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学习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3.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情境导入】同学们,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吧。【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2.从课文的题目看,课文的材料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主要写了哪两
2、个地方发生的事情?3.请用一句话简要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1.确凿(zo)菜畦(q)桑椹(shn)轻捷(ji)油蛉(ln)斑蝥(mo)缠络(chn lu)珊瑚(shn h)攒成(cun)敛(lin)脑髓(su)陌生(m)鉴赏(jin)人迹罕至(hn)觅食(m)竹筛(shi)秕谷(b)系绳(j)书塾(sh)2.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3.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二、深入探究理清思路1.根据“从到”的句式将文章分为哪两部分?明确:第18段/第9段末尾。第一部分: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三味书屋的生活。2.第9段也涉及一点百草园的事情,为何
3、会被划入第二部分?明确:过渡段。3.讲解过渡段的相关内容。(1)作用:承上启下。(2)段落划分原则:划下不划上。小结:三、研读课文两种生活(一)百草园的生活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8段,读后请以“ 的百草园”的形式说一段话或给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2.学生讨论: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串其中,你认为18段的文眼是什么?明确:“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是这几段文字的文眼。3.教师引导、小结:4.请同学们赏读第2段,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并说出理由。5.学生交流赏析第2段写景的妙处,教师引导、点拨:(1)“光滑”“肥胖”用得最精彩,因为它们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
4、光滑”,是因为石井栏经过了长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表明了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写出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慕之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更是儿童特殊的感受,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2)这一段描写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是写颜色,“高大”“肥胖”“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们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
5、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的景物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桑椹、菜花是春末的,鸣蝉在盛夏,蟋蟀们到秋天才叫;这与后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3)这一段融情入景,景中有人。本文在写景时洋溢着感情,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就是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描写景物所用的动词、形容词不仅确切、明丽,而且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如“长吟”“轻捷”“低唱”“弹琴”之类。(4)这一段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也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
6、整体部分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也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状物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总之,本段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从静到动、先春夏后秋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云雀);先写生机勃勃的春夏,再写别有情趣的秋。“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6.问题研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8段,思考下面的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文章为什
7、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2)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准确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明确:(1)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2)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二)三味书屋的生活1.请同学们品读过渡段,探讨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明确:应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鲁迅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震荡、依恋和无奈,从而表现出他对百草园的眷恋、惜别之情。教师总
8、结:通过描写百草园是一个绚丽明快、充满生气的乐园,充分表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好奇、求知的性格特点。2.默读1024段,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明确:陈旧、呆板、冷清、单调。3.分析对先生的描写。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下列问题:(1)你认为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2)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明确:(1)(2)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小结: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荒废的百草园里,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在枯燥无味的书塾里,孩子也
9、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快乐。(三)归纳主旨教师提问: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教师点拨、归纳: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1)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2)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3)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串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
10、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1.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赏析:因为距最末次的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童年生活历历在目,故用“确凿”。2.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赏析: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冬天百草园的“无味”,用来反衬后文下雪带来的乐趣。3.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11、赏析:连用九个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突出百草园给爱玩的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的确是儿童的“乐园”。4.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赏析:连用三个“也许”,表示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对百草园依依不舍的心情。5.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赏析:从“仰”“摇”“拗”几个动词可以看出先生读书入境,自我陶醉。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叫声的悦耳动听,表现出百
12、草园给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五、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和“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示例:不必说春芽破土的鹅黄,夏野翻涌的绿浪,秋林果蔬的红香,冬雪琼枝的畅想;也不必说繁花若锦、俊鸟时鸣、游鱼嬉戏、蛙鼓声声。单是家乡的巨变就给人无限的启迪。2.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示例:课外活动时,我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只见“老鹰”眼睛紧紧盯着“鸡妈妈”后面的“小鸡”,而“鸡妈妈”则张开双手,努力保护“小鸡”。忽然,“老鹰”瞅准一只不小心掉队的“小鸡”,便用力扑上去,那“小鸡”灵敏地一跃,躲开了“老鹰”的抓捕,“老鹰”不甘心,再次出击,向后一跃,“鸡妈妈”一下乱了手脚,后面的“小鸡”也慌了起来,全都散开了,“老鹰”看准时机,飞身一扑,终于抓住了“小鸡”!六、本课小结同学们,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我们学习本文,不仅从鲁迅烂漫的回忆中感受到了童真的美好,还可以学到作者高妙的写景叙事的技巧。附板书设计: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