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65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类最原始、做基本的沟通方式是( C )A.媒介沟通 B.组织沟通C.人际沟通 D.集体沟通2.人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属于( C )A.个性心理 B.心理状况C.认识过程 D.心理特征3.为了充分实现传者的意图,有效地影响受众的态度,新闻传播者应当有意识地怎样实现自身的权威性( B )A.催化 B.强化C.泛化 D.分化4.巴甫洛夫认为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是条件反射,他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
2、( A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 D.第四信号系统5.在各种新闻文体中,最能赤裸裸地表达评论者的主观认知形式是( B )A.消息 B.评论C.通讯 D.深度报道6.虽然不属于新闻工作者,但应当包含于新闻传播者之列的是( D )A.记者 B.编辑C.主编 D.采访对象7.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被称作( B )A.晕轮效应 B.定势效应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8.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哪一年创立的( B )A.1920年 B.1913年C.1931年 D.1940年9.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需要通过什
3、么方式去认知、体验别种角色的需要等( C )A.同情 B.共情C.移情 D.怜悯10.被称为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催化剂的是( D )A.意志 B.性格C.动机 D.情感11.能迅速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类对象上面,这种特点属于新闻敏感思维的( B )A.顿悟性 B.灵活性C.敏捷性 D.创造性12.双方在最近交往中的印象对交往关系的影响称为( D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13.由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所引起反应的情绪状态,称为( C )A.心境 B.激情C.应激 D.焦虑14.新闻写作中的“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的思维类型称为( C )A.常
4、规思维 B.创造性思维C.形象思维 D.理性思维15.写就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的是( B )A.穆青 B.范长江C.曾敏之 D.徐迟16.在新闻活动中,具有双重角色的是主持人和( D )A.编辑 B.记者C.被采访者 D.播音员17.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会接受大量媒介信息的影响,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A )A.社会学习理论 B.认知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18.新闻编辑的两种认知方式,是由哪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 )A.威特金 B.霍夫兰C.香农 D.李普曼19.新闻媒介对受众心理的刺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新闻媒介传播的内容与不同媒介的( C )A.传播内容
5、B.传媒渠道C.传播形式 D.传播主体20.新闻受众群体心理有诸多内容,其中在某种环境下容易采取“随大流”的态度,称为( B )A.逆反心理 B.从众心理C.暗示心理 D.接受心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原则包括( ABCD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扬弃的原则E.主观性原则22.新闻工作者的外延很丰富,因分工不同,可以包括( ABCD )A.记者 B.编辑C.编导 D.播音员E.演员23.采访中可以利用社会认知效应来提高工作效率。常见的认知效应有( CDE )A.发散思维 B.收敛思维C.刻板印象 D.定势效应
6、E.首因效应24.创造性思维的心理要素分别为( BC )A.抽象思维 B.发散思维C.聚合思维 D.求异思维E.形象思维25.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原因主要来自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其中来自传者的因素指的是新闻报道的( ABCDE )A.失真 B.失策C.失实 D.失当E.失误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27.发散思维:是指按照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它以一个目标(一个事物)为中心,将思路辐射开去,进行一系列与主要目标相关的联想,
7、以寻求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特点。28.向性:是心理学家对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内向(内倾)型和外向(外倾)型。29.心理素质: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顺利地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基本品质或心理基本条件,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30.移情:即感情移入,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能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简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两种认知方式。答: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1分)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8、是两种主要的认知方式。其中,场依存性者在认知加工信息中倾向于依据外在参照,自我与非自我的心里分化程度低,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敏感,优先注意自己所处的社会人际关系。(2分)场独立性者在认知加工信息中倾向于依据个人的内部参照,自我与非自我的心里分化程度高,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不敏感,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2分)32.简述新闻敏感的重要性。答: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1分)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实践活动练就的能力和经验,是一种新闻职业的敏感性,是一种顿悟式的思维活动,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
9、现。(3分)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报道的成败有密切关系。(1分)33.简述新闻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标准。答:(1)具有良好的社会知觉和社会适应能力;(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4)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究心理;(5)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每点1分,答全对给满分)34.简述新闻的时效性。答:新闻的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也就是说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新闻才会达到传播效果,才会产生价值。(2分)时效性是决定一条新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些事件性新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新闻的时效性是一个含义宽广的概念,有新
10、闻的及时性,尽可能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传播;新闻的时宜性,指的是新闻发布的最佳时机。(3分)35.简述新闻受众群体心理的主要内容。答:新闻受众群体心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有群体性特征,一方面具有受众个体的个性化心理特征,也有社会思潮、社会文化影响的社会心理。(2分)其主要内容有:新闻受众的接受暗示心理,新闻受众的从众心理,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新闻受众的心理承受力等。(3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6.论述采访中经常运用的几种社会认知效应。答:个体在对社会的人(包括他人和自己、个体和群体)和事物的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对认知结果有明显影响作用的社会心理效应称为社会认
11、知效应。(1分)在认知过程中,过去的经验、感觉产生的情绪状态以及其他情境性特点都可以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知觉,因而在采访的认知过程中也常常有偏差出现。(1分)采访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效应有:(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分)(2)晕轮效应和扫帚星效应;(2分)(3)定势效应和刻板印象。(2分)37.论述新闻心理学的几种常用研究方法。答:常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有:(1)现场观察法。是指亲临新闻活动现场,通过观察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2分)(2)访问调查法。是指通过开座谈会或访谈或问卷等方法直接获得新闻传播者或新闻受众双方的自我陈述,从而达到认知其在新闻活动中
12、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2分)(3)档案分析法。又叫个案分析法,是指根据对新闻工作者或采访对象的档案、新闻作品、日记、传记等文字或录音(录像)材料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2分)(4)心理测验法。是指运用心理测验量表对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包括个体或群体)进行测验,从而了解其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2分)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38.如何理解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含义及特征?请结合实例分析如何进入新闻写作的最佳心理状态。答:所谓“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某一定时间内的完整的特征。它有两个根本特征:一是具有完整状态,即由许多的心理过程所构成的完整的整体
13、;二是具有时间上的特征,即心理状态都占有或长或短的时间。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则是指新闻采访结束后进入写作这一时段的完整状态的心理特征。(2分)记者在写作作品时,内心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进入这个状态,记者一般会立即转入写作构思的心理过程中,这是内化了的新闻素材外化为新闻作品的必经之路,也是新闻作品形成的重要环节。(2分)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的特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和相对稳定的时间性。(2分)新闻写作最佳心理状态的构成因素,包括协调好新闻工作者自身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关系,选择最佳写作时间,明确写作意图。(1)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的协调。认知因素是指记者对要报道的对象在理智上认识得是否完整准确,写作
14、目的是否正确,记者对所报道的后果是否明了。情绪情感是指记者对要报道的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如适度的激情,是新闻写作必需的。因为它是记者在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较为强烈的爱或恨的情感。有了这种情感,记者在写作作品时就可能有一定程度甚至是不可遏制的冲动。(1分)(2)选择新闻写作最佳时间。即记者个体思维较为活跃、精力较为充沛、注意力较为集中、感知事物能力较强的一段时间。(1分)(3)写作意图和受众意识对记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写作意图,即新闻记者通过某一作品写作达到其目的的打算。通常狭义上所作的理解是通过某一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记者在写作新闻作品时,不可能没有意图,即便是有关天气情况的报道,它也蕴含了记者要提请受众注意的意图,其他事件性或非事件性的报道更是如此。(1分)以千古不沉中山舰为例。1997年早春,从武昌金口打捞出59年前沉没的中山舰。纪念抗战胜利 50 周年的前夜,武汉电视台打算制作一部反映中山舰的纪录片千古不沉中山舰。其解说词的作者表示,要借中山舰表达一种观念:“我们的中山舰是一艘为祖国而生、为民族而亡的气吞山河的中山舰。”其实,这种“化作一组永生的符号”储存在他们的“大脑信息库”的观念正是制作者们心中的意图。有了这一明确意图,在制作该纪录时,制作者们的心理便处于最佳状态,当他们走进“纷繁的材圈”选材组材时,一切就都变得势如破竹,顺理成章。(举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