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辽宁省六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第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 “ 南 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
2、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 事实正是这个样子。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衡之以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化二分说,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
3、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 ” 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 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不少学者是感觉到了的。比如,梁漱溟先生说, “ 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 ” ;冯友兰先生说, “ 基督教文化注
4、重的是天,讲的是 天学 ; ? 中国的文化讲的是 人学 ,注重的是人 ” 。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 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这一点,比如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 “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 洁,也更合乎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 ” 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 2 - 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既然同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想强调的却是它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
5、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可以分为知和行两个部分,二者合起来构成中国文化,隐藏于二者背后、最具中国特色的则是它浓厚的纲纪文化色彩。 B从历史 记载和现实看,中国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 C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它的力量巨大,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在歌德看来,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的表现更符合道德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的特点是
6、喜欢谈论知行问题,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入手。 B考察中国的思想史,关于儒释道的论述可以追 溯到南北朝时期,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来代表中国思想可以追溯到晋朝。 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 “ 孝 ” 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佛教中讲 “ 孝 ” 是适应中国文化的结果。 D中国文化重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这是不少中外学者对中国文化共同的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也可分知行两方面,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影响染上了浓重的伦理色彩。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 B中国文化注重伦理道德,在一切方
7、面注意节制,这使得中国得以延续发展几千年,保持 这一传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C同中国文化一样,中国哲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既有同为哲学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这就是对知和行的特别关注和思考。 D今天的我们仍然应当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汲取智慧,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解决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答案】 1 B2 C3 A 【解析】 - 3 - 1试题分析: B 项, “ 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 ” 不合文意,原文第 3 段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 。 3试题分析: A“ 今天的佛教已与原 始佛教完全不
8、同 ” 错,原文只是说 “ 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 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 ” 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 “ 强拉因果 ”“ 因果倒置 ”“ 混淆范围 ”“ 无中生有 ”“ 偷换概念 ” 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A 是对原文第 4 段内容的概括,原文是说“ 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 强调 孝 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
9、彩文化的要求 ” ,并非选项所说的 “ 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 ” 。可知选项概括错误。 学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搪瓷缸里的温情岁月 梅寒 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的手上就捧着那只白色的搪瓷缸。一屋子的亲朋好友,都用着晶莹剔透的玻璃茶杯,只有他,捧着那个破旧的搪瓷缸,悠然地呷着里面热气腾腾的红茶。那实在是一只很不成样的搪瓷缸了,杯体已摔得坑坑洼洼,上面的红漆小字也磨得模糊一片而看不清字迹,常年的茶渍,已把搪瓷缸里面染成浓浓的茶色 ,看不到一点白颜色。 他却当宝贝一样,天天缸不离手。吃饭前用它来温酒,喝完酒又用它来泡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只搪瓷缸的年
10、龄就比他最大的孩子 我老公的年纪还大了。一只茶缸竟然用了三十年,想想都觉得让人不可思议。 那日我心血来潮,一个人跑到外面去买了一只上好的保健杯回来,打算悄悄把他手上的那只破旧搪瓷缸换掉,却被他发现了。 杯子没换成,却意外地换回一段故事,一段他和婆婆以及那只搪瓷缸的故事。 春日午后,门前月台上,暖洋洋的太阳底下,他捧着一大搪瓷缸热气腾腾的红茶边喝边聊,婆婆戴着老花镜,正一针一线缝补着他 的一件旧衣。他的目光悠悠,已穿过岁月的重重山水,重新回到那年那月 ? - 4 - 那只搪瓷缸是他进矿第二年,矿上发给他的奖品,那一年,她还同他一样健壮年轻。那时家里经济状况还很不好,那只搪瓷缸就成了家里最体面的一
11、件用具。那种体面,却只属于常年在地下劳作的他。每次,一身煤粉一身疲倦的他钻出矿井时,她一定会准时捧着那只搪瓷缸笑嘻嘻地守在那里。那只搪瓷缸,五冬六夏,盛放的内容始终不变,总是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她说,刚从井下上来的人,最需要的就是那杯热乎乎的暖胃的水。其实,矿上一直供应热开水的,盛水的保温桶就在离井口不远的地方 ? ? “ 你们不知道,你妈她年轻的时候,可是出了名的胆小。可自从开始天天去给我送水,那胆子就越来越大了。那时候,从咱家到矿上,要走二十多分钟,中间是一片乱石岗子坟地,埋了不知多少被矿井吞了命的人 ? 那时家里没有钟表,天不亮你妈就提前醒了,顶着星星就往矿上走,为的是我一上来就能看见她,
12、就能喝上热乎乎的水 ? 也真难为她了,一送就是几十年哪 ? 一杯热水送上去,任是谁都可能轻易做到,可要把那一杯热水持续不断、风雨无阻地送几十年,能如此做的,可能也就你妈 ?” 公公呷一口茶,扭头看婆婆,满眼里都是笑意温情。婆婆不抬头,脸却 微微红了: “ 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也跟孩子们提 ?” “ 不提怎么行,不提他们怎么知道 ?这只搪瓷缸,可是给咱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什么东西都能丢,它可不能丢。 ” 再呷一口茶,公公的目光就落到那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上。眼眸里,是与他看婆婆时一样的温情脉脉。 “ 其实,那时候,要是单纯为了去给你送那口热水,还真的没那个必要。我就是不放心你,每次你下井,我这颗心都
13、得提起来,在井口上,看着你黑头黑脸地从井下升上来,我这颗心才又放回去。我就是想去看看你,让你知道井上还有人牵挂着你 ?” “ 嘿嘿,我知道,我一直知道呢。每次在井口上看 到你,我都跟自己说,明天早上,这个人还来给我送热水,我不能让她扑空 ?” 话说至此,公公的眼圈儿已微微地红了。 在矿井下工作的人都知道,他们每天其实就是在阎罗殿门口转悠。从下到矿井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把一只脚迈进了阎罗殿里。那卑贱的生命,就不再单单属于他自己。在那个岗位上做了几十年,公公也曾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险情。他曾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早上还鲜活的生命瞬间就被黑色的巨浪吞没 ? 他自己也曾被困井下,整整七天,他不吃不喝,竟然奇迹般的生还 ? “ 那一次,要不是想着你妈天天在井口上抱着个搪瓷缸在等啊盼啊,我可能真 的就放弃了,估计阎罗地府里的日子也不过就那样子了 ?” “ 是,那次可真快把我吓死了 ?” 听着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将那一段岁月轻轻铺展在我们面前,再去看公公手上那只古旧的搪瓷缸,一股轻柔的风,就从心间轻轻掠过。 “ 执子之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