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文化自信:能够在学习中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语言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以及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邹忌和齐王两个人物的形象,体会本文辩丽横肆,气势纵横的语言艺术。审美创造:学习邹忌为了国家利益而勇于讽谏的品质和齐王广开言路、勇于改变的大度胸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
2、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
3、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先秦齐国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目标导学二: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窥镜:照镜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
4、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旦日:第二天。)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与(客)坐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
5、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明日:次日,第二天。 孰:同“熟”,仔细。 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美我:认为我美。 私:偏爱。)译文: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
6、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面刺:当面指责。 谤讥于市朝:在公共场所议论。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译文:齐威王说:“好。”于是下命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君
7、王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时时:常常,不时 间进:偶然进谏。 期年:满一年。 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 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取得胜利。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译文: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还不时有人偶然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目标导学三: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现象【通假字
8、】(1)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或空间的某一部分)(2)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今天的下一天)(3)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今义:讽刺,侧重揭示、批评或嘲笑)【重要句式】(1)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也”表判断)(2)倒装句 A.忌不自信。 (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代词“自”做“信”的宾语,宾语前置)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3)省略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主语
9、、宾语,(邹忌)与(之)坐谈) (4)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目标导学四:内容理解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明确:不盲目轻信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性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明确: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不同点:妻子 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 (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 地位卑微,心中害怕,回答比较敷衍。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客 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故而轻缓。 (如“徐公
10、不若君之美也”)3.阅读第二、三自然段,梳理邹忌的劝谏过程,以及劝谏的效果。明确:(1)邹忌三问: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臣之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之妾畏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5)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赏 能上书谏寡人者
11、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下赏(6)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初 门庭若市 数 月 间进 期 年 无可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4臣子劝谏君主是有一定的进谏艺术的,你认为邹忌讽谏齐王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明确:(1)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2)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语言要委婉,方法要得当;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目标导学四:课堂小结本文通过记叙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表现出作者对善于劝谏者和开明君主的肯定和赞赏。说明了作为明君善于纳谏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臣子善于进谏的必要性。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引导学生关注文言实词,把握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文言语言的理解。2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形象感知与讽谏艺术手法上,有力地剖析了文章的艺术核心,学生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典人文精神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达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不足之处朗读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教学对朗读环节有所忽视,不利于学生直观地体会本文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