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族民歌教 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 第三节教材分析:我国民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伴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 历程。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了解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不同体裁的汉族民歌风格特征,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 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会唱一些熟悉的民歌,但对汉族民歌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体裁代表性的作品了解很少,本节课从汉族民歌体裁入手,让学生了 解汉族民歌。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澧水船夫号子、弥渡山歌、姑苏风光三首代表 性民歌,感受其在旋律、节奏、
2、歌词、调式、结构、方言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号子、山 歌、小调三种不同体裁的汉族民歌风格特征。2、艺术表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演唱、探究、合作、比较方法参与民歌的实践表演,理解汉族民歌特点。3、文化理解:通过对汉族民歌的欣赏,认识民歌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歌的 喜爱之情。教学重点: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不同体裁的汉族民歌风格特征。教学难点:分析汉族民歌在旋律、节奏、歌词、调式、结构、方言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教学过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播放脚夫调视频画面体现陕北地理环境、人们生活。学生走进教室课前铺垫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哪个
3、地方的民歌? 教师总结:陕北民歌脚夫调是“信天游”中的代表性曲目,是陕北人民喜欢的一种山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族的民歌。学生回答:陕北民歌教师引导下提出本节学习内容。提出课题:汉族民歌讲授新课知识讲授: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号子: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山歌: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小调:形式规整,旋律性强。学生结合教材体会汉族民歌体 裁。了解汉族民歌体裁了解作品创作。二、欣赏澧水船夫号子(一)作品介绍:澧水船夫号子是澧水流域的船夫们在长期的船运劳作活动中,为统一步伐、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搏击风浪、缓解劳动压力而产生的一种船夫
4、号子。(二)分段欣赏:1、引号、平水号子欣赏。提出问题:(1) 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2) 歌词有什么特点?教师和学生演唱引号2、过滩号子欣赏,提出问题:(1) 速度有什么变化?节奏、曲调特点?(2) 演唱声部演唱是否有变化?学生查找资料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学生思考回答: 节奏平稳、旋律舒缓、悠扬。歌词:衬词学生演唱合唱、教师领唱,感受领唱和合唱呼 应。分段欣赏,感受平水号子特点。实践演唱,加深作品理解,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学生比较分析平水号子和过滩号子。.汉族民歌(3)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速度加快, 节奏紧凑、曲调高亢、激越。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速度平稳、
5、旋律由中音区转向低音区。在险情过后、风平浪静、船夫们心情也平静后演唱。学生交流介绍。聆听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爱情主题,委婉细腻,落音“6”教师弹奏、学生演唱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曲调委婉、细腻,一字多音, 南方小调特点: 明快、活泼,乡土味浓、耐人寻味。学生自主完成, 以小组汇报的形感受平板号子特点。四段情绪的变化。感受体验云南民 歌在旋律、节奏、调式、方言特点、了解山歌体裁。师生演唱加深对作品理解,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了解小调民歌特点。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究从音乐要素、民歌风格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总结:速度不断的变化,与平水号子相比不断的加快。演唱声部由二声部扩展到三声部
6、、四声部。表现了船夫们团结合作、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最终成功渡过险滩的情景。3、平板号子欣赏:提出问题:(1) 速度、旋律特点?(2) 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教师总结:澧水船夫号子借鉴苗歌音乐中的装饰音、滑音丰富多变特点,大量运用衬词,音乐元素多样化。欣赏弥渡山歌1、找同学介绍弥渡地区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2、欣赏提出问题:(1) 云南民歌结构创作有什么特点?(2) 开头、结尾落音?(3) 作品描写什么主题?(4) 音乐风格?教师总结:结构引腔、主体、尾声,旋律委婉、羽调式。3、演唱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四、欣赏姑苏风光1、欣赏思考问题:(1) 曲调特点?(2) 风格?巩固新课聆听幸福歌、孟姜女思考:(1)音乐情绪?(2) 旋律、节奏、节拍特点?(3) 探究民歌与创作民歌的区别?小结汉族民歌丰富多彩、分布广泛,是中国民族音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课下要多收集汉族民歌, 加深对祖国民族文化感情,肩负起传承保护、继承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式进行。写一下对民歌的分析板书设计汉族民歌体裁:号子、山歌、小调号子:澧水船夫号子山歌:弥渡山歌小调:姑苏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