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定远县育才学校 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普通班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德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让炎黄子孙从漫漫长夜里走向黎明、走向辉煌,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新生、永续发展。 道德是国家之基。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以德治国,强基固本,乃是国家、民族长盛不衰,长治久安的良方。章炳麟说: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稍稍浏览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就可知道,封建王朝没落之际,莫不是礼崩乐坏,道德式微,统 治者腐朽无德,官僚集团贪婪无度,人心涣散,民意背离。 “ 重莫如
2、国,栋莫如德。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 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之处、每一个挫折时刻,都深深地刻着 “ 道德 ”二字。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困之局,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是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也更灵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扎、大振作。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不屈不挠者大有之,以身殉国者大有之,埋头苦干实 干者大有之 ?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闪耀在新时代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楷模,国之栋梁
3、。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范晔在后汉书 崔实列传里说: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西方哲语亦云: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如同食物之于身体。两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与修养比作精神的食粮。法律、刑法、准则等都是药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的,因而它们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今日之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 。立人之道,首在立德。这个 “ 德 ” ,不是假仁假义,不是作秀与点缀,不是 “ 吃人 ” 的虚伪的 “ 道德 ” ,是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 “ 为天下之忧
4、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 ” 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的使命担当,是 “ 修齐治平 ” 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磨砺。道德没有大小高下之别,只要抱有善念,不舍善行,人人皆可圣贤,人人皆可舜尧。 (摘编自管斌道不孤单,德不孤行) - 2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 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是民族之根。 B. 道德是国家的基石,而以德治国则是治理国家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良方。 C. 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中可以看出,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
5、 D. “ 栋莫如德 ” 意思是道德如同国家的栋梁,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立足于巾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开篇表明道德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 文章论证道德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时,既 摆事实讲道理,又注重正反对比。 C. 文章在论述 “ 人无德不立 ” 时,先引用他人言论,后辅以形象的比喻,说服力强。 D. 文章结尾强调个人立德重要性,并认为个人只要注重道德修养,就可以做个贤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曾遭遇黑暗,但是道德让中华民族走向黎明、走向辉煌。
6、 B. 无论是抗日战争这样的苦难时刻,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我们不缺少道德的楷模。 C. 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更不能依靠 “ 吃药 维持生命。 D. 道德 对于人和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个 “ 道德 ” 不是伪道德,而是崇高的道德。 【答案】 1. A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B 项, “ 以德治国则是治理国家的根基 ” 错,原文说“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 ” 。 C 项, “ 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
7、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 ” 错,这三者之间不是条件关系,前两者是并列关系。 D 项, “ 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 ” 错,原文说 “ 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 ” 。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 “ 先引用他人言论,后辅以形象的比喻 ” 错,引用的言论本身就是形象的比喻。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
8、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C 项 “ 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元 素,- 3 - 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 ” 的表述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 “ 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 ” 。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 田 马 平 水泥路通到了大山深处的花田沟村,也通到了刚刚建好的红瓦房。 柴云宽占了一卦,对妻子米香兰报了一个入住新房的好日子。腊月初八,好,就依他
9、一次。穷家没有什么家什 好搬,那天要紧的事,不过是熬腊八粥。 腊月初八,天刚亮,雪花就飘起来了。 半上午,雪已经乱起来,村支书牛春枣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一起来的还有丁从杰,省上派他挂职当这贫困村的第一书记。 滕娜从后边跟了上来,说: “ 你们看,香兰今天漂亮成这样,要把我比到屋角呢。我回去了! ” 市文化馆定点帮扶花田沟村,馆长滕娜的联系户就是这。米香兰一把拽下膝娜,却把棉被和餐具礼品往外推,结果还是只好收下了。 丁从杰好像是来这儿看雪的。他最后一个进屋,对柴云宽说: “ 我在报上读你的诗了! ”滕娜这才想起来,连忙从包里拿出一张市报。 “ 红 瓦。 ” 牛春枣说, “ 我昨天就读了。老柴,我
10、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 ” 柴云宽只顾得看报纸,好像没有听见牛春枣的话,却突然抬起头,朝他拱一拱手。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炉火也跟着笑,哗哗哗的。 吃完腊八粥,几个人围着一团火坐下来。滕娜拿出手机,让大家看她在牛春锁家拍下的大月季树。月季是嫁接在七里香树上的,枝头保留了十二个,姿态各异,合抱成团,各自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那大朵大朵的花,以十二种色彩一同开放,散发着含混的香气 ? 照片上只有零星的雪花,门外的雪下大了。 这时候,丁从杰的电话响了。他到雪地里说了一阵电话,进屋之后 对牛春枣伸出两根手指打了打手势。看到大家盯着照片,丁从杰说: “ 牛春锁是我联系的贫困户,他要把月季当礼物送给你们,我让他
11、缓一缓,担心你们跟他原先有矛盾,不领这个情 ?” 米香兰突然说: “ 你前两天从我家地里取土了,家里种花吧? ” - 4 - “ 种花。 ” 丁从杰说, “ 作土质分析。 ” “ 种月季! ” 牛春枣比丁从杰还急, “ 沙质土!碱性土! ” 丁从杰说: “ 我刚才接了一个电话,我们花田沟,就要成为一个月季花海了! ” 雪花已经大乱 。屋内丁从杰从头说起月季,却是一点不乱。 丁从杰从那山旮旯见到大月季树以后,问过柴云宽两次, “ 花田 ” 两个字到底 是怎么来的?柴云宽不再说他唱过的 “ 薅草锣鼓歌 ” 花田错,只说花田就是种花的农田,这块坝子有可能从前种过花。事实上,丁从杰和牛春枣也都这样讨论
12、过,但还需要更多的意见来支持这个主张。两个人在网上搜 “ 月季 ” ,终于和四川同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上了线,立即带上一包泥土过去洽谈。对方也派人到花田坝上考察,进而研究回马古镇的人文资源和交通优势。来来去去调研过了,上上下下洽商过了,同画公司决定在花田沟及其相邻两个村投资建设 “ 月季博览园 ” 。项目分为三期,花田坝是一期,一通过评审就立即开工。 “ 我们花田沟,资源在沉睡。 ” 丁从 杰说, “ 同画公司看重那棵大月季树,表示会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这可能引发 一锄头挖个金娃娃 的思想出笼。明天开会,除了做项目建设动员,要提醒大家防止这个思想,特别强调严禁滥采滥挖。当然, 坐地等花开 的
13、想法,也该特别警示。 ” 牛春枣兴奋得快坐不住了,结果却又为雪着急起来。他说,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雪,当务之急是防灾,明天的会议要往后移一移。他对米香兰说: “ 今天晚上,你们那老屋里要安排住两家人。山上搬下来的那五家人,还有两家新房没有盖起来,住在窝棚里 ?” “ 没问题。 ” 米香兰说, “ 床,火,都没问题。 ” 丁从杰和牛春枣立即动身,先分头到几个留守老人家里去。滕娜立即打电话回去,因突降大雪,全馆人员明天全部不休周末,到花田沟村展开慰问活动。柴云宽也忽然从大雪里消失了。 “ 放心。 ” 米香兰对滕娜说, “ 他一定去雪中看花了。他已经说了,要跟牛春锁学嫁接呢。 ”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从新修的山间乡村道路和新建的红瓦房写起,烘托并渲染了小说的喜庆氛围,凸显了小说关注扶贫脱贫的主题。 B. 柴云宽为人住新房而占卦,赋诗红瓦抒发情感,小说结尾又要跟牛春锁学嫁接,这些都充 分说明了他性格的复杂和多变。 C. 牛春锁的大月季树在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丁从杰和牛春枣正是由此想到种植月季的可能- 5 - 性,进而与科技公司制订了共赢的计划。 D. 小说以 “ 花田 ” 为题,既契合花田沟村的地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