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78822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考化学 (山东专用) 第六部分 热点题型 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2020山东潍坊,16,2分)下列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B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 C 推断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滴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 答案答案 D 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故A不可行;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易溶 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无法分离,故B不可行;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还可能是

2、碳 酸氢盐或活泼金属等,故C不可行;适量的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碳酸 钙,故D可行。 2.(2020山东菏泽,9,2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答案 D 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铜 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左边试管中 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说明钢铁生锈需要氧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图中U形管的左端液面 下降,右端液面上升,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 二氧化碳逸出,不能验证质

3、量守恒定律,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方法总结方法总结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最好选择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如果一定要选择有气体参加 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3.(2020山东临沂,17,2分)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2和N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鉴别NH4Cl和KCl两种白色固体肥料 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答案 B 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

4、均会熄灭,不 能鉴别,故A错误;NH4Cl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B正确;CO不 能与灼热铜丝网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C错误;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 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4.(2020山东泰安,14,1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比较Zn、Cu

5、、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答案答案 C 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可得到不含泥沙的粗盐,故A正确;氯化钡和硫酸镁反 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过滤之后得到氯化镁溶液,故B正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无 论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加入硝酸银都会产生沉淀,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不能检验 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C错误;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 铜,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银和硫酸铜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CuAg,故金属活动性ZnCuAg,故D正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检验多种离子时,前面加入

6、试剂中所含的离子不能和后面要检验的离子相同。 5.(2019山东临沂,12,2分)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D.用相互刻画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 答案答案 B 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A正确;铝在空气中能与 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刷、沙等擦洗,会破坏铝制 炊具表面的氧化膜,故B错误;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故C正确;合 金的硬度

7、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来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 度,故D正确。 6.(2019山东泰安,17,1分)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镁金属活 动性强弱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 否发生反应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 溶解度大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 动快慢的影响 答案答案 A 两个实验中用的酸不同,无法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二氧化碳 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碘微溶于水,易溶 于酒精,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红墨水在冷水中扩散慢,在热水中扩

8、散快,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方法总结方法总结 实验方案的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安全性、简约性、经济性、环保性。 7.(2018山东聊城,14,3分)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 溶解、过滤、蒸发 B 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C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 答案答案 B 粗盐中的氯化钠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

9、,所以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粗盐 中的泥沙,故A正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所以从混 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应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B错误。氯化钡与氯化镁不 反应,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所以可用适量的BaCl2溶液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 MgSO4,故C正确。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会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会降低; 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所以可用加水,观察的方法加以鉴别,故D正确。 方法总结方法总结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题型,同时

10、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具 体设计时要将其原理理解透彻,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的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 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 8.(2018山东德州,16,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 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 验证Mg、Fe、Cu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 答案答案 C 加

11、入肥皂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把 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Fe和氯化镁不反应,与氯化铜反应,证明活动性:MgFeCu,故D能 达到实验目的。 9.(2017山东泰安,20,2分)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物质燃烧 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 的条件 探究CO2与NaOH 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答案答案 C C项

12、,缺少“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不与水接触”的实验,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0.(2017山东聊城,13,3分)下列有关物质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用氢氧化钙区分氯化钾和氯化铵 C.实验室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绒线和棉线 答案答案 C 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几乎不变,故A正确;氯化铵与氢氧化 钙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氯化钾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故B正确;在实验室不能用品尝药品的方法 区分药品,故C错误;羊绒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灼烧棉线没有这种气味,可以 区分,故D正确 11.(

13、2016山东泰安,11,2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 A.Cu CuCl2 Cu(OH)2 B.H2O O2 MgO C.CaCO3 CaO Ca(OH)2 NaOH溶液 D.MgCl2 Mg(OH)2 Mg 答案答案 C 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该方案 理论上正确,但水通电分解制取氧气的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合理,故B错误;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 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方 案理论上正确,操作较为简便,经济上也合理,故C

14、正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 氯化钠,钠不能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镁,故D错误。 方法总结方法总结 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简约性的原则。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铜排在H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12.(2020山东潍坊,26,10分)纳米零价铁(单质铁)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不考 虑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零价铁的反应为:H2+FeCO3 Fe+H2O+CO2。反应一段时间后,某学习小组对 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剩余固体的成分: 猜想一:Fe 猜想二:FeCO3 猜想三: 。 【

15、实验探究】该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向装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小芳同学判断猜想一正确,小刚同学认为 小芳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 ; (3)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说明 ; (4)观察到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反思交流】如果将装置E去掉, (填“能”或“不能”)验证剩余固体中含有Fe,理由是 。 答案答案 化学方程式和(2)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做出猜想】Fe、FeCO3(或铁、碳酸亚铁) 【实验探究】 (1)作

16、干燥剂(或干燥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水分) (2)FeCO3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或FeCO3+H2SO4 FeSO4+H2O+CO2) (3)剩余固体中含有FeCO3(或装置A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4)H2+CuOCu+H2O 【实验结论】三 【反思交流】能 可以根据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红色来判断 解析解析 【做出猜想】剩余固体的成分有三种可能:Fe或FeCO3或Fe和FeCO3的混合物,故猜想三是Fe和 FeCO3。【实验探究】(1)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生成气体中的水分(或干燥氢气)。(2)猜想三中Fe和 FeCO3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后,也能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所以小芳

17、同学的判断不合理。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剩余固体中有FeCO3。(4)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实验结论】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剩余固体中有FeCO3,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生成铜和水,证明剩余固体中有Fe,所以猜想三正确。【反思交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 化碳,只有氢气能和氧化铜反应,所以没有装置E根据装置D中的现象也能验证固体中有Fe。 13.(2020山东济宁,16,11分)(1)某实验探究小组为验证氢气的还原性,在教师指导下: 【

18、查询资料】.反应原理:CuO+H2 Cu+H2O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状固体,遇水变蓝色。 【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装置D处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需要持续通入一段时间氢气,再点燃D处酒精灯,这 样操作的目的是 。 (2)小雨同学为验证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 (三种金属片表面积相同) 实验中,小雨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铁; 小明还补充了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

19、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铁、铜两种金 属的活动性:铁 铜(填“”“=”或“锌铁。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所以铁片与硫酸铜溶 液反应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CuSO4 Cu+FeSO4;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说明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铁铜。 答案答案 (1)分液漏斗 酒精灯 Zn+H2SO4 ZnSO4+H2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去除水蒸气 检验水的生成 排出内部残留的空气 (2)盛有镁片的试管中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盛有铁片的试管

20、中反应较缓慢且有少量气泡产生,盛 有锌片的试管中反应较剧烈且有较多气泡产生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 Cu+FeSO4 14.(2019山东临沂,29,8分)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 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1)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 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色 粉末为Fe2O3 粉末为Cu 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定量实验: 取该粉末4 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

21、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 冷却。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 。 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装置是用于 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 。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水 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 。 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 g。 则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解析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的后面,不和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

22、O。 (2)为了防止一氧化碳和装置内的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所以先通一氧化碳,排尽空气后再加 热。CO可将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NaOH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被排到装置C中,进而收集到 CO;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假设4 g粉末全部都是氧化铁,设4 g氧化铁完全反 应生成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 112 4 g x =,x=2.8 g 因为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则m的取值范围是2.8 gm4 g。 160 112 4 g x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主要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先通后点,先撤后停;先点后通

23、会爆炸,先 停后撤被氧化。 答案答案 (1)无明显现象 Fe2O3+6HCl 2FeCl3+3H2O (2)防止一氧化碳和装置内的空气形成混合气 体发生爆炸 红色物质变成黑色 A 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8 gm4 g 15.(2017山东泰安,29,7分)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 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 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

24、、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 色卡,pH 7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实验现象中的 。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 处明显操作错误: ;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

25、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 。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答案答案 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 【实验探究】无现象(或无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 【评价反思】(1)方案C中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溶液中的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硫酸存在 【总结提高】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 正确 解析解析 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a

26、HCO3+H2SO4 Na2SO4 +2H2O+2CO2。 【实验探究】猜想二中有碳酸氢钠,加稀硫酸无现象,证明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中有硫酸,溶液显 酸性,pH7,证明猜想三正确;猜想三中有硫酸,把反应后的溶液滴在锌片上,锌片不断溶解,有气泡产 生,证明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1)测定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浸入溶液中,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 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2)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和硫酸都能反应生成白色 沉淀,不能证明硫酸的存在。 【总结提高】可以利用稀硫酸的酸性来证明它的存在,如加入氧化铜粉末,溶液变蓝,证明有硫酸存在。 教师专用题组

27、1.(2020山东泰安,18,1分)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一小片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 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测定某溶液的pH B CO还原Fe2O3时,先通CO,后加热 防止发生爆炸 C 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 D 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稀释浓硫酸 答案答案 B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用水润湿pH试纸,否则可能会使测定结果不准确,故A错 误;CO还原Fe2O3时,先通CO,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加热,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加热时发生爆炸,故

28、B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不是为了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故C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错误。 2.(2020山东东营,12,3分)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Mg(OH)2、MgCl2、Mg(NO3)2 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加入氯化铜溶液或稀盐酸可实现的转化 B.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的转化 C.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Mg(NO3)2向MgCl2的转化 D.通过加入氢

29、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可实现的转化 答案答案 D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与氯化铜不反应,加入氯化铜溶液,无法实现的转化,故A错误;氯化镁能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氯化银,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转化,故B错误;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 Mg(NO3)2向MgCl2的转化,故C错误;硝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通过加入氢氧化钠 等可溶性碱可实现的转化,故D正确。 3.(2020山东济宁,6,2分)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 A.CCO B.H2O2O2 C.BaCl2Ba(OH)2 D.NaClNaNO3 答案答案 C 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故A

30、错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氯化钡转化为氢氧化钡不能一步实现,故C正确;氯化钠能与硝酸银溶 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故D错误。 4.(2020山东泰安,16,1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对比两个试管中的实验,可探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C.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H2SO4与NaOH发生

31、中 和反应放出热量 答案答案 B 图中溶质的质量以及溶剂的体积不同,没有控制唯一变量,故无法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 里的溶解性,故A错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 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正确。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与水接触是铁钉生 锈的条件之一,故C错误。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 热量,因为氢氧化钠溶解时也会放热,故D错误。 5.(2020山东德州,16,3分)依据实验目的,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A 区分氧气和氮气 分别把燃着

32、的木条伸入盛放气体的集气瓶中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 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把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烧碱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答案 D 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放气体的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 是氮气,可以鉴别,故A合理;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 可以鉴别,故B合理;把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铜的金属活 动性比银强,故C合理;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33、,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 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合理。 6.(2019山东济宁,8,2分)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NaCl、Na2CO3两种溶液 滴加酚酞试剂 B 鉴别某溶液是FeCl2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滴加AgNO3溶液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滴加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分离出含有少量NaCl的KNO3 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 答案答案 D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试剂能够区分,故A合理;含Fe2+的溶液是浅 绿色的,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

34、氯离子,故B合理;适量的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钡,故C合理;高温下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中,无 法通过过滤分离,故D不合理。 7.(2019山西,7,2分)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 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 答案答案 A A项简易净水装置中,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水中的较大颗粒固体;活性炭的 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题给装置净水时应先过滤大颗粒杂质,再过滤小颗粒杂质,接着去除 色素和异味。所以最上层应为小卵石,接着是石英砂,然后是活性炭。A中实验不能达到

35、预期效果。 8.(2019浙江杭州,19,3分)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主要操作方法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 蒸发 B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各成分的密度差异 蒸馏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 加碳酸钠溶液,观察产 生气泡快慢 D 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 中的CuSO4 金属活动性差异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 后过滤 答案答案 D 氯化钠可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应该用过滤,A错误;酒精能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分离水 与酒精的混合物,应该利用两者沸点不同,蒸馏分离,B错误;与碳酸钠反应的是酸中

36、的氢离子,若利用酸根 离子鉴别,应用银离子鉴定氯离子,用钡离子鉴定硫酸根离子,C错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的金属活动 性大于铜,Fe+CuSO4 FeSO4+Cu,D正确。 审题技巧审题技巧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2019新疆,8,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洗气 B 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Na2SO4 加过量Ba(OH)2溶液,过滤 C 鉴别厨房里的白酒和白醋 观察颜色 D 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水和蔗糖水 品

37、尝味道 答案答案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气与浓硫酸不反应,将混有少量水蒸气的H2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能达到除去水蒸气的目的,故A正确;Na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OH,除去杂质的同时会 引入新的杂质生成的NaOH、过量的Ba(OH)2,故B不正确;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液体,通过观察颜色无 法鉴别,故C不正确;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品尝,故D不正确。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易错选B,用试剂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用过量的Ba(OH)2溶液除去杂质 Na2SO4,不仅会生成新杂质NaOH,同时引入过量的Ba(OH)2杂质;易错选D,在家中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可以

38、 鉴别食盐水和蔗糖水,但在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除杂原则为“不增、不减、易分离”,即不增加新杂质,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容易分离。 10.(2019福建,8,3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蚕丝与棉线 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B 鉴别H2SO4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将20 g浓盐酸加入80 g水中,充分搅拌 答案答案 D 灼烧蚕丝与棉线,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能闻到烧纸气味的是棉线,A正确;滴加酚酞 溶液

39、,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硫酸溶液,B正确;加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 水,反之,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正确;将20 g浓盐酸加入80 g水中得到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 因为20 g浓盐酸中含有溶质氯化氢的质量达不到20 g,D错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不能将20 g浓盐酸当成纯净物,应按浓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来计算。 11.(2018山东潍坊A,10,2分)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铜片和食醋混合制氢气 B.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

40、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答案答案 A 铜不能与醋酸反应,不能用铜片和食醋混合制氢气,故A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12.(2018吉林,9,1分)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答案 D 玻璃管与外界相通,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错误;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 内压强几乎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错误;C项,两支试管,第一支有水无氧气,第二支有氧气无 水,铁钉都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C错误;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乒乓 球片的着火点低先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D正确。 13.(2017山东德州,7,2分)下列四个实验方

41、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 分别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C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D 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答案 D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尿素和氢氧化钙研磨无现象,故A正确;硝 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几乎不变,故B正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稀盐酸是无色 的,故C正确;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D错误。 14.(2016山东泰安,14,2分)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2、) A.图1: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 B.图2: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 C.图3: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D.图4: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答案答案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金属的活动 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通过比较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快慢,可以比较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 弱,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白磷和红磷距离火焰的远近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C不能达到实验 目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大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红墨水的液面发生变化,出现左低右高的 现象,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15.(2020山东滨州,23,4分)结合下图有

43、关实验,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对比一段时间后三枚铁钉生锈程度,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 ; (4)烧杯中白磷(着火点40 )不燃烧的原因是 。 解析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事先在集气瓶内 加入少量的水。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发生锈蚀;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发生了 锈蚀;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发生锈蚀。对比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 (4)可燃物燃烧需

44、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同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着火点40 )虽然温 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答案答案 (1)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2)引流 (3)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 (4)没有与氧气接触 16.(2020山东聊城,22,12分)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 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试剂 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1中的实验

45、现象是(1) 。 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反应后试管中的溶质进一步探究:某一小组将试管3、4中的物质分别过滤,得 到滤液A和B。 甲、乙两同学对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 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猜想 成立 乙: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甲、乙两同学均验证猜想(4) 成立,乙同学的实验操作为(5) 。 【实验拓展】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A和B于小烧杯中

46、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实质是(6) (从离子相互结合的角度分析)。 【反思与评价】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和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 2.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验证生成物,还应考虑反应物。 解析解析 (1)试管1中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2)试管2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 2NaCl+H2O+CO2。 (3)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液中溶质是NaOH;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溶质是NaOH和Na2CO3; 氢氧化钙过量时滤液中溶质是NaOH和Ca

47、(OH)2。 (4)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 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猜想二正确; (5)乙:另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 沉淀碳酸钙,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也能证明猜想二成立。 (6)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A和B于小烧杯中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 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答案答案 (1)溶液变红色 (2)Na2CO3+2HCl 2NaCl+H2O+CO2 (3)NaOH和Ca(OH)2 (4)二 (5)另取 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 (6)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不成立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化学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6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