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训练四pH与中和反应数字化实验1.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D.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化学观念2.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呈 色。(2)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填“”“7,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2.(1)红(2)(3)氢离子
2、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红色。(2)由题干图示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因此反应结束时,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3)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问题一】方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碱方案:(1)HCl(2)放热(3)氯化钠、氯化氢(4)12【问题二】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OH)2+H2SO4CuSO4+2H2O解析:【问题一】方案: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说明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溶液
3、过量,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此时的溶液呈碱性。方案:(1)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说明仪器A内盛装溶液的溶质是氯化氢。(2)由题图3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3)题图2中,d点溶液显酸性,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4)当所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V mL时,溶液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因此V的数值最接近12。4.【提出猜想】酸中【实验验证】红中性或酸性【分析与思考】(1)OH-酚酞红稀盐酸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NaOH+HClNaCl+H2O(2)有气泡产生Fe2O3Fe2O3+6HC
4、l2FeCl3+3H2O除铁锈解析:(1)碱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若溶液显碱性,肯定是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可以向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直到溶液的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溶液可能呈酸性或中性,即溶液中含有的是稀盐酸与氯化钠或氯化钠。方案一: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氯化钠不能和碳酸钙反应,所以取样,加入碳酸钙,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无明显现象,则所取溶液呈中性。方案二:氧化
5、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黄色,而氯化钠不能和氧化铁反应,所以取样,加入氧化铁,若溶液变为黄色,则所取溶液呈酸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常用于除铁锈,若无明显现象,则所取溶液呈中性。5.(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溶液温度升高NaCl和HCl二产生气泡(2)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H2SO4+2NaOHNa2SO4+2H2O解析:(1)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溶液温度升高,所以根据题图不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是NaCl,氢氧化钠过量时的溶质是NaCl和NaOH,稀盐酸过量时溶质是NaCl和HCl;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二一定不正确,因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粒,若产生气泡,证明锌粒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则猜想三成立。(2)丁同学在试管中加入约1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