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展:设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 【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12山东名校联考)在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李贽谈到“设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作文试题。“设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意思是“假如有人从夏桀、商纣那里受到恩遇、恩惠,对别人来说他固然是夏桀、商纣,对这个人来说则是尧、舜”。尧舜,上古
2、贤明君主,代指圣人;桀纣,夏桀商纣,代指暴君;桀纣、尧舜也可以泛指坏人恶人、好人善人。恩,即恩遇恩惠,可泛指利益好处。李贽谈的是恩遇、恩惠即利益好处对人物评价的影响,得恩遇恩惠,则桀纣也是尧舜,这是站在个人利益、情感的立场上来评判人物,无疑是片面的。受人恩遇恩惠,当知恩图报,这是人之常情,是人性光辉的闪耀,但不能因此丧失原则、混淆是非,更不能因报恩而背离社会公平和正义。这种因个人利益、情感而影响人物评价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他再好,但他对我不好,我就不认为他好”“他再坏,但他对我好,我便认为他好”。简而言之,“谁对我好我便认为谁好”。这种认知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情感色彩,背离了公共理性精
3、神。我们不妨从反面看一下:受恩于桀纣,桀纣则为尧舜;那么,结怨于尧舜,尧舜是否为桀纣呢?在一些人的价值观中,确实如此“设有人结怨尧舜,在他人固为尧舜,在此人则桀纣也。”这篇作文,不必局限于“受恩”,只要围绕“因利益得失、感情好恶而影响人物评价、事物评判”这一论题来写,便符合题意。你是怎么看待这一观点的?怎么看待这一观点?其实就是怎么看待“因受恩于桀纣而在此人桀纣为尧舜”这一社会现象。从态度上说,可分为支持肯定、否定批判、辩证分析三种态度。(1)支持肯定很多考场作文持这一态度,往往从受恩感恩、知恩图报这一角度论述,未尝不可;但评价人物时要尽可能减少因受恩感恩产生的主观情感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
4、果受恩于桀纣、董卓一类的暴君奸臣或者其他大奸大恶之人,以什么方式去知恩图报呢?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显然不行;包庇纵容,隐恶美饰,也不合适当然可以像蔡邕哭董卓那样洒下悲痛的泪水,或者年节不忘祭奠,或者帮扶其后人,若能劝其悬崖勒马、改恶从善,则功莫大焉。(2)否定批判尧舜、桀纣分别是公认的圣贤和暴君,如果因为受到恩惠就颠覆常理共识,无疑是不能支持的。因为受恩,因为得到利益好处,暴君桀纣成为圣贤尧舜,这一评判标准显然是从个人利益情感出发的,于人于己于国于民,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可以分析“桀纣为尧舜”这一现象的本质、危害、原因以及破解之法。(3)辩证分析桀纣为尧舜,是社会弊病、历史顽疾,但从古至今普遍
5、存在,则说明从人性人情、社会历史角度看,有其存在的温床,甚至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待,辩证分析。既肯定其重视人情的一面,又要批判其丧失原则的错误。我们在评价他人、评判事物时,需要考量个人与社会、感情与理智多个维度。另外,在考场作文中,有些学生从“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出发,提炼出诸如“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则观点不同、评价不同,因此我们要换位思考,多角度看问题”此类立意。该立意与“利益得失、情感好恶影响人物评价、事物评判”有一定关联利益和情感是影响立场和角度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因此该立意扩大了写作范围,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另外,从立意依据的材料来看,忽略了“受
6、恩桀纣”这一信息,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好题一半文】受恩当以情义报,莫行愚忠待昏君报恩知己诚可贵,守住道义价更高心存感激,理性报恩铭记恩义,亦明辨是非勿因“恩惠”而弃原则莫让私人之恩蒙蔽是非之辨知遇恩固重,大义怎敢轻?【佳作精选展示】知恩图报固可贵,善恶明辨亦无非李贽认为受恩桀纣之人视桀纣为尧舜,体现了个体在面对对自己有恩之人时会自动为其戴上“好人滤镜”。这虽是一种人类知恩美德的绽放,却也蕴含着是非判断标准的扭曲性。依吾鄙见,吾侪青年当有知恩图报之美德,并心存明辨善恶之理智。知恩图报,要求我们在受人恩惠时懂得感恩和回报;明辨善恶,则要求我们立于客观视角,理性判断一个人的是非善恶,不因其于己有恩
7、而有所偏袒。知恩图报,是人性光辉中爱与美的体现。“人类凭着聪明,划出了一条条界限,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王尔德用一句话点明了人的感性品质的重要性。人是一种群体动物,人与人之间天生蕴含着一种互帮互助、同舟共济的情怀,也滋生了感恩这种重要情感。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厚遇相待之真诚而动容,知恩而求报,终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走出大山的女孩多年后再次返乡,为张桂梅老师献上感恩的花束,花香四溢,这正是知恩图报的生动体现。木石前盟,情系十古,绛珠仙草为报答浇灌之恩下凡为黛玉,与贾宝玉写下一段传奇故事。 明辨是非,是人类时刻应当保持的理性。正所谓“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董卓虽予蔡邕高官厚
8、禄、千古富贵,仍难掩其领兵作乱、涂炭生灵之累累罪行。蔡邕选择了与董卓一道,也就是选择了与邪恶一道。诚然,个体感受是行为选择的主要动机,但我们在一个人时也当考虑,我们是不是戴了有色眼镜?是不是偏离了我们应当走的道路?是非评判标准的扭曲,会让我们被主观认识所裹挟,囿于偏见之地。若人人以一已私利遮盖真相明镜,则社会价值观将支离破碎,人的异化危机近在眼前。因此,弘扬正确的是非观念,促进青年有明辨善恶之心迫在眉睫。在知恩图报的同时,明辨善恶也并非易事。然而“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只要学会平衡双方的度,难题便迎刃而解。感恩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我们不必要躬身入局,在回报的同时也要看清对方的个人品质
9、,对其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明辨善恶的标准就像是悬挂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校准我们感恩的度,避开偏见与私欲“通货膨胀”之地,奔赴理性与智慧的一方天地。“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我们生于盛世,未来的路也必将由我们谱写。吾侪青年面对“知恩”与“善恶”的判断难题时,当保持理性,既传承中华知恩图报之美德,亦自持明辨善恶之明镜,于乱花渐欲迷人眼之迷雾中开辟前路。勿因“恩惠”丧弃原则董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蔡笆而言却有知遇之恩。我们不妨站在蔡笆的位置上思考,面对个人利义和社会道义的冲突,怎样给出完美答案?若我是蔡邕,定不会因恩情而无视董卓之残暴。一则我会完成好手下工作,为天下百姓,也
10、为报知遇之恩;一则我会规劝董卓,劝其戒掉恶行,放眼长远,成就一番事业,而非遗臭万年。倘若董卓听取建议,我便用心辅佐;倘若董卓置之不理,我便避而远之,坚守内心节操和底线。管中窥豹,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数见不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亦无法避免,念及此,于我心有戚戚焉。受恩于桀纣,则桀纣可为尧舜乎?非也。中国人常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报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人恩情回报他人是理所当然的。但若报恩时侵犯了他人利益或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我们报恩的行为便成了“助纣为虐”,违背了报恩的初衷。受恩于桀纣,因不忍其残暴,与豪杰共起而叛之,这算“恩将仇报”吗?亦非也。个人的恩怨放在天地之间犹沧海之一粟,不足挂齿。
11、著名歌手曲婉婷母亲故意拖贝工人工资,上百工人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沦落街头。于上百工人而言,黄母是“桀纣“无疑。但于曲婉婷而言,黄母用心栽培她,成就了她的今天,是她的“尧舜”。曲婉婷写歌作曲维护母亲的行为,无疑是大错特错,助纣为虐。有句俗语说:“汝之蜜糖,我之枇霜。”人生处事亦是如此,我们无法忽略人是多面性的现实。“在他人固为殊纣”,那么这人就真的是“桀纣”吗?倘若“他人”是恶人呢?所以说,我们应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区分好“桀纣”与“尧舜”。揆诸现实社会,我们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中,难免受人恩惠或予人玫瑰,但“恩惠”应是传递人间大爱传播人间正义的载体,而非道德绑架的工具。当个人恩惠和社会道义发生
12、矛盾时,我们应以大义为先,捍卫人民和百姓利义。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有能力处理好社会生活抛给我们的难题,勿因“恩惠”,弃舍原则。知遇恩固重,大义怎敢轻历史长河中思想主张如浪花翻涌,数不胜数。明代思想家李势谈到“设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站在现代的视角来审视这一观点,我的意见是:知遇恩固重,大义怎敢轻?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不能否认知遇之恩的分量。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节庐而出山,以一生的行动回馈了这份恩情。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切不可自特才学而视领导的赏识如无物,每个人都应该感恩那个发现自己能力的人。从这一个角度来审视受恩桀纣,好像确实应视此人如尧舜
13、了。但是这是片面的观点,没能站在历史的角度、人民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对于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来说,犹为如此。视天下兴亡为己任,以百家冷暖为担当,切不可因个人前途助纣为虐。做出一个选择之前,一定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去思索这个选择的合理性。倘若桀纣残害天下百姓,人民苦不堪言,却仅仅因个人受恩于此人,便抛却了心中的公理与正义,这是极端利已主义的膨胀与泛滥,这是无视苍生疾苦的冷酷与无情。如果只有自己幸福而所有人都要因为自己的幸福受苦,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恩情。再看时代风云变化,大义当前不可舍本逐末,成民族罪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不少境外势力不愿看到祖国的强大,利用各种手段损害
14、我国国家利益,威胁我国国家安全。极少数国人因为境外势力的所谓利益、所谓恩情,抛却祖国和人民投入了“桀纣”的怀抱,并将其视为“尧舜”。这种事件深刻反映了当小我超越大我,当个人利益超越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恶果!如果今天有一个祸国害民的“董卓”向我们抛来了“恩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定要大义当前,捍卫盛世之中华。其实追求自我的幸福并没有错,每一个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权利,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的价值归属究竟在何方。人类终究是群体性、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力量来源于共同的力量,我们的成长依托于国家的成长。倘若整个海洋都遭到了污染,那么绝不会有一朵纯白的浪花得以保全。自己的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
15、之上,蔡邕的春风得意不能建立在人民的水深火热、国家的风雨飘摇之上。一个国家的霸权同样不能建立在世界人民的灾难之上。在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之前,一定要多思量思量。知遇恩固重,大义怎敢轻!个人的私欲无论如何都不能战胜世间的公理和人民的力量。我想,我们都会做出那个伟大的选择。报恩知己诚可贵,守住道义价更高古人云:“人难得一知己,故士为知已者死。”东汉名士蔡笆因哭董卓而死,李贽曰“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对此持肯定态度。其真如此乎?不明辨道义,而报答知己者不亦愚乎?报恩知己诚可贵,守住道义价更高,与人交往,需要我们坚守原则。守住道义,是对友情最高程度的认同。人与人之间通过个性和志向的纽带走到一
16、起,互为金兰之交。要维持这种关系,就离不开两人确立符合道德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双方建立包容互助的关系,以表示对友谊、对道义的认同。唐太宗曰:“众以魏征鄙,我以魏征妩。”正应此言也。守住道义,你我才能共同进步,不陷于泥沼深渊。守护正确的价值取向,你我方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愈行愈远。欧享利小说二十年后记叙了这样的故事:两个年轻人都相约二十年后重逢,不料一人成为警察,一个则成为臭名远扬的罪犯。警官并不因为友谊而徇私枉法,下令抓住了友人。在其续篇里,罪犯终于改造为一个正直的人。如果警官念着旧情,那么自身也势必堕落。如果警官不守道义,又哪里会有罪犯的新生?反观当今诸人,只认情而不认理,只顾兄弟情义而不念
17、公共道义,令人扼腕长叹。守住道义,是知己互相成长的必要条件。守住道义,需要我们明确底线守住红线,更需要自省与他省,监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恰如哈姆莱特中提到的一个人带着一千副面具。对你施加恩惠,互为知己;对他人则可能残暴凶虐,无恶不作。这就需要我们时时监督他人行为,设立道德红线。他人倘若“越线”,就予以劝诫和指引。他人倘若不听劝告依旧我行我素,那就明确自己的底线守住道义。“知已”诚然可贵,但不意味着包庇和纵容,守住道义才是对知己最高的报答。当然,知己有难,为人担忧操劳,不惜代价帮助他人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帮助他人应擦亮双眼。宜助舜为善,切忌助纣为虐,混淆黑白。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拥有真正的知音。高山流水已为古记,奔赴前程正应少年。吾辈当明辩是非,与君子为知己并为之报恩。守住心中道义,定能收获真挚的友情,奔赴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