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课 观察系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所处模块:过程与控制2.涉及知识与技能(1)观察并列举一个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2)分析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借助 PowerPoint 使用框图表示出来。3.课程关联本课是五上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系统的最后一课,在前两课已经学习了系统的概 念、系统的分解与系统模块,对于生活中的系统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将在第二单元学习 控制系统。本节课将对生活中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进行探究,运用前课中的系统解 构知识,完善学生对于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学习控制系统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系统,能够列举系统的组成部分与作用,并用
2、框图表示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 掌握使用 PowerPoint 绘制各类形状并添加文字的操作,能够调整形状位置以表述完整的逻辑关系。3. 通过观察系统与框图绘制,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感悟到一个系统任务是由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作完成的,对生活中的系统产生观察意识和探究意识。重点: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系统,能够列举系统的组成部分与作用,并用框图表示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难点:调整框图以表述完整的工作逻辑关系。【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信息获取和 PowerPoint 绘图能力,经过前两 课的学习,已经学习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分解与系统模块,对于生活中的系统有了初步了 解。但
3、尚未能具体分析系统组成部分的协作原理,对系统原理没有成体系的分析和表示方法。 对生活中系统如何运行有较大疑惑。【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课件、PowerPoint 软件、多媒体教室。【教学活动设计】课堂环节学习过程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1情境导入教师使用教师机共享播放一段视频。提问: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视听体验,更加直观地学习知 识。回想一下,刚刚播放的视频都呈现在了教室的哪些设备上?音频又是通 过什么播放?(视频呈现在了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上,音频通过教室音响播放)2.提出问题教室的多媒体系统是怎样相互协作,完成我们课堂上的种种需求的?我 们今天就通过观察系统,探究一下在我们学习
4、生活中常见的教室多媒体系统 的工作原理。联结现实,使 用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的系统 作为范例,有 利于学生的理 解探究,引导 学生观察系统,观察生活。二、观察系统活动一:观察教室中的多媒体系统观察教室中的多媒体系统,在PPT上建立直角框,并将观察到 的系统组成部分填写在直角框内。演示:创建直角框并设置格式,填写汉字。提醒:创建好一个直角框之后,为了避免重复设置格式过于麻烦,可以复制 直角框并粘贴,再更改文字内容。成品示例:注重“观察 ”, 锻炼学生的信 息意识与信息 捕捉能力。让 学生将现实中 的系统组成部 分拓扑到PowrPoint中, 为后续框图绘 制任务做铺垫。(根据各学校多媒体教室配置不
5、同,示例不一)学生分享反馈:学生分享交流系统构成,相互补充答案。交流发现:根据不同需求,组成部分可以细化到不同程度。如细化至教师机 的键盘、投影仪的幕布、展台的摄像头等更小的模块。在这一步,教师应统 一细化程度。三、探究系统活动二:组成部分功能大揭秘展示:教师展示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学生根据功能分析每个组成部分的作 用与关系,完成活动二。小组讨论,分析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并填写表格。 注意写出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提示:在填写作用时,注重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体现关联性。学生分享反馈:展示表格,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作用,说明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由“现象 ”到 “本质 ”,
6、通 过功能展示, 分析各部分的 作用,锻炼学 生的信息处理 能力,为后续 框图绘制做铺 垫。四、整合系统活动三:教室多媒体系统框图根据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关系,用箭头连接活动一中的组成部 分,并标注它们的关系,形成框图。演示:使用箭头连接直角框,并更改箭头格式;创建文本框,标注关系。如:成品示例:将已有信息转 化为图形化的 表达方式,并 描述出来。体 现数字化学习 方式,增强信 息处理能力。学生分享反馈:展示成品框图,根据框图描述系统工作原理。五、评价评价:根据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表,画出系统的框图。成品展示:评价合格标准: 学生将框图基本绘制完整,包含所有系统组成 部分,能够基本标注出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 生活中的系统,增强探究 精神,使用已 有探究模型, 分析常见系统。六、小结提问: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知道要怎么观察生活中的系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