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二节 细菌课题细菌授课人学情分析已经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的内容,这为接下来学习细菌的结构做了相关的知识上的铺垫。但由于细菌形态非常微小,对于学生来说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必须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简单易行的学具、图片、录像、动画等,提高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素养目标生命观念:理解细菌作为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地位,认识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电子显微境下的细菌图片,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2、特点,并进一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态度责任: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2.通过细菌分裂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白讲究个人卫生的道理,并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教学重点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细菌的营养和繁殖方式。教学难点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2.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细菌的菌落,菌落是细菌群体。单个的细菌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结构?是怎样进行繁殖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学生查阅资料,回答。新课展开1.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教师引导学
3、生阅读课本P107,多媒体展示不同细菌的基本形态模式图,请同学们对细菌进行分类。总结: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不同细菌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观察思考:细菌的基本结构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对其结构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1.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从上图所示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能够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吗?说说你的理由。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
4、,有些细菌有鞭毛。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教师提问:荚膜和鞭毛分别有什么作用?前面我们学了动物的生殖方式,你们知道细菌是怎么繁殖的吗?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109,进行总结。我们前面学过种子植物,有些通过种子进行繁殖,那么细菌有种子吗?芽孢是什么?总结: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在适宜环境中,芽孢又能恢复为正常的细菌细胞。2.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本P109-110,请学生自己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并作出补充。思维训练:作出假设,验证假设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本P110,多媒体播放巴
5、斯德实验的视频,提出问题:1. 煮熟的肉汤在室温下放久了会因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而腐败变质,这些导致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2. 请推测,巴斯德作出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实验能够验证他的假设吗?教师总结,点评。阅读课本,观看图片,进行分类。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作答。学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作答。回答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观看视频,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课堂小结以上就是本堂课的全部内容。(结合板书,梳理总结)板书设计第二节 细菌细菌的营养方式: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教学反思在学习细菌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所以在本节课学习了细菌的结构后,我通过组织学生对比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分析推理得出新知识,如由细菌没有叶绿体推出细菌的营养方式以及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本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课堂时间分配的不够合理,课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较差,语言不够精炼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渐渐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