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docx

上传人(卖家):丹乡武阿哥 文档编号:7700953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202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1上海自1988年起独立开展课程改革试验,历经30余年,实施了“两期课改”,相关成果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组(以下简称“编写组”)自2021年起,启动教材编修工作,历经多轮修改、审读试教,预计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编写组围绕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对当前地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广泛调研,

2、系统分析了国家与上海基础教育课程与地理课程的改革状况,广泛研究了国际地理课程教材改革进程。在此基础上,编写组继承发扬上海“两期课改”教材建设成果,结合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最新趋势,力求编写具有“国家标准、上海特色、国际水平”的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新型复合型教材体系。一、编写理念作为立足上海的首套国家课程标准非统编地理学科新教材,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以服务上海地区基本定位,顺应当前教育综合改革形势,紧紧围绕国家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组织体系、活化课程内容、注重跨学科主题学习、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法指导、精心选择内容素材、强化地理审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等,培养学生

3、全球视野、地球家园观念、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其爱国之情并增强家乡情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积极关心世界的态度,建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具有责任与担当,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具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地理学科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功能。1. 立德树人,落实课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本套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标为依据。新课标提出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详细规定了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材编写建议等方面内容,本套教材全面落实新课标内容,领会新课标精神。初中地理课程是基于地理科学学科的基础课程,结合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将地理课程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联

4、(见图1),凝练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学生对人地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与人文底蕴、责任担当等素养高度关联;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与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素养高度关联;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高度关联。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相联系,紧密关联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度围绕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地理课程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的过程中成长全面

5、发展的人。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套教材精选利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2.优化教材体例、栏目与内容,实现初高中一贯制教材一体化编写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2核心素养培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要求教材编写应注重学段衔接。本套教材实现初、高中一贯制的一体化编写。第一,体例结构上,上海版初、高中地理教材三级体系保持相对一致。第二,栏目上,上海版初中地理教材与高中地理教材栏目设计相对统一,结合初中地理课程特点以及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在高中教材栏目基础

6、上进行调整,将高中教材“单元整理”栏目改为“学生自评”和“学以致用”,高中教材“实践活动”栏目改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删减高中教材中的“知识图谱”栏目,增加“人物窗”“地图链接”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栏目,修改部分栏目名称,使其更加贴合初中生特征,增加亲切感,整体栏目体系更加符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特点,贴合初中地理课程性质。第三,内容与水平上与高中教材链接,以初中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起点,以学生的认知规律线索,结合地理课程内容,安排进阶式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形成螺旋上升关系,以高阶水平驱动低阶水平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进阶的过程中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业质量要求,实现初、高中教材的一体化编写。3.

7、 优选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兴趣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8,2021)中的数据表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度较低,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地理课程改革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让学生想学、好学、爱学。本套教材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编写方面做出以下探索。第一,素材选取上,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究欲望,培育核心素养。首先输入现实世界问题,创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随后引发学生的观察与关注,继而让学生发现问题,最终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得到解释,产生创新创造,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二,学习方式上,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8、设置大量地理实践活动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地理,通过让学生接触课堂外的真实世界与地理学科先进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地理实践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多样化学习方式中进行学习。第三,呈现方式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需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使用习惯。例如,节的标题均采用问题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欲,图像感染力强,图文互补、图文并茂,课文在具备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注重可读性,做到生动活泼、简洁易懂,排版风格美观,印刷质量高,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让学生“爱上”地理教材。4.发挥学法指导功能,构建学材式教材教材的学法指导功能旨在帮助学生借助

9、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并学会学习。3学法指导功能要求合理编排教材,本套教材编写团队研究我国教材发展史并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独创基于学法指导功能的教材编写理论。在教材深层系统即教育理念、学生认知规律等的指引下,对教材表层系统进行划分,分为技术系统和学习系统,技术系统与学习系统下继续细分各个子系统,分别发挥“介一导一学一用一评”的功能。其中,前言系统与目录系统主要介绍教材使用方法,发挥“介”的作用;导引系统导入学习目标,发挥“导”的作用;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活动系统呈现学习内容,发挥“学”的作用;实践系统应用学习内容,发挥“用”的作用;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发挥“评”的作用。各个子系统之间相

10、互配合、紧密联系,发挥教材的学法指导功能。本套教材基于学法指导功能,分别在册、单元、节的层面设计学前指引、学后总结以及学法指导等专栏,凸显学法指导功能,使教材成能够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材”。5. 立足全面发展,精心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是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与方式,旨在培养新时代下的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整体或综合的学习方法,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知识领域涵盖某一个学习主题。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跨越学科或课程的边界,扩大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4设计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时,应基于地理学科知识和方法,融入其

11、他学科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地理学科主干,运用并整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套教材原创了多样且丰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围绕地理课程核心素养,以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为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编写特色1. 立足真实情境问题驱动设计教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应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教材在搭建架构时,需要体现地理课程的性质,对教材进行合理编排。本套教材创新编排体系,采用“真实世界问题驱动式”架构。第一,“目”的标题不再以陈述句或地理术语的形式呈现,而是以问题形式撰写标题,如“气象台是如何播报天气的“ 什

12、么东南亚一些城市的街头有很多中文招牌”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以“小切口”探“大世界”,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兼顾难易程度,学生在学完课程内容后即可进行解答。第二,活动任务贴合真实世界,学习过程中,除课文内容中对知识的显性表达外,还通过“一起探究”“一起做”“一起验证”等活动栏目对知识进行隐性表达,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学习。第三,节前“你知道吗”栏目中,提出具有兼具地理性与生活性的问题,以问题情境为学习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如“古人是如何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为什么这里是白天的时候,世界上有的地方却是黑夜”。2. 栏目体系彰显教材的学法

13、指导功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形成学习意识、选择学习方法、评估学习进程等方面的表现。本套教材注重发挥学法指导功能,搭建了基于教材学法指导功能的教材系统。第一,在“册”的尺度上,教材开篇设置“致同学们”栏目,介绍教材内容结构与使用方法。六年级上册册首设置“走进地理”栏目,阐述何为地理学、 什么要学习地理与怎样学习地理,在价值澄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学习,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理解与认知;六年级下册册首创新设置“如何学习区域地理”学法指导专栏,对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视角和工具进行指导。第二,在“单元”的尺度上,单元前设置“单元首语”栏目,介绍单元学习的内容与意义;

14、单元后设有“学生自评”栏目,将新课标中的学业要求转化学生自评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评估,以查漏补缺;单元最后设有“学以致用”与“跨学科主题学习” 栏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对学习内容进行综合应用。第三,在“节”的尺度上,节前设置“你知道吗”“学习目标”和“地理术语”栏目,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引,帮助学生了解本节的主要问题、目标与关键概念;节后设置“练一练”栏目,重在巩固本节所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本套教材在“册一单元一节”的尺度上,在“学习过程前一学习过程中一学习过程后”的环节上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知晓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促进问题导向学习、活动建构学习

15、、实践应用学习、自我评估学习,发挥教材的学法指导功能。第四,节中设计“拓展窗” 栏目,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广度的拓展。此部分内容并非新课标内容要求中的部分,主要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部分内容还与高中地理课程知识相衔接,适应学生未来的学习需求。节中设计“想一想”栏目,结合课程内容和生活实际,提出具有探究性、开放性、验证性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主动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如何学习区域地理”是本套教材学法指导功能的亮点所在(见图2),位于六年级下册册首,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地理学习工具、区域地理学习视角和区域地理学习方法三个部分

16、。区域地理学习的工具包括地图、信息技术与3S、地理实践工具、学具与模型、统计资料与图表,区域地理学习的视角分为地理位置与范围、尺度、区域特征、发展与联系、人地关系,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有区域分析、区域综合、区域比较和区域调查。本栏目设置目的是帮助学生结合具体区域的学习树立方法论意识,培育地理思维,让学生“像地理学家一样认识区域,思考与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运用中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3. 强化活动栏目设计,凸显思想性、实践性和立体化教材活动栏目的设计既是知识的隐性表达,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本套教材借鉴国际地理教材的先进理念与呈现方式,运用“做中学”理念,精心

17、设计活动栏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创新设计“人物窗”栏目,采用“真实人物+事迹叙述+案例解读”的形式,结合课程内容,精选一批具有影响力、感染力、代表性的人物,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凸显教材选材的真实感与地理课程的生活性,彰显地理课程的价值。第二,设置“一起探究”“一起做”“一起验证”栏目,设计地理实验、制作、鉴别、考察识别、田野调查、社会调查、社区考察活动等实践性内容,重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在主动建构中学习,实现课内与课外、室内与户外双平台地理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第三,创新设计“地图链接”栏目,提示学生查看地理图册或数字化地理教学资源中的相关

18、内容,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与分析技能,使地理教科书与地理图册、数字化地理教学资源成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4.情境设置、技能运用、专栏设计,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本套教材从地理学科本体知识出发,横向联系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原理等,借鉴国外STEAM教育等学习理念与案例,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中心设计跨学科学习主题,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学生整合各个学科知识解决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一,教材情境任务体现跨学科背景,引入历史信息、文学作品、民间故事、文化艺术等,或结合其他科学原理等融合跨学科情境,以跨学科情境为起点导入学习,创设集合多个学科内容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

19、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地理学科,并将其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第二,认知建构过程结合跨学科知识、技能与方法,本套教材部分课文内容以跨学科知识为认知起点,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地理学科内容,部分活动栏目的设计与操作需要结合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等,学生在认知建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跨学科内容进行学习。第三,单元末设有“跨学科主题学习”栏目(见表1)。学生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学习和综合学习,或直接将新课标内容要求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呈现,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点,以地理课程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为主题,以项目化学习

20、和主题学习为主要方式,以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为学习途径,以物化的学习产品学习成果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应用型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跨学科素养,以解决复杂世界问题,更好地生活。5.建设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特征的复合型教材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教育开创了崭新的育人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教学的工具和学习主题之一。国际地理课程设计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倡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本套教材融合信息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走进地理”“如何学习区域地理”栏目均设有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相关内容,介绍其基本原理、功能及其应用,体现地理学科

21、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价值。第二,设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开发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资源,本套教材中设计了多个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地理学习。第三,教材内容精选大量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素材,如大量遥感影像、卫星云图、三维地图等。第四,教材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信息技术等设计活动,如“使用软件模拟地球公转”“运用在线词云调查家乡印象”“借助人工智能制定东南亚旅游攻略”“借助数字地图平台看首都巨变”等。此外,本套教材精选大量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的图像,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重新编写大量精美案例,课程内容编写深入浅出,将科学研究的验证、归纳、演绎与推理过程融入教材,表达

22、形式丰富多样,增强教材可读性和审美性。三、教材体例结构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建设内容为“4+4+4+4+X”系列,包括教科书4册、地理图册4册、练习册4册、教学参考4册,以及数字化地理教学资源。系统规划教材系列,统筹整体布局,加强横向联系,实现同步编写,各部分互为补充,发挥整体效益。本套教材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活动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第一,课文系统主要分正文与辅文。在功能上,正文主要叙述地理事实、给出地理概念、阐明地理规律;辅文为栏目的形式,紧扣学习任务,密切配合课文的重点、要点以及关键内容,与学习任务相得益彰,安排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地理问题,重在创新应用。正文讲究体系清晰、科学严谨,辅

23、文追求活泼可读、经典有趣。第二,图像系统精选、改编、原创大量图片,精心制作地图,力求规范表达、主题鲜明、取景科学、色彩精美,能准确反映相关地理事物信息,起到补充、说明和深化知识的功能。创新采用文本化图名法,对图片要素及内容进行说明,使图像成为教材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有机整体。容量上,图像约占教材篇幅的一半左右。第三,活动系统设置上,参照国际地理教材的成功做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与新课标的内容要求,设计系列教材活动,各个活动栏目分布于册一单元一节的不同位置,具有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的不同功能。本套教材的栏目设置及栏目功能如下(见图3、表2)。四、教材内容选择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

24、理为主,以“人类的地球家园”为叙述对象,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建构了区域地理教材内容结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关键在于地理空间尺度的体现,通常有“由远及近”与“由近及远”两种尺度逻辑。本套教材选择“由远及近”的逻辑主线,遵循“宇宙一地球一地表一世界一中国” 的尺度层级编排,培养区域地理的学习思维与认知方法。其中,区域内容的选择是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教材编排的重难点。本套教材聚焦典型区域内容,具有独特的区域选择特色,优化区域地理教材内容结构,指向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1. 世界地理学习内容的选择新课标对世界地理区域选择的要求是:从世界范围内选择区域进行学习时,除南极和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外,还需从世界范围内

25、至少选择一个大洲、三个地区和四个国家作必学内容。本套教材在世界地理区域选择上选取了两个大洲、四个地区和六个国家。此外,本套教材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形式对世界地理的学习进行了补充,共涉及三个大洲、地区和国家,实现了教材对世界各大洲内容的覆盖。六年级上册内容主要为“认识全球”,编排地理工具、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运动、地表自然环境(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和地表人文环境相关内容。六年级下册内容主要为“认识区域”中的认识世界,遵循“宇宙一地球一地表一世界”的尺度层级编排区域地理内容:“宇宙一地球”这一层级以“认识全球”为起点,安排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的内容,视角由宇宙转入地球;在“地球一地表”这一

26、层级,安排海洋和陆地、天气与气候、居民与文化、发展与合作的学习内容,视角由地球缩小至地表;在“地表一世界”这一层级转入世界地理部分的学习,其区域的选择结合尺度思想,在大洲、地区和国家的不同尺度上选择不同的区域。具体的区域选择如下(见表3)。2. 中国地理学习内容的选择新课标对中国分区地理内容选择的要求是:除北京、香港、澳门、台湾外,还需从全国范围内至少选择五个不同空间尺度或不同类型的区域作为必学内容。这要求中国分区地理对应的教材内容不仅要介绍我国四个地理分区的概况,还需以我国部分典型区域为例深入学习。本套教材在空间尺度上选取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跨省地区、省级行政区、首都和特别行政区等区域,类型

27、上有地形区、行政区、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选择多样,落实了新课标对中国地理分区教学中区域选择的要求。七年级上册主要内容为“认识区域”中的认识中国全貌,以世界地理中对地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学习为知识基础,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应用,对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经济、文化等进行学习,内容上注重与世界地理内容的呼应与嵌套。七年级下册主要内容为“认识区域”中的认识分区和认识家乡,遵循地理空间尺度,由“自然界线一分区(跨区)一家乡”的尺度层级构成:在“自然界线一分区(跨区)”这一层级,以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为切入点,渗透区域地理中“区域”的划分方法,使学生明确区域

28、划分方法论,引入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在“分区(跨区)一家乡”这一尺度层级,对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分别进行介绍,在四大地理分区学习完毕后,尺度向上扩展至跨区层级,以伟大工程为切入点,最终落脚于跨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在“分区(跨区)一家乡”这一尺度层级,于最后一单元的最后一节设置“认识家乡”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培育其乡士情怀。具体的区域选择如下(见表4)。总体而言,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新课标为指引,结合上海二期课改成果,运用编写团队多年来教材编写相关理论经验,融合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把握教材科学性、思想性、创新性、启发性和先进性,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让教材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地理 > 其它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docx)为本站会员(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