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灯光灯光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故事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2.将文中三处“光”的描写联系起来,玩味它们的不同含义,理解课文题 目的含义。 3.迁移学法,自主学习灯光中战斗场面的描写。 4.默读毛主席在花山和狱中联欢选段,小组合作交流毛主席在 花山的细节描写和狱中联欢的场景描写。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将文中三处“光”的描写联系起来,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三处“光”的描写,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体会三处“光”的含义 (一)概述故事,了解人
2、物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 灯光一文中作者主要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要点: 发现写作顺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先写战斗前,再写战斗时,最后写战 斗后。 战斗前,郝副营长在战壕里看书,为书上“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插图着 迷。 战斗中,部队遭到阻击一时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突然出现一星微弱的火 光,指引了部队前进的方向。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才知道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这位郝副营长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要点:美好的革命理想;为了理想勇于献身的精神。 3.朗读令自己感动的画面。 要点: 朗读第 5-7 自然段,抓住郝副营长的话语,读出深情,读出向往; 朗读第 8-11 自然段,边读
3、边想象画面,紧扣“千钧一发”中出现的“一 星火光”,读出紧张之感和钦佩之情。 (二)玩味三处“光” 1.填表梳理。 时间 哪里的光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 天安门前的华灯 1947 年初秋 战斗前 书本上插图中的电灯光 战斗时 书本燃烧发出的火光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 天安门前的华灯 2.出示本课阅读提示:“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 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 又有什么联系? (1)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之间,有什么联系? 要点: 插图中的灯光象征着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象征着郝副营长的革命 理想;战场上微弱的火光象征着
4、郝副营长为了理想英勇献身的精神。 (2)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和结尾写天安门前的灯光呢? 要点: 开头是“我”看到灯光感慨新中国的美好;结尾是“我”借灯光缅怀革命 先烈。 (3)比较:课文能不能以“华灯下的回忆”为题?与以“灯光”为题有什么 不同? 要点: “华灯下的回忆”题意比较狭窄,主要表达了“我”对战友的怀念;“灯 光”题意丰富,不仅承载着“我”对战友的怀念,还表达了“我”对新中 国的热爱,更重要的是这个题目能引发我们思考今天的幸福美好与无数像 郝副营长一样的先烈献身之间的关系,激发我们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 学习活动二:聚焦场面,赏析点面结合的写法 1.狼牙山五壮士 开国大典两篇课文中,课
5、文是怎样描写大场面的? 要点: 如狼牙山五壮士 中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时先整体上描述他们的打法, 然后用一个个特写镜头细节化描写每一位战士的富有个性的打法,给人身 临其境之感; 如开国大典描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描写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广场 的整齐威武的情景,又细节化地描写各个方阵的不同风采,让我们感受到 了阅兵式的壮观、庄严。 2.灯光这篇课文有没有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进行场面描写? 要点:第 8-10 自然段中战斗的场面。 3.自读第 8-10 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点”与“面”,并批注自己的感 受,然后交流。 要点: (1)分工朗读描写“点”与“面”的语句: 面:“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和突
6、击连失去了联系。”“整个团指挥所的 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魃魃的围墙。”“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 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点:“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已经足够亮了。”“在这千钧一发 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2)“面”的描写的作用:“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望着黑魃魃的围 墙”,突出战斗形势的危急,体现郝副营长为战斗胜利起到的关键作用, 为郝副营长点燃书本、英勇牺牲作铺垫。 (3)“点”的描写的作用:突出火光虽然微弱,但是足够亮了。火光化为英 雄的精神之光,鼓舞战士们英勇杀敌,最终取得战斗胜利。通过“一星火 光”的描写,暗示英雄的牺牲。
7、与其说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本,不如说他点 燃的是自己的生命,点燃的是自己的理想,刻画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4)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点面鲜明对比,推动情节发展,体现郝副营长在 千钧一发时点燃书本牺牲自己,其行为对战斗胜利的重要意义,凸显了英 雄的高大形象。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 8-10 自然段。 学习活动三:链接阅读,自主学习 1.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毛主席在花山和狱中联欢选段,圈画并 思考: (1)找出文中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2)从相关语句中圈画关键词,体会蕴含的感情,进行批注。 2.自主阅读活动 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扣词析句,发现写法,体会情感。 毛主席在花山要点: (1)这是一位怎样的
8、主席?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2)发现写法,组内汇报,全班交流。 细节描写: 主席的语言描写(与警卫员的对话、与乡亲们的对话); 主席的神态: 主席推碾子的动作描写。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蕴含了怎样的感情?组内汇报,全班交流。 狱中联欢要点: (1)发现写法:场景描写:革命者戴着脚镣跳舞的场景。 (2)朗读场景描写语句,交流感受。 3.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大江保卫战 ,思考这篇文章与本单元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 相同之处。提示:分别找出文中的群体描写(面)和个体描写(点)的语句, 从相关语句中圈画关键词,批注感受,和同学们交流。思考:同样是写保 大堤,第 2 自然段和第 4 自然段
9、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什么写法?这 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要点 1: 第 2 自然段中保大堤的场面描写,紧扣官兵们的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等进行描写; 第 4 自然段,列举四连连长黄晓文拔掉插入脚底的铁钉, 继续扛起沙包抗洪的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刻画。 要点 2: 大江保卫战与本单元学习的灯光 开国大典 狼牙山五壮 士等课文一样,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具 体、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抗洪救灾时,人民子弟兵英勇顽强、铁骨铮铮的 英雄本色。点面结合,真实感人,有画面感。 (2)阅读“阅读链接”中的伟大的友谊片段,查找资料,想一想:从哪 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
10、不至的?提示:紧扣关键词 句进行思考。交流资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伟大的友谊。 (3)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学唱我的中国心 ,从中感受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8 8. .灯光灯光 书上的灯光 战场上的火光 广场上的灯光 奋斗 现实 理想 点面结合 精彩片段 【赏析“点面结合”的写法】 师: 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两篇课文,分别是怎样描写大场面的? 生: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师: 狼牙山五壮士是如何运用这一写法的呢? 生:课文第 4-6 自然段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了五位壮士一起向敌 人射击的场面,对战士们的神态、动作等进行了描写。 师:能不能具体地说一说哪里是“点”,哪里是“面”? 生:
11、第 4 自然段的第 1、2、3 句是“面”的描写,写了五位壮士击退敌人。 师:夏羽飞同学能够找出“面”的句子,但是如何正确地、清晰地表述呢? 在概括上还存在一点小问题。“面”是群体,“点”是个体,谁继续补充? 生:课文第 2 自然段,讲了五位战士痛击敌人。先是“面”的描写,写了 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整体场面,然后运用了“点”的写法,写出了每一位 战士打法的不同,分别写出了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 师:在进行“点”的描写时,这一位位战士的形象,就像电影里所拍摄的 什么镜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特写镜头。生动形象,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有画面感,可以让我们牢牢地印在脑海中。 生:我的脑海里
12、出现了五位战士奋力击退敌人的画面。 生: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 师: 开国大典中阅兵场景的描写,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法的呢? 生: 海军方阵的服装描写 ,步兵方阵的动作、 精神面貌描写 , 这些都是“点” 的描写,体现各个兵种方阵的飒爽英姿。 师:通过这些“点”的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了不同方阵的不同魅力。 生:我感受到了整个阅兵仪式的壮观和隆重。 生:我还感受到了国家的崛起、强大! 师,哪里有“面的描写,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第 11 自然段最后一句是“面”的描写,整体写了受检阅的部队出场时 的场景,写出了整个阅兵仪式的恢宏气势。 生:这句还起到了承
13、上启下的作用,先整体描写了军队进场的壮观场景, 然后引出下文,写了各个方阵的不同风采。 生:第 13 自然段也是“面”的描写,通过群众的表现,衬托群众对人民子 弟兵的信任和热爱。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灯光这篇课文,有没有“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课文的第 810 自然段,描述了战斗场面。“点”是一星火光一闪又 一闪,写了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本,牺牲了自己。 生:这里的火光虽然微弱,但是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足够亮了, 写出了一星火光的作用之大。 师:所以说这里的郝副营长,与其说他是点燃了书本,不如说他是 生:点燃了生命。 生:点亮了战士们前进的方向。 师:战斗时,场面的
14、描写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第 9 自然段最后一句“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写的是寻找突破 口的部队,依靠火光,顺利冲进了围墙。郝副营长点燃了战斗的胜利之光。 师:苏欣同学说得非常完整到位,那在这之前,战斗形势是怎样的呢? 生:十分危急。 生:“黑魃魃的围墙”“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为郝副营长的牺牲埋 下了伏笔。 生:突出了战斗形势的危急。 师:瞧,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场景和细节”的描写】 师: 毛主席在花山中的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狱中联欢中的 场景描写,又起到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圈画关键词,做好批注,小组间 进行汇报交流。 小组汇报: 小
15、组一: 生: 毛主席在花山中有细节描写,写了毛主席和乡亲们的对话,写了毛 主席的语言,还有毛主席推碾子、舀水给乡亲们喝等细节。 生:我体会到了毛主席的亲民。 生:军民鱼水一家亲。 生:毛主席对人民的关心。 小组二: 生: 狱中联欢中被俘的战士们表演节目,这是场景描写。 师:他们不是在平时的舞台上表演,是在怎样的场景里表演?你体会到了 什么? 生:他们在一个很特殊的地方监狱里表演节目。 生:我体会到了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生:红军战士为中国的胜利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 生:这是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期待。 点评: 回顾赏析写法自主阅读发现写法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层层深入。 第一,通过旧知导入,回顾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 让学生体会到点面结合写法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所起到的重 要作用。第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略读课文灯光 ,在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中,体会到点面结合写法的妙用。第三,自主批注阅读,找 出毛主席在花山中的细节描写和狱中联欢中的场景描写,并分析 其作用。因为有了前面的学习铺垫,所以交流自学成果时,组内同学互相 补充,表述完整全面。 为本单元的习作中学生会运用到的“点面结合”“场 景描写”“细节描写”等写法的迁移和运用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