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复习4、5单元课件人教版(人教版(20192019)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1 1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地下水河流水大气水冰川水湖泊水河流补给类型补给水源补给季节补给结果及原因影响因素中国分布(主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以我国为例)永久性冰雪融水夏季温度较高的夏季,冰雪融化,形成夏汛,冬季温度降低,冰雪封冻,河流断流气温高低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全年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作用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地下水全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普遍河流补给类型补给水源补给季节补给结果及原因影响因素中国分布(主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以我国为例)雨水雨季河流最主要的
2、补给形式,并在雨季形成汛期降雨量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量较少,仅形成春汛气温高低和积雪量东北地区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与湖泊丰水期:河水补给湖水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水(削峰)(补枯)思考:湖泊对河流径流起到什么作用?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与地下水枯水期,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地下水补给河流丰水期,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河流补给地下水 海浪: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潮汐: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知 识 回 顾什么是洋流?海浪、潮汐与洋流的区别?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
3、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洋流的分类?按洋流性质:寒流、暖流按洋流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探究活动 1:寒流和暖流的判断AB暖流寒流思考:A、B是寒流还是暖流?判断方法1:暖流:由纬度低的海区流向纬度高的海区寒流:由纬度高的海区流向纬度低的海区30N15N0N探究活动 1:寒流和暖流的判断北半球暖流南半球暖流121416南半球寒流北半球寒流161412181614141618判断方法2: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90S30S60S030N60N90N3.全球洋流分布暖流寒流4.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4.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海
4、区为中心,北半球逆时针、东暖西寒4.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半球中高纬海区西风漂流-寒流(深受南极大陆影响,水温低)4.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0冬季季风环流赤道逆流索马里暖流0夏季季风环流南赤道暖流索马里寒流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观察北印度洋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夏季与冬季流向有何差异,并分析成因。南亚冬季风:东北季风环流成因: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时,洋流做逆时针方向流动,形成显著的赤道逆流。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暖流南亚夏季风:西南季风环流成因:夏季,西南季风强盛时,洋流做顺时针方向流动,加强了南赤道暖流。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沿岸受上
5、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风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4.全球洋流分布-规律小结名称分布海区洋流方向洋流性质举例以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极洲外围洋流季风环流北太平洋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南北纬5-45)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暖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北半球顺时针大陆东岸(大洋西岸):寒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暖流南纬40以南自东向西夏顺冬逆北印度洋寒流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世界四大渔场分布思考:读图分析,洋流对四大渔场形成的影响。四、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思考:读图分析,洋流对四大渔场的形
6、成的影响。寒暖流交汇而形成1.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2.洋流往往形成鱼类洄游的通道;3.洋流交汇处阻碍鱼类的游动,使鱼群更加集中;4.喜暖水和喜冷水的不同鱼种在此汇集;上升补偿流形成1.受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远离陆地而去,深层海水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形成上升补偿流,将大量营养物质带至海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探究活动 2: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二.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小结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影响范围海洋资源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冷海水上泛处形成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海洋交通航行速度
7、顺风顺水加速逆风逆水减速航行安全寒流挟带冰山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气候一、水分交换一、水分交换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约87.5%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因此,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蒸发太阳辐射一、水分交换一、水分交换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蒸发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反射率比较小,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并且海面上空湿度一般较大,长波辐射损失也较小海洋是大气受热的主要热源二、热量交换二、热量交换二、热量交换二、热量交换 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太阳
8、辐射二、热量交换二、热量交换 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形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长波辐射水汽凝结(放热)潜热输送海水蒸发吸热传导对流热量收支:收入热量收支:收入-支出支出热量收入热量支出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盈余热量盈余热量收入热量支出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亏损热量亏损分布规律: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中纬度海区收支大致相等。热量平衡的原理小组探究小组探究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
9、力环流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沃克环流沃克环流”El Nino厄尔尼诺现象异常高温小组探究小组探究 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成因成因El Nino每隔几年,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会转为西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的冷海水上涌现象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南美洲西岸的寒流被暖流取代,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异常高温影响El Nino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秘鲁阿塔卡马沙漠开花 赤道附近的太平
10、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渔场减产渔场减产赤道附近的赤道附近大洋东侧离岸风变弱,上升流变弱,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变少,渔场大量死亡减产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冬季风变弱,出现暖冬现象影响影响El NinoEl Nino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使我国夏季风变弱,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迟去得早、雨季变短,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变少La Nina 拉尼娜现象异常低温小组探究小组探究 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现象,称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加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海水
11、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成因影响1.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较正常年份气温下降、降水变少,更加干旱2.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气温上升、降水变多,甚至发生洪涝灾害La Nina 异常低温影响影响赤道附近大洋东侧离岸风增强,上升流变强,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增多,渔场增产秘鲁渔场增产秘鲁渔场增产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对我国影响我国夏季风变强,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早去得迟、雨季变长,可能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偏多,且台风路径偏西使冬季风变强,冬季较正常年份更冷,常发生雪灾、牲畜冻死,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La Nina La Nina“牵一发而动全身”四、四、自然环境对干扰
12、的整体响应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 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1 1、响应原理、响应原理某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地形对气候: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对水文: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对土壤: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肥力低;平原地区堆积作用明显,土层厚,肥力高。四、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某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气候对地形:干湿状况影响外力作用,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对水文:降水量影响河流的流量,降水的季节分配影响
13、水位的 季节变化,最冷月气温影响是否有结冰期。对生物:影响植被类型、生物的生长量。对土壤:气温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从而影响土壤肥力高低;水热状况影响土壤性质。四、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某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水文对地形:流水作用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地貌。对气候:水域广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缩小温差,增加降水。对生物:作为生物的栖息地;为生物生长提供水源。对土壤:流水侵蚀易使土壤贫瘠,土层浅薄。四、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某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生物对气候:调节气候。对水文:植被涵养水源,影响含沙量、流速、下渗。对土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有机物的
14、积累。某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土壤对水文:影响含沙量。对植被:土壤肥沃程度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四、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共同构成了该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图表示森林破坏导致自然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
15、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结合典型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1)修建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典型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2)东北林区的环境效应及森林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结合典型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3)滥伐森林与植树种草所引发的环境效应结合典型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4)碳元素迁移及其影响结合典型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4)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的变化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组合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土壤、植被不同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带气候类型不同2成因0204060801030507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
16、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温带荒漠带分异规律示意图分布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自然带_延伸,_更替。在_、_纬度表现明显 自然带_延伸,_更替。在_纬度表现明显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东西南北高低热量为主太阳辐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南北东西中水分海陆位置水平地域分异陆地地域分异规律(一)垂直地域分异的概况水平延伸,垂直更替水热组合(海拔、相对高度)从山麓
17、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1主导因素2表现2变化规律森林草原森林苔原冰原纬度增高海拔增高阔叶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1 1)山麓自然带(基带)跟山地所处的陆地自然带一致山麓自然带(基带)跟山地所处的陆地自然带一致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用于判断山体位置基带基带(2 2)垂直带谱变化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相似垂直带谱变化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相似1纬度:负相关2海拔:正相关10002000300010002000300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30N海拔(相对高度)越高,垂直带谱
18、越复杂(有极限);海拔(相对高度)越低,越简单,甚至无变化。3相对高度:正相关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高寒荒漠带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布800070006000500040003000北2000南海拔(米)【思维整合】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深入学习】影响雪线的因素1.雪线:在高山和高纬地区,地表年降雪的积累量和年消融量相等的界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山区的积雪面积和高度随季节变化,冬季积雪区扩大,积雪高度下降。夏季积雪区缩小,积雪高度上升。在雪线以上为多年积雪区,雪线以下为季节积雪区。(雪线的高度是寒冷气候地貌的一条重要
19、界线,冰川形成在雪线以上,一个地方的高度如果低于该区的雪线高度,就不能形成冰川。)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热量、降水、坡度的陡缓雪线高度的判读气温(热量和纬度)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阳坡雪线高于阴坡;夏季雪线高于冬季;低纬雪线高于高纬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地区,而在副热在赤道地区,而在副热带高气压区带高气压区降水量降水(雪)量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雪)量越少,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雪线地形坡度坡度越陡,摩擦小,雪层薄,容易融化,雪线越高;坡度越缓,摩擦大,雪层厚,不易融化,雪线越低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
20、升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若一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此时雪线低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度南坡比北坡低林线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林线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指高山上连续不断森林分布的最高界限。超过此界限森林被适应高寒、大风的高山灌丛和草甸所替代一般来说,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即高山
21、林线。影响因素:风力、水源、土壤及其其他气候原因 温带荒漠带中因水分差异,导致局部地区植被生长良好,成为绿洲。这种因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形成的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叫做地方性地域分异。低洼的河谷,汇水丰富,生长着草甸植被。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生长落叶阔叶林。草甸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草甸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或灌丛)带地方性分异规律温带湿润区高而陡的山坡,土壤含水量少,只能生长耐旱的针叶树,灌木等。几处特殊地区气候类型成因的分析(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
22、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位于东南(或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陆、而局
23、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6)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7)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1.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地形阻挡,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暖流影响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3.南美西岸热带沙漠气候逼近赤道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离岸风降温减湿4.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盛行西风的背风坡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地形: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海陆分布:该纬度缺失陆地6.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延伸至约40 N受海洋影响大日本暖流7.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山脉为东西走向,暖湿气流容易深入海岸线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