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预习单+学习单+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打包)-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ar

相关 举报
  • 7-21 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预习单+学习单+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打包)-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 古诗三首(1)
      • 21 古诗三首 预习单.docx--点击预览
      • 21 古诗三首(第1课时).pptx--点击预览
      • 21 古诗三首(第2课时).pptx--点击预览
      • 21古诗三首(第1课时).docx--点击预览
      • 21古诗三首(第2课时).docx--点击预览
      • 学习单.doc--点击预览
      • 课文朗读-人四上-21.古诗三首.mp4
    • 古诗三首(2)
      • 统编版四上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190727.doc--点击预览
      • 统编版四上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pptx--点击预览
      • 统编版四上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x--点击预览
    • 7-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mp4
    • 7-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说课).mp4
    • 7-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mp4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21 古诗三首 21 古诗三首 班级:姓名:一、预习反馈一、预习反馈二、知识拓展二、知识拓展塞下曲塞下曲类型类型预习内容预习内容古诗我会读古诗我会读1.我读了()遍古诗,我能做到正确、流利。2.第一首诗题目是_,作者_。第二首诗题目是_,作者_。第三首诗题目是_,作者_。3.通过预习,我发现在这三首古诗有共同之处:_。资料我搜集资料我搜集通过查阅资料,我认识了作者。王昌龄王翰李清照生字我掌握生字我掌握1.字音:1.字音:出塞塞 秦秦时明月 万里长征征人未还还 龙城飞将将 不教教胡马度阴山 琵琶琵琶 人杰 项杰 项羽我最想提醒大家注意_字的读音。2.字形:2.字形:出塞 秦塞 秦时明月 万里长征征 凉州词词 马上催 醉催 醉卧沙场 人杰杰 死亦亦为鬼雄 项雄 项羽我最想提醒大家注意_字的字形,写的时候要注意_。出处: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史记李将军列传。唐唐 卢纶卢纶林暗草惊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没在石棱中。诗意: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21 古诗三首(第1课时)南京市天景山小学 杨亚薇思考: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思考: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译文: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每个译文: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每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塞塞 (1 1)填满空隙;堵住器物口的东西。)填满空隙;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活塞 塞子塞子(2 2)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要塞要塞 边塞边塞 (3 3)(书面语)堵,填满空隙。)(书面语)堵,填满空隙。闭塞闭塞 茅塞顿开茅塞顿开sisisjio jio 传授。传授。jiojio1 1.教育,指导。教育,指导。2.2.令令,使。使。3.3.宗教。宗教。教教据义定音据义定音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 (酉),即(酉),即“酒酒”;(卒),(卒),看起来像两腿交叉的样子。看起来像两腿交叉的样子。醉表示饮酒过量造醉表示饮酒过量造成行走不正、神志不清。成行走不正、神志不清。醉丨秦丶出塞塞 人未还还 龙城飞将将 不不教教秦秦时明月 万里长征征 凉州词词 催催 醉醉卧沙场 人杰杰 亦亦 鬼雄雄 项项羽出塞出塞 唐唐 王昌龄王昌龄秦时秦时/明月明月/汉时关,汉时关,万里万里/长征长征/人未还。人未还。但使但使/龙城龙城/飞将在,飞将在,不教不教/胡马胡马/度阴山。度阴山。出塞出塞 唐唐 王昌龄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出塞 唐唐 王昌龄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1 1)结合注释结合注释和插图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2 2)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 3)感情朗读,)感情朗读,试背古诗。试背古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21 古诗三首(第2课时)南京市天景山小学 杨亚薇凉州词学习展示凉州词学习展示(1 1)结合注释结合注释和插图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2 2)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 3)感情朗读,)感情朗读,试背古诗。试背古诗。夏日绝句夏日绝句 李清照李清照(1084-(1084-约约1151)1151),南宋南宋女词人。女词人。号号易安居士易安居士。济南。济南(今山东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婉约派风格,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为主。代表作有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剪梅等等。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徽宗、钦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所以又称“靖康耻靖康耻”。之后,宋。之后,宋钦宗的弟弟钦宗的弟弟赵构赵构做了皇帝,定都做了皇帝,定都临安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南宋宋。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公元11271127年,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触发了她痛国伤痛国伤时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的夏日绝句。夏日绝句夏日绝句 宋宋 李清照李清照 生当生当/作作/人杰人杰,死亦死亦/为为/鬼雄鬼雄。至今至今/思思/项羽,项羽,不肯不肯/过过/江东。江东。夏日绝句夏日绝句 宋宋 李清照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肯过江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项羽不肯过江东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容自刎,时年3131岁。岁。作者为什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借古讽今借古讽今1教 学 设 计课 题 21 古诗三首年 级四年级课 时第 1 课时备 课 人杨亚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第 21 课古诗三首 是第七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单元的开篇之作,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是一组精读诗文,包括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三首古诗。王昌龄的出塞描写了边关将士们久征未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希望战争平息、国家安定的美好心愿。王翰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关将士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通过赞美项羽来批判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丑恶行径,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这三首古诗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课教学的感情基调定为:淡化对战争的厌恶和害怕,突出豪情而不是渲染悲情,突出战士的英勇爱国而不是渲染战场的残酷。教学重、难点: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豪情。教学目标1.根据预习反馈和教师点拨,把握生字词。在此基础上,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通古诗)2.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豪情。(读懂古诗)3.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读好古诗)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欣赏古诗视频并思考: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之处?2.秦汉以来,边塞战争频繁,到唐宋一直都没有间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写下了大量以边塞战争为内容的诗歌。王昌龄的出塞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这一首古诗。3.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交流一下预习的情况。交流反馈字音、字形。4.本课生字词整体认读。开火车读,齐读。2二、学习出塞,掌握学法二、学习出塞,掌握学法(一)读通古诗1.学好古诗,我们首先要做到读通古诗。读通古诗,有这样两个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请同学们根据标注好的停顿,先自己读一读古诗。3.增加难度,去掉停顿,谁愿意来试一试?检查读、齐读古诗。(二)读懂古诗1.读通古诗只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在读通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真正做到读懂古诗。这首诗距离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很遥远,读懂它有点难度,同学们可以先自由读古诗,结合注释和书上的插图,理解诗意。不理解的字词用“?”标出。第一、二句(1)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先生答疑,困惑处师点拨)(2)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读了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4)将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三、四句(1)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先生答疑,困惑处师点拨)特别注意李广资料补充,从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感悟李广是一位爱国的英勇善战的将领。(2)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把你的体会、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2.完成学习单,检查掌握情况。用展台展示学生练习,当场批改、评星。(三)读好古诗(1)通过刚刚学习单的反馈交流,同学们已经读懂了古诗,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出塞 这首古虽然短小,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洋溢着爱国豪情。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读出爱国豪情。(2)试着背出这份爱国豪情。3三、总结学法,实践运用三、总结学法,实践运用1.学法回顾2.凉州词和出塞一样,也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他们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可以运用刚刚的学习方法,自学王翰的凉州词。(机动:来得及,展示;来不及,下节课展示。)四、总结升华,励志爱国四、总结升华,励志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也能像诗人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加油!板书设计21 古诗三首读通读懂 爱国读好教学资源(课件、教具)PPT、课文朗读视频1教 学 设 计课 题 21 古诗三首年 级四年级课 时第 2 课时备 课 人杨亚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第 21 课古诗三首 是第七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单元的开篇之作,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是一组精读诗文,包括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三首古诗。王昌龄的出塞描写了边关将士们久征未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希望战争平息、国家安定的美好心愿。王翰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关将士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通过赞美项羽来批判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丑恶行径,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这三首古诗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课教学的感情基调定为:淡化对战争的厌恶和害怕,突出豪情而不是渲染悲情,突出战士的英勇爱国而不是渲染战场的残酷。教学重、难点: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豪情。教学目标1.根据预习反馈和教师点拨,把握生字词。在此基础上,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2.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豪情。3.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1.齐背出塞2.回顾出塞学习方法二、自学凉州词,并交流展示二、自学凉州词,并交流展示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小组内补充完善,汇报交流。2.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简介葡萄酒、夜光杯,重点感悟酒宴的盛大欢快场面,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感悟战争即将开始的紧张局面。感悟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与上一首古诗“万里长征人未还”作比较。21.感情朗读,试着背诵。三、学习古诗夏日绝句三、学习古诗夏日绝句1.用多媒体出示,指导朗读。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 1127 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学生感悟教师情感,并试读。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3.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4.思考讨论:(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3)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5.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6.总结全诗,朗读升华四、总结全课,提炼主题四、总结全课,提炼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在能为祖国做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设计21 古诗三首读通读懂读好教学资源(课件、教具)PPT出塞学习单出塞学习单1.解释带点字:塞:但使:教:2.填空题:在出塞中,最能表达“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的诗句是_。表达“将士们远行万里一直没有回家”的诗句是_。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诗句是_,_。3.理解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_4.选出最恰当的答案:出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痛恨战争思念家人 B.保家卫国的爱国豪情 C.对朝廷的愤恨不满出塞学习单出塞学习单1.解释带点字:塞:但使:教:2.填空题:在出塞中,最能表达“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的诗句是_。表达“将士们远行万里一直没有回家”的诗句是_。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诗句是_,_。3.理解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_4.选出最恰当的答案:出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痛恨战争思念家人 B.保家卫国的爱国豪情 C.对朝廷的愤恨不满1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诗句意思,体会爱国情感。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部分新字生词。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后两句诗,体会爱国情感。背诵古诗。默写出塞。3.关注诗人王昌龄、王翰,了解“飞将军”及其事件,学习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整体感知1.阅读单元导语。“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理解?指名说。2.学习“语文要素”,指名读,明确学习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3.板书:21.古诗三首。哪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先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全班交流。(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都与战争有关。前面两首是唐朝的诗人,最后一首是宋朝的)。二、学习出塞,读准读通1.(板书:出塞)指名读,“塞”是生字,怎么记住它?用熟字“赛”记忆,下面是个“土”。“塞”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或词典,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如军事要地、边塞。你怎么理解出塞?指名说。在书上练写一个“塞”。22.“出塞”在这篇课文里作为诗歌的题目,这是汉代就有的乐府诗题。唐代的王昌龄用这样的旧诗题写了什么内容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3.请同学们白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生自由读,师巡视)4.全班交流。正音。“征”是后鼻音,形声字,右边是声旁,左边形旁,双人旁与人有关,这里是召集士兵去作战。“秦”是前鼻音,下面“禾”的最后一笔是长点,而不是捺,因为上面有个长捺了。请大家在书上各写一个。刚才注意到了这首诗中的一个多音字,在这首诗中一共有三个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词:人未还、飞将、不教)。“不教”的“教”为什么要读成“jio”呢?指名说。结合注释理解,“教”?令,使。“不教”就是不准、不允许,所以要读“jio”。“将”为什么在这里读“jing”?指名答。将,在这里是将领、大将的意思。那“人未还”的“还”,在这里为什么要读“hun”?指名答。“人为还”就是没有回来的意思,所以要读“hun”。这三个多音字是根据意思来判断读音的,大家读古诗的时候要特别关注。5.大家一起来读读这首诗,体会押韵,感受诗歌的节奏。三、理解诗意,体验情感1.诗的第一行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明月和边关)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明月的诗句?(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名句,教师随机引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3.可见许多诗人都喜欢借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反复读读出塞的前两行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生交流:征战时间长、战士思念亲人)4.指导朗读:你现在就是一位出征在外多年没有回家的战士,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都会遥望着明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能读好这两行诗吗?5.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还有谁对谁的思念?(母亲思念儿子、妻子思念丈夫、孩子思念父亲)你现在就是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遥望着村口,思念自己的儿子你就是那年幼的孩子,可能连父亲的模样都记不清了,多么希望父亲能带着你嬉戏玩耍呀你就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在明月下思念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你就是那年过花甲的老父亲,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见上儿子一面妻子多么希望家人团聚呀6.是呀,这明月寄托着多少人的思念呀!可又有多少战士能回家呢?课件出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顽古从军行7.回归故土遥遥无期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8.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1)边关的战士、家中的亲人多么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早日结束战争,早日团聚呀!此时此刻他们都想到了汉代大将军李广。关于李广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结合注释出示,学生齐读: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2)卢纶的塞下曲就是赞颂李广将军的:塞下曲唐 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唐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3)这首诗把汉代“飞将军”李广的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边关太需要这样的将领了,所以诗人王昌龄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齐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9.结合注释理解词语“胡马、阴山”。胡马?当时内地和外族间经常发生战争。“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4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它山峦叠嶂,绵延千里,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在这里修筑边关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也就是被称为胡人的少数民族的侵扰。唐朝时,就有一支叫匈奴的胡人常常盘踞于此,屡次度过阴山,侵犯中原,于是无数热血男儿离开故土,告别亲人,万里长征,来到这里,日夜守卫祖国安宁。10.曾深入边塞生活的王昌龄,用他的诗记录下那里的边关和那里的战士,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指名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齐读这首诗。11.这首出塞诗短小精悍,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堪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练习背诵。指名背,全班背。四、迁移学习1.课文里还有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出示王翰的边塞诗凉州词。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诗的节奏和韵脚。(2)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选择说、读、画、演等合适的方式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展示:(1)借助注释,了解诗题,简介作者王翰。(2)提示读音:“琵、琶”都是形声字。“催、醉”提示字形,要求学生在书上各写一个,提醒坐姿。(3)正确朗读。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注意停顿和押韵。(4)结合注释,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小组可以说,可以有感情朗读,也可以用画图或者表演的方式来理解诗意。4.聚焦后两句诗意。你体会到了什么?(1)指名答。(虽然写了边塞战争的激烈、残酷,但可以体会到将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2)互文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与“万里长征人未还”、“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爱国之情。5.指名有感情朗读全诗。6.练习背诵。7.检查。指名背。同桌互查过关。全班背。5五、总结1.读了这两首边塞诗,你发现边塞诗有哪些特点?指名说。(1)描写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劣。边塞的荒凉艰苦,感受到战争的持久惨烈。(2)体会到将士们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体会到边塞诗人的豪迈与坦荡,体会到文字背后浓浓的爱国情怀。2.小结:是的,这些就是边塞诗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崇高的情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除了王昌龄、王翰,还有高适和岑参,课后读一读他们的诗。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背诵这两首古诗。默写出塞。2书后第二题:结合注释,说说两首诗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出塞爱国 注释凉州词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部分新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夏日绝句。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关注诗人李清照及其描写的项羽不肯过江东事件,学习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板块一:读正确,知节奏,初步感受板块一:读正确,知节奏,初步感受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1 课(学生齐读:古诗三首)。2.上节课学的两首诗,还记得吗?在王昌龄眼中,英雄的形象是?(复习诗句);在王翰眼中,英雄的形象是?(复习诗句)。3.那么,在李清照眼中,英雄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6注意节奏。关注后进生,读正确。4.读出节奏。推荐一位同学来读。(1)指名答。押韵,韵脚 ong,读出节奏。(2)师生合作读,用心感受古诗的节奏。板块二:借注释,读人物,了解事件板块二:借注释,读人物,了解事件1.这首诗里的主要人物是谁?项羽。(1)“项”是生字,跟老师一起书空,齐读。(2)用一句话介绍项羽。你怎么知道的?课文有注释。“破釜沉舟、拔山盖世”这两个成语都是形容他的,你感受到项羽怎样的形象?2.项羽一生有那么多的故事,这首诗主要写的什么事呢?结合注释学习。借助插图理解“江东”。结合注释,说一说事情的主要内容;发挥想象,演一演人物的对话。(1)指名说事情的主要内容。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叙述清楚。(2)想象经过,演一演对话。结合注释,发挥想象,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表现出来。(3)品味语言:把“不肯”读成了“不能”?指名答。通过朗读表现英雄形象。3.整首诗前两句和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联系?指名答。(1)跟这件事联系。相机教学“鬼雄”。(2)相机教学“人杰”。(3)由不肯过江东这件事,在诗人看来,项羽就是人杰,也是鬼雄。练读前两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4.小结:当我们一遍遍读诗的时候,不仅读出了它的节奏,想到了画面,更读出了这首诗的情感。当你读出诗人的情感时,诗便有了生命。齐读。板块三:比较读,深思考,知人论世板块三:比较读,深思考,知人论世1.李清照赞美项羽是位英雄,可有人并不同意,而且都是历史名人就“不肯过江东”这件事,也有不同观点。请大家看学习单,指名读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这两首诗,你最赞同哪位诗人的观点?(2)小组选其中一首研究,说说理由,并推荐代表汇报。2.推荐代表上台发表观点,尝试辩论。(1)杜牧题乌江亭:胜不骄、败不馁,举例“卧薪尝胆”的故事。王安石乌7江亭:从当时形势出发,项羽已失去人心,不会再有成功的希望了。引导学生看注释。(2)两千年来,项羽的功过是非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3.再看夏日绝句,李清照为什么到今天还“思”念项羽呢?了解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结合地图和清明上河图介绍。引入陆游的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引入林升的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4.读到这儿,你明白李清照为什么要思念项羽了吗?指名答。板块四:能诵读,会默写,传承文化板块四:能诵读,会默写,传承文化1.李清照借古代的项羽来讽刺今天的南宋官员,所以她思念项羽,盼望国家有那些敢于拼搏、宁死不屈的英雄。听范读。自己练习。2.熟读成诵。提醒“亦”的写法。默写夏日绝句。校对点评,正确、整洁。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但仍出现了一批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视死如归的文天祥。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用这首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捐躯,前赴后继!齐背全诗。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夏日绝句。2.结合注释,说说夏日绝句前两句诗的意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人 夏日绝句 多媒体 羽 不肯 鬼 空白演示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7-21 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预习单+学习单+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打包)-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ar)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