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7991305 上传时间:2024-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梳理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知识结构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一)分布广泛: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四川、北京、重庆、湖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二)代表人类:1.元谋人:在云南元谋发现,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 170 万年。他们会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2.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发掘出 3 个头骨化石,距今约 100 万年。3.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包括一个下颌骨和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 160 万年。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人

2、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发现过程:1921 年最先发现 3 颗牙齿化石;1929 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此后,北京人遗址又发掘出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化石、动物化石和大量打制石器。3.体质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身高平均为 157 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4.生活概况:(1)生产工具: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2)生活方式: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通过猎取动物、

3、采集植物果实获取食物。(3)用火情况: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5.历史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三、山顶洞人:1 .发现地点: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2.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3.生活概况:(1)生产工具:在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2)用火方式: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3)社会生活:活动范围相当大,能走到很远的地方与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有爱美

4、意识,会用兽牙、石珠等装饰品;也会埋葬死者。2024 版七年级历史第 2 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知识结构: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一)起源的时间与标志:1.距今约 2 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2.距今约 1 万年,我国的南北方同时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等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二)意义:1.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人类从依赖采集渔猎到开始农业生产,生活逐渐稳定,物质资料也日益丰富,这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三)遗址分布

5、特点: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分布范围广泛,但多集中于黄河、长江流域。二、稻作农业的繁荣:(一)代表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1.距今时间:距今约 7000 年。2.生活地区:长江下游。3.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禽家畜,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防野兽功能,适应了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4.原始农业:农作物主要是水稻。5.农具:骨耜(磨制石器),有利于深翻土地,改变以往刀耕火种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6.原始畜牧业:家畜饲养以猪、狗为主。7.原始手工业: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懂得使用天然漆,还运用雕刻等技术,拥有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器。三、

6、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一)仰韶文化:1.分布流域:黄河流域。2.典型代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约 6000 年左右。3.生产生活状况:居住半地穴式房屋,这种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种植粟、黍;使用磨制石器;家畜饲养以猪、狗为主;会制作陶器(彩陶最具特色),还会纺织制衣等。(二)大汶口文化:1.分布流域:黄河流域。2.社会现象: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如大墓和小墓的随葬品差异明显。2024 版七年级历史第 3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知识结构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背景: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为早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2.形成时间:大约在 5000 多

7、年前。3.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重要的考古遗址发现68:(一)良渚古城遗址:1.概况:距今约 5300-4300 年,位于浙江余杭,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2.发掘状况:出土精美玉器,有大型广场、大型水利工程等;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3.意义:证实距今约 5000 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二)陶寺古城遗址:1.概况:距今约 4300-4000 年,位于山西襄汾,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2.发掘状况:出土玉钺、陶盘、小件青铜器等;有大型墓葬、观象台等。3.意义: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三、远古的传说:(一)部落联盟时期:1.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炎黄两大部落结成联盟。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此后,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 “炎黄子孙” 自称。(二)禅让制:部落联盟时期,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年老时,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继承人,舜年老时让位于禹6。三、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1.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交融而成,形成的主体是炎黄部落联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2024)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新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清单.doc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