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10主题十 科学探究.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79142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PTX 页数:117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10主题十 科学探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2021年北京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10主题十 科学探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2021年北京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10主题十 科学探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2021年北京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10主题十 科学探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2021年北京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10主题十 科学探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考生物 (北京专用) 主题十 科学探究 考点1 科学探究的过程 1.(2020北京,5,1分)京白梨是唯一冠以“京”字的北京特色果品。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 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图示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 C.12 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6 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 答案答案 C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A正确;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正确;从题 图曲线可知,三个温度中6 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最低,因此6 条件下果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

2、有机 物最少,有利于果实贮藏,D正确;根据图例及曲线可知,三个温度中20 条件下贮藏的果实在第6天时呼 吸速率达到最大,故20 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C错误。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对于坐标曲线图,首先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图例代表的含义,然后看曲线的几个重要点:起 始点、拐点、最高点、最低点。 2.(2020湖南湘潭,19,2分)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疾病, 某科研机构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表实验: 编号 小鸡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10只 不做处理,正常喂养 小鸡全部存活 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

3、死亡 丙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存活 丁组 10只 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两 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B.每组实验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 C.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而不是用1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D.丁组实验结果预测:部分小鸡成活,部分小鸡死亡 答案答案 D 甲组未做处理,正常喂养,可以作为对照组,甲、乙对照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甲组小鸡没 有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而乙

4、组小鸡接种了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则两组的变量是活的H7N9 型禽流感病毒,A正确。根据控制单一变量原则,每组实验应选择等量、个体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 鸡,只有接种的物质不同,B正确。根据实验重复原则,1只小鸡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 每组小鸡数量用10只,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C正确。丙组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 毒后,小鸡全部存活;丁组的处理方法是先给小鸡接种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体内会产生 相应的抗体),两周后,再给它们接种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将全部存活,D错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本题的重点是理解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基本原则(

5、控制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原则等)、抗 体与抗原的关系。 3.(2020山东东营,6,2分)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 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 是( ) 没有蚂蚁生 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 的金合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 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存活率和高度 B.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有害 C.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6、并能促进幼苗生长 D.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答案答案 C 根据实验目的“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以及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有 蚂蚁生活,A错误;从表格数据看出,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10个月的存活率以及幼苗生长的高度均大于没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可知,蚂蚁对金合欢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B错误,C正确;实验没有 对栖居蚂蚁数量的多少进行探究,得不出“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的结论,D错误。 4.(2019江苏连云港,14,1分)吸烟、酗酒、吸毒都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不良行为,某同学设计实 验来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有关该探究实验

7、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花鸟虫鱼市场购买或在池塘捕捞水蚤 B.实验假设只能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 C.需要设计多组浓度梯度实验进行探究 D.要观测水蚤的心率,可设计表格统计数据 答案答案 B 在进行探究类实验的假设时,可以是肯定的假设,也可以是否定的假设,故B错误。 名师点睛名师点睛 实验假设是在做实验前给出的预判,所以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实验结果出现后,根 据结果来证实假设是对还是错。 5.(2020福建,34,6分)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植物的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 科研人员对扁豆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绿

8、色扁豆上, 而在相邻的紫色扁豆上仅有少量。蚜虫为什么不选择紫色扁豆呢? 假设一: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有关。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每个装置内放入生长状态相同的绿色、 紫色扁豆各一棵。将甲、乙装置分别放在两种实验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实验重复3次。 (1)由于黑暗环境中蚜虫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步骤的两种实验环境应分别是 。 (2)若观察到甲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绿色扁豆上,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 色扁豆上,则 假设不成立。而实际结果确实如此。 进一步探究:是不是扁豆的某种成分影响了蚜虫的选择呢?经分

9、析发现紫色扁豆中含有物质A,而绿色扁 豆中没有,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假设二: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物质A有关。 实验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表: 组别 项目 丙组 丁组 人工饲液 一定量10%蔗糖溶液 ? 物质A 不加物质A 实验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1次/小时 18次/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2分钟/次 1.5分钟/次 (3)实验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 ,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 。 (4)实验结论:大多数蚜虫不选择紫色扁豆是因其含有物质A。比较丙丁两组数据,支持该结论

10、的实验结 果是: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 ; 。 答案答案 (1)黑暗和明亮(顺序可对调) (2)绿 (3)物质A(物质A的有无) 一定量10%蔗糖溶液 (4)低 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短(丙组的每小时总取食时间比丁组短) 解析解析 (1)实验一探究的是“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有关”,因黑暗环境中无光线刺激,可与明 亮环境形成对比,故设置的两种环境可为黑暗和明亮(顺序可对调)。(2)若假设不成立,即蚜虫对扁豆的 选择与颜色无关,则不管明亮与黑暗,蚜虫大多数都出现在绿色扁豆上。(3)对比表格中丙、丁两组可看 出,变量为物质A(物质A的有无),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如都加入一定量10%

11、蔗糖溶液。(4)实验二 的结论是“大多数蚜虫不选择紫色扁豆是因其含有物质A”。通过比较丙丁两组数据,支持该结论的实 验结果有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低;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短(丙组的每小时总取食时间 比丁组短)。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充分利用表格中数据对比各组,判断实验变量,再结合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结果和结论。 6.(2019北京,19,7分)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培育可以连续开花(花期较长)的月季 新品种,生物小组进行下列实验。 (1)同学以单季花月季(花期较短)为亲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代种子若干,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 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

12、下实验: 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可知,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 。 比较第 组实验结果可知,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 。 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 a.低温条件和湿沙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沙条件更为重要 b.在低温条件和湿沙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沙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沙不能打破休眠 (2)同学们将已萌发的种子培育至开花,观察植株花期长短,结果如下: 亲代 单季花 单季花 子代 单季花 连续开花 单季花和连续开花是一对相

13、对性状。由结果可知,连续开花为 性状。 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 (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 。 答案答案 (1)4 2、3 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 c (2)隐性 aa (3)扦插或营养繁殖 解析解析 (1)比较第1、2组实验条件及结果,第2组不与湿沙混合4 保存60天,之后常温培养,萌发率为1 9%,而第1组不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之后常温培养,萌发率为0%,故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4 。 从结果(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可知,是否与湿沙混合是该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故该对照 实验为第2组和第3

14、组。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与 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说明仅有湿沙不能打破种子休眠,再结合第2、3 组实验可得出结论是低温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湿沙可以促进该效果,故选c。(2)据图可知,亲代均为单季 花,而子代既有单季花也有连续开花,所以连续开花为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3)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 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常用的方法是营养繁殖,包括嫁接、扦插、压条等,对于月季而言,扦插是简便易行的 方法。 解题技巧解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的重点是要抓住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快速判断显隐性性 状的妙招:无中生有为隐性,有

15、中生无为显性。 7.(2019广东,33,10分)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 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 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表所示。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红 25 + 2号 天竺葵 黄 ? + 3号 天竺葵 绿 25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小)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 。 (2)实验结果表明,在 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

16、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 机物或 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3)增设4号容器,进行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 -”,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 的天竺葵 (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3号容器中的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 。 答案答案 (1)光的颜色 25 (2)红 CO2 (3)有 天竺葵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大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 解析解析 (1)从研究目的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的颜色。根据单一变量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 置为25 。(2)从表格氧气变化量可知,红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光合作用强度除了可以用氧 气变化量来表示外,也可以用有机

17、物或二氧化碳的变化量来表示。(3)增设4号容器,进行黑暗处理(其他 实验条件相同),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氧气的含量较实验前下降,氧气变化量表现为“- -”,而3号 容器未进行黑暗处理,氧气变化量表现为“-”,说明3号容器中能进行光合作用,从氧气含量不增反而下 降可知,天竺葵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大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与表中数据结合提取有用信息,熟悉实验基本原则;在有光的条件下,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氧气变化量能反映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强弱关系。 考点2 教材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与设计 1.(2020山东青岛,33,1分)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18、 A.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需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 B.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在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时,用燃烧的蜡烛迅速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火焰立即熄灭,说明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选取自身具备萌发能力的种子,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装置如图, 该实验变量是空气 答案答案 C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特性,燃烧的蜡烛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火焰熄灭,说明瓶内氧气少,不 能支持燃烧,故本实验只能证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不能证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C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要

19、证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需要将瓶内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 证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2020广东普宁,6,1分)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使物像成在视野中央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C 观察和解剖花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观察子房内的胚珠 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答案答案 A 显微镜操作对光时,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这说明光线能够通

20、过,对光成功,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叶片脱色后用清水漂洗,再向叶片滴加碘 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生成,B正确;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观察子房内的胚珠,C正确;为防止量筒 内水分在自然状态下的蒸发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要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D正确。 3.(2020湖南湘潭,4,2分)显微镜是生物实验的常用工具,下列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观察黄瓜果肉细胞 观察草履虫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人体的几种组织 酒精对水蚤心 率的影响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A. B. C. D. 答案答案 A 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观察黄瓜果肉细胞,需使用显微镜;观

21、察草履虫,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需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结构,借助放大镜就可以观察,不需要使用 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几种组织需借助显微镜;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 动并记录心跳次数;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现象(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不需要 显微镜。所以需要显微镜的是。故选A。 4.(2020海南,28,2分)如表所列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操作 目的 A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 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清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 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

22、动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 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时经 常向棉絮滴加清水 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 D 观察叶片的结构 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上表皮 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 答案答案 D 根据实验的重复性原则,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可以减少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准确,A正 确;动物细胞最外层为细胞膜,若将动物细胞直接放入清水中,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所以要放入生理盐 水中,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正确;鱼通过鳃呼吸,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用浸湿的棉絮包裹 鳃盖和躯干,利于小鱼通过鳃从湿润的环境中获得氧气,C正确;陆生植物叶的气孔主要存在于下表皮, D错误。 5.(2019北京,6,1分)下列关

23、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食物消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 C.两试管置于37 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D.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乙试管中液体变蓝 答案答案 D 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其消化淀粉的最适宜温度为人体体温,约37 ,在 该温度条件下该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色,故甲试管中液体变蓝,乙试管中液 体不变蓝,A、B、C正确,D错误。 6.(2019广东,11,1分)图a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图b是用显微镜 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棉

24、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其正常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D.图中血管和血管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答案答案 D 鱼用鳃呼吸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的目的是维持其正常呼吸,A正 确;该实验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的血液流动,B正确;毛细血管很细,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为毛细血管,C正确;动脉是从心脏输送血液到全身各处血管,静脉是运输血液回心脏的血管,为动脉, 为静脉,D错误。 巧学妙记巧学妙记 由主干到分支的为动脉,由分支到主干的为静脉。 7.(2018北京,3,1分)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

25、( ) A.观察气孔叶表皮 B.观察子房雄蕊 C.观察根毛根尖 D.观察子叶种子 答案答案 B 菜豆植株气孔主要分布在叶表皮,可选叶表皮为实验材料来观察气孔,A正确;雌蕊包括柱 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B不正确;根毛位于根尖的成熟区,可选取根尖为实验材料观察根 毛,C正确;种子中具有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D正确。 8.(2020北京,19,6分)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 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20

26、?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 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 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 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 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 。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 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

27、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答案答案 (1)微塑料A (2)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3)消化和吸收 乙组体重 增长,而丙组体重降低 (4)数量多,排列整齐 (5)c 解析解析 (1)对比表中乙组和丙组的不同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A的浓度,再由题目及表中实验结果 的描述,确定本实验探究的是微塑料A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实验中自变量是微塑料A的浓度,甲 组起对照作用,再依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除变量外,其他

28、条件都相同,因此甲组的饲料中不添加微塑料 A,其他处理均与乙、丙组相同,故饲喂方式为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3)小 肠绒毛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若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则会影响小 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由表可知,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乙组小鼠体重增长值为1.84 g/只,说明 乙组小鼠体重在增长,而丙组小鼠体重增长值为-0.12 g/只,说明丙组小鼠体重在降低。(4)为消除微塑料 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如果恢复后的小鼠小肠绒毛状态和甲组小鼠相 同,即数量多,排列整齐时,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5)经

29、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增加微塑料的产 生,故c不符合题意。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先根据探究目的和表格数据确定实验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科学 的结论。 考点1 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专用题组 1.(2019湖北黄冈,13,1分)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为了了解黄冈市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圈养起来观察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视野中可见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答案答案 B 动物行为研究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应研究动物在

30、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因此,不能干扰其正常 的生活,所以不能将动物圈养起来观察,故B错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教材实验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2.(2019山东枣庄,31,1分)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观察桃花的正确顺序是( ) 用镊子摘下花瓣 用镊子摘下雄蕊 用镊子摘下萼片 用镊子摘下雌蕊 A. B. C. D. 答案答案 C 观察动植物器官时,常常采用由外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花由外及里的结构是:萼 片花瓣雄蕊雌蕊。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明确正确的观察方法、顺序和花的结构特征。 3.(2019湖南娄底,10,1分)甲、乙实验装置均在适宜温度、充足阳光的环境下进行,找出正确的选项 ( )

31、 A.甲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 B.乙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 C.甲的红墨水滴不移动 D.乙的红墨水滴不移动 答案答案 B 对比甲乙装置可见,甲内有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乙内有碳酸氢钠溶液(为植物 提供二氧化碳),甲的红墨水滴向左移动,乙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明确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的作用。 4.(2019山东潍坊,1,1分)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 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答案答案 B 实验法要点是对照原则

32、,控制单一变量原则;观察法一般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测量法需要借 助测量工具。从题干信息“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可知主要采用调 查法。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熟悉常见科学研究方法的要点。 5.(2019山东潍坊,10,1分)选取干重相等的4份黄豆种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如表不同处理后,分装在 密闭的保温容器内。一段时间后,瓶内温度最高是( ) 答案答案 B 风干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新陈代谢比较缓慢,产生的热量很少;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灭 菌,温度会随着冷却而降低;灭菌后浸水萌发,热量只来源于萌发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而未灭菌直 接浸水后萌发的装置中,

33、除了种子萌发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外,还有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因此B 的温度最高。 6.(2019山东潍坊,11,1分)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表中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 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装置 物质 温度() 酵母菌+葡萄糖+水 2530 酵母菌+水 2530 酵母菌+葡萄糖+水 05 酵母菌+葡萄糖+水 95100 A.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C.在某一时间段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将重新置于2530 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答案答案 D 对照,单一变量为葡萄糖,

34、故可以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A正确; 对照,单一变量为温度,故可以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B正确;酵母菌能发酵产生酒精,C正确; 的温度为95100 ,酵母菌在该温度下已死亡,即使重新置于2530 的环境中,酵母菌也不能继续发 酵,D错误。 7.(2019山东潍坊,25,1分)某研究员利用四组条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讨营养物质X和物质Y对大白鼠体重 增加量的影响。对大白鼠的实验处理如表,获取四周内的体重增加量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甲 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乙 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 丙 未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丁 未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

35、射物质Y A.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 B.甲、丙对照说明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 C.物质Y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机物 D.第1周到第4周,物质X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约100 g,而物质Y不能 答案答案 D 甲、乙对照,单一变量为是否注射物质Y,结果说明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的影响,A错误;甲、 丙对照,单一变量为是否提供营养物质X,结果说明营养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的影响,B错误;从题干中 不能确定Y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有机物,C错误;从表格、曲线图看出,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的是 乙,从第1周到第4周,大白鼠体重增加量超过100 g,而注射物质Y未提供营养物质X的是丙,

36、大白鼠四周后 体重增加量没有超过100 g。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抓住对照实验中单一变量与实验结果的关系,图文结合,提取关键信息。 8.(2019山东德州,1,1分)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 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表达交流 答案答案 B 提出质疑后给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这是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作出假 设。 9.(2018山东临沂,22,2分)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 发现的

37、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 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 模拟实验 观察化石 进行比较 科学推测 A. B. C. D. 答案答案 B 发现、观察并研究泰坦龙类恐龙化石,与霸王龙、剑龙等进行比较,推测出这种巨型恐龙是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此过程中运用了观察法、比较法和科学推测法。 10.(2018广东,30,2分)如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蚕卵数(个)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 (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探究的问题

38、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B.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D.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 答案答案 D 表格中培养温度是20 时,家蚕卵孵化率为98%,高于其他两组。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三个 温度中最适宜家蚕卵孵化的温度是20 。 11.(2017湖北武汉,19,3分)我们在进行探究实验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其平 均值,但有些实验却是例外。下列实验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 ) 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C.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答案答案 D

39、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这个实验中,探究的是淀粉“质”的变化,不需要测定平均 值。 考点2 教材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与设计 1.(2019广东,21,1分)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菌效果,设计如图实验: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 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和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的抑菌圈的大 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答案答案 D 据题图信息可知,浸泡过抗生素b的滤纸片产生的抑菌圈最大,因此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

40、素b, A正确;丙滤纸片未浸泡过抗生素,起对照作用,为保证单一变量,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该相同, B、C正确;该实验中未出现病毒,故D错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认识抗生素的作用: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 2.(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8,1分)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 下实验(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 B.甲装置中和对照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烧的蜡烛熄灭 答案答案 B 从图甲装置可知,锡纸将半张叶片遮光

41、与不遮光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脱色并 滴加碘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不遮光部分变蓝色,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透明塑料袋内装有固体氢 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袋内的叶片与袋外的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 原料,A正确。因为甲装置中与都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的塑料袋内,都因缺少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都不产生淀粉,因此不能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错误。乙、丙装置中的萌发的种子 有较强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C、D正确。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找准能够形成对照实验的两个组,熟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方程式和经典实验现象。 3.(2019湖南娄底,9,1

42、分)如图是某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观察装片的过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abcd B.观察装片时甲为镜筒上升,乙为镜筒下降 C.欲将视野右上角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D.该同学觉得看到的细胞太小,就转动转换器,又觉得太暗,继而换成平面镜 答案答案 C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滴(生理盐水)取(刮)涂盖染,如图,应 该是abdc,A错误。镜筒下降时,眼睛需要离开目镜,注视着镜筒下降;镜筒上升时,眼睛对准目镜观察视野 里的物像,故甲为镜筒下降,乙为镜筒上升,B错误。根据显微镜成像原理,当物像

43、不在视野中央时,要想把 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所在方向移动,C正确。视野光线暗可换成凹面镜或者增大光圈, D错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熟悉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显微镜的正确操作等知识。 4.(2019山东潍坊,3,1分)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以下有关分析正确 的是( ) 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 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 D.乙中的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答案答案 C 根据显微镜成像原理,将甲变为乙时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A错误;甲变为乙时,由低倍镜 变为高倍镜,视野变暗,B错误;乙中1为气孔,2为保卫细胞,3为表皮

44、细胞,据图可知,气孔为开放状态,故结 构2处于吸水状态,C正确;植物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5.(2019山东潍坊,23,1分)回顾你所做过的生物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通过反射回应刺激 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37 是消化酶的适宜温度 C.“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把刮取物置于生理盐水中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答案答案 A 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不能产生反射,故A错误。 6.(2019江西,13,1分)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

45、确的是( ) A.装置A是为了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B.若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若装置B中换成煮熟的种子,则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D.若装置B中改用新鲜的豆苗,则该装置一定要放在光照环境下 答案答案 D 本题是为了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有光无光均可,但若改用新鲜的豆苗,则该装置应 放在无光环境中,D说法不正确。 7.(2019江苏南通,2,1分)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该实验方案中、应为( )

46、A.25 、干燥土壤 B.25 、湿润土壤 C.10 、干燥土壤 D.10 、湿润土壤 答案答案 B 本题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根据控制单一变量原则,除光照这一条件外,其他条件 均应相同,故正确答案为B。 8.(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8,1分)以下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做对照实验,要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B.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C.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不变蓝 D.本实验可以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答案答案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因此未遮光部分能产生

47、淀粉,遇碘液变 蓝色,故C不正确。 9.(2019山东德州,25,1分)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碘液的是( ) A.观察鸡卵的结构 B.观察酵母菌 C.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答案答案 A 碘液在初中阶段实验中有两大用处:一个是对细胞进行染色,方便观察细胞核;另一个是用于 检验是否存在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观察鸡卵的结构不需要碘液,正确答案为A。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归纳碘液的作用。 10.(2018广东,17,2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

48、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的生成 答案答案 C 把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应隔水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以防酒精直接加热而发生危 险。 11.(2018山东临沂,25,2分)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需要设置重复组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在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可直接接种 C.“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测得大花生里也有小花生,一定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在进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观察,再 放入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也可颠倒 答案答案 A 在进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时,为减小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求各组的平均值,A 正确;“检测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生物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北京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10主题十 科学探究.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