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地貌的观察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 视频、 图像, 识别 3 4 种地貌,描述其景 观的主要特点 1.观察、识别、描述不同地貌特征,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 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 2.能够描述不同区域地貌景观的观察方式。 【区域认知】 3.能够描述分析不同地貌景观的特点及成因。 【综合思维】 4.通过观察优美的地貌景观,树立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人地协调观】 知识清单一 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点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2.观察顺序 (1)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2)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的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 貌
2、特征。 3.辅助观察工具: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 知识清单二 地貌观察的内容 1.地貌观察内容:高度和坡度。 2.高度观察 (1)分类: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即海拔 (2)绝对高度: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 依据。 (3)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3.坡度观察 (1)观察内容:坡度和坡向,其中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 (2)坡度 大小表示: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影响:水土流失;交通建设等。 (3)坡向 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影响:不同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4)高度和坡度组
3、合: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等。 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阴坡和阳坡 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温度不一定相同,阳坡的温度高于阴坡。 任务清单 地貌的观察 情境探究 情境 探究 (1)根据图片,描述各个图片风蚀地貌景观的特点。 (2)描述图片中所示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 (3)根据教材探究风蚀地貌为什么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较典型? 提示 (1)图片 1:似古城、街道、广场,井然有序。 图片 2 和 3:如飞禽走兽,样子栩栩如生。 图片 4:如航行船队,气势磅礴。
4、 (2)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 (3)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土壤等物质干燥,常年风力较大等。 素养凝练 1.地貌形态的观测与描述 对地貌形态应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观测和描述。 (1)定性观察主要包括地貌的几何形态、规模、空间分布及切割程度等。地貌形态 记录应有选择地采用摄影、做剖面图或素描图等,并附以必要的文字描述。 (2)定量测量主要是测量地貌形态的相对高度和地形面坡度。必要时利用地形图或 航空、卫星照片对地面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进行统计。由于观察到的地貌有不同 的相对等级和组合,记录时一般都循着由远近,由大小,先整体后局部的顺 序进行
5、。 2.分析地貌成因 (1)对堆积地貌,首先是要查明组成该地貌的沉积物的成因和时代,同时认真观察 其地貌形态、地貌组合,并结合与其相关的剥蚀地貌进行综合分析。 (2)对于剥蚀地貌要根据地貌形态特征与动力作用、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关系,以及 相关沉积物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3.确定地貌形成顺序 根据不同地貌形态的分布、相对高度、接触关系划分出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地 貌形成的相对顺序是确定地貌形成地质时代的基础。 4.研究地貌的实用价值 地貌与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旅游开发等关系密切,组织青少年进行地貌考察, 不仅要学习地貌知识,更要注重对地貌的实用价值及其对工农业建设可能产生的 不利影响的研究。
6、以便对地貌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趋利避害的对策建议,对 滑坡、泥石流、河岸冲刷、沙丘移动等灾害性地貌,提出监测的措施。 素养应用 例:(地理实践力) 请根据这段图文描写,用下面的关键词,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 位于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张家界市西接云贵高原, 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邻,其总的地势是自西向东倾 斜。张家界市境内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汇入澧水后,从西 向东,一直流入洞庭湖。 张家界市的河谷多为隘谷、峡谷。河谷底部呈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当你 泛舟或漂流在这段河谷的急流险滩上时,惊涛骇浪会使你感到惊心动魄。 关键词:地壳
7、 抬升 溪流 向下 侵蚀 河流两岸 水流 提示 张家界市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自西向东倾斜,落差较大,再 加上降水充沛,溪流发育,随着地壳抬升,溪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了狭而深的 河谷地形,河流两岸地势陡峻,水流湍急,河谷内多急流险滩。 课堂小结 核心要点 1.说出地貌观察的一般地点。 2.说出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和工具。 3.说出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以及观察方法。 课堂学业达标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 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 1.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堆积 C
8、.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2.“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解析 第 1 题,图示景观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第 2 题,风力侵蚀地 貌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分布广泛。 答案 1.A 2.D 下图是位于大渡河畔的泸定县城卫星三维图片,图中甲处为某开发商新建楼盘, 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 34 题。 3.泸定县城所在地的地貌类型属于(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4.对甲处楼盘选址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位于凸岸,易受河水侵蚀坍塌 B.位于凹岸,易受河水侵蚀坍塌 C.位于凸岸,泥沙淤积,不易坍塌
9、D.位于凹岸,泥沙淤积,不易坍塌 解析 第 3 题,图示县城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因河流流速减缓使携带的泥沙堆 积形成冲积扇。第 4 题,甲处位于凸岸,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凸岸堆积,面积逐渐 扩大而不易坍塌。 答案 3.B 4.C 5.读下面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是_。 (2)在四处景观中,属于石灰岩形成的景观是_。 (3)石灰岩地区的景观,由于处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流水_、_作 用形成了_、_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解析 本题组景观均为自然景观,又侧重于山水景观。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 地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观光、考察,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10、主要景观有 峰林、溶洞等。 答案 (1)三叠泉瀑布、漓江山水 (2)漓江山水 (3)溶蚀 淀积 溶洞 石笋 课后素养提升 合格考大显身手 一、选择题(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面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 生桥”。读图回答 12 题。 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B. C. D. 2.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解析 第 1 题,黄土“桥”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
11、重;海 蚀“桥”主要分布在基岩海岸地带,是海浪侵蚀的结果;喀斯特溶蚀“桥”主要 出现于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风蚀“桥”则是分布于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严重。 第 2 题,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答案 1.A 2.D 2016年9月25 日, 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 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 图”。读图回答 34 题。 3.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力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 4.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知
12、,形成喀斯特洼坑的主导作用力是流水作用。第 4 题, 喀斯特洼坑的形成是由小变大,由地下发展为露天。图在地下形成小的溶洞, 图地下溶洞变大,图溶洞顶部坍塌,图喀斯特洼坑形成并扩大。 答案 3.A 4.B 读下面的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 57 题。 5.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6.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冬季寒冷干燥 7.该类地貌景观形成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 解析 第 5 题,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
13、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 故 D 正确。第 6 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 水较少;受大陆影响显著,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故 C 正确。第 7 题,我国 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作用力以风力作用为主,图中 地貌为风蚀蘑菇。故 C 正确。 答案 5.D 6.C 7.C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 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回答 8 9 题。 8.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力是( ) A.地壳运动 B.断裂下陷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9.甲、乙两处对应的作用力为( ) 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 B.甲侵蚀作用、乙
14、侵蚀作用 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 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解析 第 8 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在流水作用下由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形成的。第 9 题,甲处为凹岸,其对应的作用力为流水侵蚀作用;乙处为凸岸, 其对应的作用力为流水堆积作用。 答案 8.C 9.A 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步骤一: 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黄豆、绿豆和小米的混合颗粒物自书 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读图完成 1011 题。 10.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A.冲积扇 B.陡崖 C.沙丘 D.峡谷 11.该
15、地貌形成的作用力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解析 第 10 题, 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 冲积扇是河流出 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 下来。图中的实验有颗粒物质的选取,形成的地貌具有堆积体的外形特点,书本 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说明有一定的坡度,因此此实验模拟的是冲积扇的形成 过程,故 A 正确。第 11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冲积扇形成的原因为流水沉积作 用,故选 B。 答案 10.A 11.B 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含 1 道附加题,共 56 分) 12.读“某洞穴剖面
16、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1)图示地貌称为_地貌。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是_和 _(举两例)。(6 分) (2)下面两组化学反应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理: A:CaCO3H2OCO2Ca(HCO3)2 B:Ca(HCO3)2CaCO3H2OCO2 其中石钟乳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表示,为流水的_作用;溶洞的形 成可用方程式_表示,为流水的_作用。(4 分) (3)试简单分析图中地下河的形成过程。(8 分) 解析 本题以溶洞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开发利用。第(1)题, 根据图示洞穴中的石钟乳、地下河等景观,可以推断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像桂 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均
17、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观。第(2)题,石灰岩的主要成 分是碳酸钙,易溶于含有 CO2的水中,A 反应式表示喀斯特作用中的溶蚀作用; B 表示淀积作用。 第(3)题, 地下河是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沿裂隙逐渐发育而成的。 答案 (1)喀斯特(或岩溶) 广西桂林山水 云南路南石林 (2)B 淀积 A 溶蚀 (3)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流动,并进行溶蚀作用。随着压力的增大,孔隙中的水 流量增加、流速增加,孔隙迅速扩大、合并,形成管道式的流水即地下河。 13.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分) (1)AB 截面所在河段主要受到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和_。(8 分) (2)分析 CD
18、 截面所在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8 分) 解析 第(1)题,AB 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水流急,流水溯源侵蚀和向下的侵蚀作 用较强,河道较深。第(2)题,CD 河段地形平坦,河道曲折,泥沙沉积,河床抬 高。 答案 (1)溯源侵蚀 下蚀 (2)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等级考小试牛刀 14.(附加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是其中 之一。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 49 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 次年 3 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 地和沙洲
19、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 柴。 (1)分析图示河谷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10 分)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10 分) 解析 第(1)题,沙源的分析主要注重其原因。其成因主要是水土流失,泥沙汇入 河谷;河流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 ;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 裸露。第(2)题,沙丘的形成过程的说明要突出其动态性,即风力侵蚀、搬运、沉 积的过程,分步骤进行描述即可。 答案 (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 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和沙洲裸露。 (2)每年冬春季节(10 月次年 3 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 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 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