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江西省上饶市四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全民阅读时代,读书越多越好? 邓江波 世界阅读日已经过去,关于阅读的风还在继续吹。政府层面, “ 全民阅读 ” 连续四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最新提法更从 “ 倡导 ” 升格为 “ 大力推动 ” ;公共层面,阅读和知识类互联网应用成为资本掘金的热土,线上线下阅读活动遍地开花;个人层面,阅读固然还不像吃饭睡觉那么重要,却也被当成必须完成的一项生存活动。 阅读的回潮本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耐人寻味的是, 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阅读的面貌正在
2、被极大地重塑。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新时代阅读的特点,无疑是 “ 快 ” 和“ 多 ” 。前者描述的是阅读形态,而后者指向的则是阅读心态。 阅读的 “ 快 ” 根植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本质上是一种线性阅读。虽然不是每本书都值得从头读到尾,但对任何一段文字的摄取依然要逐字逐行完成,并且调动记忆和思考。即使有一目十行的本事,也不过只是提升了速度。然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打破了这种阅读逻辑。一方面,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而是延伸到电脑、手机甚至是智能家电 和汽车等数字化场景。阅读的对象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而是视频、音乐等各种多媒体元素。由读者占
3、据主动的线性阅读逐渐沉寂,进攻性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占据上风。在未来,数字阅读很可能进一步被颠覆。最近,社交巨头脸书( Facebook)推出一段产品体验视频,以第一视角演示用户将如何在 VR(虚拟现实)环境中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包括自拍、点赞、评论、聊天,当然也包括各种 “ 阅读 ” 。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阅读资源不仅在数量上猛增,内容格调上也越来越 “ 流行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等人尖锐地 指出,在被技术和资本驱动的机械化复制时代, “ 流行文化 ” 已失去独特性和多样性。耽于唾手可得的享受,现代人变得满足和顺从,失去反思和创新的能力。由于过于悲观和愤激,且没有
4、充分考虑到人的主动性,这种观点一度招致很多批评。但其思辨精神在今天不仅不过时,反而更显稀缺。在这个 “ 数字化复制时代 ” ,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可视化和娱乐化,已是不争的悲哀事实。 对于阅读,现代人不仅求 “ 快 ” ,而且贪 “ 多 ” 。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 2 - 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不再是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书 籍造就灵魂的工具 ” 这种温文尔雅的哲言,而是 “ 一年读 180 本书,他还能让读过的每本书产生价值 ”“ 一年读不到 100 本书说明阅读还改变不了你 ” 之类急不可耐的训诫。细看这些心得,会发现作者所读
5、的多是 “ 经世济用 ” 甚至 “ 即学即用 ” 的工具型书籍,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 “ 目录阅读 ” 。这种 “ 阅读 ” 显然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了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 “ 文化资本 ” 。 说到 “ 文化资本 ”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年轻人一面沉迷于数字世界,一面却又要强行与纸质书籍发生互动。比如,在午后的阳台上 摆一杯咖啡一本书,拍照发到朋友圈;再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心血来潮网购一摞新书,半年都没翻开过几次,等等。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与其说这是阅读,不如说这是一种 “ 阅读表演 ” 。不论是表演给自己还是别人看,都是为了构筑一个爱
6、阅读的 “ 我 ” 的美好形象。这种对阅读的热情,虽然看上去很美很脱俗,但其本质上依然是急功近利的。 贪 “ 多 ” 求 “ 快 ” 的阅读姿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成因。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快速更迭的科技和产业形态,不断升级的知识 和技能需求,居高不下的教育培训成本,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 ? 层层叠加的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 “ 阅读竞赛 ” ,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 尽管那才是阅读的理想状态。 (摘自 2017 年 5 月 4 日南方周末)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A. 世界阅读日已经过去,阅读的回潮却还在继续,无论政府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重视阅读活动。 B. 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阅读逻辑,线性阅读正逐步被进攻性阅读取代。 C.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等人关于阅读的观点由于过于悲观和愤激 ,且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主动性,一度招致很多批评。 D. 现代人求 “ 快 ” 贪 “ 多 ” 的阅读不是为了锻炼思考、健全心智,而是为了获取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利益的 “ 文化资本 ”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阅读是人类最悠久的文化活动之一。形态上的贪多,心态上的求快是新时代阅读的特点。 B. 虽然阿多诺等人
8、的观点一度招致很多批评,但他们的思辨精神在今天不仅不过时,反而更- 3 - 显稀缺。 C.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很多年轻人每隔一段时间就网购一摞新书,半年却没翻开过几次,这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 为了构筑一个爱阅读的 “ 我 ” 的美好形象的 “ 表演 ” 。 D. 贪 “ 多 ” 求 “ 快 ” 的阅读姿态背后深刻的历史成因就是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信息技术的革新,阅读不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纸面,阅读的对象也不再只是安静等待眼球来访问的文字图片。 B. 近年来,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言谈里,还是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提到阅读的
9、主题,最能引起共鸣的已经从之前温文尔雅的哲言转化为急不可耐的训诫。 C. 细看一些读书心得,会发现很多人所读的多是 “ 经世济用 ” 甚至 “ 即 学即用 ” 的工具型书籍,使用的是略读、跳读,甚至是 “ 目录阅读 ” 的阅读技巧。 D. 高度分化而替代性高的工作,不断升级的知识和技能需求,陷入阻滞的社会流动等外部压力促使人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 “ 阅读竞赛 ” ,而甘愿放弃本应拥有的闲暇。 【答案】 1. B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 项,原文 “ 由读者占据主动的线性阅读逐渐沉寂
10、,进攻性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占据上风 ” ,选项中 “ 线性阅读正逐步被进攻性阅读取代 ” 夸 大了程度。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A 项, “ 形态上的贪多,心态上的求快 ” 错,应该是 “ 形态上的求快,心态上的贪多 ” ; B 项,原文 “ 过于悲观和愤激,且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主动性 ” , 因此招致很多批评的原因不仅仅是 “ 过于悲观和愤激 ” ; D 项, “ 现代都市中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 ” ,是贪多求快阅读姿态的原因,却不是社会历史原因本身。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根据原文内
11、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 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 项, “ 而所谓的阅读技巧很可能只是略读、跳读,甚至是 “ 目录阅读 ” ,原文表示的是或然。 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冯士筰:符号数字皆诗情 - 4 - 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的冯士筰,从小就刻苦好学。清华读书时,更是出了名的 “ 苦行僧 ” 。他大学的同窗好友孙文心教授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冯士筰每天都是最后一个从图书馆或者教室回宿舍的。回来后,饿了还会抱着冰冷的窝窝头啃几口。 1964 年,他在深入研究了当时享有盛名的物理海洋学家 Munk 大洋风生环流
12、模型的基础上,找出该模型未 考虑热盐因素的不足,建立了大洋风生 热盐环流模式。正当他准备发表关于这一模型的重要论文时,文化大革命突如其来地发生了。 冯士筰被关了牛棚,但幸运的是他和赫崇本先生关在了一起。白天他们一起劳动,晚上赫先生不仅会给他讲海洋科学的历史和前景,而且还鼓励他不要因暂时的困难而气馁。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冯士筰的心总是热乎乎的,对未来也充满着期盼。 1970 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我国风暴潮研究起步了。冯士筰从牛棚里被解放了出来,接受了这一极有挑战性的课题。 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一次大的风暴潮 可能使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丧生,经济损失可达几亿甚至几十亿元。
13、我国是风暴潮高发国家之一,从历史资料看,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的风暴潮灾。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早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风暴潮的预报研究工作。而我国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还对风暴潮理论和我国风暴潮的实际状况几乎一无所知,风暴潮研究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冯士筰的研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没有资料、没有实践、没有理论。 为了获得风暴潮的第一手资料, 1970 年冯士筰等人环绕渤海湾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渤海周围数省的 40 多个县市,行程 4000 多公里。其中的 2000 多公里完全是徒步跋涉的。他们走村串户向渔民、农民和盐民了解风暴潮的一般常识;走访当地政府、查阅当
14、地县志,寻找有关记载;他们还反复到水利部门和验潮站搜集有关数据。冯士筰终于获得了国内第一批关于风暴潮灾害的珍贵资料。 要从本质上认识和最终解决风暴潮,当然首先要探讨其机制,因为只有弄清风暴潮的发生机制,建立一定的模式,风暴潮预报预测才能科学准确。研究中冯士筰发现:在南方风暴潮多由强台风引起;而在北方,寒潮也能在渤海掀起风暴潮。虽同为风暴潮,但二者的动力源和引发机制并不尽相同。冯士筰的这一发现 ,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1975 年,冯士筰及其合作者一连发表了数篇论文,系统论述了风暴潮的概念、理论和数值预报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独特的超浅海风暴潮理论。 1982 年,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