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园地【课前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围绕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交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启发学生梳理、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三种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呈现了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四字词语,第二项编排了对比反问句和陈述句不同语气的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对比感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表达效果。“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高适的七言送别诗别董大,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篇。【教学目标】 1. 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 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3. 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
2、体的情境中运用。4. 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教学重点、难点】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梳理收获,总结方法。教师提问:(出示课件3)学习了本单元几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1: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中,我们把握多件事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思考了读书的目的。预设2:我了解了周恩来、梅兰芳的故事,感受了
3、他们的爱国情怀。预设3:我学习了如何写信,掌握了书信的格式。2.教师过渡:(出示课件5)大家谈到了自己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那么请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吧。(板书: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出示课件6)出示表格。遇到的问题我的方法别人的方法人物众多怎么办?起因找不着怎么办?经过太复杂怎么办?对话太多怎么办?提示: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发言完整有条理,提炼学生发言中具有独创性或启发性的总结,提示学生批注在表格中别“别人的方法”一栏。3. (出示课件7)自主默读“交流平台”,画出与自己经验不一样的地方,交流反馈。小结:(出示课件8)管哪种方法,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文章讲了什么”很重要。在此
4、基础上,巧妙借助文章题目的提示,文章中的关键句等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遇到有的课文不止一件事时,找到主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是关键,再弄清几件事的关系,用上恰当的关联词。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归纳主要内容的歌诀吧(出示课件9)读懂文章是基础,题目提示很重要。起因经过和结果,清晰明确好把握。事多不止一件时,抓住主要是关键。二、词句段运用1.(出示课件10)教师提问: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自主识字,交流发现。(1)教师重点提示:刚正不阿的阿的读音。 (2)预设:这些词语
5、都是形容人的优秀品质的。(板书:优秀品质)2.教师过渡:(出示课件11)人的品质不是单一的,有的时候,同一个人物也具有多种品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形容。请你看看下面左边这组词语和右边的这组人名。根据你的经验,试着连一连。预设:3.教师追问:你还能用这些词语形容你所知道的其他人吗?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2)这些成语的理解除了了解含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和我们生活相联系,与生活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这样词语才能在我们头脑中鲜活起来,变得有血有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2.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把下列词语补
6、充完整。(出示课件13)( )高远 精忠( ) 大义( ) 英勇( )视死( ) ( )无私 秉公( ) 刚正( ) 预设:(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大公)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教师引导:每个词语背后都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大人格,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不妨在头脑中浮现出那些人,那些事,让词语朗读更有味道。二、词句段运用1. (出示课件14)齐读两组例句,标出不同之处,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结:(出示课件15)每组的第一句虽然有问号,但是并没有疑问的意思,而是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这样的表达能加强语气;每组的第二句与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
7、一样的,但表达形式不一样,表现在标点符号、疑问句和否定词上。2.男女生分别朗读每组中的反问句和陈述句,体会语气的不同。教师追问:我们这样的句子叫反问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是反问句呢?(板书:反问句)预设: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教师追问:好好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变成反问句呢?它们两个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不同吗?结合两组句子来说一说。预设1:第一组句子,“围观的中国人都握紧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谁也不敢怎么样,和谁又能怎么样呢?”我感觉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一些。预设2:我和第一位同学有相同的感受,“不愁没钱花和还愁没钱花?”虽然两句话表示相同的意思,但是反问句表达的更强烈。男女生再分
8、别朗读每组中的反问句和陈述句,体会语气的不同。教师小结: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问句,语气要比陈述句强劲有力,利于表达鲜明的爱憎态度。3.结合情景,尝试运用。教师引导:(出示课件16)假如你就在下面的情境中,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会更好呢?情境一:小明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情境二: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不敢相信地说提供学生回答方式:我认为情境一中,采用( )的语气说更好,理由是( )。我认为情境二中,采用( )的语气说更好,理由是( )。小组练说,指名反馈。预设1:我认为情景一用反问的语气会比
9、较好,因为小明犯了错误,我是需要提醒他,用反问的语气更能表达我的心情。预设2:我认为情景二用反问的语气比较好,语句中“我”是半信半疑的说,不确定,表示收到礼物非常的惊喜,所以用反问句比较好。小结:(出示课件17)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用于需要强调突出,或者增强说服力的情境中,比如情景一为了更好地提示错误行为,可能用反问效果会更好。但是反问句的表达有时候过于强硬,可能也会伤害听者的情感。所以,该不该运用反问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对象来使用。拓展练习:(出示课件18)小明为语文作业中的扩词题而苦恼,你提醒他:A.“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B.“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10、”采用( )的语气说更好,我的理由是: 。 预设:采用(A)的语气说更好,我的理由是: 用反问的语气更能增强说服力。 小结:语言是人际交往交流的桥梁。语气很细微,但是很重要。要因事因地因人调整语气。反问句的表达有时候过于强硬,可能也会伤害听者的情感。和别人聊天谈事情要慎用。(设计意图:通过课文中语句的对照,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语句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反问句更强烈的语气表达,在选取生活中比较平常的事例进行实战演练,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三、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指导朗读。(出示课件19)教师过渡:我们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首古诗,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首古诗别董大。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板书:
11、别董大)(出示课件20)听朗读,明断句。播放视频,学生跟读,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律。2.(出示课件21,22)理解字词。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白日曛(x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4)知己:指彼此互相了解而感情深厚的人。 (5)谁人:哪个人。 (6)君:你,这里指董大。3.(出示课件23)从“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些景物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我感受到作者伤感、压抑的情绪。点拨:(出示
12、课件24)这首诗描绘的是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好朋友又不得不各奔东西。诗中的董大是当时有名的琴师,作为被贬尚书的门客,他不得不离开长安。其实这时的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常处在贫贱的境遇中。4.(出示课件25)想象情景,齐读第一、二句,读出自己的感受。预设: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5. (出示课件26)出示诗歌最后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你从这一句体会到了什么?预设:诗意: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体会:高适在不断地劝慰自己的朋友,勉励困顿中的朋
13、友。6.(出示课件27)古诗赏析。全班再读古诗,教师引领赏析。教师点拨: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正因为本诗没有哭哭啼啼的愁苦,反而在依依惜别中蕴含豪迈豁达,所以才成为了一首不朽佳作,流传千年。(板书:依依惜别 豪迈豁达)7. (出示课件28)自由朗读全诗,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并尝试背诵吧!8.知识拓
14、展教师引导:许多文人墨客在送别时,都会赋诗一首赠与友人,表达思念与美好的祝福。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他送别诗吧。(出示课件29,30)预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教师补充:送别诗有很多,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骆宾王易水送别,等等。多古诗我们都背过,希望同学们下课后找来这些古诗读一读,并搜集更多的送别诗。【板书设计】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优秀品质反问句 依依惜别 别董大 豪迈豁达【课后反思】 “交流平台”安排的是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1.积累人物精神品质的四字词语。2.对比反问句和陈述句不同语句的两组句子感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高适的送别诗别董大。一、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时,小组讨论交流,再把小组的成果加以整理,利用课上时间讲给同学们听,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2.体会句子不同语气时,我引导学生扮演句子中的角色,试着揣摩人物心理。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句子的不同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