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卖家):丹乡武阿哥 文档编号:7635202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当前,项目化学习正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区别于一般认知中课例研究中的“课”,项目化学习的“课”的边界更为宽广。如何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循证实践课例研究以提升学生项目学习质量?项目组崔春华老师以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分解的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了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的探索,并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上。一起来看看这样的研究是如何明确课例研究的项目实施质量和项目迭代的目标定位的吧。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干预和拓展学生探究过程,针对复杂、真实的问题,精心设计产品和学习任务,让学生从中学习重要知识和21世纪技能。其中,“干预

2、和拓展”指的是教师要为学生的项目探究提供指导和支持,从而提升项目实施质量进而提高学生项目学习质量。从实践来看,教师如何对学生的项目探究过程进行“干预和拓展”,存在大量经验性做法,缺乏基于理据的分析,对项目实施改进乃至项目迭代少有参考价值。循证实践以问题导向作为其逻辑起点,突破基于主观直觉经验的实践转向基于证据的循环上升式实践。作为一种基于证据的课堂改进方法,“课例研究 (Lesson Study)”被认为是改进教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循证实践课例研究,是在遵循证据、理性分析基础上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循环改进,其研究结果更具可迁移性。本文以在项目

3、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如何对驱动性问题进行子问题分解形成问题链为例,以循证实践课例研究的方式,针对学生自主进行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否需要为学生提供支架以及该如何提供学习支架的问题开展研究,同时探索如何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循证实践课例研究的多种途径。一、基本概念1学习支架作为一种隐喻,伍德、布鲁纳和罗斯(1976)提出了“脚手架(scaffolding)”的概念。他们认为,尽管在生命最初几个月里,儿童是一个“天生的”问题解决者,但通常情况是,他的努力得到了比他更熟练的人的帮助和支持。不管他是在学习参与、交流、操纵物体、运动的技巧,还是一个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通常都会有其他人在过程中帮助他。这种

4、帮助或支持通常是由一个成年人或“专家”帮助不太成熟或不太专业的人,可以称之为学习支架,而学习支架能够帮助儿童或新手能够解决问题,执行任务或实现超出他的独立努力的目标。维果斯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ZPD)”理论与学习支架研究最为相关。维果斯基认为,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介于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从学习支架角度,就是要帮助和支持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发展水平。有研究者从支架的表现形式将学习支架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2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解决复杂的、定义不明确的问题被认为是现代世界最重要的能力之一。OECD在考虑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框架时,强调复杂问题

5、解决能力(CPS)是未来学习和成功的关键能力。Drner与Funk等人在综合分析前人有关复杂问题解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问题解决的操作性定义。他们认为,复杂问题解决是指在动态环境中,为实现常规行动无法实现的不明确目标所必需的自我调节的心理过程和活动的集合。复杂问题解决需要创造性地将知识和广泛的策略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了认知、情感和动机方面,尤其是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复杂问题解决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因此,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既与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相关,也与学习者的非认知方面的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侧重学生在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习支架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干预。PISA

6、综合前人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整合模型,将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探究和理解、表达和构思、计划和执行以及监控和反思。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子问题分解和问题链设计与前两个阶段密切相关。二、研究设计本研究以上海市某小学三年级的3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循证实践课例研究的方式即采用3个平行班实施同一个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并在过程中设计工具收集学生学习数据的方式,研究如何设计学习支架以提升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1研究假设驱动性问题分解是整个项目化学习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项目化学习强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得学生拥有更多智慧生长的机会与空间,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实践中有教师将其理解

7、为学生的完全自主而无需教师提供学习支架,也有教师理解为仅需根据已有的经验提供一些简单的学习支架。那么,教师到底是否需要为学生提供支架以及该如何提供学习支架?本研究作出如下两种假设:假设1: 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子问题分解及问题链设计过程中,相对于没有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有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假设2: 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子问题分解及问题链设计过程中,相对于有教师依据经验提供简单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有教师系统设计好的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2数据采集工具及数据应用本研究根据循证实践的课例研究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分别设计了课堂现场观察工具、课后访

8、谈提纲以及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前后测问题。01课堂观察工具课堂观察工具主要用于观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根据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的情况,学生对驱动性问题的“探究和理解”和子问题的分解及问题链设计过程中的“表达和构思”状况。课堂观察工具如表1所示:表1 课堂观察工具02课后访谈提纲课后访谈提纲主要用于在课堂教学之后,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堂上有关问题的“探究和理解”以及“表达和构思”的行为表现及其对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的反应和需求。访谈由项目组三位老师分别完成,课后分别访谈一组学生,记做相关记录。学生课后访谈提纲如下:你理解这个问题吗?(教师说出驱动性问题,请学生回答。如果得到肯定回答,可以请学生表达他/她的

9、理解,以确定学生是否理解;如果得到否定回答,可以追问具体原因)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时,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什么?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时,你最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帮助?为什么?以后碰到这样的问题,你知道怎么解决吗?(如果得到肯定回答,可以追问:请你说说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决;如果得到否定回答,可以追问具体原因)03前后测问题前后测问题主要用于课堂前后分别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比较。前测题为本节课同类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仅要求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写下问题解决的思路。前测题如下:同学们,多吃水果可以增强我们的抵抗力。学校拟定每天中午用餐时为同学们供应水果。为使购买的水

10、果满足大家的需求,学校决定本学期的水果供应清单由同学们自己来设计。但由于经费有限,一个班一个月总的购买费用不超过1500元。同学们,你如何为你的班级设计一份合理的水果需求清单呢?请把你如何设计这份水果清单的思路写下来吧。(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中心小学,稍有改编)后测题同为本节课同类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同样仅要求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写下问题解决的思路。后测题如下:为了方便学生借阅书籍,学校在教学楼的每层楼面设立了一个“图书漂流柜”。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起初学生们都兴致勃勃,没想到“三分钟热度”后,“图书漂流柜”渐渐门庭冷落。虽然图书馆老师加大了图书更换频率,也没有激起学生们的借阅兴趣

11、。作为小小数据分析师,我们如何为同学们拟定一份漂流柜图书上新方案呢?并请把你如何设计这个方案的思路写下来吧。(来源: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小学,稍有改编)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需求,以此作为课堂改进的依据;对学生的前后测分别可以更为全面、具体地呈现出学生课前及课后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是否提升的主要依据。3实施过程研究前用了约一周的时间,前后在三个班共进行了三轮的授课和研讨。课堂主要学习内容为:在前节入项课提出驱动性问题后,学生依据问题情境,将驱动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并形成问题链,为后续进一步设计项目方案奠定基础。驱动

12、性问题如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社会风尚。为响应国家号召,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光盘行动”。但是我们发现,我们自己身边每天都发生着校园午餐的浪费现象。上个学期,我们学校有的班级做过调查,发现小朋友们不能做到光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己本来就吃得少,或者生病等,但更多人是对我们学校的午餐食谱不满意。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该如何优化校园午餐食谱,让小朋友们更好地光盘呢?三个班均由同一位教师(C老师)授课。项目组其他教师全程参与课堂观察及课后访谈,随后共同参与研讨,并根据观察及访谈结果提出课堂改进建议,对教案进行优化设计。具体过程如下:01A班第一轮:教师不提供实质意义的学习支架本堂课的教学设计

13、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环节:首先,教师请学生针对驱动性问题展开头脑风暴,思考可以通过解决哪些小问题从而解决这一大问题,各组组长将这些小问题记录在探究学习单上;随后,全班交流,各组根据其他组同学的建议调整本组子问题;最后,各组面向其他组再次分享本组修改后的子问题,其他组同学和老师一起帮助进一步修改完善。整个过程基本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主要是依据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并进行讨论,并没有提供实质意义的学习支架。根据课堂观察以及课后访谈结果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对驱动性问题的理解有误,因此将问题解决的重心放在了小朋友们为什么不能光盘的原因上;二是各组学生产生了一大堆杂乱的小问题,

14、无法形成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问题链。C老师课后自述也觉得“很乱”,最后只能由老师自己呈现项目组预设好的问题链供学生参考。02 B班第二轮:教师依据经验提供简单学习支架针对第一轮出现的问题,项目组老师共同研讨,在原有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做了一些调整和补充,一是在PPT出示驱动性问题时,改变驱动性问题中“优化校园午餐食谱”的字体和颜色,并提示学生问题解决的重心所在(建议型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和理解问题;二是在第一环节之后增加一个环节,教师以“哪些小问题与优化校园午餐食谱无关”的问题形式对学生进行提示(问题型支架),帮助学生剔除与驱动性问题解决无关的信息,更好地对问题进行表达与构思。从本堂课教学设

15、计来看,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既扮演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组织者角色,也通过提供一些简单的学习支架扮演了学生问题解决的引导者角色。根据课堂观察以及课后访谈结果来看,在教师的干预下,学生能更好地聚焦问题解决重心,并能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思考或选择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小问题。但同时,观察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比较浅表,对如何优化校园午餐食谱缺乏方向;二是学生提出的小问题较发散,且没有考虑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导致最后指向驱动性问题解决的问题链不甚合理。03 C班第三轮:教师提供系统设计好的学习支架经历了第二轮的尝试,项目组老师意识到学习支架对学生问题解决的重要作用。但因为老师对问题

16、解决过程缺乏理性认识,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或障碍预见性不够,没有为在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提供必要且充分的学习支架以帮助学生最终形成更为合理的问题链。如,学生对如何优化校园午餐食谱缺乏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食谱具体是什么不是很了解,因此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对食谱进行“优化”。为此,项目组老师在学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前两轮学生在问题解决不同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教学环节与支架提供进行了调整与设计,具体如表2所示。根据课堂观察以及课后访谈结果来看,相较而言,本堂课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使得后续的问题解决更有针对性,体现出更好的问题探究与理解能力;也能更好地梳理子问题,问题解决

17、的思维路径比较清晰,指向问题解决的问题链设计也更有逻辑性,体现出更好的问题表达和构思能力。表2 驱动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预设的学习支架4前后测数据分析根据研究设计,对两个研究假设的验证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前后测数据。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数据主要是作为教师是否需要提供学习支架以及如何提供学习支架的依据。在三轮授课前,项目组对三个班的学生均进行了前测,每个班在教师授课后,均及时进行了后测。研究意图从学生对前后测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来判断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是否得以提升。01前测数据分析在授课开始前,项目组对ABC三个班学生统一进行了前测。在此之前,三个班的学生均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项目化学习实践。从前测结果来看

18、,整体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较弱。具体表现为:(1)没有探究和理解问题意识从学生给出答题情况来看,学生问题解决随意性较大,有些解答有的与问题无关,如“多种一点果树”(见图1),有的遗漏了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如“满足大家的需求”(见图2)。图1 解答与问题无关图2 解答过程遗漏问题关键信息(2)问题解决的思路不够清晰从学生给出答题情况来看,有的学生能够理解并聚焦问题解决,从而提出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思路,但却无法有效梳理和组织,使问题解决思路显得有些混乱,条理性不够(见图3)。图3 问题解决缺乏条理02前后测数据比较每轮课后,项目组对ABC三个班分别进行后测。项目组将三个班学生后测问题解决思

19、路与前测结果分别对照比较,发现相关数据基本可以验证研究假设,即相对于没有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有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而相对于有简单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用系统设计好的学习支架帮助的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具体如下:(1)A班前后测数据比较从后测结果来看,在第一轮教师不提供实质意义的学习支架时,相比较前测中存在的问题,但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思路更能聚焦于问题本身(见图4)。图4 第一轮同一位学生前后测问题解决思路对照(2)B班前后测数据比较在第二轮授课过程中,教师依据经验对学生问题解决提供了简单的学习支架。相比较前测存在的问题,后测中学生能

20、够更好地问题并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思路(见图5)。图5 第二轮同一位学生前后测问题解决思路对照(3)C班前后测数据比较在第二轮授课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环节与支架提供进行了调整与设计,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习支架。相比较前测存在的问题,后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探究并理解问题且问题解决思路较为清晰(见图6)。图6 第三轮同一位学生前后测问题解决思路对照4研究启示本次研究以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分解的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循证实践课例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如何通过学习支架的设计提升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这一问题,是一次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的探索。01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支架设计的启示学生在问题解决时必然会不可

21、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学习支架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1)教师应在理解支架的基础上运用支架伍德、布鲁纳和罗斯等人在提出“脚手架”概念的同时,也描述了“脚手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认知与非认知方面的六种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儿童将注意力集中于任务上;二是减少问题解决所需的步骤数量;三是让儿童保持对特定目标的追求;四是为儿童标记或强调任务的相关特征;五是控制儿童问题解决的挫折感;六是为儿童提供任务解决方案的理想化模型。本次课例研究中的第二轮授课时,教师通过改变驱动性问题中的字体和颜色,提示学生问题解决的重心所在,起到了“帮助儿童将注意力集中于任务上”的作用;第三轮授课时,项目组增加了“你是怎么理解

22、这个词(关键词)的意思的?”这一问题型支架,“为儿童标记或强调任务的相关特征”,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并理解问题。学习支架类型多样,教师应在理解不同学习支架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以更好地发挥支架价值。(2)应基于问题解决过程系统地设计支架布鲁纳(Bruner)将“脚手架”描述为一种“替代意识”,即教师提供的一种暂时的智力支持,以便将学习者引向更高层次的理解。这种表述似乎假定提供“脚手架”的人事先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或任务的理想结果。本次课例研究中第三轮授课时,项目组老师通过学习发现,问题解决过程与PISA2012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框架中有关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中的“探究和理解”和“表达

23、和构思”两个阶段基本一致。为此,项目组老师在事先对问题如何解决有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尽量预见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或障碍,并为之系统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支架(见表2)以帮助学生最终形成更为合理的问题链。(3)应把握学习支架运用的“时”与“度”学习支架或者“脚手架”的比喻意味着一个临时支架,一旦施工工作完成,就将其拆除。因此,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学生问题解决,但教师在运用学习支架时也要把握好 “时”与“度”。所谓“时”,即“适时”。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学习支架应依据学生问题解决过程(或学习规律)而设,要求教师要有预见性;二是学习支架应依据学生年龄特征(或身心发展规律)而设,要求教师要充分

24、了解学情。所谓“度”,即“适度”。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支架是要帮助和支持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发展水平。因此“适度”也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设计“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支架,教师应对学生有动态了解;二是要设计“适量”的学习支架,要留给学生努力的空间,而非将支架变成“绑架”,束缚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02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应用于项目化学习的启示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师和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学与学习样态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如何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循证实践课例研究,有几点需予以关注:(1)应拓宽对课例研究中“课”的认识传统意义上课例研究中的载体“课”显性存在于“课本”或教材之中

25、,但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课例研究时作为载体的“课”已经拓展为学生项目化学习中的“项目”。这是因为,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探究过程,且其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或教材。与传统的“课”相比,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时空被大大拓宽,既包括了学校正式的“课”,也包括了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及进行社会实践等的时间与空间。(2)研究指向项目实施质量和项目迭代项目化学习的项目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或任务组成,其探究过程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从提升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学习质量角度考虑,循证实践课例研究既要指向即时的项目实施质量,也要为后续项目的迭代提供依据。“课”在课例研究中仅仅是问题解

26、决的载体,而非传统公开课教学中致力于打磨的教学范本。因此,一方面可以以项目化学习某个阶段或环节的“课”为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对象,做项目切片式的研究,改进项目实施方式以提升即时实施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以项目化学习的“项目”为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对象,做项目整体性的研究,为后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优化和迭代奠定基础。(3)以学习“数据”作为改进迭代依据在项目化学习中应用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其研究过程是“理论驱动的设计过程”和“数据驱动的修正过程(教学策略)”。也就是说,有根据地设计某个教学过程并在实现这一过程的情境中对情境进行测试和修正,而连续的迭代就相当于实验中的系统变量。以项目化学习中的项目作为课例研究载体,并无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教师也很难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形成对“学情”的把握,因此更加需要借助“循证”实践理念,注重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包括项目产品)中的“数据”收集与积累,分析数据并基于分析结果优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同时以此为基础对项目进行迭代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小学语文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课标背景下: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