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部分 古诗文阅读教材文言文考点讲解考点一:学习态度和方法考点一:学习态度和方法考点二:学习困难及解决方法考点二:学习困难及解决方法考点三:写作手法考点三:写作手法考点一:学习态度和方法【教材设问】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思考探究思考探究”第二题第二题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一点儿体会。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一点儿体会。设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意图:引导学生背诵课
2、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作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作者的论述过程。者的论述过程。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虽有嘉肴虽有嘉肴“思考探究思考探究”第一题第一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想表达什么意思?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思考探究思考探究”第一题第一题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
3、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师尊师的表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苦学习、尊敬老师的态度,刻苦学习、尊敬老师的态度,并思考其现代意义。答题时,并思考其现代意义。答题时,要从现代社会应有的师生关系要从现代社会应有的师生关系视角来审视,既要肯定作者求视角来审视,既要肯定作者求学尊师的美好品质,也要认识学尊师的美好品质,也要认识到其时代局限性。到其时代局限性。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积累拓展积累拓展”第五题第五题【解题指导】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尊师表现尊师表现现实现实意义意义第一步:解读
4、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第一步:解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分析作者的学习态度和尊师表现:分析作者的学习态度和尊师表现:“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
5、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第二步: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到文中描写作者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语段:回归文本,找到文中描写作者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语段:“余幼余幼时即嗜学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6、卒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尊师方式尊师方式乐中学,学中乐乐中学,学中乐通过说明师生间如何交流指出现代正常的师生关系的表现:通过说明师生间如何交流指出现代正常的师生关系的表现:我我们同老师在们同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知识的交流上,也应秉承平的,在知识的交流上,也应秉承平等、等、大胆的学习态度大胆的学习态度。第三步:第三步:组织答案,规范作答语言。组织答案,规范作答
7、语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学习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学习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嗜学”,成年以后,成年以后,“益慕益慕圣贤之道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宋濂,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宋濂“以中以中有有足足乐者乐者”故可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此我们要乐中学,学中。因此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不能完全认同宋濂的尊师方式。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没必要在老不能完全认同宋濂的尊师方式。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没必要在老师面前卑躬屈膝,师面前卑躬屈膝,“不敢出一言以复不敢出一言以
8、复”。我们同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知识的交流上,也应秉承平等、大我们同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知识的交流上,也应秉承平等、大胆的学习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创造性。胆的学习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答题方法答题方法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论述类:论述类:理解文意,明确论理解文意,明确论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据,分析据,分析相关语句体现出何相关语句体现出何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记叙类:记叙类:知悉主人公的学习方法,知悉主人公的学习
9、方法,明确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态度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用的学习方法,明确人物的学习用的学习方法,明确人物的学习态度。态度。【针对训练】黄钺传黄钺传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不问古今,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家有田数游市肆中,见书,不问古今,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家有田数十亩在葛泽陂,十亩在葛泽陂,(钺父钺父)因
10、令督耕其中。钺从其友人家借得书,道因令督耕其中。钺从其友人家借得书,道中披览,比至陂辄尽,每以为恨。隐士杨濙中披览,比至陂辄尽,每以为恨。隐士杨濙者,尝避雨泊舟钺舍者,尝避雨泊舟钺舍傍,窥见钺持书倚檐,声琅琅不辍,乃就视之曰傍,窥见钺持书倚檐,声琅琅不辍,乃就视之曰:“:“竖子好学至此竖子好学至此哉,日能读几何。哉,日能读几何。”钺答曰钺答曰:“:“苦无书读,过目能不忘也。苦无书读,过目能不忘也。”濙濙曰曰:“:“我有书在洋海店,去此不远,竖子能从吾游乎我有书在洋海店,去此不远,竖子能从吾游乎?”?”钺喜再拜,钺喜再拜,即从淡舟至其舍,与数册持去。即从淡舟至其舍,与数册持去。数数往来,数数往来
11、,濙濙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濙濙大喜曰大喜曰:“:“吾架吾架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因命其子福因命其子福同同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注释】杨【注释】杨濙濙(yn(yn):元末隐士。福:杨福。:元末隐士。福:杨福。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清泉清泉 这两篇文
12、章都是写古人读书学习的,内容上有很多这两篇文章都是写古人读书学习的,内容上有很多相同点。相同点。2023.7.9 11:06 2023.7.9 11:06 小李同学小李同学 同意楼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的相同点同意楼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的相同点是是_于是借书而读。于是借书而读。2023.7.9 11:10 2023.7.9 11:10 萌萌萌萌 除了楼上说的这一点,我觉得他俩都还挺守信用的,除了楼上说的这一点,我觉得他俩都还挺守信用的,借了别人的书都按时归还了。借了别人的书都按时归还了。2023.7.9 12:102023.7.9 12:10夏虫夏虫 我又仔细读了一遍,发现主人公都我
13、又仔细读了一遍,发现主人公都_ _。2023.7.9 12:302023.7.9 12:30【解析】【解析】根据网友们的讨论可知,需填写的是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根据网友们的讨论可知,需填写的是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中主人公在学习方面的相同点。本文由中主人公在学习方面的相同点。本文由“苦无书读,过目能不苦无书读,过目能不忘也忘也”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可知二可知二人都因家庭贫困无书可读人都因家庭贫困无书可读;再从本文再从本文“三年遂尽其书三年遂尽其书”和送东和送东阳马生序中阳马生序中“余因得遍观群书余因得遍观群书”可知,当他们有书读后学习可知,当他们有
14、书读后学习更加勤奋,最后都遍观群书。据此作答即可。更加勤奋,最后都遍观群书。据此作答即可。清泉清泉 这两篇文章都是写古人读书学习的,内容上有很多这两篇文章都是写古人读书学习的,内容上有很多相同点。相同点。2023.7.9 11:06 2023.7.9 11:06 小李同学小李同学 同意楼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的相同点同意楼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的相同点是是_,于是借书而读。于是借书而读。2023.7.9 11:10 2023.7.9 11:10 萌萌萌萌 除了楼上说的这一点,我觉得他俩都还挺守信用的,除了楼上说的这一点,我觉得他俩都还挺守信用的,借了别人的书都按时归还了。借了别人的书都
15、按时归还了。2023.7.9 12:102023.7.9 12:10夏虫夏虫 我又仔细读了一遍,发现主人公都我又仔细读了一遍,发现主人公都_。2023.7.9 12:302023.7.9 12:30 主人公学习都很刻苦,但苦于无书可读主人公学习都很刻苦,但苦于无书可读 在有书读时在有书读时更加勤奋读书,最后都遍观群书更加勤奋读书,最后都遍观群书(20222022河北卷河北卷)甲甲 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无裨实益,宜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
16、,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乙乙 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现看史记,颇切实用,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现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薄。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薄。有费解有费解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年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处,另纸摘出,求
17、解于先生。今年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不宜寓目不宜寓目,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潍县署中谕麟儿)从选文郑板桥家书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从选文郑板桥家书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注释】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切:切合。【注释】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切:切合。费解:不好理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费解:不好理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寓目
18、:过目,观看。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寓目:过目,观看。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谕,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中写给儿子的家书。谕,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解析】【解析】细读两文,从【甲】文细读两文,从【甲】文“苟堪苟堪”到到“皆宜涉猎皆宜涉猎”可以得出要广泛涉可以得出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都应当阅读;从猎,各种书籍都应当阅读;从“但须看全一种但须看全一种”到到“毫无一得毫无一得”可可以得出一种书籍读透彻,再更换其他种类;从以得出一种书籍读透彻,再更换其他种类;从“阅书时阅书时”到到“宜随宜随手摘录手摘录”可以得出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
19、应当随手摘可以得出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从【乙】文录下来;从【乙】文“每日规定看十页每日规定看十页”可以得出看书要有计划;可以得出看书要有计划;从从“有费解处有费解处”到到“求解于先生求解于先生”可以得出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另可以得出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另外拿纸摘录出来,及时求教。从最后一句可得出读书要有选择,选外拿纸摘录出来,及时求教。从最后一句可得出读书要有选择,选择有好处的书籍。据此概括作答即可。择有好处的书籍。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广泛涉猎;读完一种再换一种;随手摘录;分类积累;读书有【答案】广泛涉猎;读完一种再换一种;随手摘录;分类积累;读书有计划;不理解
20、的地方求教老师;读书要有选择。计划;不理解的地方求教老师;读书要有选择。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自述求学经历的内容。者自述求学经历的内容。考点二:学习困难及解决方法【教材设问】“思考探究思考探究”第二题第二题答案范围答案范围【解题指导】第一步:解读题干,得出题干要求考什么。第一步:解读题干,得出题干要求考什么。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第二步:第二步:回归文本,找到文中描写
21、作者求学过程的语段:回归文本,找到文中描写作者求学过程的语段:“余幼时即嗜余幼时即嗜学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圈点勾画作者的学习经历,找到作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圈点勾画作者的学习经历,找到作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克服方法:借书、抄书克服方法:借书、抄书原因原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尝趋百里外,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弟子填其室,未
22、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欣悦,则又请焉。”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克服方法:克服方法:跑远路、拜名师跑远路、拜名师克服方法:克服方法:虚心求教虚心求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23、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人也。”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克服方法:克服方法: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1 1.求书之难。这是由于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家贫家贫”造成的困难。造成的困难。作者用借书
24、、抄书的办法来克服。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2 2.求师之难。求师之难。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3.3.生活之苦。生活之苦。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克服这一困难。第三步:第三步:组织答案,规范作答语言。组织答案,规范作答语言。答题方法l 涉及到涉及到“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1.读书之难读书之难:可根据文中是否出现作者:可根据文中是否出现作者借书、抄书借书、抄书等内容来判断。
25、等内容来判断。2.2.求师之难求师之难:可根据文中是否出现可根据文中是否出现与人交游、拜师与人交游、拜师等话题来判断。等话题来判断。3.3.生活之苦生活之苦:一般会直接描述出来,如一般会直接描述出来,如家庭贫困、饥寒交迫家庭贫困、饥寒交迫。可看。可看文中是否有文中是否有相关语句相关语句,或者在或者在与别人的对比与别人的对比中来体现等。中来体现等。l 提及主人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提及主人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可在回答可在回答“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时,在对应困难后加上主人公的克服方法,时,在对应困难后加上主人公的克服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这些方法主要是主人公的主人公的实际行动以及其精神品质实际行
26、动以及其精神品质。【针对训练】钱文端苦学钱文端苦学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手,肤手,肤为之坼为之坼。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级,缒级,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
27、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江浙大老江浙大老”之目,可谓荣已。回忆童牙孤露之目,可谓荣已。回忆童牙孤露,饥寒逼人,虽寤寐,饥寒逼人,虽寤寐中当无此冀望。士之匿影蓬荜,憔悴谋生者,观于公无自戚戚也。中当无此冀望。士之匿影蓬荜,憔悴谋生者,观于公无自戚戚也。(选自郎潜纪闻初笔,有删改选自郎潜纪闻初笔,有删改)【注释】盥(【注释】盥(unun):洗。坼:裂开。缒:用绳索拴住人或物):洗。坼:裂开。缒: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孤露从上往下放。孤露: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钱文端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都是家境贫寒且刻苦读书的典型钱文端与送东
28、阳马生序中的宋濂都是家境贫寒且刻苦读书的典型,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如何克服的分别是如何克服的?请完成下列请完成下列表格。表格。人物人物 对比点对比点钱文端钱文端宋濂宋濂读书之难读书之难 家境贫寒,家境贫寒,生活艰苦生活艰苦_克服办法克服办法_ 借书抄书,借书抄书,远赴求师远赴求师 替人抄书维持生计替人抄书维持生计,严冬买严冬买袖搭缝在衣袍上袖搭缝在衣袍上,御寒抄书御寒抄书 生活艰苦生活艰苦,无书可无书可读,无老师可以请教读,无老师可以请教(20222022湖南郴州)湖南郴州)【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甲】余幼
29、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后,俸去书来,落落去书来,落落大满,大满,素蟫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书者之用
30、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书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注释】切:迫切。通籍:做官,出仕。俸:官薪。落落:【注释】切:迫切。通籍:做官,出仕。俸:官薪。落落:堆积的样子。素蟫堆积的样子。素蟫(yn)(yn):指书里的蠹:指书里的蠹(d)(d)虫。虫。甲乙两文主人公具有怎样相同的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主人公具有怎样相同的品质?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解析】【解析】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中人物的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中人物的言行进而分析作答。【甲
31、】文,宋濂言行进而分析作答。【甲】文,宋濂“余幼时即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向藏书之家,向藏书之家借书;【乙】文借书;【乙】文“余幼好书余幼好书”,借书于张氏。故可总结出,借书于张氏。故可总结出“爱好读爱好读书书”。【甲】文的宋濂。【甲】文的宋濂“手自笔录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乙】文的袁枚;【乙】文的袁枚“往借不与归而形诸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梦”,两者都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读书。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两者都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读书。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答案】【答案】(1)(1)爱好读书。爱好读书。“余幼
32、时即嗜学余幼时即嗜学”“”“余幼好书余幼好书”,他们都,他们都因家贫只能借书以读,甲文借书于藏书之家,乙文借书于张氏。因家贫只能借书以读,甲文借书于藏书之家,乙文借书于张氏。(2)(2)克服困难努力读书的精神。宋濂克服困难努力读书的精神。宋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逾约”;袁枚读书迫切,不能借到书在梦里也想着这件事。;袁枚读书迫切,不能借到书在梦里也想着这件事。考点三:写作手法【教材设问】虽有嘉肴虽有嘉肴“思考探究思考探究”第三题第三题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
33、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举例加以分析。举例加以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对偶句式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对偶句式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思考探究思考探究”第三题第三题课文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本文写作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文写作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并在写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并在写作中借鉴。作中借鉴。【解题指导】由此得出答题时先找对偶句,由此得出
34、答题时先找对偶句,再分析怎样达到这一效果。再分析怎样达到这一效果。答题形式答题形式第一步:解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第一步:解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虽有嘉肴虽有嘉肴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举例加以分析。举例加以分析。第三步:第三步:分组相同句式的对偶句,分组相同句式的对偶句,针对每组对偶句进行分析说明。针对每组对偶句进行分析说明。“虽有虽有嘉肴嘉肴,弗弗食食,不知不知其旨也;其旨也;虽有虽有至道至道,弗弗学学,不知不知其善也。其善也。|是故学是故学然后知然后知不足,教不足,教然后知然后知困。困。|知知不足不足
35、,然后能然后能自反也自反也;知知困困,然后能然后能自强也。自强也。”第二步:回归文本,锁定文中第二步:回归文本,锁定文中对偶句的对偶句的范围:范围:“虽有嘉肴,弗虽有嘉肴,弗食食然后能自强也然后能自强也”。类比论证,类比论证,导出议题。导出议题。对比说明对比说明“学学”与与“教教”的两种困境。的两种困境。进一步论述进一步论述“学学”与与“教教”的情境。的情境。第第四步:四步:组织答案,规范作答语言。组织答案,规范作答语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以以“虽有虽有,弗,弗,不知,不知”的句式
36、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用两个用两个“然后知然后知”的句式,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构成对比,说明“学学”与与“教教”的两种困境的两种困境;“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用两个用两个“知知然后能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学”与与“教教”的情境。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
37、理的效果。答题方法 明确题干考查的是表达方明确题干考查的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式、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法。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抒情、描写和说明。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对比、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情、前后照应等。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
38、反复等。反复等。回归文本,从回归文本,从段落和句子段落和句子的作用的作用的角度的角度理解、辨析理解、辨析和运用和运用各种手法。各种手法。(甲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39、,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针对训练】(20222022山东枣庄卷)山东枣庄卷)(乙乙)王冕王冕者,诸暨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40、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读之,琅琅达旦。(2)(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安阳韩性闻而异之,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
41、诸暨:今浙江境内。挞:【注释】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诸暨:今浙江境内。挞:用鞭棍等打人。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韩性:元末大用鞭棍等打人。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韩性:元末大学者。学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从两选段画线句子中,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从两选段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处任选一处,简要分析这一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手法的作用。【解析】【解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作答即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作答即可。(1)(1)句的意思是:有时遇到他大声斥句的意思是:有时遇到他大
42、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将老师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将老师的严厉与宋濂的谦逊做对比,突出了宋濂对学习的虔诚、认真。的严厉与宋濂的谦逊做对比,突出了宋濂对学习的虔诚、认真。(2)(2)句的意思是: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句的意思是: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将佛像的恐怖与王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将佛像的恐怖与王冕的淡然做对比,突出了王冕读书时的专心。冕的淡然做对比,突出了王冕读书时的专心。【答案】示例一:我选择第【答案】示例一:我选择第(1)(1)句。这句将老师的严厉与自己的句。这句将老师的严厉与自己的谦逊进行对比,对比中得出结论,更具说服力,突出了作者虔诚谦逊进行对比,对比中得出结论,更具说服力,突出了作者虔诚求学的可贵。求学的可贵。示例二:我选择第示例二:我选择第(2)(2)句。这句将佛像的狰狞恐怖与王冕的句。这句将佛像的狰狞恐怖与王冕的恬若不知做对比,突出了王冕读书的专心。恬若不知做对比,突出了王冕读书的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