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769970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162016- -20172017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矿石粉碎 D蜡烛燃烧 210 月 17 日,“神舟”11 号飞船发射成功,发动机舱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 ) A用作燃料 B供给呼吸 C支持燃烧 D用来灭火 3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主要是

2、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不断运动 B质量很小 C体积很小 D之间有空隙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稀盐酸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3、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7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不使用催化剂,反应就不能进行 D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加碘盐,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净化后的空气 C红磷,二氧化碳 D空气,矿泉水 9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两个实验均需先检查气密性 C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D收集装置可能相同 10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

4、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 30mL,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出一部分 后,仰视读数为 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 10mL B小于 10mL C等于 10mL D无法确定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 4 4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919 分)分) 1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实验内容 读出量筒液体 的体积数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气体 实验室制 CO2 过滤 加热液体药品 实验操作图 实验操作图编 号 A B C D E (1)写出如表实验操作图中标有字母 d 的仪器名称: ; (2)如表实验操作图中有错误的是 (填编号) 122015

5、 年 10 月 8 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 自然学奖的中国人 她研制出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 100%的抑制率 请回答: 青蒿素的化学式是 C15H22O5青蒿素的每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1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根据你所了解的一些有关水的知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 1 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 (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活性炭具有 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 的方法在生活中用 区别硬水 和软水; (3)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6、填字母); A随手关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马桶 C用洗衣机洗一双丝袜 如图 2 所示的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 (4)接通直流电后,D 管产生的气体是 ,A 电极为电源的 极; (5)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为了测定一定量河水中泥沙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实验操作: (6)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其作用是 ; (7)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两处错误: ; (8)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 (答一点) 14“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 “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7、(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 3 3 小题,共小题,共 2121 分)分) 15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D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装置编 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 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8、 (2)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收集装置为 ; (3)利用上述实验仪器收集某气体时,若只能用 E 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性质是 1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甲同学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该同学的实 验步骤如下:将图中的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分为 5 等份,并作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 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 紧橡皮塞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

9、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同学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 积分数小于,请你帮该同学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答两点) ; (3)乙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 活泼”)的结论; (5)请说出氮气的一条用途 17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 A 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 B 中,可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 ,写出该反

10、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 CO2中燃烧,他在装置 C 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该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可以有条件地支持燃烧 C镁条着火时可用 CO2灭火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0162016- -20172017 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每

11、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矿石粉碎 D蜡烛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矿石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12、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如果 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10 月 17 日,“神舟”11 号飞船发射成功,发动机舱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 ) A用作燃料 B供给呼吸 C支持燃烧 D用来灭火 【考点】氧气的用途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帮助燃烧 【解答】解: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应用 3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

13、墨的气味,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不断运动 B质量很小 C体积很小 D之间有空隙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 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是因为油墨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 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油墨的气味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14、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油墨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 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操

15、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需要设置的条件不一样,如点燃的方式,伸入集气瓶的快慢, 集气瓶中是否要放东西等,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是熔融物温度很高,容易炸裂瓶底,所以要在瓶底放一层细沙或水,故 此项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正确 D、蜡烛在氧气燃烧的操作正确 故选 B 【点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要放出大量的热,故生成物的温度有时会很高 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稀盐酸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化学

16、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 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稀盐酸,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故选项正确 B、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稀盐酸,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 C、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稀盐酸,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故选项错误 D、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稀盐酸,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 究的

17、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8、【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冒出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故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非红色粉末,故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 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不使用催化剂,反应就不能进行 D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

19、质量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 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 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解:A、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也能减慢反应速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人的呼吸作用,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

20、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加碘盐,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净化后的空气 C红磷,二氧化碳 D空气,矿泉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 属于混合物; B、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 混合物; C、红磷是由一种

21、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净化后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 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 9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两个实验均需先检查气密性 C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D收集装置可能相同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

22、与净化 【分析】A、根据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 析判断 B、根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 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均属于固液常温型, 都不需要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两个实验均需先检查气密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 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和二氧化

23、碳的密度均比空气的大,均能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能相同,故选项说 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 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 30mL,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出一部分 后,仰视读数为 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 10mL B小于 10mL C等于 10mL D无法确定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 数偏

24、低 【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 30mL 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 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 20mL,仰视读数偏小,也就是量取的液体体积正好偏大,即剩余体积大于 20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小于 10mL 故选:B 【点评】了解量筒使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以及仰视、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用量 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 水平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 4 4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919 分)分) 1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实验内

25、容 读出量筒液体 的体积数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气体 实验室制 CO2 过滤 加热液体药品 实验操作图 实验操作图编 号 A B C D E (1)写出如表实验操作图中标有字母 d 的仪器名称: 酒精灯 ; (2)如表实验操作图中有错误的是 BCDE (填编号)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d 是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用排空气法收集气

26、体时,导气管应该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这样有利于排净瓶内空气;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到液面以下,起到液封的目的;漏斗下端应紧靠烧 杯内壁,以防液体溅出;给液体加热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液体沸腾飞溅故答案为: BCDE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重点是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的理 解与记忆 122015 年 10 月 8 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 自然学奖的中国人 她研制出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 100%的抑制率 请回答: 青蒿素的化学式是 C15H22O5 青蒿素的每个分子由 42 个原子构成,

27、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82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 1 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 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 个青蒿素分子是由 15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青蒿素的每个 分子由 42 个原子构成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15+122+165=282 故答案为:42;28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根据你所了解的一

28、些有关水的知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 1 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 (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过滤 ,活性炭具有 吸附 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 煮沸 的方法在生活中用 肥皂水 区别硬水和软水; (3)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AB (填字母); A随手关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马桶 C用洗衣机洗一双丝袜 如图 2 所示的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 (4)接通直流电后,D 管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A 电极为电源的 负 极; (5)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为了测定一定量河水中泥沙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实验操作:

29、 (6)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玻璃棒 ,其作用是 引流 ; (7)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两处错误: 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漏斗最下端未靠烧杯内壁 ; (8)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 滤纸破损(或待过滤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底 部烧杯为洗干净) (答一点)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 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可以根据过滤知识及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解答; (2)根据判断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 (4)根据电解水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分析回答; (5)根据电解水生成

30、氢气和氧气解答; (6)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 (7)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8)造成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 等 【解答】解:(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过滤; 吸附色素和异味 (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是硬水加热煮沸可以 降低水的硬度; (3)A随手关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C用洗衣机洗一双丝袜,造成水浪费,故错误; (4)观察图可知:试管 D 产生气体较少,为氧气;C 连接的是负极,所

31、以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5)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由图示可知该操作是过滤,过滤中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没有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7)由过滤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图示可知,该图存在的明显错误是: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应 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应紧靠烧杯内壁; (8)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都可 能使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滤液浑浊;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能使滤液浑浊 答案: (1)过滤(合理即可);吸附; (2)煮沸;肥皂水; (3)A B; (4)氧气;负极 (5

3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玻璃棒;引流; (7)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漏斗最下端未靠烧杯内壁 (8)滤纸破损(或待过滤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或底部烧杯为洗干净) 【点评】 本题考查水的污染与净化等有关知识, 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 切实减少水污染, 保护水源 解 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过滤需要的仪器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造成的后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 断 14“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 “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

33、确的是 AC (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观察流程分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2)根据流程图以及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由上述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锰,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正确;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物理变

34、化,错误;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A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 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 3 3 小题,共小题,共 2121 分)分) 15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D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集气瓶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 (选 填装置编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若用 C 装置收 集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 花 ;

35、 (2)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 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收集装置为 D ; (3)利用上述实验仪器收集某气体时,若只能用 E 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性质是 能溶于水,密度 小于空气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法;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仪器用途写出名称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 择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推测气气的性质 【解答】解:(1)根据仪器用途写出名称:a

36、为集气瓶;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 氧化锰和氧气,选用 B 装置制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可能是因为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故填:集 气瓶;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选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故只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填:B;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D; (3)只能用 E 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性质是能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故填:能溶于水,密度小于 空气 【点评】本题考查

37、的是常见的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甲同学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该同学的实 验步骤如下:将图中的集气瓶水面以上容积分为 5 等份,并作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 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 紧橡皮塞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瓶内氧气完全反应 ; (2)步骤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该同学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38、小于,请你帮该同学分析造成这种结 果的可能原因(答两点) 红磷量不足 未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 (3)乙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装 置气密性更好,实验结果更准确 ; (4) 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易 (填“易”或“难”) 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 或“不活泼”)的结论; (5)请说出氮气的一条用途 做食品保护气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依据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体进行分析; (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

39、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 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只有熟悉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 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3)根据装置特点分析优点; (4)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氮气的性质; (5)根据氮气的用途解答 【解答】解:(1)为了使集气内的氧气完全消耗完在做实验时红磷要过量; (2)红磷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因为进入水的体积约为容积的,该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装置漏气最终会使瓶内气体减少的少,水倒流入瓶内的就少;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完全消耗; 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瓶内气压比室温下偏大,水倒流入瓶

40、内的就少,这样都会使进入集 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 (3)乙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装置 气密性更好,实验结果更准确; (4)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 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5)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食品保护气 答案: (1)使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合理即可); (2)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量不足;未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 止水夹等(合理即可) (3)装置气密性更好,实验结果更准确; (4)难; 不活泼 (5)做食品保护气(合理即可) 【点评】在做测

41、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选择的药品只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跟其它物 质发生反应,同时还不能产生气体 17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 A 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 (2)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 B 中,可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 小花湿掉的部分变红,干燥的部分不变色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 水碳酸 ; (3)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 CO2中燃烧,他在装置 C 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该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镁+二氧化

42、碳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D A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可以有条件地支持燃烧 C镁条着火时可用 CO2灭火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考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文字表达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2)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1)装置 B 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二氧化碳 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瓶内压强减小,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2)取

43、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 C 中,可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用水喷湿的一半小花变红色, 另一半干燥的小花不变色, 此现象说明 CO2具有的化学性质 是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由题意镁条能在 CO2中燃烧则: A、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所有物质的燃烧,故说法错误; B、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故说法正确; C、反镁条着火时不能用 CO2灭火,故说法错误; D、反应物中镁是单质,二氧化碳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氧化镁是化合物,碳是单质,属于置换反应, 不是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缺一不可) (2)小花湿掉的部分变红,干燥的部分不变色(缺一不可);二氧化碳+水碳酸; (3)A C D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 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化学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用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