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804568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0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峰 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 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见右图)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 赏价值而遭采摘、盗挖,其种群数量逐年减少。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 存环境。据此完成 12 题。 1.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2.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有( ) 大花杓兰生长环境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人类高强度的采挖 A. B. C. D. 解析第 1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数量逐年减少,这是生物多样性 减少的体现,故选 D 项。第 2 题,据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遭采摘、盗挖, 其种群数量逐年减少”“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可知,大花杓兰种 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环境被破坏有关,故选 D项。 答案 1.D 2.D 读漫画地球发烧了,完成 34题。 3.漫画中表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光化学烟雾 B.森林

3、减少 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 4.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频繁 B.酸性气体增多 C.环境污染严重 D.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解析第 3题,读图可知,该漫画为地球发烧了,说明地球的温度在升高,形象地反映了全球变暖,故 选 C 项。第 4题,该环境问题为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所致,故选 D 项。 答案 3.C 4.D 右图为贵州省威宁县石坎梯田。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将山区坡 耕地建设为石坎梯田(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读图文材料,完成 56 题。 5.关于建设石坎梯田的

4、区域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土层薄,石漠化严重 岩溶地貌为主,多大理岩石料 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 河 流水位变化大,有春、夏两个汛期 常绿硬叶林植被稀疏,涵养水源差 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 A. B. C. D. 6.关于建设石坎梯田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缓解旱情 B.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 C.石坎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人口容量 D.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解析第 5题,贵州多岩溶地貌,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土层薄,石漠化严重;河流 水位变化大,主要是夏汛;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

5、主,但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差;地形崎岖,交通等基础 设施较落后。第 6题,建设石坎梯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态意义方面,并没有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5.A 6.C 7.在一定条件下,垃圾中的废弃物会发生化学性、物理性或生物性转化,并通过水、大气、土壤、食 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读固体废弃物污染途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完成上面固体废弃物污染途径示意图。 A ,B , C 。 (2)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应地会缩短,目前城市垃圾中电子废弃物的数 量呈直线增长。电子废弃物不合理处置方式主要有 ,可能会 引起的危害是 。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开展关于“

6、固体废弃物研究”的活动,拟定了下面两个课题,请任选一个,确定 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请在括号内打“”选择课题) 课题一:家庭固体废弃物的研究( ) 课题二:固体废弃物与人体健康( ) 内 容: 。 途 径: 。 解析固体废弃物会影响大气、水和土壤,而水除了供饮用外,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和养殖 用水,从而使人体或农作物受污染。目前许多城市还是采用焚烧或随意丢弃等不合理的方式对电子 垃圾进行处理,这样可能会造成大气、水体等的二次污染。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先选定好研究课 题,然后采取问卷调查、走访、查阅文献等方法来获取资料。 答案(1)水 土壤 灌溉和养殖 (2)任意焚烧或随便丢弃 焚烧

7、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随便丢弃,电子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土 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3)课题一:固体废弃物的类别和处理方式 问卷调查、网上查阅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走访调查、 查阅政府行政部门的统计资料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或课题二:固体废弃物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其可能引起的疾病 文献查阅、网上查阅资料、图书馆 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查阅政府行政部门的统计资料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素养提升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示意图(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越高,溶蚀越显 著)。据此完成 12 题。 1.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 B.泥石流 C.石

8、漠化 D.滑坡 2.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平整土地 D.推广太阳灶 解析第 1题,该地降水丰富,不会产生沙漠化问题,A 项错;植被破坏严重,使山坡地表土壤裸露,在雨季 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灾害,但这不是最终的环境问题,B、D两项错;植被破坏严重会造成表层大量 的水土流失,使得岩石裸露,露出地表,最终形成石漠化,C项对。第 2 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是山区,水 土流失严重,不适宜平整土地,C 项错;根据图中林地、草地植被下的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可知,柏树林 植被下的土壤侵蚀比草地植被下的土壤侵蚀弱,所以最有效的措施是退耕还林,A项对,B项错

9、;推广太 阳灶有一定效果,但不是最有效措施,D项错。 答案 1.C 2.A 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和 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34 题。 3.两地区的城市大气 PM2.5浓度一般在 10 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4.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 SO2浓度小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消费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解析第 3题,PM2.5浓度在 10 时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

10、面温度逐渐升高,气温升高使空气受热膨胀 上升,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 PM2.5浓度的下降,C 项正确。PM2.5 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且并非 10 时以后才产生降 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 PM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而并非下降,A、B、D 三项错误。第 4题,华东地区 大部分时段大气 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减 少了 SO2的排放量,A项正确;SO2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

11、关,B、C 两项错误;出行方式对 SO2浓度有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D项错误。 答案 3.C 4.A 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微粒、粉尘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 气现象。下图为我国雾霾多发区。读图,完成 57 题。 5.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是因为雾霾( ) A.吸收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吸收太阳辐射 D.反射太阳辐射 6.正常年份,我国雾霾天气最多的是( ) A.黄淮海地区 B.四川盆地 C.长江河谷 D.珠江三角洲 7.城市雾霾多于农村,是因为城市( ) 高楼林立,风力微弱 热岛效应,对流运动弱 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绿地面积小,空 气湿度大

12、 A. B. C. D. 解析第 5题,雾霾使能见度降低,原因是雾霾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第 6 题,正常年份,我国北方地 区降水少,空气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再加上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空气中粉尘、微粒多,故出现雾 霾天气较多。选项中黄淮海地区位于北方地区。第 7 题,城市雾霾天气多于农村,主要是微粒、粉尘 等粒子排放量大,加上高楼林立,风力微弱,大气相对稳定,不利于微粒、粉尘等物质扩散,故雾霾天气 多。 答案 5.D 6.A 7.C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广西崇左市市长信箱收到一封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桉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 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

13、种植桉树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 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树”和“生态杀手”!希望 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吧! 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专家研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 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相思等树种,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等农作 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1)每亩植株多在 300棵以上(推荐每亩 100 棵左右)(注:1亩667 平方 米);(2)砍伐周期 34 年(巴西约 78 年);(3)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4)“炼山”

14、:砍伐后放 火烧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另 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 义。 崇左市位置示意图 (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建议。 (3)说明如何借助桉树产业的合理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其脱贫致富。 解析第(1)题,可结合材料中市长回复的内容分析回答。主要有种植密度大、砍伐周期短导致水分和 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大量使用除草剂和“炼山”导致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原生植被遭 破坏导致

15、当地水土流失加剧。第(2)题,针对当地问题,结合市长回复内容,提出相应措施即可。第(3) 题,一方面要延长桉树产业的产业链,向上游、下游产业,甚至相关旅游业发展;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 力度。 答案(1)桉树生长速度快,种植密度过大,砍伐周期短,水分和土壤肥力过度消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 土壤肥力下降;除草剂过度使用导致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除草剂的使用及“炼山”,导致原生植被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山区降水丰富,原生植被的退化导致植被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 (2)控制桉树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桉树种植面积;禁止烧山,保护原生植被;合理使用化肥及除草剂;延长 桉树砍伐的时间间隔;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种植等。 (3)出售桉树苗及木材增加农民收入;桉树种植带动造纸、木材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桉树林发展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扶贫资 金,促进扶贫工作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