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 文档编号:8009298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 三 语 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上镌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然而在事实上,古

2、希腊人经常把崇拜的目光对着天庭,倒是生活在遥远东方的中华民族才时刻关注着自身。从总体上说,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量的民族。中华先民对自身力量充满了自信。在中国神话中,有筑室居住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展农业的神农氏这些神话人物大多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在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这便是对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既然中华先民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

3、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更不是生来就负有原罪的天国弃儿,相反,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这种思维方式被中华文化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先民具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他们不需经过宗教的神秘仪式,或者经过形而上学的繁复思考,便能领悟人生的真谛,把平凡的现实人生进行升华,使之进入崇高的境界。那么,中华先民究竟是如何领悟人生真谛的呢?我们以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庄子为例。孔子自述其志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4、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惶惶,席不暇暖。在政治活动彻底失败后,又以韦编三绝的精神从事学术和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是这种积极有为而又不慕荣利的人生态度使他感悟到生命的充实、自信,从而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实现了审美的愉悦,并升华到诗的境界,这就是被后儒叹慕不已的“孔颜乐处”。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殊途同归。以浪漫的人生态度为基础,庄子才能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展翅翱翔。儒、道两家相反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基本的人生观,他们对人生的诗意把握足以代

5、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儒、道两家的人生态度,有学者称之为艺术的或审美的人生观,我觉得不如称之为诗意的人生观更为确切。因为那种执着而又潇洒的生活态度,那种基于自身道德完善的愉悦感,那种对朴素单纯之美的领悟,那种融真善美为一体的价值追求,除了“诗”这个词以外简直无以名之!因为中华文化对诗歌功能的定位就是言志抒情。那么,中华文化为什么得天独厚地具备追求诗意人生的内在可能性呢?换句话说,中华文化为什么能成为抒情诗茁壮生长的丰沃土壤呢?中国历代诗歌的主体都是人,诗歌描写的客体也是人,所以诗歌创作是人们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就像诗大序所说的那样:“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个过程无需乞求

6、神祇,也不会导致心智迷狂。它从人出发,又以人为归宿。它既符合理性,也符合诗歌的本来性质。于是,以抒情为基本动能的诗歌成为中华文化最耀眼的一道光彩,而赤县神州注定要成为中华先民诗意生存的乐土。中华先民对诗意的追求是最显著的民族特征。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之言曰“诗以言志”,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后人或以为“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不同的诗学观念,其实在最初,“志”与“情”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志”就是“情”,“言志”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抒情”。中华先民对诗歌的性质有着非常一致、非常明确的认识:诗歌是抒写人类的内心

7、世界的一种文本,与人生无关的内容在诗歌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从表面上看,古人极其重视诗歌的实用价值,一部诗经,几乎成了古代士大夫必读的生活教科书。在左传国语等史书中记载着大量的“赋诗”事例,大多是在祭祀、朝聘、宴饮等场合中引诵诗经来婉转地表意达志。但是,只要我们把关注的重点回归到作品自身,仔细考察那些作品的发生背景,就能得出如下结论:一部诗经,包括少数祈福禳灾的祭歌与歌功颂德的颂词,都是“诗言志”的产物,而诗经的这种性质也就奠定了整个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方向。由诗经开创的这种传统深刻地影响着其后的中国诗歌发展,虽然后代的诗歌九流百派,千汇万状,但抒情是主流。南朝钟嵘的诗品序就用一组形象的比喻说出了诗

8、歌的抒情本质:诗产生于情感,好诗则产生于浓烈的情感。这样的诗歌就和诗经一样具有强烈感染力。杜甫的诗作被公认为是这样的好诗,我们就以杜甫诗歌的影响为例简要说明。北宋诗人王安石、黄庭坚为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不约而同地对着其画像顶礼膜拜:“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王安石杜甫画像)“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摘编自莫砺锋中华文化与诗意生存)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文化重视人的价值,把人置于宇宙万物的中心地位,从人的本性中发展出道德准则。B. 中国的神话人物都不是人类的异己力量,

9、他们都活动在人间,其功绩在于帮助人类发展。C. 孔子以积极有为的态度感悟人生,庄子则以浪漫的情怀追求自由,二人都不看重物质享受。D. 儒、道两家对人生的态度可以被定义为诗意的人生观,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精神影响着中华先民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人的道德准则和智慧的思考都蕴含着人本精神。B. 在某些文明中,宗教仪式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由平凡升华到崇高境界的必需品,是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C. 中国古人认为诗歌是用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文体,诗歌必然具有抒情性,这种观念源自儒道两家的诗意人生观。D. 文章提到了“孔颜乐处”

10、,能让人联想到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句子。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引用古希腊箴言,来论证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文化差异。B. 本文以诗经和杜甫诗歌的影响为例,论证中国诗歌的抒情性,说服力强。C. 本文先否定诗歌的实用功能,再明确诗歌的抒情功能,先破后立,观点明确。D. 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通过不同的问句,引出相关的论述,条理清晰。4.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画线句的论据的一项是( )A.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志”是“意”,“情”是“人之阴气有欲者”。B.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C. 朱自清在经典

11、常谈中指出,“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D. 唐孔颖达在毛诗序正义中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5. 阅读本文之后,有位同学认为氓孔雀东南飞等诗作主要是叙事,并没有体现“诗歌的抒情本质。请运用本文观点来为这位同学解惑。【答案】1. B 2. C 3. B 4. D 5. 氓孔雀东南飞的创作主体是人,描写的客体也是人,两首诗必然会流露出人的情感。氓中女主人公诉说自己不幸的婚姻,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女主人公自立自强的精神,表现出了强烈的抒情性。孔雀东南飞在叙事中展现了焦刘二人的深情,表达了对他们不幸婚姻的同情,对其抗争精神的赞赏,表现出了抒情性。【解析】【1题详

12、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中国的神话人物都不是人类的异己力量,他们都活动在人间”错,根据原文“这些神话人物大多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可知,是“大多”“主要”,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这种观念源自儒道两家的诗意人生观”错,根据原文可知,中国古人的这一观念,源自于中华文明与生俱来的人本精神。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内容和论证结构的能力。A.“来论证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文化差异”错,文章开篇引用古希腊的一句箴言是为了引出话题。C.“本文先否定诗歌的实用功能,再明确诗歌

13、的抒情功能,先破后立”错,根据原文可知,文章先明确诗歌的抒情功能,再提到诗歌的实用功能,没有“破”。D.“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错,本文采用了层进式结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中画线句的观点是“志”“情”同一,“言志”就是“抒情”。A.解释“志”“情”,两个词在说文解字中意思不同,不能作为论据。B.只提到“诗缘情”,不能作为论据。C.只提到“诗言志”,不能作为论据。D.提到了“志”“情”同一,可以作论据。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能力。解读时先找到文中的观点句,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论证。氓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是人,描写刻画的主人公

14、“氓”和女子;焦仲卿和刘兰芝也是人,结合“中国历代诗歌的主体都是人,诗歌描写的客体也是人,所以诗歌创作是人们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可知,两首诗必然会流露出人的情感。氓中女主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等内容写女主人公勤劳能干,却遭到了抛弃,从最初对爱情的热烈到失望再到清醒,表达了女主人公自立自强的精神,表现出了强烈的抒情性。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足见焦刘二人的深情,诗歌叙述在封建家长制度下两个有情人生生地被拆散,最后双双殉情,表达了对他们不幸婚姻的同情,对其抗争精神的赞赏,表现

15、出了抒情性。(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郝师傅晏 瑜每当郝丑娃师傅坐在轮椅上,被老伴推着在汉江河堤上溜达时,总会从旁边传来阵阵惋惜声:“可惜了,多好的一手绝活哟”“是的,的确有些可惜。大前年我还看过他的卖水呢,精彩得很。唉”郝师傅看着远去的感叹者,把目光投向河心的几株苇草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青年时光。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14岁的郝丑娃在家务农。听进城办事的社员说县里的“桄桄木偶戏剧团”招收学徒,平时爱唱爱动的郝丑娃,心热了,次日步行25里来到县城,找到县木偶戏剧团报名。当时,李德山团长和陈德玉师傅把瘦小的郝丑娃从头到脚打量了几遍,李团长冷冰冰地说

16、:“木偶表演,可不像种庄稼放牛那么简单。你是不是这块料,就先来几句唱腔让我听听。”郝丑娃也不胆怯,张嘴就来了几句“李颜贵卖水”中的清唱。唱完,李德山团长和陈德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李团长端起茶壶吱噜了两口茶,说:“我们就收下你了,不过,往后,你可得好好努力啊。丑话先撂下,如果学不好,我让你爬着出去。”当了学徒后,郝丑娃谨遵师命,每天早晨鸡一叫就赶快起床,手握木偶娃娃练“耍功”,一般练习三个小时后,师傅才起床。郝丑娃泡好茶端到师傅面前,师傅一边喝茶,一边给郝丑娃口授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戏词。有天早晨,郝丑娃把茶水端到陈师傅面前,然后一边耍娃娃一边请教这一折的戏文唱词,可师傅端起茶缸光喝茶,不吭声,郝

17、丑娃禁不住催问师傅,师傅忽然抬起头来,哗的一声将满缸茶水朝他泼过来:“你娃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啊?修房还得先打胡基呢。来吧,我肚里装了满肚子戏艺呢,你娃心急,就用手到我肚子里掏来!”师傅说完,转身进了房间,“砰”地关了门。郝丑娃怔在外面。直到下午,郝丑娃才弄明白,这学艺就像修房,可得慢慢来,工夫到了房就起来了。一年后,郝丑娃还没学到多少戏,心里琢磨:“我不用从师傅肚里去掏,要让自家肚里生出技术来!”于是,师傅每次上台表演剧目的时候,郝丑娃就藏在幕后,手里也举着个木偶娃娃,师傅怎样演,他就怎样模仿,一边体会师傅的演技还一边小声地学唱腔。这是一条不用看师傅脸色而学习的捷径。四年学徒期满后,郝丑娃是第一

18、个学会了106本木偶剧目表演技艺的新锐演员。当他第一次正式上台表演卖水一场戏时,同期入团学习的四个师兄弟都惊讶地说:“哇!这小子,莫非师傅给他吃了偏饭?”“嗯!你看他那木偶担水,担得又稳,还一闪一闪挺有味道。”“是啊!往后他要跟师傅平起平坐了?”此后,师傅看郝丑娃靠得住了,卖水这一场戏的主角就交给他了。再后来,卖水一场戏成了郝丑娃的看家本领和代表作。那年农历十月,邻县徐家庙逢庙会,主办方请了地区京剧团和县桄桄木偶剧团一同前去助兴。当郝丑娃代表木偶戏班开场演出的红嫂锣鼓声响起时,已经提前半小时开戏的京剧团的戏台前,人群开始流动了。半小时后,京剧戏台前的观众竟然走光了。他们的领班一打听,才明白观众

19、都赶到街对面去看木偶戏了。没有了观众,京剧演员只好停止了演出。随后,京剧演员们脱掉戏衣,都跑到木偶戏台前,看起木偶戏表演来了。次日,卖水一场戏上演,京剧团的演出更没有观众了。第三天,他们干脆收拾家当搬走了。从此郝丑娃败退地区剧团的消息传扬四方。桄桄戏班的台口场次也接连不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破四旧”之风刮起来,桄桄剧团被解散了。郝丑娃随同大部分演员回到农村当了农民。可他演惯了戏,回到农村没出一月,双手磨出的全是血疤,干活痛得眼泪直淌。好心的大队长看出他的艰难,就让他参加宣传队。利用歇工时为人们说快板、唱曲子,向农民搞文艺宣传。但郝丑娃常偷偷拿出一个珍藏的木偶娃娃“欣赏”发呆,默叹此生可能再

20、无机会表演木偶戏了!沧海桑田,世事变幻。1977年国家提出戏剧开放政策。县东边罗曲乡杨树莲爱好木偶戏剧,自发组建了一个小剧团,邀请郝丑娃去她们剧团当教练。郝丑娃一口答应了,成了杨树莲剧团的一名打工师傅。为了让学员早日掌握技艺,他经常给学员定任务,当天教的动作,如果谁没有学会,晚上就不准睡觉。一些学员心怀不满。一天郝丑娃去上厕所,在门外听里面两个小伙议论他:“这个郝师傅脑子有问题,拿的钱少管的事多,一个打工的,还装起老板样了,出这歪点子折腾咱们”“这叫傻!拿上鸡毛当令箭。”郝丑娃听了心里不好受,可过后细细一想:管你别人怎么说,我只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艺术就行了。仍旧认真当自己的教练,很快为戏班培养

21、出了一批木偶剧演员,当这些演员在郝丑娃带领下,走村串乡、越州过县四处演唱桄桄戏时,汉江流域到处流传着“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木偶桄桄子”“郝丑娃演戏,尽是绝活”的谚语。岁月之河流到了1988年春节前。郝丑娃回家过年,一亲戚对他说:“丑娃呀,这阵儿桄桄木偶戏很吃香,你技艺高,为啥甘当别人的打工仔?自己谋划建个戏班子不好吗?”此夜,郝丑娃睡不着,想了一夜。第二天,他把建戏班的想法说给妻子,妻子也赞成。可得1200元的本钱呢,两人很为难。1200元,当时可以修建三间大瓦房!不行卖掉家里的那头大犍牛吧。妻子一听舍不得。农民最值钱东西就是牛啊!郝丑娃费了半天嘴舌,最后,妻子流着泪,让他拉走了那条大犍牛

22、。只卖得了980元,他用400元又买了头母牛回来犁田。接着又把圈里两条大肥猪,拉去卖了450元,买了两条小猪仔回来喂,再拿出省吃俭用积蓄的几百元,终于凑足了1200元钱。随后他到了省城西安定做了一整套道具家当。他的木偶戏班就此组建起来了。他叫来师弟周天明,又教了新徒弟杨建丽、张毛虫等一班人,带着戏班趁每年的春夏冬三个农闲时节,四处演唱桄桄木偶戏。辉煌日子悄然而来。2007年6月,郝丑娃所代表的桄桄木偶戏表演艺术,因传承历史久,加上独具特色堪称经典的表演功夫以及名噪陕南的影响力,由市文化局推荐到文化部,参加首个“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他的团队受到了中央领导和文化部等领导的接见。北京的媒介、家乡的

23、电视台,把他卖水的演出视频录像在省市县电视上轮番播放。一时间,郝丑娃成了名人。回乡后,他更是在省市各种庆典会上展演木偶戏剧节目。民间演出更是应接不暇。也许,真应了那句老话,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四年后的一天黄昏,郝师傅演出完毕回家时,摩托车骑得快了点,也许受了风寒,次日早晨多睡了会懒觉。早饭做好老伴叫他吃饭,他却不能应答。老伴见他口眼歪斜手颤不停,叫来儿女送他到医院,住院两月,命是保住了,却走不得路了,要靠轮椅出行。半年后,儿子见父亲与木偶戏诀别了,嫌父亲的道具箱放着占地方,偷偷把它卖了。从此,郝师傅只有早晚在老伴的陪同下,到汉江河堤溜达看日出和夕阳这一爱好了。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

24、正确的一项是 ( )A. 郝丑娃听说县里剧团招人,就徒步到县城报名。在面试的时候,他清唱了几句,得到了李德山团长和陈德玉的认可。B. 郝丑娃第一次正式表演卖水,表现得很出色,让同门师兄弟们赞赏不已,这离不开他的善于观察模仿和聪明肯学。C. 当学徒时,郝丑娃询问戏文唱词,遭到陈师傅的训斥,这说明陈师傅是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胸狭隘之人。D. 在无法演戏的年代,郝丑娃会偷偷看着木偶娃娃发呆,在剧团当教练时,他对学员严格要求,这些行为体现出他对木偶戏的热爱。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先从郝丑娃的现状写起,又追溯他学艺、表演等事迹,最后

25、再回到现状,首尾呼应,结构圆合。B. 小说开篇写了旁人的议论,从侧面暗示了郝丑娃高超的表演技艺,“可惜”一词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技艺失传的惋惜。C. 小说在叙述郝丑娃的故事时,多次显示次要人物的作用,比如他14岁时“进城办事的社员”,1988年春节前的“一亲戚”等,他们促成了郝丑娃命运的转变。D. 小说使用全知视角,叙述者偶尔会“现身”作一些简要评论,比如“也许,真应了那句老话,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使前后衔接流畅。8. 文中多次使用表示具体年份的时间词,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9. 在阅读本文后,同学们列出两组关键词,它们分别是“智慧坚持顺时成功”和“传统文化兴衰”。请任选一组,谈谈你的看法

26、。【答案】6. C 7. B 8. 文中使用“20世纪 60年代”“1977年”“1988年”“2007年”等时间词,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使用具体的时间词,把人物活动设定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能让读者对人物命运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些具体的时间词一直延伸到当代,能够反映当代的现实问题,如“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引发读者思考。 9. 示例一:郝丑娃在做学徒时,暗中观察师傅,偷偷模仿,他的智慧让他技艺精进。郝丑娃坚持刻苦学习木偶戏,在经历时代变迁,坚持表演木偶戏,他的坚持让他走向成功。时代潮流起起落落,他顺时而为,在新时代把木偶表演事业推向辉煌。示例二:本文关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郝丑娃

27、的人生经历契合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衰。传统文化的兴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在“破四旧”的年代,传统文化受到打击,传统文化衰败,在新时代,传统文化受到重视,逐渐蓬勃发展起来。郝丑娃得病时,他的儿子卖掉了道具箱,表明年轻一代人不了解甚至轻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再次面临衰败的危险。【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这说明陈师傅是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胸狭隘之人”错误,根据原文可知,陈师傅是认为郝丑娃基础没打牢,不应该询问那么多。另外,根据文中师傅把卖水的主角交给郝丑娃,表明师傅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

28、.“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技艺失传的惋惜”错误,开篇旁人的议论中,“可惜”主要表达了他们对郝丑娃不能再表演木偶戏的惋惜。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和作用的能力。解答先找到使用表示具体年份的时间词的语句,然后分析所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艺术效果。结合“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1977年国家提出戏剧开放政策。”“岁月之河流到了1988年春节前。”“2007年6月,郝丑娃所代表的桄桄木偶戏表演艺术,因传承历史久,”可知,文中使用“20世纪60年代”“1977年”“1988年”“2007年”等时间词,时间清晰,顺序井然,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使用具体的时间词,国家政策

29、是大背景,春节是特定的节日,2007年是主人公事业的辉煌期,把人物活动设定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能让读者对人物命运有更深刻的理解,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清晰可见,又重点突出。结合“2007年6月,郝丑娃所代表的桄桄木偶戏表演艺术,因传承历史久,加上独具特色堪称经典的表演功夫以及名噪陕南的影响力,由市文化局推荐到文化部,参加首个“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可知,这些具体的时间词一直延伸到当代,能够反映当代的现实问题,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让读者看到现实情况和时代的发展,引发读者思考和关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把握文章的丰富意蕴的能力。解答时先确定所

30、选的哪一组,然后围绕关键词结合原文内容具体分析。示例一选择“智慧坚持顺时成功”:结合“师傅每次上台表演剧目的时候,郝丑娃就藏在幕后,手里也举着个木偶娃娃,师傅怎样演,他就怎样模仿,一边体会师傅的演技还一边小声地学唱腔。”可知,郝丑娃在做学徒时,师傅所教甚少,暗中观察师傅,偷偷模仿,他的智慧让他技艺精进,登台不惧,表演到位。结合“四年学徒期满后,郝丑娃是第一个学会了106本木偶剧目表演技艺的新锐演员。”“此后,师傅看郝丑娃靠得住了,”“再后来,卖水一场戏成了郝丑娃的看家本领和代表作。”“卖水一场戏上演,京剧团的演出更没有观众了。”“沧海桑田,世事变幻。1977年国家提出戏剧开放政策。”“一时间,

31、郝丑娃成了名人。回乡后,”等信息可知,郝丑娃坚持刻苦学习木偶戏,师傅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他自己也有所收获,在经历时代变迁,仍然坚持表演木偶戏,传承了传统文化,他的坚持让他走向成功,。结合“沧海桑田,世事变幻。1977年国家提出戏剧开放政策。”“辉煌日子悄然而来。2007年6月,郝丑娃所代表的桄桄木偶戏表演艺术,”可知,时代潮流起起落落,他顺时而为,传承历史久,加上独具特色堪称经典的表演功夫以及名噪陕南的影响力,在新时代把木偶表演事业推向辉煌,郝丑娃成了名人。示例二选择“传统文化兴衰”:结合“辉煌日子悄然而来。2007年6月,郝丑娃所代表的桄桄木偶戏表演艺术,因传承历史久,加上独具特色堪称经典的表

32、演功夫以及名噪陕南的影响力,”“住院两月,命是保住了,却走不得路了,要靠轮椅出行。半年后,儿子见父亲与木偶戏诀别了”等信息可知,郝丑娃艰难文章学习木偶戏表演,到自己得病无法再演,他的人生经历契合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衰,关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通过主人公的一生展示无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破四旧”之风刮起来,桄桄剧团被解散了。郝丑娃随同大部分演员回到农村当了农民。”“沧海桑田,世事变幻。1977年国家提出戏剧开放政策。”“辉煌日子悄然而来。2007年6月,郝丑娃所代表的桄桄木偶戏表演艺术,因传承历史久,”可知,时代在起伏变化,在“破四旧”的年代,演员下乡,

33、不能演戏,传统文化受到打击,传统文化衰败,唱戏无望;在新时代,有政策的支持,有主人公等人的坚持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再到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木偶戏的辉煌日子悄然而来,此传统文化逐渐蓬勃发展起来。结合“半年后,儿子见父亲与木偶戏诀别了,嫌父亲的道具箱放着占地方,偷偷把它卖了。”可知,小说结尾郝丑娃得病时,他的儿子偷偷卖掉了道具箱,郝师傅只有老伴陪伴,失去了爱好,寂寞无比,这既表明年轻一代人不了解甚至轻视传统文化,也表明传统文化再次面临衰败的危险,引发读者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

34、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唯君侯图之。(节选自李白与韩荆州书)【注】刍荛:

35、指草野之人,此处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善相剑。卞:卞和,善识玉。材料二: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

36、,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燕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节选自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则将狂A奔尽B气C濡D手足E焦F毛发G求之H而不辞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指仰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承天景命”的“景”意思不同。B. 图,指考虑,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唯君图之”的“图”意思相同。C. 诚,指如果,与六国

37、论中“诚不得已”的“诚”意思不同。D. 向,指先前,与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的“向”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指出韩荆州像周公那样重视人才,天下的人才都愿意投奔到他的门下,他们一旦被韩荆州引荐,身价立刻提高十倍。B. 材料一中李白自述籍贯、经历和才干,表示虽然自己身材不高大,但是心志远大,王公大臣都赞许他的气概和道义。C. 材料二中,韩愈说明自己的艰难处境,如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已经向宰相求助过,但是宰相还没有表示明确的态度。D. 材料二中,韩愈认为,一个人如果陷入水火之中,一定会大声疾呼向周围的人求救,而周围的人也一定会对他伸出援手。13.

38、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2)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1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写信给当权者,希望得到引荐,但两则材料的语气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0. CEG 11. C 12. D 13. (1)您不因为自己富贵而傲视他们,也不因为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门客中就会有毛遂那样的人物。(2)于是又斗胆地将自己置于那无法预料的责备之中,再次给您写信,以求说完我的意见,并希望从您那儿得到指示。 14. 材料一中,李白对韩荆州语带逢迎,同时也满怀自信。材料二中,韩愈对宰相略有抱怨,并抱有急

39、切的期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那都将拼命奔跑,使尽力气,即使沾湿手脚,烧焦毛发,为了救他也在所不辞。“则将狂奔尽气”中“狂奔尽气”意思是“狂奔尽气”,意思完整,在其后C处断开;“手足”作“濡”的宾语,在其后E处断开;“毛发”作“焦”的宾语,在其后G处断开。故在CEG三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承天景命”“景”意思是“大”。句意:为什么您竟会让人景仰倾慕到这种程度呢?/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B.正确。句意:请您加以考虑。/希望您考虑这件事。C.错误。文中的“诚”指确实,与六国论中“诚不得已”的“诚”意思相同。句意:是由于

40、他的处境实在危急,他的心情实在可怜啊。/实在是不得已。D.正确。句意:前些日子曾向您上呈一封书信和我所写的文章。/过去所喜欢的东西。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一定”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二“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可知如果周围的人是想要他死的人,深陷水火之中的人未必会向他呼救,而周围的那个人也未必会救他。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因为;“骄”,傲视;“忽”,轻视。(2)“纳”,置;“诛”,谴责、责备;“请命于左右”,状语后置,即“于左右请命”。【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

41、息,然后分条进行概括即可。材料一中,结合“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可知,李白赞赏韩荆州是周公,众人仰慕,如水之归下;同时叙述自己有才能,有信心得到韩荆州的赏识,可见语带逢迎,同时也满怀自信。材料二中,结合“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有观溺于水而燕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可知,韩愈抱怨宰相长时间没有给自己回信,同时明确自己就像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希望得到宰相的援手,足见他略有抱怨,并抱有急切的期待。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听到天下那些谈议的士人聚集

42、在一起时说:“活着用不着一定要封为万户侯,只希望能结识一下韩荆州。”为什么您竟会让人景仰倾慕到这种程度呢?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风度,躬行吐哺握发的事情,使得四海之内的豪杰俊士都来投奔到您的门下,而一旦被您接待引荐,就如同登跃龙门,立即身价提高十倍!所以那些如龙蛰伏、如风散逸的有才之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名声,确定身价。您不因为自己富贵而傲视他们,也不因为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门客中就会有毛遂那样的人物。假如我能脱颖而出,那我就是毛遂了。我,本是陇西的平民,如今流落在楚汉一带。我十五岁就爱好剑术,从那时起到处谒见州郡长官。三十岁时始成文章,已多次拜访达官贵人。我虽然身高不满七尺,但

43、心志却在万人之上。王公大人都赞许我的气概和道义。这些都是我以前的心情和行为,怎敢不向您倾吐呢?至于写成的诗文,已积成一卷卷地放着,那是很想烦您过目的,只怕这种雕虫小技,不合您的心意。假如蒙您赐恩,想要观阅我的拙文,那就请赐予纸笔,加上抄写的人,这样,我就回来打扫静室,誊写后献上。或许能像青萍宝剑、结绿美玉那样,在薛烛、卞和门下提高它们的价值。希望您能推恩于我这样地位低下的人,多多给予奖励称誉。请您加以考虑。材料二:前些日子曾向您上呈一封书信和我所写的文章,此后恭候您的指示已有十九天了,但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心中惶恐不安,不敢擅自离去,却又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又斗胆地将自己置于那无法预料的责备之中,

44、再次给您写信,以求说完我的意见,并希望从您那儿得到指示。我听说,陷入水火之中的人在向人求救时,并不是由于那人与自己有什么父子兄弟的慈爱之情,这才向他呼喊并指望他来救。而是希望他身边的人,即使是与自己有过仇恨的,但如果还不至于想要自己死掉,那都将大声疾呼,盼望他同情和解救自己。而身边那个人,听到呼救声,看到这危险的情形,也不是由于他与自己有什么父子兄弟的慈爱之情,这才去救援他。即使有些仇恨,只要是还不到想要他去死的地步,那都将拼命奔跑,使尽力气,即使沾湿手脚,烧焦毛发,为了救他也在所不辞。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他的处境实在危急,他的心情实在可怜啊。我勤勉地学习,努力修养自己已经有好多年了。

45、我不去考虑道路崎岖还是平坦,前进不止,以致陷入窘迫困厄的水火之中,这处境真是又危险又急迫的了,我已大声疾呼过了,阁下想必也已经听到看到了吧!您是准备去救援呢,还是坐视不救?如果有人来对阁下说,有人看到别人被水淹被火烧,明明有可救的办法却终于没有去救,那您会认为他是仁人君子吗?不是这么认为的话,那么像我这样的人,也就是仁人君子所应该引起同情之心的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几复和答所寄黄庭坚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注】几复:即黄几复,与黄庭

46、坚是同乡同窗,又是同科出身的好友。诗人与黄几复曾经一个在山东,一个在广东,后来在京城汴梁再次相逢,本诗即写于两人重逢之际。本句化用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序:“离十三载,幸而集处,得燕而举一觞相属,此天也,非人力也。”地褊:地处偏远。黄几复曾任广东四会县令。短檠灯:矮架的灯,古人读书时常用之。作个:这个。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运用夸张手法,写两人分处南北,相隔遥远,连做梦都不能到一起。B. “相看”句写诗人与友人看到对方鬓添白发而对镜自看的动作,形象生动。C. 友人擅长长袖舞,但身处偏僻之地,无人欣赏,艺术才华也没有施展之地。D. 尾句以景作结,虚写故乡老松挺

47、立,藤萝攀附其上,直至天际,饶有余韵。16. 有论者指出本诗“忽今忽昔,亦乐亦悲”,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5. C 16. 诗中既写到过去,也写到现在。首联写两人曾经天各一方,今又重逢。颈联写两人今天相见,又回忆共同学习的经历,忽今忽昔,时间跨度较大。诗中有分别之悲,又有重逢之乐;有衰老之叹,又有回忆往昔读书的喜悦。悲喜交加,情感复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友人擅长长袖舞”错误,“长袖舞”不是指友人擅长长袖舞,而是指友人有本领,“未堪长袖舞”是指其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评价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忽今忽昔,亦乐亦悲”,从时间和情感两个方面分条作答。结合“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可知,两个人天南海北,相隔万水千山,鸿雁都捎不到信,就连梦中也难会面,相会无期;“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写今日两人相对,往事涌上心头,回忆当日二人虽然清贫,但是朝夕相处,曲肱饮水,切磋诗书,忽今忽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南阳海歌)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