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1010 题;共题;共 3 30 0 分)分) 1.某车的刹车距离 y(m)与开始刹车时的速度 x(m/s)之间满足二次函数 y=x 2(x0),若该车 某次的刹车距离为 5m,则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 A. 40 m/s B. 20 m/s C. 10 m/s D. 5 m/s 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B. C. D.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x 25x=6,解是( ) A. x1=3,x2=2 B. x1=6,x2= 1 C. x1=6,x2=1 D.
2、x1=3,x2=2 4.用配方法解方程时,经过配方,得到( ) A. B. C. D. 5.如图, 是二次函数 y=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 其对称轴为直线 x=1, 若其与 x 轴交于点为 A (3, 0) , 则由图象可知,方程 ax 2+bx+c 的另一个解是( ) A. 1 B. 2 C. 1.5 D. 2.5 6.ABC 中, AB=12, BC=18, CA=24, 另一个和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的一边是 36, 则最短的一边是 ( ) A. 27 B. 12 C. 18 D. 20 7.如图,抛物线 y=ax 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 x=1,与 x 轴的一个交点
3、坐标为(1,0),其 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4acb 2; 方程 ax 2+bx+c=0 的两个根是 x 1=1,x2=3; 3a+c0 当 y0 时,x 的取值范围是1x3 当 x0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4 个 B. 3 个 C. 2 个 D. 1 个 8.关于 x 的方程 x 2+kx1=0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 两 个 不 相 等 的 实 数 根 B. 有 两 个 相 等 的 实 数 根 C. 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23x3=0 的两根为 与 ,则 的值为( ) A. -1 B. 1 C. -
4、2 D. 2 10.下列方程中,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3 ( x+1 ) 2=2 ( x+1 ) B. + 2=0 C. ax 2+bx+c=0 D. 2x+1=0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8 8 题;共题;共 2424 分)分) 11.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测量物体高度的实践活动,他们要测量一幢建筑物 AB 的高度如图, 他们先在点 C 处测得建筑物 AB 的顶点 A 的仰角为 30,然后向建筑物 AB 前进 10m 到达点 D 处,又测得点 A 的仰角为 60,那么建筑物 AB 的高度是_ m 12.用一根长为 32cm 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则围成的矩形面积的
5、最大值是_cm 2 13.某种物品经过两次降价,其价格为降价前的 81%,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为_ 14.把抛物线 y=x 2-4x+5 的图象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_ 15.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90,CDAB,垂足是 D,BC=, BD=1求 AD=_ 16.计算 的结果是_ 17.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是 2:3,那么它们面积的比是_ . 18.如图,在 RtABC 中,ACB=90,CDAB,垂足为 D,tanACD= ,AB=5,那么 CD 的长是 _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6 6 题;共题;共 3 36 6 分)
6、分) 19.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足球传球训练,球从一个人脚下随机传到另一个人脚下,且每位传球人 传给其余两人的机会是均等的,由甲开始传球,共传三次 (1)求三次传球后,球回到甲脚下的概率; (2)三次传球后,球回到甲脚下的概率大还是传到乙脚下的概率大? 20.如图,ABC 中,D 为 AB 上一点已知ADC 与DBC 的面积比为 1:3,且 AD=3,AC=6,请求出 BD 的长度,并完整说明为何ACD=B 的理由 21. (1)探究新知: 如图,已知ADBC , ADBC , 点M , N是直线CD上任意两点试判断ABM与ABN的面积是 否相等。 如图,已知ADBE , ADBE , AB
7、CDEF , 点M是直线CD上任一点,点G是直线EF上任一 点试判断ABM与ABG的面积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结论应用: 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D 试探究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除点C以外的点E , 使得ADE与ACD的面积相等? 若存在, 请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在图中,ABC 的内部任取一点 O,连接 AO、BO、CO,并在 AO、BO、CO 这三条线段的延长线上分 别取点 D、E、F,使 =, 画出DEF你认为DEF 与ABC 相似吗?为什么?你认为它 们也具有位似形的特征吗? 23.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一个不
8、透明的口袋中有 10 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请通过以下实 验估计口袋中白球的个数: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实 验总共摸了 200 次,其中有 50 次摸到了红球,那么估计口袋中有白球多少个? (2)请思考并作答: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的情况下,如何估计 白球的个数(可以借助其它工具及用品)?写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及估算方法,并求出结果(其中所需 数量用 a、b、c 等字母表示) 24.如图,某日在我国某岛附近海域有两艘自西向东航行的海监船 A、B,船在 A 船的正东方向,
9、且两 船保持 20 海里的距离,某一时刻两海监船同时测得在 A 的东北方向,的北偏东 15方向有一我国渔政执 法船 C,求此时船 C 与船 B 的距离是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数据: 1.414, 1.732, 2.236 四、综合题(共四、综合题(共 1010 分)分) 25.如图所示,某工程队准备在山坡(山坡视为直线 l)上修一条路,需要测量山坡的坡度,即 tan 的值测量员在山坡 P 处(不计此人身高)观察对面山顶上的一座铁塔,测得塔尖 C 的仰角为 31,塔底 B 的仰角为 26.6已知塔高 BC=40 米,塔所在的山高 OB=240 米,OA=300 米,图中的点 O、B、
10、C、A、P 在同一平面内 求: (1)P 到 OC 的距离 (2)山坡的坡度 tan (参考数据 sin26.60.45,tan26.60.50;sin310.52,tan370.60) 九年级上期末模拟数学九年级上期末模拟数学试卷试卷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与试题与试题解析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实际是告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代入求解即可另外实际问题中,负值舍去 【解答】当刹车距离为 5m 时, 即 y=5,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 5=x 2 解得 x=10,(x=-10 舍去), 故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10m/s 故选 C 【点评】考查自变量的
11、值与函数值的一一对应关系, 明确 x、 y 代表的实际意义, 刹车距离为 5m, 即是 y=5, 求刹车时的速度 x 2.【答案】A 【考点】根的判别式 【解析】【分析】计算出各项中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值,找出大于 0 的选项即可 A、这里 a=1,b=-3,c=1, =b 2-4ac=5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本选项符合题意; B、这里 a=1,b=0,c=1, =b 2-4ac=-40, 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选项不合题意; C、这里 a=1,b=-2,c=1, =b 2-4ac=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本选项不合题意; D、这里 a=1,b=2,c=3, =b 2-4ac=-50,
12、 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 A. 3.【答案】C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x 25x=6 x 25x6=0 a=1,b=5,c=6 b 24ac=(5)241(6)=49 x= x1=6,x2=1 故选 C 【分析】运用公式法,首先确定 a,b,c 的值,然后判断方程是否有解,如有解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4.【答案】D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解析】【分析】把方程 x 2+4x+1=0,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得到 x2+4x=-1,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到 x 2+4x+4=-1+4 配方得(x+2) 2=3 故答案是:D
13、5.【答案】A 【考点】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解析】 【解答】 解: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 抛物线的与 x 轴另一个交点为 (1, 0) , 方程 ax 2+bx+c 的另一个解为:x=1, 故选 A 【分析】根据图象得: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1,0),从而得出方程的另一个解 6.【答案】C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设另一个三角形最短的一边是 x , ABC 中,AB=12,BC=18,CA=24,另一个和 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的一边是 36, , 解得 x=18 故选 C 分析:设另一个三角形最短的一边是 x ,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 7.【答案
14、】B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抛物线与 x 轴有 2 个交点, b 24ac0,所以正确;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 而点(1,0)关于直线 x=1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3,0), 方程 ax 2+bx+c=0 的两个根是 x 1=1,x2=3,所以正确; x= =1,即 b=2a, 而 x=1 时,y=0,即 ab+c=0, a+2a+c=0,所以错误; 抛物线与 x 轴的两点坐标为(1,0),(3,0), 当1x3 时,y0,所以错误;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 当 x1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像
15、可知抛物线与 x 轴有 2 个交点,即 b 24ac0,由此可以判断的正误; 由图像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根据点关于线对称的性质可知抛物线与 x 轴的另一交点为 3; 从而可以判断的正误; 由对称轴的公式可得 b=2a,由图像可知 ab+c=0,从而可以判断的正误; 由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可知当1x3 时,y0,由此可判断的正误;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对当 x1 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由此可判断的正误. 8.【答案】A 【考点】根的判别式 【解析】【解答】解:=k 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 A 【分析】求出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9.【答案】A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
16、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3,=3, 所以=1 故选 A 【分析】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3,=3,再通分得到, 然后利用整 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10.【答案】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 B、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 2 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以上 定义判断即可 二、填空题 11.【答案】 5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
17、DB=xm, 在 RtADB 中,AB=xtan60=xm, 在 RtACB 中, =tan30, 整理得,=, 解得,3x=x+10, x=5, 则 AB=5m 故答案为 5 【分析】设 DB=xm,在 RtADB 中,得到 AB=xtan60=xm,再在 RtACB 中,得到=tan30,据 此即可解答 12.【答案】64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矩形的一边长是 xcm,则邻边的长是(16-x)cm 则矩形的面积S=x(16-x), 即S=-x2+16x , S=-(x-8)2+64 当x=8 时,S有最大值 64 故答案为 64. 【分析】设矩形的一边长是 xc
18、m,则邻边的长是(16-x)cm则写出 S 与 x 的关系式,是一个二次函数, 求其最值即可. 13.【答案】1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为 x, 根据题意得:(1x) 2=81%, 开方得:1x=0.9 或 1x=0.9, 解得:x1=0.1=10%,x2=1.9, 则平均每次降价得百分数为 10% 故答案为:10% 【分析】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为 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14.【答案】y=x 2-10 x+24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析】【解答】y=x 2-4x+5=(x-2)2+1, 由“左加右减”
19、的原则可知,抛物线 y=(x-2) 2+1 的图象向右平移 3 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关系式是:y= (x-5) 2+1; 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抛物线 y=(x-5) 2+1 的图象向下平移 2 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关系式是:y= (x-5) 2-1, 即 y=x 2-10 x+24 【分析】先利用配方法将抛物线 y=x 2-4x+5 写成顶点式,再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 即可 15.【答案】5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射影定理得,BC 2=BDBA, 则 BA=6, AD=BABD=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射影定理列出等积式,把已知
20、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16.【答案】2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3 =2 , 故答案为:2 【分析】原式各项化简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17.【答案】4:9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 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是 2:3, 它们的相似比是 2:3; 它们的面积比为 4:9 【分析】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由此得解. 18.【答案】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ACB=90,CDAB, ACD+BCD=BCD+B=90, B=ACD, tanACD= , tanB= = , 设 AC=3x,BC=4
21、x, AC 2+BC2=AB2 , (3x) 2+(4x)2=52 , 解得:x=1, AC=3,BC=4, SABC= , CD=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B=ACD,由 tanACD= ,得到 tanB= = ,设 AC=3x,BC=4x,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AC=3,BC=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三、解答题 19.【答案】(1)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 由树形图可知三次传球有 8 种等可能结果; 三次传球后,球回到甲脚下的概率= = ; (2)由(1)可知球回到乙脚下的概率= , 所以球回到乙脚下的概率大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解析】【分析】
22、(1)画出树状图,根据树形图,利用概率公式列式求出球回到甲脚下的概率即可 得解;(2)计算出传到乙脚下的概率,比较大小即可 20.【答案】解:ADC 与DBC 同高,且ADC 与DBC 的面积比为 1:3,AD=3, BD=9, AB=12, AC=6, A=A, ADCACB, ACD=B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由于ADC 与DBC 同高,且ADC 与DBC 的面积比为 1:3,AD=3,可求出 BD=9, 推得 AB=12,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得ADCACB,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推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 了三角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灵活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
23、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答案】1相等 相 等 理 由 如 下 : 分 别 过 点D , E作DHAB , EKAB , 垂 足 分 别 为H , K 则DHAEKB90ADBE , DAHEBK ADBE , DAHEBK DHEK CDABEF , SABM, SABG, SABM SABG. 2答:存在 解:因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C(1,4),所以,可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又因为抛物线经过点A(3,0),将其坐标代入上式,得, 解得. 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即 D点坐标为(0,3) 设直线AD的表达式为, 代入点A的坐标,得, 解得. 直线AD的表达式为 过C点作CGx轴,垂足为
24、G , 交AD于点H 则H点的纵坐标为 CHCGHG422 设点E的横坐标为m , 则点E的纵坐标为 过E点作EFx轴,垂足为F , 交AD于点P , 则点P的纵坐标为, EFCG 由1可知:若EPCH , 则ADE与ADC的面积相等 若E点在直线AD的上方如图 2, 则PF, EF EPEFPF 解得, 当时,PF321,EF1+23 E点坐标为(2,3) 同理 当m1 时,E点坐标为(1,4),与C点重合 若E点在直线AD的下方如图 1,图 2, 则 解得, 当时,E点的纵坐标为; 当时,E点的纵坐标为 在抛物线上存在除点C以外的点E , 使得ADE与ACD的面积相等,E点的坐标为E1(2
25、,3); ; 【考点】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解析】【分析】此题有较强的综合性,难度较大。代数与几何兼有,既有几何中的三角形全等、平 行线的性质,又有代数中的二次函数。 22.【答案】解:相似如图, =,AOE=BOD, DOEAOB, =, 同理=, DEFABC, 它们也具有位似形的特征 【考点】位似变换 【解析】【分析】由=, 可得DOEAOB,再由相似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 出DEF 与ABC 相似,由于它们有位似中心点 O,所以它们也具有位似形的特征 23.【答案】解:(1)实验总共摸了 200 次,其中有 50 次摸到了红球, 口袋中有 10 个红球,假设有 x 个白球, ,
26、解得:x=30, 口袋中有白球 30 个; (2)可以拿出 a 个标上记号,然后搅匀后再拿出 b 个,带记号的有 c 个,即可估计白球的个数 设球的总个数为 x, , x= 白球的个数为 【考点】模拟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口袋中有 10 个红球,利用小球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得出与实验比例应该相 等求出即可; (2)利用做标记的方法,得出带标记的小球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应该等于实验比例求出即可 24.【答案】解:解:过点 B 作 BDAC 于点 D, 由题意可知:BAC=45,ABC=90+15=105, 则ACB=180BACABC=30, 在 RtABD 中,BD=ABsinBAD=20
27、=10 , 在 RtBCD 中,BC= =20 答:此时船 C 与船 B 的距离是 20 海里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分析】 抓住已知某一时刻两海监船同时测得在A的东北方向, 即可添加辅助线过点B作BDAC 于点 D,得到 RtBDC 和等腰 RtABD,根据 AB 的长,就可求出 BD 的长,然后在 RtBCD 中,利用解直 角三角形就可求出 CB 的长。 四、综合题 25.【答案】(1)解:如图,过点 P 作 PDOC 于 D,PEOA 于 E,则四边形 ODPE 为矩形 在 RtPBD 中,BDP=90,BPD=26.6, BD=PDtanBPD
28、=PDtan26.6; 在 RtCPD 中,CDP=90,CPD=31, CD=PDtanCPD=PDtan31; CDBD=BC, PDtan31PDtan26.6=40, 0.60PD0.50PD=40, 解得 PD=400(米), P 到 OC 的距离为 400 米 (2)解:在 RtPBD 中,BD=PDtan26.64000.50=200(米), OB=240 米, PE=OD=OBBD=40 米, OE=PD=400 米, AE=OEOA=400300=100(米), tan= =0.4, 坡度为 0.4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分析】(1)过点 P 作 PDOC 于 D,PEOA 于 E,则四边形 ODPE 为矩形,先解 RtPBD, 得出 BD=PDtan26.6;解 RtCPD,得出 CD=PDtan31;再根据 CDBD=BC,列出方程,求出 PD=400 即可求得点 P 到 OC 的距离;(2)利用求得的线段 PD 的长求出 PE=40,AE=100,然后在APE 中利用三角 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