及生产模范旗,宽敞整洁的房屋,房檐上的电灯,工人的自行车,小孩的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等,从
18、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及工业建设,并表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宣传画中的向日葵、红旗、侧面反映了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对党和国家的信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1950年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的同时,美国还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宣传画中,天上飞翔的“和平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 宣传画是以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宣传的不仅仅是美术作品,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政治宣传画往往体现国家意志。工人新村通过宣传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意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19、造性,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使得工人新村画卷有着极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详解】本题考查1949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的概况。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意,理清答题思路。本题以一幅图片的形式出现,要求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答题思路应该是宣传画图片内容的概述,结合“1952年”以及图片内容,分析该宣传画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后结合宣传画内容、背景,总结其影响。首先,写上“工人新村赏析”这一题目,根据材料信息,概述其内容并表述成文,内容包括图片大部分信息并简短描述等等;总体说一下画面给人的感觉。其次,结合图片内容,分析其背景:政治上,经济上,有什么作用结合材料信息
20、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图片,政治宣传画带有明显政治色彩,分析其影响,体现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工业化作出贡献。等总结性表述即可。3时代风貌:崇尚劳动,努力建设新中国。阐述: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国家经济困难,亟待建设;国家建设急需各方面人才;国际局势紧张,新政权面临威胁。在工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发展,工人积极积极性提高,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在社会上形成了崇尚劳动、争当先进、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塑造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祖国的建设离不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
21、民真正的登上了历史舞台。由此可见,新中国初期形成了崇尚劳动的时代风貌,这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述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设问是以“时代风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首先,根据材料“在晋中平原的腹地,人们拉起电线,铺起铁路,以无比的热情建设起自己的工业。”“他们都知道建设这个工厂就是在建设他们自己的生活。”“今后这一工厂所生产的机器每年将装备五个到十个新型纺织厂,以便人民有更多更漂亮的布匹,”“新的、现代化的机械减轻了,或者代替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新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苏联经验,加速了这个工厂的建立。厂里的专门技术学校,培养了各式各样的
22、工人。”可得出时代风貌:崇尚劳动,努力建设新中国。其次,由材料及所学可知,从时代背景作答: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国家经济困难,亟待建设;国家建设急需各方面人才;国际局势紧张,新政权面临威胁。从时代意义作答:塑造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例如: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国家经济困难,亟待建设;国家建设急需各方面人才;国际局势紧张,新政权面临威胁。在工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发展,工人积极积极性提高,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在社会上形成了崇尚劳动
23、、争当先进、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塑造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祖国的建设离不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真正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新中国初期形成了崇尚劳动的时代风貌,这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4示例论题:学习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纪念活动的重要主题。论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五四”纪念作为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主题活动,并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
24、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如何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五四”纪念文本体现时代特色,突出学习主题,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以“五四”纪念为契机,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认真学习,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为祖国生产建设服务的思想。总之,新中国初期 “五四”纪念话语对“学习”主题的凸显,适应了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推进工业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殷切期望。【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当代中
25、国。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如选择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学习”可知,学习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纪念活动的重要主题。结合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背景等信息进行论述,即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五四”纪念作为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主题活动,并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如何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26、进的工业国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五四”纪念文本体现时代特色,突出学习主题,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以“五四”纪念为契机,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认真学习,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为祖国生产建设服务的思想。最后得出结论,新中国初期 “五四”纪念话语对“学习”主题的凸显,适应了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推进工业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殷切期望。选择其他高频词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5示例:19世纪末,西方人对中欧关系的认知实质:中国发展落后,处在可以随意被西欧剥削和控制的地位。说明:这种认知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包括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不
27、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市场,侵害中国的主权并掠夺生产原料及财富,导致了中国国力的衰落;同时,西方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的报道也刻意突出了中国的腐败和落后,进一步加深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轻视和认知偏见;此外,西方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大量不平等条约,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较弱地位,加深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不尊重和认知偏见。总之,这种认知的形成源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以及西方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的不公正报道。【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世纪末的中国、欧洲。首先,根据材料“漫画中,一个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笑容高傲,摇晃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贷款工业海关铁路军队。保姆
28、说道:只要系统地进行教育,总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并强调了教育者的行动重点。”及所学可知,19世纪末,西方人对中欧关系的认知实质:中国发展落后,处在可以随意被西欧剥削和控制的地位。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市场;西方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的报道也刻意突出了中国的腐败和落后;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较弱地位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市场,侵害中国的主权并掠夺生产原料及财富,导致了中国国力的衰落;同时,西方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的报道也刻意突出了中国的腐败和落后,进一步加深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轻视和认知偏见;此外,西方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大量不平
29、等条约,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较弱地位,加深了西方人对中国的不尊重和认知偏见。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这种认知的形成源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以及西方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的不公正报道。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示例一论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概念的阐释彰显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点。论述:近代中国“文化”概念强调了文化主体的民族性和文化功能的“救亡”性,这反映出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先进知识分子及国人对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追求。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以新文化取代旧文化,但这种“文化”有别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更多地强调文化
30、的主体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实际上折射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下,先进知识分子民族意识、近代国家意识日益凸显。无论是维新变法或是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因此强调文化的凝聚功能。综上,近代中国“文化”的概念折射出近代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不懈追求。示例二论题:中西方学者“文化”概念的不同阐释折射出近代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论述:近代中国“文化”概念强调了文化主体的民族性和文化功能的“救亡”性,而近代西方“文化”概念更凸显“人”的地位,这种差异反映出近代中西方价值观和时代任务的差异。近代中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断加剧,在西学东渐的影响
31、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以新文化取代旧文化,更多地强调文化的主体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实际上折射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下,先进知识分子民族意识、近代国家意识日益凸显。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显著特点是对“人”的重视,要求打破神学权威和封建秩序,解放长期被禁锢的人性,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人的至高无上性、理性被凸显出来,因此“文化”概念渗透出鲜明的人文主义和启蒙色彩。综上,近代中西“文化”概念阐述侧重点的不同印证了中西价值观和时代任务的差异。(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
32、代(中西方)。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如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和社会关系的类型等等”、 “是社会的团结力、思想的系统、民族的信仰”等信息和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概念的阐释彰显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点。结合近代的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知识分子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意识的凸显等内容展开阐述。最后得出结论,近代中国“文化”的概念折射出近代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不懈追求。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总结论题,如通过中西方学者对“文化”的不同阐释可知,中西方学者“文化”概念的不同阐释折射出近代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结合所学进行阐述
33、,言之有理亦可。7示例信息:“洋行”“买办”“外庄”“口岸”“国内纺织厂”。特征: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近代民族工业生存艰难。理由:“棉布进销流通示意图”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列强利用其在工业技术上的优势和政治上的特权向中国加紧倾销商品的宏观背景。而(叫庄)洋行或买办在进货源头上的掌控,使其把握了棉布等进口商品的定价权。棉布等流通商品由沿海到内地的流通环节过多,被层层加价,限制了商品在国内市场的流通,制约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这些都说明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民族工业因缺乏雄厚资本和技术积累,加上国内政策上的因素,其产品在与洋货的竞争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商品定价权的丧失及商品流
34、通环节的过多,也不利于近代民族企业生产的商品的销售,这都制约了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存与发展。(“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首先,观察信息,总结特征。根据图表,看到信息:“洋行”“买办”“外庄”与“口岸”等,再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特征为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近代民族工业生存艰难。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的信息,进行说明。根据材料“近代中国棉布商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各进销环节已基本建立,形成了一个从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销售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棉布进销流通示意图”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列强利用其在工业技术上
35、的优势和政治上的特权向中国加紧倾销商品的宏观背景;观察“(叫庄)洋行”与买办在图中的作用可知,(叫庄)洋行或买办在进货源头上的掌控,使其把握了棉布等进口商品的定价权;再观察“批发字号”与“外庄”的作用可知,棉布等流通商品由沿海到内地的流通环节过多,被层层加价,限制了商品在国内市场的流通,制约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这些都说明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如近代民族工业因缺乏雄厚资本和技术积累,加上国内政策上的因素,其产品在与洋货的竞争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商品定价权的丧失及商品流通环节的过多,也不利于近代民族企业生产的商品的销售,这都制约了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存与发展。
36、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8现代中国的工业布局与国内外局势和政府的工业化政策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受近代中国工业布局的影响,全国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有一定发展,但整体基础极为薄弱,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中西部工业发展明显。受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影响,东北地区的苏联援助项目较多,东北工业比重稳步提升。工业生产邻近内陆的主要原料产地,也合乎国家安全的要求,体现了政府由沿海转入内陆的新的工业化空间政策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为应对潜在的战争风险,中国开启“
37、三线建设”,将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工业建设基地,到20世纪70年代,中西部的工业总产值占比稳步提升。这对于提高国家国防能力,进一步改善工业布局,推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受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靠近中苏边境的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总之,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问题,但整体上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向。其他论题:现代中国工业的空间布局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中国工业的空间布局呈现逐渐优化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工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详解】本题为论述题至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为1952-1978年(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中1952-197
38、8年我国东北、西北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尤其是50年代东北地区和60年代的西部地区,可以拟定论题为“现代中国的工业布局与国内外局势和政府的工业化政策紧密相关。”然后结合建国初期一五计划和60年代的三线建设、70年代的工业布局及外交的变化加以阐述:新中国成立之初,受近代中国工业布局的影响,全国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有一定发展,但整体基础极为薄弱,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中西部工业发展明显。受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影响,东北地区的苏联援助项目较多,东北工业比重稳步提升。工业生产邻近内陆的主
39、要原料产地,也合乎国家安全的要求,体现了政府由沿海转入内陆的新的工业化空间政策。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为应对潜在的战争风险,中国开启“三线建设”,将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工业建设基地,到20世纪70年代,中西部的工业总产值占比稳步提升。这对于提高国家国防能力,进一步改善工业布局,推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受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靠近中苏边境的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最后进行总结:总之,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问题,但整体上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向。9示例一赏析:和平签名是1951年7月发表于人民画报上的宣传画。该画以写实的风格,描绘了
40、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人们参与和平签名运动的热闹场景。1950年6月,朝鲜战争拉开序幕,国内大规模的抗美援朝宣传动员随之铺开。宣传画中的元素颇为丰富,从民众动员的角度来看,干部、工人、农民、妇女、儿童、老人的身影皆出现在图画中,彰显了全民参与的盛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经历长期战争的人民群众,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宣传画中尤其注重展现妇女、儿童、老人的形象,这些群体往往代表战争的受害者、被保护者的形象,是最渴望和平的弱势群体。另外,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也符合新中国“新女性”的模范要求。政治宣传画往往体现国家意
41、志,和平签名呈现出和平签名运动的盛况,意在动员最广泛的民众积极参与抗美援朝,为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新中国政权贡献自己的力量。示例二赏析:1951年7月,宣传画和平签名发表于人民画报上。该画反映了朝鲜战争爆发后,民众采用签名请愿的方式表达对和平的诉求。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新中国的历史也渐渐拉开“抗美援朝”的大幕。宣传画中呈现的和平签名运动,能够起到争取世界反帝力量的支持、团结巩固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友好关系、建立人道主义的国际共同价值的重要作用。宣传画呈现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民众均积极参与的盛况,说明这是一个全民参与、基层组织的社会运动。这与新中国的政权性质不谋而合。新中国
42、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诉求。该宣传画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该宣传画的作用,不仅在于借图像进行叙事,描绘当时热烈、积极向上的氛围,更发挥了动员的功能,在道义层面声援朝鲜人民,谴责、批判美帝的侵略行径,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响应各项抗美援朝的政策,从而实现支援朝鲜战事、助力国内经济建设、巩固新生政权的目标。【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51年(中国)。设问是对宣传画和平签名进行赏析。由材料“下面是人民画报1951年7月号刊登的宣传画和平签名。”及所学可知,画作识别:政治宣传画,描绘群众正在进行和平签名活动(表达对和平的诉求);时空坐标:19
43、51年7月(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与政权巩固时期,时值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画面细节:人物类有干部、工人、农民、妇女、儿童、老人等,经济类有远处的工厂和升腾的烟雾,场景类有热烈、积极向上的氛围,民众自发组织的特征。然后展开赏析。正文部分应开篇点题,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先整体介绍宣传画和平签名,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具体描述,根据第二步的剖解大致可以确定,赏析应从新中国的政权性质、经济恢复、政权巩固等着手。其一、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抗美援朝运动,从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角度阐述。其二、联系新中国的政权性质,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的角度阐述。其三、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
44、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又依赖于和平稳定的环境的角度阐述。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最后应升华主题,如上升到唯物史观的高度等,要照应开头,首尾呼应。10示例一论题:现代化的领跑者资本主义现代化。论述:15世纪以来,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掠夺,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积聚起资本,世界市场逐步形成。17世纪以来,欧美等地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在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经历了从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的历程。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国家成为第一批工业化国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
45、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内逐步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对外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示例二论题:现代化的赶超者社会主义现代化。论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后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列宁时期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
46、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为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经济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但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随后,中国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获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
47、大生机与活力。示例三论题:现代化的追随者新兴民族国家现代化。论述:随着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如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内部和外部的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道远。(“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世界)。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中的现代化世界进程中的三大发展类型“资本主义类型(简称C型)、社会主义类型(简称S型)、其他类型(简称M型)”的形成与发展,拟定出一个具体的论题,如:资本主义发展类型的“现代化的领跑者资本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