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六国论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
2、,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
3、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指出应断之处的对应字母。盖未尝不咎A其当时B之士C虑患之疏D而见利之E浅F且不知G天下之H势也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后指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B.窃,敬辞,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本文指自己。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
4、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D.山东,和“山西”相对,战国、秦、汉时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厚韩亲魏以摈秦”。B.苏辙所说的“天下之势”是“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C.苏辙认为六国的“自安之计”是“厚韩亲魏以摈秦”。D.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
5、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5.苏洵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论证的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否相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文)六国论(节选)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6、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乙文)六国论(节选)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
7、灭。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注】刈:杀戮。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
8、率赂秦耶率:都B.思厥先祖父厥;相当于“其”,他们C.兵连祸结,曾无虚岁曾:曾经D.而彼不用也彼:他们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所以然者A何也B则以误于欲为C秦之所为也六国D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E独为之F而遂焉者所谓G得天助云尔。8.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六国论第一节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以加强语言力量。B.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C.苏洵的
9、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D.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10.从文中看,苏洵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
11、: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
12、,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注】刈:杀戮。11.可填入乙文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其B.岂C.何D.然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
13、所谓得天助云尔。B.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C.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D.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1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则是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论点,属于卒章显志的一篇议论文。B.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
14、和引用论证的手法。C.苏洵六国论认为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割地贿赂秦国;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D.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14.对第段第二个画横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希望他们最终没有做攻打秦国的事,因此(六国)最终自己被削弱,就只能攻打一些小国。B.希望他们最终没有做攻打秦国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C.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最终自己被削弱,就只能攻打一些小国。D.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
15、(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15.把文中前两个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六国论明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
16、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果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犹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转而说六国以从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从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复。”所以状衰世之人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
17、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16.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
18、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B.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与六国之自为之也/1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是一种论文文体。六国论过秦论等。六国论是一篇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的议论散文。B.“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
19、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C.“书”是古代特有的一种文体。它以书信的形式,可叙事,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D.“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不同意苏洵和苏辙的观点。B.作者认为六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和秦国的做法没有什么不一样。C.作者认为上天是爱护百姓的,不会让无辜的人民一直遭受残害。D.作者认
20、为秦统一六国而称帝和六国灭亡都是天意,这种观点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1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2)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20.从苏洵和苏辙各自所写的六国论及本文来看,苏洵、苏辙以及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材料一: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材料二: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材料三: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夫智、勇、辩、力此四
22、者,皆天民之秀杰也。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苏轼六国论)材料四:古风其三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
23、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注摈:隔开。疆埸:边界。槁项黄馘:瘦长的脖子,饥黄的面孔。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B.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C.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D.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2
24、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B.豪杰,亦作“豪桀”,豪迈杰出,指才能、才智出众的人,后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C.布褐,即粗麻等编织的粗布褐衣,长度一般不超过膝盖,多为王公贵族所穿,文中指贵族身份。D.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神山,与方丈、瀛洲并称为“三山”(三座神山)。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文在严谨的议论中插入了“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等生动描述,并引用“抱薪救火”的形象比喻,增添了鲜明的情感色彩。B.苏辙文明确指出
25、了六国的决策者只想自我保全而“背盟败约”,以至于“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状况,最终相继灭亡。C.苏轼文连用三个问句,强调了秦始皇若能善待“智、勇、辩、力”等“民之秀异者”“使不失职”,秦的覆灭可能就不会如此的迅速。D.相比苏洵和苏轼,苏洵的六国论最为有名,可见不论是文章的立意、语言风格,还是论辩气势,其受李白古风的影响最大。24.下列对材料四古风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极力渲染始皇灭六国平天下的威风,“扫”字张扬赫赫声威,“虎视”更显咄咄逼人,天下混乱如“浮云”,一人“决”,诸侯“尽”归。B.始皇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驭群雄,“收兵”铸金人,刻石颂功德,“
26、骋望”彰显志盈意满,歌颂至此臻极,然物极必反,为后面转折蓄势。C.“刑徒七十万”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挥霍恣肆,穷极民力,“茫然使心哀”则表现了始皇期望长生派人寻求不死药的欲令智昏的内心世界。D.长鲸鬐鬣张开遮蔽青天,浪漫想象与高度夸张,将海猎写得惊心动魄,临了笔力陡转,不见“楼船几时回”却是“金棺葬寒灰”,令人豪情满怀。25.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以及材料三论述的观点有什么不同?26.这首古风有借古讽今之意,请概括李白对唐玄宗的规讽主要有哪些内容?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
27、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竟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
28、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节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文本二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9、,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节选自苏洵六国论)27.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B.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
30、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C.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D.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2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与“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谏逐客书)中“太山”的含义相同。B.“知理而后可以举兵”与“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谏太宗十思疏)中“理”字的含义不同。C.“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与“素善留侯张良”(
31、鸿门宴)中“善”字的含义相同。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与“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中“爱”字的含义不同。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闭门苦读。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后来几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关门闭户勤奋苦读。B.苏洵受人赞赏。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他的二十二篇著述得到了翰林学士欧阳修的推荐。C.苏洵熟悉兵道。苏洵认为: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D.苏洵著作颇丰。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与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32、,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3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竟效苏氏为文章。(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1.苏洵去世后,皇帝为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
33、知天下之势邪!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若此,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材料二: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
34、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以终戮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节选自李桢六国论)3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秦兵未出A而天下诸侯B已自困矣C至
35、于秦D人得伺E其隙以取F其国G可不悲哉!33.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疾,在古代,“疾”指小病,“病”则比较严重;现在常把“疾病”并作一个词用。B.道,文中意为规律,与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中“道”意思相同。C.山东,文中指崤山以东地区,与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中“山东”意思相同。D.迄,文中意为至、到,与成语“迄今为止”中的“迄”意思相同。34.下列对两则语段及课文六国论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洵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假设这三国反其道而行之,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就不能被轻易判定了。B.苏辙认为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
36、其他诸侯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其他诸侯国应该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C.苏辙认为六国的君主目光短浅,为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互相残杀,从而加速了六国的灭亡。D.李桢认为山东各国在实力上比不上秦国,但是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与秦国的做法相比没有什么不同。3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36.李桢说:“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苏洵是不是偏爱六国?请结合苏洵六国论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六国
37、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
38、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
39、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B.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C.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D.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38.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战国时,“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B.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他在秦国的改革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C.“而韩、魏乘之于后”中的“乘”,古代指兵车,四马一车
40、为一乘。D.“背盟败约”中的“盟”“约”指结盟时所订立的誓约或条约。3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B.苏洵认为韩、魏“赂秦”的原因是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各国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在这一点上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虑,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吸取
41、历史教训。4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41.比较阅读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二者分别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
42、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
43、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节选自苏轼六国论)乙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於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疆,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
44、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4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B.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C.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D.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4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
45、”意思和“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所以”意思不同。B.布褐,即粗麻等编织的粗布褐衣,多为平民百姓所穿,文中指平民身份。C.客,指外来人,也指寄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D.“固止”的“固”意思和苏洵六国论中的“固不在战矣”的“固”意思不同。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认为统治者如果把智、勇、辩、力这四种杰出人物安顿好,这样天下就太平了,秦朝的迅速瓦解与统治者排斥士人的做法有关。B.历代国君都会根据习俗来制订相应法律,统一人才选择的途径,但不同的时代选拔途径不一样,隋唐至北宋的选拔途径基本上是科举考试。C.乙文李斯上书,使秦王废
46、止了逐客令,并说服秦王先攻下韩国以震慑其他各国,韩王对此非常担忧,就派遣韩非对战李斯。D.尉缭认为,秦王相貌凶恶非常,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得志的时候会轻易“吃人”,于是逃走,但最终还是被秦王留下,任为秦国尉。4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2)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46.秦朝如何才能更长久地存在?请结合上述材料,给秦始皇提出建议。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答案】1.CDF 2.B 3.A 4.(1)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它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2)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5.不同。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这样做不仅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苏辙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韩、魏的屏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