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闽侯第四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卷 阅读题 一 、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1 3 题 。( 9 分 , 每 小 题 3 分 )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 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 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 需要, 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
2、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 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 ?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 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 彫 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 简 单 地等 同 起来 ,甚 至 认为 追 求华 丽 的美 就 是一 个 国家 衰 败和 灭 亡的 根 本原 因 。 国 语 ?楚 语 上 :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 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 此同时 ,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了一种带 有普
3、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 素 , 作 为 一种 美 的形 态 , 就 是 在这 样 一种 前 提下 提 出来 的 。 老 子 在时 代 的变 革 面 前 , 希 望 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 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 艺术的修饰,这 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 正是朴
4、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 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 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 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 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 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 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
5、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 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 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 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 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 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朴 素 为美 是 一种 基 本的 生 活观念 , 也 是 一种 基 本的 美 学观 念 , 提 倡 文学 艺 术表 现 手段的 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6、。 B 从 上 古时 代 到春 秋 时代 , 因 为 生产 力 水平 的 低下 , 人 们 大都 强 调满 足 人的 最 基本 的 生活 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 朴 素 为美 不 仅在 中 国美 学 传统 中 占有 重 要位 置 , 而 且 在政 治 风格 和 道德 评 价领 域 成为一 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 艺 术 创作 对 客观 存 在的 现 实无 须 作艺 术 的修 饰 , 这 是 老子 的 政治 理 想 、 社 会 理想 在 艺术 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7、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 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 ?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 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 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 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 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
8、”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 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 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 如 果 传统 美 学观 把 对美 的 鉴 赏 和 崇尚 纳 入政 治 风格 和 道德 评 价领 域 , 它 就 将成 为 一种带 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 在 先 秦时 期 , 儒 道 墨法 等 思想家 在 美学 思 想上 达 成的 共 识很 容 易形成 一 种比 较 稳定 的美 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共 19 分。 商 挺 , 字 孟 卿 , 曹 州 济 阴人 。 年 二 十 四 , 汴 京 破 , 北 走 依 冠 氏 赵 天 锡 , 与 元 好 问 、 杨 奂 游 。 东 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 养士。 癸 丑 , 世 祖 在 潜 邸 ,受京兆分地,闻挺名,遣使征至盐州。入对称旨,字而不名。间陪宴语, 因曰: “ 挺来时,李璮城朐山,东平当馈米万石。东平至朐山,率十石致一石,且车淖于雨,必后期, 后期罪死。请输沂州,使璮军取食,便。 ” 世祖曰: “ 爱民如此,忍不卿从。 ” 杨惟中
10、宣抚关中,挺为 郎 中 。 兵火之余八 州 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 聊 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 楮 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 期 月,民乃安。诛一大猾,群吏咸惧。且请减关中常赋之半。明年,惟中罢,廉希宪来代,升挺为宣 抚副使。 戊 午 ,挺还东平。宪 宗 亲征蜀,世祖将趋鄂、汉,军于小 濮 ,召问军 事。宪宗 崩 ,世祖北还 , 道遣张文谦与挺计事。挺曰: “ 军中当严符信,以防奸诈。 ” 文谦急追及言之。世祖大悟,速遣使至 军立约。召挺北上至开平,挺与廉希宪密赞大计。 世祖即位,以廉希宪及挺宣抚陕、蜀。中统元年夏五月,至京兆。年,进参知政事。 宋将刘整 以沪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
11、戒,挺尽奏而释之 。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惧诛,以借 兵完城事讼挺与希宪于朝。帝召挺便殿,问曰: “ 卿在关中、怀孟,两著治效,而毁言日至,岂同寅 有沮卿者耶?抑位高而志怠耶? ” 挺对曰: “ 臣在秦三年,多过,其或从权以应变者有之。若功成 以 归己,事败分咎于人,臣必不敢,请就戮。 ” 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 ,因叹曰:“ 挺有 功如是,犹自言有罪,若此,谁复为朕戮力耶! ” (选自元史 ?商挺传有删改) 【注】潜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兵火之余 /八州十二县户 /不满万 /皆惊忧无聊 /挺佐惟中 /进贤良 /黜贪暴 /印楮币
12、 /颁俸禄务农 /薄税 B 兵 火 之 余 /八 州 十 二县 /户 不 满 万 /皆 惊 忧 无聊 /挺 佐 惟 中 /进 贤良 /黜 贪暴 /印 楮 币 /颁 俸 禄/ 务 农 薄 税 C兵火之余 /八州十二县 /户不满万 /皆 惊忧无聊 /挺佐惟中 /进贤良 /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 /薄税 D. 兵火之余 /八州十二县户 /不满万 /皆惊忧无聊 /挺佐惟中/进贤良 /黜贪暴印 /楮币颁俸禄 /务农薄税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 ” 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古代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 “ 郎中 ” 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13、而把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C “ 宪宗崩 ” 中的 “ 崩 ” 是死的意思。也可以用作诸侯的死亡,等同于 “ 薨 ” 。 D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我国历法一直 使用干支纪年法,如文中的 “ 癸丑 ”“ 戊午 ” 。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挺有才能,重视办学。商挺曾被东平的严实聘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辅助继承父亲爵位的 严忠济兴办学校。 B商挺深受元世祖喜爱。他被征召到盐州时,对答很合元世祖心意,世祖称他字而不呼他的名。 C商挺关爱百姓,打击奸猾官吏。在关中担任郎中时,他不但杀了最奸猾的官吏,还请求朝廷将关 中的赋税减一半。 D商挺头脑
14、机敏,有预见性。在回京途中,商挺多次和元世祖讨论应对时局变化的对策,商挺建议 严格管 理军中符印。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将刘整以沪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戒,挺尽奏而释之。 答: 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 答: ( 二 ) 阅 读 下 面 宋 词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1 分 ) 采 桑 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8. 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6 分) 答: 9. 有人说“稳泛平波任醉眠”中的“任”字用得好,你同 意吗?为什么?( 5 分) 答: 10. 名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