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押题练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一、热点押题解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时政热点为切入点,所涉及的考点为必考考点,多以材料分析题和辨析题的形成呈现,建议掌握,属中难度题。考查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等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的相关中考常考的考点。二、例题精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过程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
2、初审。会后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1)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过程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法律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有何积极作用?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条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2)结合上述条文,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加强
3、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所在。材料三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小浙和小江就法治中国建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制定良法,只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只要有了良法,一定能确保法治的实现。小浙小江(3)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答案】(1)体现观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用:有利于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强公民的
4、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2)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赞同小浙的观点。实现法治离不开良法的制定,制定良法可以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的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实现法治还离不开政府、国家以及群众的参与,只有政府和国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人民群众心中有法,学会依靠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全社会遵纪守法,才能更好地确保法治的实现。【解析
5、】考点考查: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参与民主生活、民族精神、法治的要求、厉行法治。能力考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可链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可链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关键词:
6、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可链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可链接有利于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从意
7、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可链接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制定良法,只是实现法治的前提。观点:只要有了良法,一定能确保法治的实现。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观点正确,观点错误。论据:法治的要求。论据:厉行法治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三、实战演练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
8、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材料体现的法治要求是()A.善治B.厉行法治C.良法之治D.公正司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C:分析题文,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体现了国家坚持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故C正确;ABD:都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024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这体现()A.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B.我国坚持了科教兴国的基本方略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D.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
9、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A:材料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这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故A说法正确;B:科教兴国不属于我国的基本方略,故B说法错误;C:这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D: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说法过于绝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出台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该部法律出台的价值在于()实现了良法善治,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格局的形成营造全体公民遵循的爱国
10、主义法治文化教育氛围有利于以法治方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实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法治对道德的支撑作用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这夸大了此法的作用,故说法错误;:材料中,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这有利于营造全体公民遵循的爱国主义法治文化教育氛围,有利于以法治方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实效,故符合题意;:道德对法律具有支撑作用,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
1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C:分析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通过,体现了权力机关制定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故C正确;ABD:都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下列诗句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12、东西南北风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意思是我知道在远处,倭寇居住的小岛就漂浮在那天边,因此我不敢忘记那些无耻的倭贼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要立志抗倭,不辜负自己的珍贵年华,体现爱国主义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虽然在莽莽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故符合题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意寓坚韧不拔的精神,
13、故不符合题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体现自信自强精神,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家庭,某中学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知识竞赛活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B.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C.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全
14、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在行使决定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表现。B: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故B符合题意;A: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故A说法错误;C: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故C说法错误;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在行使立法权,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加强法治建设推动爱国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学习、宣传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观点。(1
15、)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小磊的观点。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规定,小雅搜集了下列资料。第十条在每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三十九条负有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部门、单位不依法履行爱国主义教育职责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2)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谈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答案】(1)小磊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16、;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既要重视德治,坚持以德治国,又要重视法治,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解析】考点考查:德治与法治
17、的关系、厉行法治的要求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1)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法治比德治更有效,有了这部法律,就能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公民,需要运用厉行法治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厉行法治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
18、案。8.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学法润心】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始施行。学校举行板报展活动,以下是展示的部分内容。立法过程批准启动征求意见表决通过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6月28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在全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1)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材料说明坚
19、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哪三者有机统一?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规定的内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点即可)【研学铸魂】辽宁,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经年岁月,淬炼生成了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红色标识。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研学活动。看展览,听故事,学品质雷锋的故事一天,雷
20、锋坐上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一位老人没有座位,就立即起身让座;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助列车员扫地、擦玻璃、倒开水;他还帮助下车的旅客拿东西。雷锋参加工作后,勤奋苦干、任劳任怨,他说:“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在鞍钢技校,雷锋每天除了工作8小时,下班了也不回宿舍,他想多干一点儿,就把被子褥子抱到外车间,晚上困了就睡在外车间。(4)从雷锋的故事中,你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两点即可)谈收获,提境界,付行动(5)参观活动后,学校举行团队活动。请你分享参加本次研学活动的收获。【答案】(1)人民当家作主。(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
21、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4)友善,敬业。(5)了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增强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解析】考点考查:新型民主、依法治国、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亲社会行为。能力考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1)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可结合教
22、材知识作答。(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在全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依法治国、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一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给没有座位的老人让座,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倒开水,帮旅客拿东西友善。关键词:勤奋苦干、任劳任怨可链接敬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5)本题要求回答研学活动的收获,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