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2016- -20172017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九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九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满分分,满分 1515 分)分)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冰块用来给水产品保鲜 C用葡萄糖酿造美酒 D84 消毒液杀死细菌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移开蒸发皿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3如图比较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和钠离子电子层数
2、不同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1 价 D钠原子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4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 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C水分子的能量 D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5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糖 D硝酸铵 6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 PM2.5 含量高易导致雾霾天气,下列燃料燃烧时,不会引起大气中 PM2.5 增多的是( ) A煤炭 B氢气 C木材 D柴油 7 下列关
3、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太空气法制取氧气 B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8 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 B C D 9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 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以再分 10 一定条件下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30 18 2 反应后质量(g) m 40 0 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表中 m 为 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变化的质量比为 5:4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5 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717 分)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氧分子: (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 (3)2 个铝离子 (4)由 Ca 2+和 H 2PO4 构成的磷酸二氢钙 1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
5、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 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13初中毕业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明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明一起 试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小明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样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 明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14实验时需要配制 5.1%的氯化钠溶液 10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E 中玻璃棒的 作用 是 (3)若如图
6、A 中砝码的质量为 5g,游码为 0.1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g 15 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 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 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 (1)从组成角度看:苯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 而形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苯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1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6 分)分) 16气体制取:
7、请结合图示 1 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 1 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可用 B 或 C 装置制取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 2 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 成的 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3)电石(CaC2)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最 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二氧化碳的性质:某研究小组,对所学气体二氧化碳进行研究, 第一小组:在试管中加入 2mL 澄清石灰水,向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8、 第二组:第二小组的同学成功完成了倾倒实验:在小烧杯中放入一支长的蜡烛,一只短的蜡烛,然 后向里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 是 , 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共 2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6 分)分) 17 羧酸是最重要的一类有机酸,它们都有相同的官能团:COOH 常见的几种简单羧酸的化学式如下 乙酸 CH3COOH 丙酸 丁酸 CH3CH2CH2COOH 戊酸 CH3CH2CH2CH2COOH (1)请试着找出他们之间的化学式上的规律,然后在横线上写出丙酸的化学式; (2)根据丙酸的化学式我们可知,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8某同
9、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造,增加了称量操作,具 体做法是: 取 68 克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假设 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 等氧气全部逸出后再次称量混合物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应前的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78.3g 75.1g 分析数据可知该过程中共放出氧气 克 请试着计算该双氧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20162016- -20172017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九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九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0、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满分分,满分 1515 分)分)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冰块用来给水产品保鲜 C用葡萄糖酿造美酒 D84 消毒液杀死细菌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 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和有机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块用来给水产品保鲜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11、理变化; C、用葡萄糖酿造美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84 消毒液杀死细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 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移开蒸发皿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蒸发与蒸馏操作;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
12、,滴管不可伸入试管 内,防止污染药品; B、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C、刚加热完得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用手拿,会烫伤;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 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 A 选项错误; B、验满时用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图中操作错误,故 B 选项 错误; 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故 C 选项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
13、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 领,使操作规范 3如图比较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得到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和钠离子电子层数不同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1 价 D钠原子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们的电子层数、质子数都为 11、化合价等信息; 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
14、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答】解:A、由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有两个电子层, 故 A 正确; B、由钠原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1,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8 个, 故 B 正确; C、一个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失去一个电子,因此,钠元素为+1 价,故 C 正确; D、钠原子和钠离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说法错误,它们质子数相同,均为 11,为同种元素, 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 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
15、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化学性质 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C水分子的能量 D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考点】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 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 分 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答】解:A、水在直流电作用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 A 不符合题意; B、水在直流电作用水分子被分解,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变,所以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变,故 B 符合题意; C、水在直流电作用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分子的能量发生了改变,故 C 不符合题意; D、水在直流电作
16、用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改变,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掌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判别:“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 隔和排列方式;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电解水的知识就能灵活解决 5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糖 D硝酸铵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 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A、氯化
17、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C、糖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 关键 6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 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大气中 PM2.5 含量高易导致雾霾天气,下列燃料燃烧时,不会引起大气中 PM2.5 增多的是( ) A煤炭 B氢气 C木材 D柴油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18、】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煤炭、氢气、木材、柴油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煤炭燃烧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引起大气中 PM2.5 增多,故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物是水,无污染,不会引起大气中 PM2.5 增多,故选项正确 C、木材燃烧生成可吸入颗粒物,会引起大气中 PM2.5 增多,故选项错误 D、柴油燃烧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引起大气中 PM2.5 增多,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太空气法制取氧气 B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
19、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工业制法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工业上氧气的制取方法进行分析; A、根据氧气的用途和呼吸的作用分析; C、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分析; D、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解答】解:A、工业上利用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故 A 说法正确; B、氧气供给呼吸,氧气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 B 说法正确;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
20、是可燃性,故 C 说法错误; D、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8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 B C D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可根据灭火原理有: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以下,来解答 【解答】解:A、蜡烛熄灭是因为与空气或氧气隔绝,就是说因缺氧而熄灭; B、人吹灭蜡烛是因为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达到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以下,就是说温度降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以下; C、稀盐酸与石灰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
21、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 灭; D、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倒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可使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 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以再分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22、【分析】根据微粒的变化可知,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模拟模型图中,6 个分子全部参加反 应,2 个分子反应;反应生成的 4 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 应只生成一种物质且是化合物,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以得出: A、 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 其中反应前的 3 个分子有 1 个未参加反应, 因此, 参加反应该分子有 2 个; 图中的 6 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 6:2=3:1; 故 A 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B 错误 C、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得知,反应物都属于单质,
23、生成物属于化合物;故 C 错误; D、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 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0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30 18 2 反应后质量(g) m 40 0 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表中 m 为 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变化的
24、质量比为 5: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增 加的质量就是生成的物质质量,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1+30+18+2=m+40+0+10;解得 m=1;所以推断甲可能是催化剂, 因为也可能是杂质;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 4030=10 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 102=8 克,是 生成物;
25、丙质量减少了 18 克,是反应物;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乙和丁,所以是分解反应,反应中 乙、丁的质量比为 5:4 故选 C 【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二、解答题(共二、解答题(共 5 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717 分)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氧分子: 2O2 (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 O (3)2 个铝离子 2Al (4)由 Ca 2+和 H 2PO4 构成的磷酸二氢钙 Ca(H 2PO4)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
26、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 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 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2O2; (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 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故可表示为: O; (3) 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 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
27、前, 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故 2 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l; (4)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然后交叉化合价数值,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所以 磷酸二氢钙的化学式是 Ca(H2PO4)2; 故答案为:(1)2O2;(2)O;(3)2Al;(4)Ca(H2PO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 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BCE ,属于纯净物的是 AD , 属
28、于化合物的是 D ,属于氧化物的是 D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据 此分析勿追的类别 【解答】解:氧气和液氧是一种物质,是单质; 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和氧组成的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 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只含有一种物质,也是化合物,还是氧化物;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和
29、氧组成的氧化物,但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BCE;AD; D;D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 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13初中毕业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明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明一起 试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小明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样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滤纸破损 (写出一点即可), 然后小明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
30、根据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解答,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解答;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 仪器不干净 【解答】解:(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 流; (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常用来除去水中不 溶性杂质;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故答案为: (1)烧杯;引流; (2)滤纸破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过滤的原理、所用仪器及运用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知识,培养了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 14实验时需要
31、配制 5.1%的氯化钠溶液 10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5.1 g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AB (填字母序号),E 中玻璃棒 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速 率 (3)若如图 A 中砝码的质量为 5g,游码为 0.1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4.9 g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 平,结合 E 溶解操作中玻璃棒
32、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 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配制 5.1%的氯化钠溶液 100g,需氯 化钠的质量 100g5.1%=5.1g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A 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量取液 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E 是溶解操作,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速率 (3)若如图 A 中砝码的质量为 5g,游码为 0.
33、1g,样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 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 药品质量=5g0.1g=4.9g 故答案为:(1)5.1;(2)AB;搅拌,加速溶解速率;(3)4.9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15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 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 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
34、(1)从组成角度看:苯是由 碳元素与氢元素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 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苯是由 苯分子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 4 层含义:微观 1、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 一个分子的构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结合题中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 【解答】解: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苯的化学式可知,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故填: 碳元素与氢元素; (2)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
35、基本粒子,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故填:苯分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1 1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6 分)分) 16气体制取:请结合图示 1 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 1 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酒精灯 , 集气瓶 (2)实验室可用 B 或 C 装置制取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如 图 2 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 CO2的体积, 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防止 CO2溶于水、 与水反应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无
36、(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3)电石(CaC2)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最 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B 二氧化碳的性质:某研究小组,对所学气体二氧化碳进行研究, 第一小组:在试管中加入 2mL 澄清石灰水,向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第二组:第二小组的同学成功完成了倾倒实验:在小烧杯中放入一支长的蜡烛,一只短的蜡烛,然 后向里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短的蜡烛线熄灭,长的蜡烛后熄灭 ,该实验证明 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
37、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 不可燃,不助燃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会与水反应进行 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反应剧烈,放出热量,二氧化 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是酒精灯,是集气瓶; (2) 碳酸钙和盐
38、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会与水反应,所以 F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 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 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 CO2溶于水、与水反应,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3)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反应剧烈,放出热量,所以最适宜 的发生装置是 B;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向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在小烧杯中放入一支长的蜡
39、烛,一只短的蜡烛,然后向里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短 的蜡烛线熄灭,长的蜡烛后熄灭,该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不可燃,不助燃 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防止 CO2溶于水、与水反应,无; (3)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短的蜡烛线熄灭,长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 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
40、(共 2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6 6 分)分) 17羧酸是最重要的一类有机酸,它们都有相同的官能团:COOH 常见的几种简单羧酸的化学式如下 乙酸 CH3COOH 丙酸 CH3CH2COOH 丁酸 CH3CH2CH2COOH 戊酸 CH3CH2CH2CH2COOH (1)请试着找出他们之间的化学式上的规律,然后在横线上写出丙酸的化学式; (2)根据丙酸的化学式我们可知,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8:3:16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上的规律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41、=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几种羧酸的化学式可知,丙酸的化学式为 CH3CH2COOH;故填:CH3CH2COOH; (2)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2)=18:3:16;故填: 18:3:1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造,增加了称量操作,具 体做法是: 取 68 克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假设 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 等氧气全部逸出
42、后再次称量混合物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应前的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78.3g 75.1g 分析数据可知该过程中共放出氧气 3.2 克 请试着计算该双氧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并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氧气的质量确定双 氧水的质量,从而求得双氧水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氧 气的质量为:78.3g75.1g=3.2g; (2)设生成 3.2g 氧气需要双氧水的质量为 x 2H2O22H2O+O2 68 32 x 3.2g = x=6.8g 所以双氧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 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34g 故答案为:(1)3.2 (2)该双氧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完 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