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美版美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1.单元名称:以刀代笔2.教材版本:浙美版美术七年级第一单元3.单元主题:通过探索鲁迅与新兴木刻、烽火岁月中的木刻、新中国赞歌 等内容,学习木刻艺术的历史背景、技法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木刻艺术传递个人 情感与社会意识。4.学习任务:传递我们的创意引导学生理解木刻艺术的表达力,创作 具有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木刻作品。二、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征: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随着 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特点为学习木刻版画这一需要
2、细致观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艺术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已有知识基础:(1)绘画基础:学生可能已经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基础的绘画技巧,如线条描绘、 色彩运用等,这为他们在木刻版画中理解和运用构图、线条等元素奠定了一定的 基础。(2)认知发展: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能够从更加抽 象和深入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这有助于他们理解版画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 特色。(3)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能已具备一定的多媒体学习经验, 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版画学习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3.学习兴趣与动机:(1)兴趣激发:通过展示木刻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可以有
3、效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版画作品以其独特的刀味、板味和黑白对比效果,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从而引发他们探索版画艺术的热情。(2)实践体验:木刻版画制作过程中需要动手实践,这符合七年级学生活泼好 动的特点。通过亲身参与版画的转印、上墨和印制等环节,学生能够体验到创造 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3)文化传承:版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版画艺术,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 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也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教学目标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中国近现代革命历程中的优
4、秀木刻版画作品,学生能够感受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理解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提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掌握木刻版画的基本技法,包括刻刀的使用、刀法的表现以及套色版画的创作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技法进行艺术表现,创作反映新时代的木刻版画作品。创意实践: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文化理解:了解鲁迅与新兴木刻的关系以及木刻版画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历程中的发展和作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四、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1.教学内容(1)鲁迅与新兴木刻:详细讲述鲁迅如何倡导并推动新兴木刻艺术的发展,包 括他的思想
5、理念、具体行动以及对木刻艺术的深远影响。(2)烽火岁月中的木刻:探讨抗战时期木刻作品的特点,如题材选择、表现手 法、艺术风格等,以及这些作品在宣传抗日、鼓舞士气方面的社会价值。选取具 有代表性的抗战木刻作品进行分析,如李桦的怒吼吧,中国!等。(3)新中国赞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木刻艺术的新发展,包括题材内容、技法 创新、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反映时代精神和国家面貌。选 取新中国时期的经典木刻作品进行赏析,如古元的人民的胜利等。(4)木刻技法实践:详细讲解木刻技法的各个环节,包括选材(如何选择合适 的木板)、构图(如何设计版面布局)、雕刻(不同刀法的运用和技巧)、上墨 (如何均匀上
6、墨并控制墨色)等。同时,进行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木 刻制作的全过程。2.教学重点(1)木刻艺术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全面了解木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阶段的 特点。(2)木刻艺术的基本技法:详细讲解并示范木刻制作的基本技法,包括选材、 构图、雕刻、上墨等环节。(3)木刻艺术的创作流程: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木刻创作的整体流程,从构思 到完成作品的每一个步骤。3.学习难点(1)如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意识融入木刻创作中: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在木刻创作中如何 将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意识转化为艺术表达,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2)初步了解并掌握木刻技法: 由于木刻制作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技法,学生需要通过
7、反 复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步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技法的讲解和示范,同时鼓励学生 多动手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五、教学活动设计1.环节一:课程导入(1)教学内容:1 视频播放:播放版画相关的视频短片,展示版画从构思到完成的整个过程,穿插不同风格和题材的版画作品快速切换,如细腻的风景版画、粗犷的人物肖像版 画等,激发学生对版画艺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2 互动问答:视频结束后,教师立即提出几个启发性问题,如“视频中哪一幅版 画作品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通过视频,你感受到了版画与其他绘画形 式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初步感 受。【设计意图】加
8、深学生对版画艺术的理解,有效调动课堂氛围,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2.环节二:版画知识问答(1)教学内容:1 鲁迅与新兴木刻1) 有一位人物曾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个人物是谁?2) 讲述鲁迅对木刻的推动作用;阐述版画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 烽火岁月中的木刻:1) 展示抗战时期的木刻作品,提问:抗战时期的木刻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和 艺术风格上有哪些显著特点?2)分析抗战时期木刻作品的特点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感。3 新中国赞歌:1) 与抗战时期的木刻相比,新中国时期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如何体现的?2)探讨新中国成立后木
9、刻艺术的新发展,感受时代精神。【设计意图】通过问答互动,加深学生对版画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创作版画的倡导者和中国创作版画发展 的社会背景。3 环节三:版画艺术鉴赏(1)教学内容:鉴赏:播放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版画作品视频,如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现 代创意版画等。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色彩、刀法等方面,感受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互动:观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并尝试用所学知 识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设计意图】通过视频鉴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加深对版画艺术 特色的理解。4.环节四
10、:技法解析教学活动:针对版画制作的基本技法,如刻制、上墨、印刷等,教师准备 一系列教学视频。视频中,教师详细讲解每一步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和技巧。1)刻制技法:刻制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木版、确定画面构图、运用不同 刻刀(如三角刀、圆刀)进行线条的刻画,以及如何掌握力度以呈现丰富的刀痕 效果。特别强调阴刻与阳刻的区别与运用。2)上墨技巧:随后,视频介绍上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如何均匀涂抹油墨在木 版上,避免油墨过厚或过薄,确保印刷效果清晰。3 )印刷操作:最后,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滚筒将油墨转移到印纸上,并细致调整版 面与印纸的位置,保证画面准确无误地印制出来。4) 在每个步骤中,教师都要特
11、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刻刀时的手部姿势、 油墨的安全使用与清洁等。【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教学和模拟练习,使学生直观了解并掌握版画制作的 基本技法,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参与模拟练习,让学生 在安全的环境中初步体验版画制作的乐趣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与热情。5.环节五:实践体验活动准备:1)木塑板材、砂纸、纸胶带、香蕉水/丙酮、棉布、红墨水、油墨、墨滚、纸张。2)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可以是学生自己的画作或老师提供的图案)。3)分组安排,每组 4-5 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各个环节中。分组实践:板材抛光学生分组,每组领取木塑板材和砂纸。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轮流对板
12、材进行抛光, 确保表面平滑无瑕疵。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分组实践:转稿与固定老师示范转稿步骤,强调纸胶带固定的方法和香蕉水/丙酮的使用量。学生小组 合作,将稿子反扣在打磨好的版面上,进行转稿。老师检查每组转稿效果,确保 图像清晰。分组实践:创意背景绘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想象背景设计,鼓励创意。学生小组合作,在图像主体基础 上绘制背景,完善画面边框。老师巡回指导,提供绘画建议。分组实践:调色与滚墨为确保学生安全,老师取出已刻好的版画模型,交由各小组合作,将油墨均匀滚 开打匀。学生小组合作,裁好纸张后进行印刷尝试。展示与评价每组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强调创意、技术
13、和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设计意图】1.通过分组实践,将之前学习的版画制作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 巩固对技法的理解与掌握;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版画作品增添独特的艺术元素,培养学生的 艺术审美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4.通过展示与分享,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对版画艺术的持续兴趣。七、教学评价与反思1. 过程性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参与度,特别是课程导入、互动 问答、小组讨论和分组实践中的表现。记录哪些学生积极发言,哪些学 生较为沉默,以便后续进行个性化指导和鼓励。(2) 合作精神:在分组实践环节,评
14、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观察他们是否 能够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对于表现突出的团队给予表 扬,对合作不畅的团队给予指导和建议。(3) 创新思维:在创意背景绘制环节,关注学生的创意表现。评估他们是否 能够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独特的想法和元素,对于富有创意的作品给予高 度认可和鼓励。2. 作品评价:(1) 技术层面:从转印、上墨、印刷等技术环节评价学生的作品。关注版画 作品的清晰度、线条流畅度、色彩均匀度等方面,给予客观的技术评价。(2) 创意与表现力:评价作品的创意性和表现力。关注作品是否能够传达出 特定的情感和主题,构图是否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协调,以及整体视觉 效果是否吸引人。(3) 个
15、人风格: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个人风格。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在版画 创作中融入自己的审美偏好和创作特点,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3. 自我评价与互评:(1)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鼓励他 们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通过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能力。(2)互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学习。在互评过程 中,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用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版画创作水平。4.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与方法:反思本次教学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 当。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学生差异:关注学生在能力、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思考如何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 版画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3)技术创新: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思考如何借助技术创新,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持续改进:根据本次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明确后续 教学中需要关注和改进的方面,为未来的版画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更好地感受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