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综合检测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 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2汉文帝时铸四铢钱,准许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汉武帝时期废除旧币,数次改制,最终由中央垄断货币发行,严禁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如下表。这一变化()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发行限定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汉武
2、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仄五铢五铢五铢由中央垄断A.保证了货币制度长期稳定 B标志货币铸造开始规范化C表明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这些现象表明()A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 B明朝货币的使用开始多元化C中国已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政府推行并支持白银货币化4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下旨:宗室觉罗及八旗官员红白事赏恤或是停止,或是减半给与;实行通货膨胀
3、政策,发行官票、宝钞,不久又下令户、工二部铸铜、铁大钱。这些举措()A旨在打击贵族以加强皇权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使清政府摆脱了财政危机 D应对当时国内形势的需要5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并发行货币,称为边币或抗币。边币发行一般借重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的信用,以法币为保证,边币与法币等价,混合流通。此举()A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 B确立了边币一元化的金融制度C表明正面、敌后战场协同作战 D造成敌后根据地物价剧烈上涨6如表是根据史料记载整理的中国古代货币在东南亚的部分流通情况。这说明()菲律宾宋朝初年,中国钱币就已流入菲律宾;明代,中国钱币基本上成为
4、两国商业贸易往来的“通货”印度尼西亚明代马欢称,爪哇“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马六甲海峡沿岸中国货币成为各国商人所认可的交换媒介。新加坡扯旗山炮台曾发现北宋“宋元通宝”“治平通宝”“熙宁通宝”等钱币A.中国古代货币有较强影响力 B中国造币技术历史悠久C中国与东南亚贸易规模庞大 D东南亚缺乏铜矿等资源71936年9月,英、法、美经过多次谈判和妥协,最终达成“三方货币稳定协议”,同意避免竞争性贬值,共同维持英镑、法郎和美元之间的稳定关系。同年10月,三国又达成“三方黄金协议”,其中黄金价格将围绕美国“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兑比浮动。这些举措()A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B利于稳定国际货币秩序C巩固
5、了国际金本位制度 D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8.2022年中国日报网记者创作了一幅漫画,该漫画最想表达的是()A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B揭露美国滥用金融手段C美国固守冷战对抗思维D美国介入战争冲突牟利9秦汉时期,每一个适龄农村男子都要完成地方劳役,其完役形式根据需要,或自行服役或以钱代役。以钱代役,其数量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具体多少,由基层决定。秦汉这一做法()A增加了基层吏治腐败风险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C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10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
6、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 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11宋朝把全国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占全国户数比大约如下表所示:项目户数占比土地占有比赋税负担主户约70%100%主要承担者客户约30%无不承担由上表可知,要巩固统治和确保社会稳定,北宋政府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是()A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取消农民赋税徭役的负担C保护和扩大主户的基数 D允许主户和客户订立契约12下表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表,通过表中数据变化可知()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
7、银(万两)14303 97920.594.17 388.932.915522 65913.332.02 414.4243.316212 78012.920.68.1755.2A.赋役制度逐步让位于租税制度 B财政收入的税种来源比较丰富C白银货币化冲击传统的义利观 D实物之征逐渐转变为货币之征13据史料记载,清朝定额租制下,“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农勤则倍收,产户不得过而问焉”。这说明当时()A封建土地制度趋于瓦解 B农民的经济依附关系被解除C佃农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D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已分离14.如图所示是18511863年清朝的地丁银收入情况,导
8、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运动的冲击B赋税制度的变革C民族危机的加深D洋务运动的推动15从1861年到1911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口岸的关税总收入从490余万两增至3 670余万两,“为岁入大宗”。但清政府得到的只是少数,称为“关余”。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 B财政体制的殖民化C协定关税减少关税收入 D清朝中央权力下移16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
9、整进口税率。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维护国家关税自主权C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D促进科学、技术交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德宗时期实施两税法,税收以钱计征,市场上的货币不足,从而出现“钱荒”问题。在钱重物轻的形势下,农民只能贱卖绢帛以换钱交税。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国内铜钱大量“泄之四夷”。由于各种原因,铜钱的实际购买力长期低于其实际价值,民间往往将铜钱熔铸成器皿,或是直接储藏起来。铜矿的贫乏使得铸币的原料长期短缺,政府铸钱成本则长期居高不下,唐代时铸钱1 000文需1 200文的成本,至南宋初年进一步增至2
10、400文。尽管宋代铸币量达唐代的几十倍,但东南地区的“钱荒”问题仍十分严重。摘编自葛金芳等宋代“钱荒”成因再探材料二针对钱荒的现象,唐代政府除努力增加铸币量外,还实行铜禁和钱禁,“除铜镜外,一切不得买卖私造(铜器)”,不得销融钱币。“所有私贮现钱,并不得过五千贯”,同时,唐代政府又“禁钱不得过岭南”。此外,唐政府还努力维持钱帛并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鼓励用帛支付。到了宋代,政府又发行交子、会子以缓解钱荒问题。但直到明代白银货币化之前,钱荒问题一直存在。摘编自徐恒泰唐代钱荒刍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钱荒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危害。(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
11、宋政府应对钱荒的措施。(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早在1680年,英国议会中就有人提出反对印度棉织物输入的议案,1700年,英国议会宣布了禁止输入、贩卖和使用印度、波斯和中国染色棉织物的命令。进入19世纪后,英国工业资本提出自由贸易的要求,英国对印度的贸易有所改变,1813年后,英国的棉纱和棉织品充塞了印度市场,18141835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品,从不到100万码增加到5 100万码以上,印度还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摘编自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材料二如图是18002000年美国进口产品平均关税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变化。(备注:为保护国内产业,美国对国内
12、不生产的产品免征进口关税,导致了总平均税率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有较大差别)据余淼杰等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印度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印度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51950年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发生的变化及原因。(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拿破仑战争期间,纸币与黄金的兑换停止,英格兰银行在事实上承担了发行货币的职责,英格兰银行券成为法定货币。1797年通过的银行限制法规定,战争结束的6个月后恢复纸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但战争持续了十几年,英镑从1809年开始明显贬值,但英格兰银行表示,只要贸易需要
13、银行券,增发银行券就是合法的政策。战争结束后,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已经发行了很多,如果按照之前的兑换率,英格兰银行会遭受巨大损失。英格兰银行的董事们为此向财政大臣提交了抗议书。经过一系列斗争,议会1816年通过的金本位制的法案,终于在1821年开始执行。英格兰银行通过减少银行券发行,增加黄金储备,经过两年的通货紧缩,使银行券恢复到了票面价值,金本位制度最终建立起来。摘编自孙兴杰英镑与金本位制材料二1927年至1937年被称作中华民国的“黄金十年”。“黄金十年”里,上海成为金融中心,是资本自由来去、疯狂逐利的天堂。大量白银从其他各省流向上海,充裕的资金被投向政府公债、租界的房地产和外国公司的股票债
14、券。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却长期不振,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1935年币制改革前,中国一直实行银本位制,以白银为通货,经济发展易受制于世界银价的波动。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银本位国家,各国纷纷运银来华换取黄金,导致从1929年年底开始,国内出现了“金贵银贱”的局面。到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尤其是美国自1934年起大规模收购白银,世界银价上涨,使中国的农业和制造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丧失了竞争力。“黄金十年”内先后发生的白银价格的暴跌和暴涨,均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摘编自袁陆仪白银风潮与农村衰落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15、英国金本位制得以确立的有利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金十年”里的银价波动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面为人民币图案发行时期、图案背景、特征对比表(部分版本)。发行时期图案背景新中国解放初期1元:工人和农民;50元:水车、工人和农民、压路机;1 000元:耕地、 秋收、拖拉机、推车、牧马六十年代初期1元正面:拖拉机生产,背面:放牧;5元正面:炼钢工人生产,背面:露天机械采矿;10元正面:“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背面:人民大会堂改革开放后1元正面:侗族和瑶族人物头像,反面:长城;2元正面:维吾尔族和彝族人物头像,反面:南海
16、;5元正面:藏族和回族人物头像,反面:长江; 50元:第一次将工、农、知识分子三者头像并列作为主图案;100元:正反面分别用了“四伟人”头像和井冈山主峰图案的图景摘编自从发行的五套人民币图案背景见证新中国之变化根据材料中不同时期的人民币图案背景的演变,自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运用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实际重量多样化,而且尺寸差
17、异越来越大,皆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货币变化,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交易时间的信息,排除B项;秦朝完成统一货币,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区域间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据表格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汉文帝时期准许地方官府和私人仿铸货币,至汉武帝时期,由不准私铸货币,到郡国垄断发行,再到中央垄断发行,说明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对经济的管控能力逐渐增强,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项正确;“保证了货币制度长期稳定”,说法绝对,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开始规范化”,
18、排除B项;“根本好转”,表述夸大,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穆宗要求值银一钱以上的交易要银钱兼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中要求使用白银缴纳赋税。这都说明政府支持白银的使用,D项正确;根据明穆宗和张居正的要求并不能说明当时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排除A项;“开始多元化”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白银的使用,并不能说明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
19、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宗室觉罗及八旗官员红白事赏恤或是停止,或是减半给与;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发行官票、宝钞,不久又下令户、工二部铸铜、铁大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通过减少贵族赏恤、发行官票、宝钞、铸铜、铁大钱等措施,以应对当时国内形势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所述举措旨在应对当时国内形势的需要,打击贵族以加强皇权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所述举措旨在应对当时国内形势的需要,与是否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关,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这些措施使清政府摆脱了财政危机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
20、。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边币发行一般借重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的信用,以法币为保证,边币与法币等价,混合流通”及所学可知,切合了当时国共合作和联合抗战的现实政治经济形势,A项正确;材料提到边币与法币混合流通,没有体现边币一元化,排除B项;材料提到的是货币,而不是军事上协同作战,排除C项;由“边币与法币等价,混合流通”可知,没有造成敌后根据地物价上涨,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东南亚。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货币在东南亚流行、流通,这说明中国货币在当时有着较强的影
21、响力,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造币技术历史悠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交易规模和使用铜钱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东南亚使用中国货币的原因的信息,不能说明东南亚缺乏铜矿等资源,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36年的世界。材料信息显示,英、法、美经过多次谈判,确定了黄金价格与美元的大致比例,这有利于稳定国际货币秩序,B项正确;黄金价格与美元兑比浮动不能说明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确立美元霸权地位的是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A项;美元与黄金的兑比浮动有利于打破国际金本位制,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22、,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B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2022年(美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星条旗打扮的人在全球范围内操纵美元、挥舞大棒等,揭露了美国借助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滥用金融手段进行扩张,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美国以美元为工具的扩张,并未具体说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风险,排除A项;美国固守冷战对抗思维与“美元”“大棒”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介入具体战争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和影响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每一个适龄农村男子都要完成地方劳役,其完役形
23、式根据需要,或自行服役或以钱代役”可知,秦汉时期农民承担着地方劳役,虽然可以以钱代役,但是以钱代役没有客观征收标准,标准掌握在基层官吏的手中,这容易加大基层吏治腐败风险,A项正确;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排除B项;以钱代役将弱化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以钱代役主要是出于保障充足农业生产时间的考量,与商品经济繁荣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10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唐朝(中国)。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
24、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表格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宋代主户土地占比较高,而且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北宋政府应该保护和扩大主户的基数,以保证其稳定的税收来源,C项正确;北宋政府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平民,排除A项;封建政府并不是取消农民赋税徭役,排除
25、B项;北宋政府并不会允许主户和客户订立契约,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从1430年到1621年,明朝财政收入的实物比重显著下降,白银的比重显著增加,这主要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有关,实物之征逐渐转变为货币之征,D项正确;当时赋役制度并未让位于租税制度,主要是赋税制度变革导致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非财政收入的税种丰富,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白银货币化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26、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清朝的定额租制下,“田中事”“皆佃农任之”,这说明土地的经营权已完全由佃农掌握,而此时的土地所有权仍归地主所有,说明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已分离,D项正确;清朝定额租制下仍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并未瓦解,排除A项;清朝农民的经济依附关系减弱,但并未解除,排除B项;土地所有权仍归地主,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原因题,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511863年清朝的地丁银收入极不稳定,总体呈减少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太
27、平天国运动造成清政府政局动荡,清政府掌握的田地及人口减少,地丁银收入也随之减少,A项正确;这一时期,赋税制度未发生重大变革,排除B项;民族危机与地丁银收入的增减没有必然关联,排除C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D项。故选A项。15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861年到191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口通商后,海关关税收入剧增,但清政府只得到少数,这是因为当时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社会,海关关税主权被破坏,海关总税务司长期被外国人把持,B项正确;“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无法解释清政府关税收入较少的情
28、况,排除A项;材料指明了关税总收入增加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与清朝中央权力下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一税则的不少规定已不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因此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C项正确;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A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关税自主权就已恢复,而且1985年税则调整旨在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B项
29、与题意无关,排除;我国颁布新税则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选C项。17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税收的货币化;海外贸易发达,铜钱不断外流;民间储存、融毁铜钱;铜矿产量不足;铸币成本较高。(4分,答出两点即可)危害: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加重了农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措施:增加铸造币量;实行铜禁和钱禁;维持钱帛并用的货币制度;发行纸币。(6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税收以钱计征,市场上的货币不足”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税收的货币化;据材料一“海上贸易繁荣,国内铜钱大量泄之四夷”得出海外贸
30、易发达,铜钱不断外流;据材料一“民间往往将铜钱熔铸成器皿,或是直接储藏起来”得出民间储存、融毁铜钱;据材料一“铜矿的贫乏使得铸币的原料长期短缺”得出铜矿产量不足;据材料一“政府铸钱成本则长期居高不下”得出铸币成本较高。第二小问危害,从对经济、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得出,对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加重了农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2)据材料二“除努力增加铸币量外,还实行铜禁和钱禁”得出增加铸造币量;实行铜禁和钱禁;据材料二“努力维持钱帛并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得出维持钱帛并用的货币制度;据材料二“又发行交子、会子以缓解钱荒问题”得出发行纸币。18答案:(1)变化:由禁止印度棉织物输入英国到英国
31、的棉纺织品大量输入印度。(2分)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4分)(2)变化:1925年到1935年左右,进口关税税率上升;1935年左右到1950年,进口关税税率下降。(4分)原因:1929年,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蔓延到世界范围,为了转嫁危机,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推行新政,使得进口关税开始下降,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降。(4分)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英国议会宣布了禁止输入、贩卖和使用印度、波斯和中
32、国染色棉织物的命令”“英国的棉纱和棉织品充塞了印度市场”可知由禁止印度棉织物输入英国到英国的棉纺织品大量输入印度。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积极上,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消极方面,据材料一“印度还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可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第一小问变化,据图示可知1925年到1935年左右,进口关税税率上升与1935年左右到1950年,进口关税税率下降。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经济危机的史实可知1929年,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蔓延到世界范围,
33、为了转嫁危机,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可知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推行新政,使得进口关税开始下降,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降。19答案:(1)有利条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的巩固;工业革命的开展;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增强。(答出3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影响:使上海发展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或废除银本位制,实行白银国有);为现代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累了经验;(3分,答出两点即可)打击了国内(尤其是其他省份)的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上海都市经济的虚假繁荣;扩大了城乡发展差距;威胁国家金融安全。(3分,答出
34、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议会1816年通过的金本位制的法案”可得英国金本位制的建立有政治保障,得益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合所学还可以从英国国际地位、经济状况、民众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可得殖民霸主地位的巩固;工业革命的开展;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增强。第(2)问,据材料二“上海成为金融中心”可得上海发展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据材料“大量白银从其他各省流向上海,充裕的资金被投向政府公债、租界的房地产和外国公司的股票债券”并结合所学可得白银流入造成上海经济的虚假繁荣;据材料二“农村金融却长期不振,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可得农村发展受到影响,扩大城乡差距;据材料
35、二“使中国的农业和制造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丧失了竞争力”可得经济发展受到了打击;据材料二“发生的白银价格的暴跌和暴涨”可得银价波动影响国内金融稳定和安全;结合所学可得银价波动迫使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为现代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累了经验。20答案:论题:人民币图案背景变化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主题。(2分)阐述:新中国解放初期的人民币图案洋溢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气息,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第一次由人民图案背景中的拖拉机、炼钢工人、人民大会堂等信息,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愿景。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币民族团结因素增加,同时
36、体现了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的肯定和纪念,并且第一次将工、农、知识分子三者头像并列作为主图案,表达对工、农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8分)综上所述,人民币图案背景的变化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2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材料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人民币图案背景的变化,结合所学可以拟定论题为人民币图案背景变化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主题。其次,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进行论述。如新中国初期的人民币图案由工人和农民、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水车、压路机、拖拉机、炼钢工人、露天机械采矿等,体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气息,以及“一五”计划的开展,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愿景。改革开放后人民币图案有各个少数民族的人物头像,体现了民族团结,“四位伟人”头像和井冈山主峰图案,体现了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的肯定和纪念,第一次将工、农、知识分子三者头像并列作为主图案,表达对工、农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最后,综上所述,人民币图案背景的变化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变化。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其他主题言之有理亦可。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