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作文材料解读与范文展示文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意在劝告人们远离危险之地。而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道在的地方,即使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前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材料解析:材料中提到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和“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两句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强调的是人们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避免置身于危险的境地;而“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则体现了一种为了追
2、求真理和正义,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况时的选择。审题立意:1. 平衡与抉择: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在自我保护和追求理想之间找到平衡。有时候,我们需要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说的那样,明智地避开危险;而在某些时候,当我们坚信自己所追求的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就应该像“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所表达的那样,勇敢地前行。我们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明智的抉择,把握好何时该避险,何时该奋勇向前。2. 理性与勇气:“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体现了一种理性的态度,让我们在面对可能的危险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判断;而“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则
3、彰显了勇气的力量,鼓励我们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毫不退缩。我们需要将理性与勇气相结合,既要有避免不必要风险的智慧,又要有为了理想而勇敢拼搏的精神。3.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行动。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应该总是避险或总是冒险,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谨慎行事,保护自己;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则需要挺身而出,追求自己的信念。标题建议:1. 在避险与前行中寻找平衡2. 理性避险,勇敢逐道3. 依情定行,智勇者胜4. 审时度势,择道而行5. 避险与逐道:人生的智慧抉择【范文】避险非懦弱,逐道显勇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4、,这句古老的箴言提醒着我们要善于识别危险,避免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这并非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是对自我的保护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无论是自然灾害、疾病传播,还是职场竞争、人际关系,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盲目地冒险,不考虑后果,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学会观察形势,分析利弊,在必要的时候选择避开危险,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在真实生活中,我们面对“道之所在”时,情况则截然不同。“道”可以是我们的理想、信念,也可以是社会的正义、公平。当我们坚信自己所追求的是正确的、有价值的,那么即使前方
5、有千军万马,我们也应该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这种勇气并非来自于盲目和冲动,而是来自于对真理的坚定信念和对自己使命的清晰认识。历史上,无数的英雄豪杰为了追求“道”,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商鞅为了推行变法,虽遭车裂之刑,但他的改革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孙中山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奔走呼号,虽屡遭挫折,但他的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奋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真正含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当我们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发生时,我们是选择沉默还是挺身而出?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梦想时,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追求?这些选择都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我们要明白,
6、避险并不意味着逃避责任,逐道也不意味着盲目冲动。我们要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综上所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和“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但它们并不矛盾。我们要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运用这两种态度,既要学会避险,保护自己,又要敢于逐道,追求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从容。【评语】立意深刻,逻辑清晰:文章立意精准,巧妙地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与“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进行融合解读,提出怀敬畏之心行无畏之事的中心论点,并通过层层递进的分论点展开论述,展现出清晰的逻辑架构。从敬畏生命与危
7、险是行事前提,到以追求真理正义为内在动力,再到具备承担责任的担当,环环相扣,使读者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思考脉络。论据丰富,论证有力:文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既有诺贝尔关于生命的名言强调生命珍贵,又列举极限运动盲目参与者忽视危险的反例,以及屠呦呦谨慎研发青蒿素的正面事例,还有夏明翰、众多革命先辈等历史人物坚守正义真理的事迹,古今结合,从不同角度有力地支撑了各个分论点,彰显出作者较为广泛的知识面和素材积累能力。语言表达,流畅自然:语言流畅且富有感染力,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引用名言和叙述事例时,过渡自然,如“诺贝尔曾如此说道”“正如近年来兴起的极限运动热潮中”等语句,使
8、行文衔接紧密。同时,对事例的描述简洁明了又生动形象,如“在黑暗中,先辈循正义真理,逆险无畏,以血铺就新中国路,生死不移,大义凛然”,展现出一定的文字功底。略有不足,仍可提升:个别表述可更加精炼,如一些事例的阐述在遵循字数要求提炼后,在情感渲染和细节展现上略有欠缺,可在不影响整体篇幅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部分语句,使事例更具冲击力。此外,在分论点的衔接过渡上,可增加一些更具思想深度的阐述性语句,以进一步强化文章的递进关系和思想连贯性。总体而言,这是一篇较为优秀的议论文,具备深刻的立意、清晰的逻辑、丰富的论据和流畅的语言,若能对上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文章质量将更上一层楼。 怀敬畏之心,行无畏之事“君
9、子不立危墙之下”,此语告诫人们要审时度势,远离危险,珍视生命与安宁;而孟子高呼“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则彰显出一种为追求真理与正义,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磅礴气概。在我看来,二者并非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启示我们在人生之途,应怀敬畏之心,行无畏之事。敬畏生命与危险,是行事的基本前提。“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曾如此说道。生命珍贵无比,因而我们需对潜在危险保持警觉,不轻易涉足险境。近年来极限运动热潮里,不少人未经专业训练、未做安全防护就盲目挑战,致意外频发。他们忽视生命脆弱,置身险境,实是对生命的轻视与亵渎。 反之,诸多领域卓越者先敬畏风险再谨慎前行。屠呦呦研发青
10、蒿素时,深知风险挑战,不鲁莽,依科学规律、保自身安全探索,终成功提取,贡献巨大。 此即敬畏生命与危险的生动例证,它让我们明白,只有先护住根基,方能谈及其他。在敬畏的基石上,我们要有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坚定信念,此为行无畏之事的内在动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只因心中有对共产主义真理的执着信仰。在黑暗中,先辈循正义真理,逆险无畏,以血铺就新中国路,生死不移,大义凛然。 当今社会,亦有勇者。新闻记者不惧安危压力,深入调查黑暗面,坚守真理正义,无畏前行。他们仿若暗夜明灯,以揭露真相之举,护公众利益,守社会正义,为社会发展照亮前路,其精神可
11、赞,其担当可佩。 行无畏之事,还需具备承担责任与后果的勇气与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之言振聋发聩。当我们为了心中的道义奋勇向前时,必须清楚认识到可能面临的种种后果,并勇于承担。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教会权威与传统观念,身处风口浪尖,面临巨大压力危险。但他因肩负推动科学进步重任,毫不退缩,愿担后果,其学说终改变人类宇宙认知,为现代天文学奠定基础。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是无畏前行的核心支撑,它使我们在追求真理与正义的道路上,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定如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中的这句名言时刻提醒我们,既要敬畏危险,又要在道义面前果敢无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将敬畏之心与
12、无畏之行完美融合,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全力以赴。【评语】一、结构方面1.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章整体呈现出清晰的递进式结构。开篇通过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与“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两句名言的阐释,自然地引出中心论点“怀敬畏之心,行无畏之事”。接着,分别从“敬畏生命与危险是行事的基本前提”“在敬畏的基石上追求真理与正义是内在动力”“行无畏之事需具备承担责任与后果的勇气与担当”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层层深入,逐步剖析论点的内涵与意义,使文章逻辑严谨,论证全面,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思维脉络与论证过程。2. 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在各个分论点之间以及事例的转换上,作
13、者巧妙运用了过渡性语句,如“此即敬畏生命与危险的生动例证,它让我们明白,只有先护住根基,方能谈及其他”“在敬畏的基石上,我们要有”“行无畏之事,还需”等,这些语句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的层次过渡自然流畅,而且强化了分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使文章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浑然一体。二、语言方面1. 简洁明了,表达准确:文章语言简洁凝练,能够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与观点。无论是对名言警句的引用,还是对事例的叙述与分析,都没有过多的冗余信息,用词精准恰当,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核心内容。例如在阐述极限运动热潮中一些人盲目挑战导致意外频发时,“未经专业训练、未做安全防护就盲目挑战,致意外频发”
14、短短几句话,就清晰地呈现出事件的关键要素,简洁而有力地支撑了“轻视生命”这一观点。2. 富有文采,感染力强: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巧妙地引用了多位名人名言,如诺贝尔、夏明翰、顾炎武等,这些名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还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文中一些描写性语句也增添了文采,如“在黑暗中,先辈循正义真理,逆险无畏,以血铺就新中国路,生死不移,大义凛然”,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先辈们为了正义和真理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情感共鸣。三、修辞手法方面1. 比喻形象,生动贴切: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新
15、闻记者不惧安危压力,深入调查黑暗面,坚守真理正义,无畏前行。他们仿若暗夜明灯,以揭露真相之举,护公众利益,守社会正义,为社会发展照亮前路”,将新闻记者比作暗夜明灯,形象地突出了他们在维护社会正义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新闻记者的形象更加鲜明、具体,同时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他们的行为价值与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2. 引用恰当,增强底蕴:大量名人名言的引用是本文修辞手法运用的一大亮点。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契合文章的主题与各个分论点,而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思想深度。例如“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形象地强调了生命的珍贵;“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生动地展现了夏明翰烈士对共产主义真理的坚定信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与正义过程中应有的担当精神。这些引用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更具权威性与说服力,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化滋养。总体而言,这篇作文在结构、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都表现出色,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作者通过严谨的结构、精炼而富有文采的语言以及恰当的修辞手法,深入地阐述了“怀敬畏之心,行无畏之事”的主题,展现出较强的写作能力与思维深度,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