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79147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PTX 页数:106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考生物 (全国版) 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 考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2020湖北宜昌,33,2分)关于实验设计的说法:要设计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求多组的 平均值,可尽量减小误差;设计重复组或减少实验对象数量,可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答案 A 为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发生,需要增加实验对象的数量,错误。故选A。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明确对照实验中设置重复组、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的方法:增加实验对象的数量、增加 实验次数求平均值。 2.(2020云南昆明,6,1.5分)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分析

2、错误 的是( ) A.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B.实验前都不需要暗处理 C.可用酒精溶解叶绿素 D.可用碘液检测有无淀粉产生 答案答案 B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中,最后需要通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是否 变蓝,从而判断叶片是否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因此实验前仍需要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所以实验 前需要暗处理一昼夜。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明确实验原理:实验前暗处理是为了去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滴加碘液观察叶片是否变蓝,是 通过检验叶片是否有淀粉产生来判断叶片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 3.(2020湖北宜昌,32,2分)为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如表要求

3、 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 B.乙丙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C.甲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形成两组对照,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答案 D 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A错误;乙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B错误;甲与丙变量不 唯一,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错误。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充分利用表中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唯一变量才能形成对照实验。 4.(2020山东青岛,33,1分)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

4、是( ) A.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需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 B.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在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时,用燃烧的蜡烛迅速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火焰立即熄灭,说明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选取自身具备萌发能力的种子,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装如图,该 实验变量是空气 答案答案 C 氧气有支持燃烧的特性,燃烧的蜡烛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火焰熄灭,说明瓶内氧气少,不 能支持燃烧,故本实验只能证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不能证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C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

5、展 要证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需要将瓶内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 证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5.(2020湖南株洲,11,2分)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实验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双面刀片 制作叶片的横切面切片 B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分解 C 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检验二氧化碳 D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 显微镜 分辨血管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流动情况 答案答案 C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故C符合题意。 6.(2020山东泰安,3,1分)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的

6、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随机抽取适量样本,重复测定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C.观察临时装片时眼睛看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看清物像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实验装置要在37 恒温条件下保持足够时间 答案答案 C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物镜,以免压碎玻片。 7.(2020福建,25,2分)如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 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大蒜芥的影响 B.第2

7、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答案答案 B 第1周,题图中四条曲线即四组种子的发芽率几乎都为0,因此,无法证明种子的发芽率为0是受 大蒜芥的影响,A错误;第25周,时间越长,路边青组A与A发芽率的差值越大,说明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 边青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越大,B正确;对比A、B两组,在没有大蒜芥作用的情况下,B组发芽率明显低于A 组,说明水杨梅种子发芽率原本就低于路边青种子,与大蒜芥无关,C错误;从题图可看出,路青组A与A发 芽率的差值远大于水杨梅组B与B

8、发芽率的差值,说明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水杨梅的 大,D错误。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充分利用曲线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趋势的影响。 8.(2019四川绵阳,21,1分)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 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比较 B.抽样检测 C.作出假设 D.生物分类 答案答案 B 由题干叙述“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 品安全检查”可知,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抽样检测。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从题干中抓取关键词“随机采集,部分留样”。 9.(2019湖南湘潭,12

9、,2分)医学人员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依次检查了不同近视 程度的志愿者180人的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眼轴长度/mm 26.99 27.0028.49 28.5029.99 30.00 平均视力 1.02 0.96 0.82 0.46 提示: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 A.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好 B.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 C.眼轴长度与视力好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D.眼轴长度30.00 mm的志愿者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答案 B 已知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故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平均视力越来越小,视力越来越差,A错

10、误、B正确;眼轴长度与视力好坏有明显的负相关,C错误;眼轴长度30.00 mm的志愿者是近视眼,需要 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错误。 10.(2019北京,4,1分)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初步筛选适合西 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 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栽培品种 答案答案 D 因为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CO2吸收速

11、率越高,光 合作用速率越高,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由题图可知,乙品种砂生槐的CO2吸收速率最高,因此,乙品种 最适合选为该地区的栽培品种,D错误。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根据统计图中的纵坐标(CO2吸收速率)确认与之相关的关系:光合效率高长势好适应环 境。 11.(2019广东东莞,18,2分)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 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甲 20 光照 竖放 乙 20 光照 横放 (不统计) 丙 20 黑

12、暗 竖放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答案答案 D 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但不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12.(2019山东枣庄,36,3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中,染色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 3次 B.在“观察葫芦藓”实验中,用刀片将孢蒴切开,然后用显微镜观察里面的孢子 C.在“观察

13、枝芽的结构”实验中,先将枝芽纵剖,再从枝芽基部横切 D.在“观察鸡蛋的结构”实验中,先用解剖剪将外层卵壳膜剪破,再用镊子拨开后观察气室 答案答案 B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中,染色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引,重复23次,A正确;观察葫芦藓棕褐色孢蒴里的孢子需用放大镜,B错误;先将枝芽纵剖,再从枝芽基部 横切切下枝芽,然后放在解剖盘中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特点,C正确;做实验时,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先 将鸡蛋用解剖剪刀剪破外卵壳膜,再用镊子拨开后观察气室,D正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 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

14、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13.(2018广东,8,2分)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答案答案 C 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时观察要仔细,要如实做好记录,实事求是,不能 根据个人的喜好有选择地记录。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明确调查是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如实记录。 14.(2018山东临沂,22,2分)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 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

15、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 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 模拟实验 观察化石 进行比较 科学推测 A. B. C. D. 答案答案 B 发现并认真观察、研究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并与霸王龙、剑龙化石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泰 坦巨龙类恐龙是目前发现的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运用了观察法、比较法和科学推测法。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明确科学推测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之一,前期应该认真地观察、比较。 15.(2016浙江宁波,6,2分)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使物像在视野中央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叶片脱色、

16、漂洗后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C 观察和解剖花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观察子房内的胚珠 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答案答案 A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中光线的强弱,不能使物像移动;要移动物像,需要移动装 片。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对光”的步骤。 16.(2020湖南长沙,30,5分)某研究机构对浏阳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大围 山选择了40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这次调 查发现了哺乳类5目10科15种,其中食肉目有9种;鸟类7目19科55种

17、,其中雀形目有40种。调查还统计了 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 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 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 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 (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大围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 (2)本次调查统计的物种总数为 。鸟的种类在 (填植被类型)中最多。 (3)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和 ,是动物生存的基础。 (4)请将阔叶林中哺乳类的物种数转化为柱状图补充在图中。 答案答案 (1)不能 (2)70 阔叶林 (3)食物来源/有机物 (4)补充如图 解析解析 (1)本次调查在40个

18、位点设置了红外相机,属于抽样调查,因此不能记录下大围山所有的鸟类和哺 乳类。(2)本次调查发现鸟类物种有55种,哺乳类物种有15种,则物种总数为70种;由表中数据可知,鸟的 种类在阔叶林中最多。(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因此,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为其他生物提供 了充足的氧气和食物来源(或有机物)。(4)根据表中数据显示,阔叶林中哺乳类物种数为12,所以补充柱 形图答案见图。 17.(2018湖南长沙,31,5分)目前校园“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某大学社团随机发放问卷两千份进行调 查,统计结果如表: 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及健康危害情况统计表 使用电子产品情况 健康危害情况人数 使用时间 人数

19、 颈肩痛 手腕部疼痛 眼部不适 轻度社交障碍 24小时 963 178 48 288 136 56小时 579 115 102 252 127 6小时以上 458 174 92 224 133 合计 2 000 467 242 764 396 (1)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 (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 (2)表格中“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哪方面的健康状态? (填字母)。 A.身体 B.心理 C.社会适应 (3)从表格数据分析,使用时间为 的学生出现颈肩痛的比例最高。 (4)如图是健康危害情况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柱形图,请你将图补充完整。 (5)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很

20、多人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身边亲友,你想对 身边的“低头族”说点什么? 。 答案答案 (1)抽样调查法 (2)C (3)6小时以上 (4)如图(图形、数据标注正确) (5)你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走吗?(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解析 (1)由题目叙述“随机发放问卷两千份进行调查”可知,采用的探究方法为调查法,由于人数太多, 因此采用2 000份问卷进行抽样调查。(2)与人交往的社交活动评价的是人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情 况。(3)据表格数据可见,24小时、56小时、6小时以上出现颈肩痛的百分比分别为178963100%1 8.4%、115579100%19.8%、174458100%37.9%。对比可知

21、,使用时间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颈 肩痛的比例最高。(4)由表中数据可知,使用电子产品感到眼睛不适的人所占的百分比为7642 00010 0%38.2%。图见答案(图形、数据标注正确)。(5)长期低头看手机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危害,还因不 能跟身边人交流,对身边亲近的人也是一种伤害,善意的提醒一下“低头族”:你能放下手机和我一起走 走吗?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掌握调查法的特点,学会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考点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2020湖北宜昌,29,2分)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探究实验重

22、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在得出结 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答案 B 重复多次实验,也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因为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被各种因素影响。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明确通过实验得到科学结论,尝试和错误的次数是不定的。 2.(2019山东德州,1,2分)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 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表达交流 答案答案 B 从题目叙述“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可知,这是奥地利动物学家弗里

23、施对怀疑 “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的一种判断,属于作出假设。 3.(2019江苏南通,2,2分)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该实验方案中应为( ) A.25 ,干燥土壤 B.25 ,湿润土壤 C.10 ,干燥土壤 D.10 ,湿润土壤 答案答案 B 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变量(光照)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本实验探究 的是“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而表格中无关变量温度和土壤条件应相同, 故为25 ,为湿润土壤,B符合题意。 解题关键解题

24、关键 对照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4.(2019江苏连云港,14,1分)吸烟、酗酒、吸毒都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不良行为。某同学设计 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有关该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花鸟虫鱼市场购买或在池塘捕捞水蚤 B.实验假设只能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 C.需要设计多组有浓度梯度的实验进行探究 D.要观测水蚤的心率,可设计表格统计数据 答案答案 B 实验的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判断,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5.(2018湖南娄底,14,2分)生物兴趣小组配制了只含有水分和适量无机盐(种类齐全)的培养液,请问该培 养液可培养下列哪种生物

25、( ) A.衣藻 B.酵母菌 C.乳酸菌 D.病毒 答案答案 A 衣藻含有叶绿体,可以将水和无机盐作为营养物质的来源,同时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明确不需要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生物是含叶绿体的植物。 6.(2018山东青岛,8,1分)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变蓝,不变蓝 D.该实验可以得出37 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结论 答案答案 D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无法得出温度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的结

26、论。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明确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而不是温度。 7.(2020福建,34,6分)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植物的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 科研人员对扁豆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绿色扁豆上, 而在相邻的紫色扁豆上仅有少量。蚜虫为什么不选择紫色扁豆呢? 假设一: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有关。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每个装置内放入生长状态相同的绿色、 紫色扁豆各一棵。将甲、乙装置分别放在两种实验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实验重复3次。

27、(1)由于黑暗环境中蚜虫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步骤的两种实验环境应分别是 。 (2)若观察到甲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绿色扁豆上,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 色扁豆上,则 假设不成立。而实际结果确实如此。 进一步探究:是不是扁豆的某种成分影响了蚜虫的选择呢?经分析发现紫色扁豆中含有物质A,而绿色扁 豆中没有,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假设二: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物质A有关。 实验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表: 组别 项目 丙组 丁组 人工饲液 一定量10%蔗糖溶液 ? 物质A 不加物质

28、A 实验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1次/小时 18次/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2分钟/次 1.5分钟/次 (3)实验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 ,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 。 (4)实验结论:大多数蚜虫不选择紫色扁豆是因其含有物质A。比较丙丁两组数据,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 果是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 ; 。 答案答案 (1)黑暗和明亮(顺序可对调) (2)绿 (3)物质A(物质A的有无) 一定量10%蔗糖溶液 (4)低 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短(丙组的每小时总取食时间比丁组短) 解析解析 (1)本实验的探究目的是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有关,因黑暗环境中无光线刺激,可与明 亮环境形成对比,故设

29、置的两种环境可为黑暗和明亮(顺序可对调)。(2)若假设不成立,即蚜虫对扁豆的 选择与颜色无关,则不管明亮与黑暗,蚜虫大多数都出现在绿色扁豆上。(3)把表格中丙、丁两组作对比 可看出,变量为物质A(物质A的有无),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故丁组应加入一定量10%蔗糖溶液。 (4)本实验的结论是大多数蚜虫不选择紫色扁豆是因为其含有物质A。通过比较丙丁两组数据,支持该 结论的实验结果是丙组的平均取食频率比丁组低;丙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丁组短(丙组的每小时总 取食时间比丁组短)。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充分利用表格中数据对比各组差异,判断出实验变量,再结合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结果和结 论。 8.(2020

30、北京,19,6分)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 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 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 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 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

31、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 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 。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 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答案答案 (1)微塑料A (2)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 g/只,连续27天 (3)消化和吸收 乙组体重 增长,而丙组体重降低 (4)数量多,排列整齐 (5)c 解析

32、解析 (1)对比表中乙组和丙组的不同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A的浓度,再由题目及表中实验结果 的描述,确定本实验探究的是微塑料A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由于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微塑料A的浓 度,且甲组起对照作用,再依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因此甲组的饲喂中不 添加微塑料A,其他处理均为乙、丙组相同,故甲组小鼠的饲喂方式为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 8 g/只,连续27天。(3)小肠绒毛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所以若乙、丙两组小鼠 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则会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由表可知,乙、丙两组体重的变化不同, 表现为乙组小鼠体重增

33、长值为1.84 g/只,说明乙组小鼠的体重增长,而丙组小鼠的体重增长值为-0.12 g/ 只,说明丙组小鼠体重降低。(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 如果恢复后的小鼠小肠绒毛和甲组小鼠小肠绒毛相同,出现数量多,排列整齐的状态时,则说明小鼠基本 恢复正常。(5)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增加微塑料的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先根据探究目的和表格数据对比确定实验变量,再确定控制变量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验结果, 得出科学的结论。 9.(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17,4分)A物质常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其进入水环境中的风险引起了研究者的重 视。他们用一种单细

34、胞的藻类植物作实验材料,来探究不同浓度的A物质对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 响。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分析作答: (1)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A物质溶液、培养液、同种单细胞藻类植物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 定仪、蒸馏水等。 (2)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同种的单细胞藻类植物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又各分为6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的锥形 瓶中培养。 步骤二:在甲、乙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入 ,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蒸馏 水。 步骤三:甲组全部放在充足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应 。 步骤四: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的 ,然后根据实验绘制出曲线图,如图: (3)根据曲线图

35、可判断 (填“曲线1”或“曲线2”)是乙组的实验数据。 (4)A物质浓度为1 mg L-1时,曲线1所示藻类植物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去向有 。 (5)该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答案 (2)等量的不同浓度的A物质溶液 相同且适宜 溶氧量 (3)曲线2 (4)进入线粒体和溶于培养 液 (5)A物质能抑制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 解析解析 (2)从探究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A物质对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可知 ,本实验的变量 为不同浓度的A物质,因此甲、乙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A物质溶液。设置对照实 验时,除变量外,其他影响实验的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

36、确保控制单一变量。从曲线图的纵坐标可以看出,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溶氧量,因此培养一段时间后,应检测各个锥形瓶中的溶氧量。(3)因为乙组处于黑暗 环境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测定时溶氧量比培养液初始溶氧量低,故曲线2是乙组的 实验数据。(4)A物质浓度为1 mg L-1时,水中溶氧量比初始溶氧量高,说明藻类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 行呼吸作用,故藻类植物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另一部分释放到细 胞外,溶解在水中。(5)通过题图可知,曲线1随着A物质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越来越少,则A物质能抑制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

37、,抑制作用加强;曲线2随着A物质浓 度的升高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少,则A物质抑制藻类植物的呼吸作用,且随着 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综上所述,A物质能抑制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抑 制作用加强。 考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师专用题组 1.(2019山东青岛,35,1分)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 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 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D.从图丁

38、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 答案答案 B 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由图可知,从6点到18点,植物释放氧气的值一直都 是正值,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在此过程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直多于呼吸作用消 耗的有机物,即有机物一直在不断积累,所以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少。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明确氧气释放量为正值时,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2.(2018山东临沂,25,2分)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时需要设置重复组 B.“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在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可直接接种 C.“

39、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测得大花生中也有小花生,一定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观察,再放入烟 草浸出液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也可颠倒 答案答案 A 在进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求各组的平均 值,A正确;“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先冷却后再接种,否则会杀 死要培养的细菌和真菌,B错误;“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测得大花生中出现小花生,可能是 由环境影响导致的不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时,一只水蚤只 能做两

40、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观察,再放入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但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顺 序颠倒,烟草浸出液会影响水蚤的心率,使实验数据不准确,D错误。 3.(2018广东,17,2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的生成 答案答案 C 把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以防酒精直接加热发生危险。 4.(2018山

41、东青岛,24,1分)下列关于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需要用到载玻片 B.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的部位是大腿的肌肉 C.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纤毛时,需将视野调亮 D.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答案答案 A 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的部位是膝盖下方的韧带,B错误;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纤毛时, 需将视野调暗一些,C错误;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D错误。 5.(2018湖南长沙,25,2分)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随处可见,我们要学会科学判断,去伪存 真。下列哪种信息呈现的做法是错

42、误的,不能转发( ) A.正确使用抗生素 B.考前心理调查 C.服用蛔虫卵减肥 D.如何防范溺水 答案答案 C 通过互联网络,青少年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 伪存真,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能随意转发。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明确文明上网、科学地使用网络传播信息常识。 6.(2017山东临沂,1,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 鼠妇的分布”。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答案答案 B 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生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生物的行为反 应,这种研究方法

43、属于实验法。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尽管有时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或直尺等工具,但并没有改变 研究目标的生活条件,而实验法尽管离不开观察法,但却是在改变的环境下进行观察。 考点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2018山东青岛,23,1分)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一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氧气 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图二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图三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

44、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图四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答案 D 图一中,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第1020天,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的光合作用 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图二中,6点时气体含量最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气体含量越来越高,可 判断该气体是氧气,因为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释放的氧气量多于消耗的氧气量,B错误; 图三中,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错误。 2.(2017广东,8,2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45、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答案答案 A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 量是光照,A正确;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结论,B错误;除光照外,其他条件如温 度、土壤湿度等都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错误;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 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 错误。 3.(2017甘肃平凉,8,2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实验 条件及结果如表

46、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组别 温度 水 空气 发芽率 25 适量 充足 96% 25 干燥 充足 0 4 适量 充足 0 A.为了避免偶然性,种子数量不能太少 B.实验变量是温度和水 C.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已死亡 D.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光照 答案答案 D 由表中结果可知,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无法得出充足的光照是种子萌发 的条件,D错误。 解题妙招解题妙招 依据表格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4.(2016江苏连云港,1,1分)关于“学习使用显微镜”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目镜内看到的圆形光

47、屏,叫视野 B.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观察的物体更清晰 C.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 D.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 答案答案 A 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加清晰,B错误;实验数据是实际测量出 来的,不能修改,C错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D错误。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熟练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如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 5.(2019湖南长沙,29,2分)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一些农田受到了重金属镉的污 染。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及稻谷产量会受到土壤镉浓度的影响吗?有

48、必要在镉污染农田全面停止水稻 种植吗?科研人员选择了48个品种的水稻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表: 不同镉浓度土壤中水稻籽粒镉含量 及稻谷产量(48个品种的水稻平均值) 土壤镉浓度(毫克/千克) 籽粒镉含量均值(毫克/千克) 稻谷产量均值(克/盆) 0.68(中度污染) 0.022 121.37 2.01(重度污染) 0.213 129.85 (*农作物镉含量国家安全标准值:0.2毫克/千克) (1)实验全程使用专用设备生产的纯净水而非普通水灌溉水稻,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 ,稻谷产量 (会/不会)降低。 (3)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镉吸收能力弱,有的水稻则镉吸收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 值。你会选择哪类水稻种植于污染区?并说明理由。(2分) 答案答案 (1)保证水稻吸收的镉只来自土壤(排除其他因素干扰) (2)增加(升高) 不会 (3)选择镉吸收能 力弱的水稻,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生物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中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十五 科学与探究.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