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山西省应县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命题人: 第 1 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读”出一个书香中国 当网络横行全球,当微博华丽登场,阅读与写作的碎片化现象似乎已不可避免。不过,若是在这个盛夏光顾上海书展,看到那些酷暑中排长队购买入场券的读者,且大部分是年轻的面庞,不但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可以稍缓,也颇能体味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这几天的上海,是最为全国读者、出版社、作家瞩目的地方。书展的 成功,也向我们发出疑问:读书人的节日,能否可持续发展?阅
2、读能否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相约,更成为润物无声的日常习惯? 比如,可否让传统的书店不那么急吼吼地退出历史舞台?尽管网上购书已成常态,但读者仍然需要阅读的氛围。在网络时代,如果还固守着当年新华书店的站柜卖书方式,书店的没落可想而知。而上海书展每天数十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对话、签售,网上信息的充分发布,全场提供免费 Wi-Fi,读者呼朋引类相约而来,既是阅读与购书的场所,也有了解作家、见识明星的机缘,还可以拿到小纪念品,或者只是一场以书为媒的社交、约会 ?正像上海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 读书,本来就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我国公民人均阅读
3、图书只有4.35 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 8 本,而韩国人读 11 本、法国人 20 本、以色列人 64 本? 重视教育的中国家庭,原来竟鲜有读书人么?除了教科书,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没了阅读习惯么? 试想,倘若官员忙于应酬惰于读书,我们只能坐视各处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层出不穷,更无法指望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倘若学生深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机勃勃的孩子 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欲望与能力,更可能耽于本能冲动而拙于理性表达;倘若我们的社会弥漫着追逐物质、不屑读书的风气,更会与书籍带来的“高贵、力量、优雅和美”绝缘,挡住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4、。开卷与否,兹事体大! 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有出了家门抬眼就能看到的社区图书馆,有在地铁站台相约时可以兜兜转转的人文书店,有班级里的图书角、学校里的阅览室,也有像年复一年的上海书展那样,成为这座城市读书人的节日,公众就有机缘体会对阅读的如饥似渴,体验思考的尊严,享受与智 者对话的快乐。这也让我们温暖:未必是“大雅久不作”,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有可能成为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 2 - 无书使人俗,没有书香的城市更会显得伧俗无礼。一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也散发了令人欣慰的讯息:书事可为,阅读可期,民气可用,它作为公共服务的一
5、种,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书香中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营造阅读的氛围,使作者与读者互动、对话、签售 等,让读书成为人们社交、约会的桥梁,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B让官员从应酬中解放出来,抽出时间好好读书,杜绝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发生,以增强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 C让学生跳出题海,拒绝应试,通过好好读书来增强创新的欲望与能力,远离本能的冲动,扎实地提高理性表达能力。 D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的氛围充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整个社会因此而变得充满文化内涵,进而高雅起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
6、思的一项是( 3 分) A.网络尤其是微博,使阅读与写作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上海书展让人们在关 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中看到了希望。 B.我国公民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每年阅读图书只有 4.35 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也只有 8 本。 C.作者希望读书人的节日能够持续发展下去,阅读能够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D.文章通过论述官员、学生不读书,社会没有读书风气的后果,指明了不读书的危害,从反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它有可能使阅读与写作出现碎片化现象,但传统的阅读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7、。 B在网络时 代,读书仍然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读书能够使人变得高贵、聪明,意义十分重大。 C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是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D这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但是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二、诗文阅读( 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 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
8、购之金千斤,邑- 3 - 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 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
9、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进兵北 略 地 略:掠夺 B.秦王必 说 见臣 说:答应 C.顾 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 D.臣左手 把 其袖 把:抓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可以表明荆轲勇而多谋的一组是( 3 分)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 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A. B. C. D. 6.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10、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刺秦的“信物”而诱使樊於期自刎。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8 分) (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诗歌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 10 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全文的主旨句是?( 2 分) 9.联想与想象是诗词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
11、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 3 分) 10.词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观?“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 词人怎样的情感?( 4 分) - 4 -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 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 分) (1) 沁园春 长沙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_, 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退为进,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 。 (3)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歌曰:“ ,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
12、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5)鸿门宴中的一些词句,如“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大礼不辞小让”、“竖子不足与谋”等已流传千古。 三、散文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15 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
13、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 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 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