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学情评估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是生活中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5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体温约为36.8 2.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物质水银煤油酒精水凝固点()-38.8-30-1170A.酒精温度计B.体温计C.煤油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3.关于温度和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县冬季最低气温为0B.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0100C.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D.
2、“-4.7”读作“负4.7摄氏度”4.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 )A.甲为固态,甲至乙是熔化过程B.乙为气态,乙至丙是凝华过程C.丙为液态,乙至丙是熔化过程D.丙为气态,丙至甲是液化过程5.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不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6.如图为某物质发生凝固过程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为C
3、.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D.该物质的凝固过程需要吸热7.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C.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8.下列生活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加盖B.将粮食摊开晾晒C.用保鲜膜包裹水果D.将果树多余枝叶剪掉9.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升华吸热B.干冰熔化吸热C.干冰汽化吸热D.干冰蒸发吸热10.“飞机拉烟”会在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发生了( )A.熔
4、化B.液化C.蒸发D.凝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中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12.小东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应选用颗粒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13.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地表、海洋的水吸收太阳的热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
5、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水资源紧缺程度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人均水量/(a为年的符号)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2)云中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3)我国人均水量约为,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
6、(4)我国是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14.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使用时,对准人的伤痛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起到镇痛的作用。1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_(填“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使手不会被烫伤。16.科学
7、工作者研发了双层真空玻璃来减弱噪声,该玻璃是利用真空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的原理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寒冷的冬天,阳台窗户玻璃的_(选填“内”或“外”)侧出现美丽的“冰花”,这属于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玻璃水不会凝固,因为玻璃水的凝固点比普通水的凝固点_(选填“高”或“低”)。17.广东“回南天”时,室内墙上出现很多小水珠,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形成过程水蒸气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打开风扇,_(选填“能”或“不能”)加快小水珠蒸发。18.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意思是说秋冬的晚上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霜;而下雪后,雪_(填物
8、态变化名称)成水,需要_,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19.(10分)小磊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选“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计时,小磊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4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时间/min012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小磊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乙中_图(选填“C”或“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当水
9、沸腾时,水的温度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成分应该是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或“二氧化碳”);(3)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白气”会比停止加热前_(“多”或“少”)一些;(4)星期天,小洪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洪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洪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20.(10分)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
10、具是_;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_(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的目的是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_(晶体/非晶体),熔化用时_min;(2)若利用图甲装置在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待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内的水_(能/不能)沸腾。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 左右,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23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冰箱的保鲜室水分不会凝固,所以温度高于0 ,故B不符合题意;C.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稍高于人体的温度,不可能达到70 ,故C不符合题意;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6
11、.5 ,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A解析: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比水银、煤油和水的凝固点低,此时它们是固态的,所以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酒精温度计。故选A.3.答案:D解析:A.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我县冬季最低气温约为-15,故A错误;B.根据体温计的特点可知,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故B错误;C.根据温度计的特点可知,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银、酒精、煤油,故C错误;D.“-4.7”读作“负4.7摄氏度”,故D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化
12、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会放热;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热,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A.冰是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A正确。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露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B。6.答案:B解析:A.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从8min到18min时,温度没有变化,说明处于固液共存态,由此判断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处于固液共存态时温度是80,即该物质的熔点为80,故B正确;C.该物质在凝固过程是从8min到18min,共用时10min,故C错误;D.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13、叫凝固,凝固过程向外放热,故D错误。故选B。7.答案:D解析:A.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是冰块发生了熔化现象,不合题意;C.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水发生了汽化现象,不合题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B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A.酒精灯加盖,降低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减缓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将粮食摊开晾晒干得快,说明
14、相同条件下,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故B符合题意;C.用保鲜膜包裹水果,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缓了水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A解析: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B解析:飞机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到低温冷空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色雾气,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11.答案:热胀冷缩;乙解析: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15、。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所以乙是体温计。12.答案:较小;固解析:为了冰块受热均匀,应选用较小颗粒的冰块做实验。图乙中第3min时,冰块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处于固态。13.答案:(1)汽化;放出;凝华(2)熔化(3)轻度缺水(4)洗菜的水可以浇花(合理即可)解析:(1)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有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2)小冰晶从固态变为液态,吸热熔化。14.答案:汽
16、化;吸收解析: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伤痛部位的温度降低,起到镇痛的作用。15.答案:液化;上;水蒸发时需要吸热解析: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时,会液化成小水珠,液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手上的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避免手被烫伤。16.答案:不能;内;凝华;低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双层真空玻璃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所以室内的水蒸气会遇到冷的玻璃而发生凝华,所以会在玻璃的内侧出现一层冰花。因为玻璃水的凝固点比普通水的凝固点低,
17、所以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玻璃水不会凝固。17.答案:液化;放出;能解析:广东“回南天”时,室内墙上出现很多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时发生液化形成的,水蒸气在液化的过程中要放热。打开风扇,能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可以加快小水珠蒸发。18.答案:凝华;熔化;吸热解析:天气特别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当温度升高时,雪会由固态变成液态,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比较冷。19.答案:(1)B;C;见详解;(2)不变;水蒸气;(3)多;(4)C解析:(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C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
18、是沸腾时的现象,D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根据表格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所以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2)由表格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汽化过程中由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水蒸气。(3)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因此水面上出现“白气”相对多一些。(4)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
19、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水到沸腾有一个过程,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选C。20.答案:(1)秒表;需要;使碎冰块受热均匀;晶体;10;(2)不能解析:(1)在本实验中,需要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和测量时间的秒表。在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需要考虑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铁圈和石棉网上面的烧杯加热,所以需要点燃酒精灯以确定安装铁圈的高度。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是使用水浴法,优点是可以使碎冰块受热均匀,对温度的控制也更精确平稳。如图乙所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有固定的熔点,冰是晶体。有图乙图像可知,冰的熔化从第5min开始,在第15min结束,所以熔化过程经历时间是10min。(2)试管外的水沸腾时,水温到达了水的沸点,所以试管和试管内的水的最高温度也是水的沸点,但试管内的水的温度到达沸点后,由于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热,所以就不能沸腾。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