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化学 (广东专用) 专题十七 信息给予题 1.(2018福建,10,3分)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右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 kJ 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为确 定每100 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金属 铁 铝 镁 燃烧放出热量(kJ g-1) 4.73 31.02 24.7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 理论计算确定 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
2、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答案答案 C 确定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既可通过实验获得,也可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故A、B不正确。 m(金属)过小,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过少,使氯酸钠不能完全分解;m(金属)过大,金属会消耗产生的氧气,进而 减小产氧量,故C正确。由题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金属燃烧,铁放出的热量最少,则分别使用铁、铝、 镁作燃料,放出相同热量,需要的m(Fe)最大,故D不正确。 2.(2020北京,16,4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 图1 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
3、煤气变换反应:CO+H2O CO2+H2,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 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 果如图2所示。 图2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 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 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 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 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
4、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 (2)图2中,催化剂为2% Au/-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答案答案 (1)化石资源制氢 (2)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CO 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 (3)氘和氚的质子数都为1 (4)BCD 解析解析 (1)由题图1可知,目前氢
5、气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资源制氢。(2)由题图2可得出,催化剂为2% Au/- 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CO 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氢元素是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氘、氚的质子 数都为1,故均属于氢元素。(4)综合分析全篇短文及图示信息可得出,正确的选项为B、C、D。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 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元素名称 氕 1 0 1 氢 氘 1 1 1 氢 氚 1 2 1 氢 碳12 6 6 6 碳 碳13
6、6 7 6 碳 碳14 6 8 6 碳 3.(2020山西,26,7分)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 我国能源消耗的70%来自煤炭。每秒有100吨煤在燃烧,年消耗量超过30亿吨。如果任由煤炭资源 在诸多领域利用,将对大气、河流、土地产生污染,温室效应增强。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政 府举全国之力,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厂中的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会产生 大量CO2,每年的排放量大约1 600万吨,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些CO2将不会进入大气。被封存 的CO2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
7、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 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任务: (1)“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 的加剧。 (2)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 。 (4)将CO2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被封存起来的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 答案答案 (1)温室效应 (2)C+O2 CO2(条件写成“高温”也可得分) (3)变小 (4)CO2+H2O H2CO3 (5)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合理即可) 解析解析 (1)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采用“碳捕捉与
8、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的加 剧。(2)煤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3)将CO2加压会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4)将CO2封 入蓄水层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5)被封存起来的 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干冰升华会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 4.(2019广东广州,29,10分)已知金属钴(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钴(CoCl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 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经查阅资料,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SO4 Co(NO3)2 CoCO3 在水中的溶 解性 难溶于
9、水的 灰绿色固体 难溶于水的 粉红色固体 易溶于水形 成粉红色溶 液 易溶于水形 成粉红色溶 液 易溶于水形 成粉红色溶 液 难溶于水的 粉红色固体 限选试剂:CoCl2溶液、(NH4)2CO3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能够与含Ag+的可溶性 盐反应 CoCl2溶液中含Cl-,AgCl 难溶于水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能够与 (填物 质类别)反应 取少量CoCl2溶液于试管中, ,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能够与 (填物 质类别)反应 取少量CoCl2溶液
10、于试管中, , 如果观察到 ,则预测成立 答案答案 加入少量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可溶性碱 CoCl2溶液中含Co2+,Co(OH)2难溶于水 加入少量NaOH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含C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 CoCl2溶液中含Co2+,CoCO3难溶于水 加入少量(NH4)2CO3溶液 有 粉红色固体生成(或答“活泼金属 CoCl2溶液中含Co2+,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 加入少量镁条,溶 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2- 3 O 解析解析 CoCl2溶液中含Cl-,能与AgNO3溶液中的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根据题表中信息可知 Co(OH)2难溶于水,故CoCl2溶液
11、中的Co2+能与可溶性碱中的OH-反应生成粉红色固体Co(OH)2。根据题 表中信息可知CoCO3难溶于水,故CoCl2溶液中的Co2+能与可溶性碳酸盐中的C反应生成粉红色固体 CoCO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故可用比铁活泼的金属镁置换出CoCl2溶液中的 钴)。 2- 3 O 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盐与碱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物均可溶于水,故物质类别需填“可溶性碱”;盐与盐的反应条件 为反应物均可溶于水,故物质类别需填“可溶性盐”。 5.(2016广东,22,10分)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u(OH)2 CuO+X, 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
12、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 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 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Cu;.Cu2O;. 。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1.44 g于 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 充分振荡,静置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 1.44 g红色固体一定有 过滤、洗涤、干燥 得红色固体
13、 【结论分析】 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 也有相 同现象。 氧化铜高温灼烧由黑色变成红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如要确定1.44 g红色固体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 ,再通过 得出结论。 答案答案 (10分)(1)(1分)H2O (2)(2分)CuSO4+2KOH Cu(OH)2+K2SO4 (3)(7分)【提出猜想】铜和氧化亚铜或Cu和Cu2O(1分) 【进行实验】Cu2O(1分) 【结论分析】(1分) 4CuO 2Cu2O+O2(2分) 称量最后得到的红色固体(1分) 计算(1分) 解析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个CuO比1个Cu(
14、OH)2少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为H2O。(3)【提 出猜想】红色固体还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可 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结论分析】因Cu2O与H2SO4反应除生成CuSO4、H2O外,还生成Cu, 若原红色固体中仅含有Cu2O,实验现象与猜想一致。加热氢氧化铜会产生黑色的CuO,高温灼烧 CuO,会产生红色的Cu2O,由于CuO中仅存在Cu和O两种元素,故产生的气体只能是O2。通过对最后的 红色固体Cu的称量,可计算出Cu2O的质量,进而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根据现
15、象中的固体减少和溶液变蓝,推知 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铜。 6.(2016广东梅州,16,10分)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查阅资料可知Mg、Mg3N2能发生如下反应: 2Mg+O2 2MgO 3Mg+N2 Mg3N2 2Mg+CO2 2MgO+C Mg+H2O MgO+H2 Mg3N2+6H2O 3Mg(OH)2+2NH3(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 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将空气通入实
16、验装置,则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 B (填装置序号)。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气后,应先点燃 (填“A”或“B”)装置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对实 验结果有何影响? 。 (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物是氮化镁 (4)思维拓展: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2 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 答案答案 (1)DCBA(2分) CO2+2NaOH Na2CO3+H2O(2分) (2)B(1分) 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1分) (3)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湿润
17、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分) (4)O2的化学性质比N2活泼(1分) 解析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Mg粉与空气中的N2、O2、H2O、CO2均能发生反应,要以空气为原料制取 少量Mg3N2,需将空气中O2、H2O、CO2除去,除杂的先后顺序为CO2H2OO2(稀有气体在该条件下 不能与Mg粉反应),然后再将气体通入盛有Mg粉的装置,故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DCBA。 (2)通气后,应先点燃B装置的酒精灯,以除去气流中含有的O2;若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会使N2 和O2都与Mg粉发生反应,制取的氮化镁将不纯净。(3)由题中反应可知,Mg3N2可与H2O反应生成
18、 NH3,因此验证Mg3N2时,可向粉末中加水,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说 明气体是NH3,证明产物是Mg3N2。(4)O2的化学性质比N2活泼,因此会先与Mg粉反应,使生成的MgO 的质量远远大于Mg3N2的质量。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由于气体通过D装置后会带出水蒸气,故必须将C装置放置在D装置后,否则会有水蒸气进入 A装置,使实验制得的Mg3N2不纯。 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注意化学式的正确书写,勿将Na2CO3写成NaCO3。第(3)问,取样的操作中,样品必须取“少 量”,并放入“试管中”;加水的量不可过多,避免氨气溶于水而不能逸出。 7.(2019山西,26,7分)
19、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它是采用桥、岛、隧结合的方案进行建造的。全长约为55 km, 海中主体工程长29.6 km。使用寿命约120年,可抗12级台风和8级地震。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 最高、挑战性最强的交通集群工程。大桥钢索、桥面和桥墩等均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钢筋混凝土沉 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要求,沉管管底深埋于海面以下最深处可达44.5 m,是目前 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隧道内不仅可通车,还可餐饮、休闲和加油等。承载沉管隧道的海床 由坚硬的花岗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云母(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铝等)等多种矿物组成。 阅读上述内容,
20、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材料在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时体现了金属的 性。 (2)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的特性是 、 。 (3)海床矿物中含有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是 ,它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 。 (4)沉管隧道内的加油站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写一个),目的是 。 答案答案 (1)延展 (2)耐腐蚀 强度大(合理即可) (3)SiO2(或Al2O3) 氧化物 (4)禁止烟火(合理即可) 防止爆炸(合理即可) 解析解析 (1)金属材料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2)海水对金属具有腐蚀性,且由题 给信息可知沉管管底深埋于海面以下最深处可达44.5 m,所以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的特性是
21、耐腐蚀、 强度大等。(3)海床矿物中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化学式分别为SiO2、Al2O3,二者均属于氧化物。 (4)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挥发出的汽油,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其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可发生爆 炸,故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等。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延展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物质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 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下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 1.(2019新疆,16,6分)粮食、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是我们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菠菜营养丰富,豆 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等,但民间有“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说法。某化学
22、兴趣小组针对此 说法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 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原因可能是 。 【实验探究】 (1)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 (2)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教师专用题组 (3)醋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Ac。写出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白色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可见菠菜中的草酸盐能与钙盐反应生成草酸钙。 【反思与应用】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
23、答案答案 (6分)【提出猜想】菠菜中的草酸盐与豆腐中的钙盐反应生成草酸钙 【实验探究】(1)使溶液M中的离子完全沉淀 (2)CO2+Ca(OH)2 CaCO3+H2O (3)CaCO3+2HAc Ca(Ac)2+CO2+H2O (4)CaC2O4 【反思与应用】减少菠菜中草酸盐的含量 解析解析 【提出猜想】根据题中资料可知,菠菜中含有草酸盐,豆腐中含有钙盐,菠菜和豆腐同食,菠菜中的 草酸盐与豆腐中的钙盐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钙沉淀。【实验探究】(1)菠菜样 品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溶液M中含有草酸盐和碳酸盐,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可以使草酸根离子和碳酸 根离子完全转化为草酸钙和碳酸钙
24、沉淀。(2)白色沉淀A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和碳酸钙,加入足量的醋 酸溶液,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气体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Ac Ca(Ac)2 +CO2+H2O。(4)草酸钙与醋酸不反应,所以白色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化学式为 CaC2O4。【反思与应用】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目的是减少菠菜中草酸盐的含量。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时要关注题目中给出的资料,提取资料中的有用信息:草酸钙不溶于水,菠菜中含有 丰富的草酸盐、碳酸盐,豆
25、腐中含有钙盐,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结合 所学知识就可以解答本题。 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在解答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时,一定要突出“完全沉淀”;书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时,把“Ac”作为原子团,不能分开;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正确运用“”“”等符号。 2.(2017山西,25,5分) 氦 气 氦气(He)在空气中的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 5克/升,大约是氢 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 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将氦气的微泡掺入塑料或合成纤维, 制
26、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 含有氦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氦的沸点是-268.9 ,固态氦的熔点为-272.3 ,它与“绝对零度”(-273.15 ) 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氦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 究上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1)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 (2)掺入氦气微泡的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区分羊毛和制作“太空服”的合成纤维,方法是 。 (3)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
27、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 。 答案答案 (1)密度远小于空气 稳定(或不易燃不易爆) (2)合成(或有机合成) 灼烧 (3)制造低温环境(或冷藏)(合理即可) 解析解析 (1)氦气能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的是氦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并且化学性质稳定,安全性高的性 质。(2)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泡沫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羊毛灼烧时有烧焦 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时无此气味,故区分两者可以用灼烧的方法。(3)液氦的超低温特性决定了它 可以制造低温环境。 3.(2017北京,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说起二氧化硫(SO2),你可能首先想到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
28、。其实你真的了解SO2吗? 难道它只是有害物质吗? SO2与食品工业 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 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按照我 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标准中部分食品SO2的最大残留量 食品 蜜饯 葡萄酒 食糖 水果干 巧克力 果蔬汁 最大残留量 0.35 g/kg 0.25 g/L 0.1 g/kg 0.1 g/kg 0.1 g/kg 0.05 g/kg SO2与硫酸工业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
29、制硫酸的关键步骤是SO2的获取和转化。工业利用硫制硫酸的主要 过程示意如下: 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工业上可先用氨水 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 SO2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空气,可以 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 ,例如,对燃煤进行脱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 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的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 量。 现在,你对SO2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对SO2还会有更全面的
30、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食糖中的SO2最大残留量为 g/kg。 (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 。 (3)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涉及的含硫物质有S、 和H2SO4。 (4)硫酸工业生产中,吸收尾气中SO2的物质是 。 (5)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 (填序号)。 A.将煤块粉碎 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 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答案答案 (1)0.1 (2)防腐、抗氧化 (3)SO2、SO3 (4)氨水 (5)BCD 解析解析 (1)由题表格中数据可知食糖中SO2的最大残留量为0.1 g/kg。(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适量添加
31、SO2 可防腐、抗氧化。(3)根据题中卡通图示可知含硫元素的物质有S、SO2、SO3、H2SO4。(4)由题中“SO2 与硫酸工业”的相关信息可知,工业制硫酸,尾气中二氧化硫可用氨水吸收。(5)A项,将煤块粉碎,不能改 变煤的含硫量,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不变;B项,对燃煤进行脱硫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项,煤改 气或煤改电可以减少SO2的排放;D项,循环利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4.(2017福建,15,15分)(1)化学小组选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仪器的名称:a是 ,b是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 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
32、标号,下同)和 。 (2)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O2+2CO2 2K2CO3+2I2 乙:4KI+O2+2H2O 4KOH+2I2 .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 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 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
33、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 实验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3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 固体泛黄的现象。 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 。 【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 共同作用 的结果。 答案答案 (15分)(1)试管 酒精灯 2KMnO4 K2MnO4+MnO2+O2(或“2H2O2 2H2O+O2”等其他合理答案) A(或“B”
34、) D 说明:气体发生装置与化学方程式相对应才得分;没写化学方程式只填气体发生装置不得分 (2)CO2+Ca(OH)2 CaCO3+H2O 无法判断K2CO3是按反应甲原理产生,还是按反应乙原理生成的KOH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产生的(或其 他合理答案) 反应乙不是造成碘化钾泛黄的原因(或其他合理答案) 往瓶中再加入少量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或“O2、H2O和CO2”) 解析解析 (1)a是试管,b是酒精灯。实验室制氧气有三种方法,即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 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KMnO4 K2M
35、nO4+MnO2+O2、2KClO3 2KCl+3O2、2H2O2 2H2O+O2;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 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选A;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 发生装置选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D。(2)往泛黄的碘化钾固体中加 入足量稀硫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H2O。反应乙原理中生成的氢 氧化钾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通过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二氧化碳,只能判断固 体中含有碳酸钾,但无法判断碳酸钾是按反应甲原理产生的,还是按反应乙原理生成的氢氧化钾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的。将碘化钾放在盛有湿润的氧气的集气瓶中,数日后固体不泛黄,说明碘化钾与 氧气、水不反应,反应乙不是造成碘化钾泛黄的原因。将碘化钾放在盛有氧气、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 集气瓶中,数日后固体不泛黄,说明没发生反应;由题意知某些气体与固体的反应须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 所以可往瓶中再加入少量水,观察固体是否泛黄。由实验可知碘化钾泛黄是碘化钾与氧气、二氧化 碳、水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