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新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押题卷(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163=48)1明代湖北等地区考课式书院较为普遍,“旬有课,月有试,季有考”,地方“一时文风丕振,士气伸而士习弥端”,如提学葛寅亮到安陆府选拔人才,“所拔前茅皆书院中士,相视而笑,各负慕鉴之不爽”。这说明当时()A地方教育服务于封建统治B理学的社会影响力空前增强C学术文化权力中心的下移D官吏监察与基层教化相结合2南宋学者陈傅良说:“自国初以行举,诱致偏方之士,而聚之中都。愿仕于本朝,由是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以此得人。”这反映出宋代()A门第观念已经彻底消失B官员选拔管理制度更
2、加完善C仍然有因循守旧的传统D受少数民族社会风气的影响3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与隋唐重门第的思想观念相差甚远,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文人政治兴起提高了士的地位B商品经济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C贱民阶层的数量明显减少D科举完善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4某同学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由此可见他研究的主题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举孝廉,父别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A选官方式的演变B诗歌风格的发展C重文轻武的形成D宗法观念的瓦解5据北梦琐言记载:成都人陈会,其家以卖酒为业,唐大和元年(827年),赴长安读书应举,当年及第。消息传来,地方长官先派人关了陈家酒店,再向陈家报“及
3、第”之喜。这一记载反映出,唐代科举()A仍受门第观念的影响B得到地方官员的支持C提高了官员理政能力D影响着人们社会地位6明代在中央设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厂卫系统,在地方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巡按御史和督抚制度作为监察机构,相互补充,纵横交错。这说明当时()A监察官员地位崇高B监察官员能有效牵制皇权C监察官员选拔严格D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7唐代规定:御史经过三次考核合格,方可获得升迁。宋代规定:“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金代制定了监察御史黜陟格,将御史的任职表现分为三等,“以所察大事至五,小事至十,为称职;数不及,且无切务者为庸常;数内有二事不实者,为不称职”。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监
4、察呈现出专职化的特点B监察体系缺乏必要独立性C监察官员的综合素质较高D注重提升监察制度的效能8唐朝科举中允许士子向主考官自荐。宋朝选官考试实行了糊名、锁院、誊录等制度,对于世家子弟的应试者更加严格管控,甚至还要加试。由此可见,宋代科举()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B更加强调公平公正C强化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9有学者指出:“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进士、明经两项科目,从形式上来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下列选项可用于佐证学者观点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头白空摩八股文,何能私塾接青云”C“朝为田舍郎
5、,暮登天子堂”D“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10汉武帝鼓励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上书言国事以自荐,并亲自审阅,优者录用,授予郎中、给事中等官职,“其时上书自荐者达千人之多”。宣帝规定通过上书拜官者须试用一年。上述做法()A纠正了察举制度弊端B强化了中枢行政制度C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D改变了社会主流思想11东汉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郡国守相进行察举,主要根据乡党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乡党舆论逐渐被官僚家族(同时又是豪强)所支配。这一变化表明东汉时期的选官制度()A官员选拔的封闭性较强B加强中央对选官的控制C与西汉察举制一脉相承D确立了严
6、密的考察程序12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旧制,文武常参官各以曹务闲剧为月限,考满即迁。上谓宰相曰: 若是,非循名责实之道。会监门卫将军魏仁涤等以治市征有羡,诏并增秩,因罢岁月叙迁之制。”太祖太宗时期,还通过供报考帐等具体方式对官吏进行考核。据此可知,宋代的考课制度()A提升了官员的道德素养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以务实为特色讲求实效D消除了官场贪污腐败现象13据史料记载,北宋“广开科举之门”,以较宽的“解额”优待河北、河东、陕西等北方各路沿边地区的士子,中举者“比之东南十倍假借之矣”。这一做法()A有利于维护国家北境安全B完善了人才选拔机制C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方略D扩大了北宋统治基础14唐代
7、形成了“四善二十七最”的官员考核标准。“四善”是指德、慎、公、勤,即考核官员的道德标准。“二十七最”是依官员职务性质不同而界定不同的要求,偏重在职才能的考察。中等以上考级必须有善。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A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官员升降B品德与政绩考察并重C保障政风吏治趋向清正廉洁D标准严格且内容广泛15唐代散官番上制度是指获得文武散官者,需按固定分组和时间,到吏部、兵部为国家服役,服役期满后可参加吏部、兵部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铨选,从而正式迈入仕途。这一制度()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标准C缘于科举制度的僵化D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16唐代十道或十五道巡按使在各自的监察区内行
8、使巡察职权,于各道设立治所,实行定期的巡察制度。同时还制定了包括吏治、民生、户口、治安等多个方面的巡视规范巡察六条,并且还规定了巡按使的停留时间。这表明唐代监察制度()A具有极强制度创新意义B改变了地方的权力结构C旨在加强君权削弱相权D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综合题(52)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与行政的关系是由混淆到分离,并逐步独立。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独立性也越来越大。汉代,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主要限于中央官员和地方州郡长吏,且只能上奏或呈报丞相、州部长吏查处,无权自行处置。但是,到了明代,监察机关权力高度膨胀,无所不察
9、、无人不纠。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汉惠帝制定御史巡察诸郡九条,是我国第一部正式颁行的专门监察法规。清代更加重视监察立法,光绪删定的钦定台规,是我国古代监察法中最系统的一部监察法规。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或定期的巡按制。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材料二西方国家行政监督体制最初是伴随着资产阶级为限制皇权而建立的新宪政体制议会制开始的。利益集团的广泛存在本身就是对政府政策或行为的一种监督和制约。这些利益集团往往又和社会
10、中存在的反对党或在野党紧密联系。各党派之间的相互攻讦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重要的监督方式。美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总统是靠不住的。”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的权力架构,首先就是针对总统而设的、防止总统成为皇帝的机制,这种分权机制对总统权力的制约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西方各国历来都注重有关行政监督的法制建设,如美国的涉外贿赂法,德国的联邦官员法纪律惩戒法,英国的防止贪污法文官守则等。在西方,舆论监督作为监督的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被称为“政府第四部门”的新闻媒体。许多西方国家在建立了有形的监督网络后,又在行政人员的内心
11、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道德防线,加强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公务人员的廉政意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特点。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济宁士绅材料一据(康熙)济宁州志里的相关记载,洪武三十余年间(1368-1398年)济宁本州只出过1位进士(这与科举举措反复以至于中断12年之久有关)。在明初的近一个世纪(1368-1464)里,济宁也仅仅出了12位进士。但是,从1545年到明亡的1644年,则出现了53位进士,几乎每3年一轮的科考就产生1名进士。终明一朝,共计产生243名举人,其中65人后来考中
12、进士。他们的户籍都在济宁本州,即便是来自毗近的城镇或乡村,他们或者在济宁城里的官学肆业,或者参与城里的文化与社会活动,或者在城内、城郊拥有房产和生意。总的来说,济宁科举功名者的比率在明清时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山东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居于翘楚地位。材料二明代最具全国性影响的济宁士绅是靳学颜(1535年进士,官至侍郎)和于若瀛(1583年进士,官至巡抚)。他们科举功名、宦绩卓著,诗文美名远播。靳学颜在退休后还积极参与和领导与地方政府合办的赈济等地方公共事务,成为济宁士绅传统的奠基人。其“弟学曾,山西副使,治绩亦有闻”。他去世后,受到隆庆皇帝特别下诏表彰。明代后期,济宁涌现出更多在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
13、都有重要影响的官员、士绅及家族。其中,徐标成为后代士大夫的楷模。他出生在距济宁城只有9公里的工商名镇安居镇,幼年便以聪颖、懂事称誉乡里,并在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之后他在明季风雨飘摇的岁月中,树立了正直、勤廉、干练的形象。1644年,时任兵部侍郎的他在李自成占据山西、准备进攻京师的前夕殉难。以上材料均据孙竞昊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1)简析明清时期济宁科举功名者比率较高的原因。(2)以济宁为例,概括说明明代士绅发挥的社会作用。19公平公正是历代考试制度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中叶以后,文化重心转向南方,并且科举考试偏重诗赋,这对有诗赋学习习惯的南方士子有利,因此进士录取南多
14、北少的格局固定下来。北方籍士大夫司马光提出“逐路取人”,即将省试的录取名额划分到“路”中,各路按照“十人取一人,少于五则不取”的规则进行录取。他指出不应再以浮华务虚的诗赋作为考试内容,而应该以策论成绩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博采众科、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欧阳修认为科举制度“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体现出其严格、宁缺毋滥的人才观念。欧阳修是正宗的南方人士,他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司马光通过考试制度笼络西北士子的主张,是对“天下至公”理念的违背。科举改革的争论,寄寓着一代文臣对清明政治的憧憬、对天下至公的追求。贾树硕从司马光与欧阳修的科举论争看北宋科举制度改革材料二元朝
15、的科举考试将考生划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类别,无论是考试还是录取,均按照完全相等的固定名额在各民族中进行分配。明洪武三十年会试,时任主考官的刘三吾等人录取的均为南方士人,引起了当时北方士人的不满。朱元璋命人重新阅卷,复查结果是刘三吾茅人并未舞弊。北方士人不服,又有人举报张信等人故意将北方试卷中的劣等试卷呈送皇帝,朱元璋震怒,将张信等人处死。朱元璋亲自策问考生,又录取了六十一人,皆为北方士人,时人称之为“南北榜”事件。刘三吾是明朝著名儒士,为人慷慨并不设城府,他参与科举舞弊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且南方士人文化水平普遍高于北方也属事实。宣宗即位后,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制度,后又演变为南北中卷,并
16、确立了录取比例。清康熙帝取消各省进士的固定名额限制,正式确立了“分省取中”的取士制度,反映了科举公平改革的趋势。石海龙“南北地域之争”;理解科举制度的另一视角(1)依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与欧阳修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概括说明双方争论实质上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简析这场争论发生的社会背景。(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影响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种发展变化的利弊。(3)综上,请你谈谈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调整留给我们哪些启示?第 5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1A2B3D4A5D6D7D8B9C10C11A12C13A14B15D16D17(1)特征:监察渐与行政分离;职权范围逐步
17、扩大;注重监察立法,监察法规日趋完善;以卑察尊,以小监大;重视对地方的监察。(任答3点即可)(2)特点:利益集团、在野党、反对党的监督;监督对象直指最高领导人;注重监督法制建设;舆论监督得力;注重增强官员的职业伦理意识。(任答3点即可)18(1)济宁是运河沿岸城市,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济宁是孔孟之乡,有着尊师重教的悠久历史传统;士绅相互影响,形成良好社会风气。(2)跻身政治行列,为国家效忠;关心公共事业,主动参与地方治理;改良社会风气,促进地方发展。19(1)焦点:教育制度公平的取向问题,司马光坚持的是地域平衡、博采众科;欧阳修坚持的是程序公平、凭才取士。区别:二者的政见之争、学术之争、取才利
18、益之争。(答出两点即可)背景:宋代中期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导致教育和人才中心的南移;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利益出发。(2)因素:元明清的政权性质和民族政策;统治者出于笼络北方士人,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逐步确立南北卷制度;借鉴宋朝司马光“逐路取人”的思路。(答出两点即可)利:科举制注意地域平衡与程序公平相结合,体现了考试与教育逐步转向实质公平的发展趋势;利于提高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答出两点即可)弊:元朝的四族群分区考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元朝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3)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不断改革与创新,注意政策的稳定性,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注意公平的多重性和实质性等等。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