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乙、丙可依次表示()A.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B.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D
2、.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物质循环2为促进某自然保护区的恢复,人工投入了较多的有机物质。为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生物的生存情况,科研机构对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能量类型生物类型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甲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12102562933868-初级消费者25288564156192次级消费者63231191968三级消费者18C10-12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B.流入该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为5267106KJ/(m2a)C.表中“甲”代表流向分
3、解者的能量,“C”的数值为3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C.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卵细胞D.受精作用与配子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4下图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做的研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其核心步骤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B.b过程可增加ES细胞的数量,并且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C.c过程表示早期胚胎培养,发育到囊胚期的细胞均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d 过程移入代孕小鼠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胚胎尚未与母体建立组织上的联系
4、,处于游离状态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相同B.人体体温调节过程只有神经调节参与C.体液调节只能通过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7如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分别表示突触中相应的结构。已知信息分子M是在该兴奋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
5、泡中的M以协助扩散的方式由结构释放进入B.突触间隙中的M通过到达的过程需要消耗ATPC.到达突触后膜的M与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膜产生电位变化D.发挥作用以后的M都会被迅速降解,以免持续发挥作用8(10分)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二、非选择题9(10分)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
6、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10(14分)炎症风暴是指机体在感染病原体等的情况下,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引起体液中多种炎症因子迅速大量产生,造成对机体自身损害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免疫系统释放的炎症因子未能将病原体清除时,机体会持续大量地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这个过程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2)对于被甲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专家提出: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形下,康复者血浆是重要的治疗资源。使用康复者血浆能达到治疗目的,其原理是_。(3)IgM和IgG是机体
7、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两种抗体。人体感染某种病毒35天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IgM,量少且存在时间短;10天后可检测到IgG,量多且存在时间长。检测IgM和IgG常作为诊断是否被感染的指标。对某病毒感染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如下:密切接触者IgMIgG甲-乙+丙-+丁+-注:“-”表示阴性,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阳性,检出相应抗体。从检测结果推测,乙、丙、丁已被感染,理由是_。最先被感染人的最可能是_。(4)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_、_、_。11(14分)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共同完成的,平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膀胱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下图为相关反射弧
8、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沿着_(填“a”或“b”)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并进一步传至_产生“尿意”。幼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最可能的原因是大脑皮层对_中的排尿中枢控制能力差,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调节。(2)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尿道内括约肌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使_(填“Na+”或“Cl-”)通道开放,该离子内流,尿道内括约肌细胞膜两侧电位差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_兴奋,兴奋传入低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选填“正反馈”或“负
9、反馈”)调节。(3)某人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其原因是:_。12当海拔增加到一定限度,直立树木将不能生长,这个限度被称为树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些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_。(2)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木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_结构,树线上下的动物种类不同,是由于植被不同,为动物创造的_条件不同。(3)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生物圈中_被打破,导致大气中CO2增多,气候变暖会使树线位置上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分析
10、图解:甲图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可以进行往复循环;图乙中,无机环境中的光能可以被生产者固定,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流动;丙图中,信息传递可以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详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循环往复、全球性的特点,图甲可表示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的,图乙可表示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论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还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往往是双向的,图丙可表示信息传递,B正确,ACD错误。故选B。2、C【解析】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
11、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非结构,A错误;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总能量输入的有机物能量1210256293386819268125.539106KJ/(m2a),B错误;C、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三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C,C191218103,C正确;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级营养同化量100156/(868192)10014.72,D错误。故选C。3、C【解析】1、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殊性表现在:从分裂过程上看:
12、(在减数分裂全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从分裂结果上看:形成的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只有亲代细胞的一半从发生减数分裂的部位来看:是特定生物(一般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特定部位或器官(动物体一般在精巢或卵巢内)的特定细胞才能进行(如动物的性原细胞)减数分裂。从发生的时期来看:在性成熟以后,在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2、受精作用的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13、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B正确;C、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而细胞质的DNA几乎都来自卵细胞,C错误;D、受精作用与配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D正确。故选C。4、B【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做的研究,其中a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b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c表示早期培养培养过程,d表示胚胎移植。【详解】A、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其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A错误;B、b过程可增加ES细胞的数量,并且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可维持只增殖不分化的状态,B正确;C、囊胚期的细胞开始发生细胞分化,其中的内
14、细胞团具有全能性,而滋养层细胞不具有全能性,C错误;D、d过程移入代孕小鼠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受体的生理环境与供体相同,且受体不会对移入的胚胎产生排斥反应,D错误。故选B。5、D【解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区别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细胞、激素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同,A错误;B、人体体温调节过程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
15、B错误;C、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都可称为体液调节,C错误;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正确。故选D。6、C【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h)/a100%,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详解】A、图中b=h+c,A错误;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h)/a100%,B错误;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是它的上一个营养级兔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属于d,C正确;D、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点睛
16、】7、C【解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就会被降解或者回收。2、据图可知,、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详解】A、突触小泡中的M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A错误;B、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物理扩散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使肌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引起肌膜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以后,会被迅速降解或被回收,D错误。故选C。8、
17、C【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抓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进行辨析。【详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符合“同一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C【解析】由题可知,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胰腺分泌
18、胰岛素,因而需要手术切除垂体和胰腺,防止内源激素的干扰,由图可知,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提高大鼠的体重,能够促进生长,因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协同作用。【详解】A、无关变量对实验影响较大,A错误;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错误;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体重较生理盐水的有所增加,C正确;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提高大鼠的体重,能够促进生长,因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属于协同作用。10、(1)属于(2)血浆中含有该病毒的抗体(3) .三人均已产生相应抗体 .丙(4) 免疫
19、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解析】1.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免疫系统的功能
20、: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
21、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小问1详解】当免疫系统释放的炎症因子未能将病原体清除时,机体会持续大量地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这个过程属于反馈调节,最终引起发热、水肿,甚至多器官衰竭。【小问2详解】对于被甲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专家提出: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形下,经病毒灭活等处理后的康复者康复期血浆是重要 的治疗资源。由于康复者血浆中含有该病毒的抗体,所以使用康复者血浆能达到治疗目的。【小问3详解】由表格可知:乙、丙和丁三人都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因此判断这三人已被感染。丙体内已无IgM抗体,但仍有lgG抗体,而IgM抗体在血清中量少且存在时间短,说明丙感染时间较早。【小问4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免
22、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点睛】熟知体液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合理 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是 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1) .a .大脑皮层 .脊髓 .分级(2) .Cl- .增大 .感受器 .正反馈(3)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解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2、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排尿
23、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分别释放“兴奋”和“抑制”性递质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a为传入神经,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a传到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并进一步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幼儿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脊髓中排尿中枢控制能力差,所以出现不自主排尿。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小问2详解】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尿道括约肌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使Cl-通道开放,该离子内流,尿道括约肌细胞膜两
24、侧电位差增大,强化了静息电位,使得尿道括约肌舒张,与此同时在其他神经元的调节下膀胱逼尿肌收缩,尿液进入尿道。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属于正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作用,当下丘脑受损时,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继而出现多尿症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水盐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点,能够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2、(1) .随机取样 .取样器取样法 (2) .水平 .栖息空间和食物 (3)碳循环的平
25、衡【解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等;(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小问1详解】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土壤小动物由于活动能力强,体积小,所以不适于样方法或者标志重捕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小问2详解】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和地势起伏有关,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植被不同,为动物创造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所以造成动物种类不同。【小问3详解】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CO2增多,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循环的平衡。【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方法、群落结构和碳循环,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选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