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西省上高县 2018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这是唐人崔护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诗。该诗好就好在有感而发、清丽自然,昔时 “ 人面 ” 虽美,却未眩惑、沉溺其中;今日佳人难再得,也不至于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只是怅惘,可谓 “ 哀而不伤 ” 。兴起兴尽、抚今追昔之间,隐含了中国诗学中一个颇为精妙的传统 感兴。 “ 感 ” , “ 动人心也 ” ; “ 兴 ” 是
2、“ 起情 ” , “ 有感之辞 ”“ 托事于物 ” 。但凡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皆是 “ 感兴 ” 。 “ 感兴 ” 的道理并不艰深古奥。说它精妙,是因为感兴的诗学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并不期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多么宏大、深刻的诠释,没有多么丰沛深厚的历史底蕴、宽广沉重的悲悯情怀、费解难懂的哲理玄思,也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引人反复咀嚼、悉心品味。就像这句 “ 桃花依旧笑春风 ” ,惹得千载而下的读者为之怦然心动。 “ 兴 ” 虽起而有节、 “ 情 ” 虽动而无伤大雅,所以不忍释卷,只能
3、陪他一起怅然若失。说到底,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过于执着,未免心为物役、堕入悲苦;看得太透,则又会寡淡枯寂、了无生趣。真正的趣味,只在于洞明世态、练达人情,在痴迷其中与冷眼旁观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 “ 度 ” 。面对这个 “ 度 ” ,语言虽常有力不从心的无奈,没有办法也不可能直接描述它的刻度,却可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灵犀一动,心领神会。因而,在感性的诗学、感性的作品里,题材只是题材、抓手,通常不具备 “ 主题 ” 的宏大意味和 “ 思想 ” 的完整性 、一贯性,如果非得给它冠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恐怕只能用 “ 生活 ” 这样一个意义繁复丰饶的概念了。 就古代而言
4、,感兴的诗学传统蔚为大观,甚至有人将其称为 “ 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 ” 。于近现代而言,因遭遇了 “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的激烈动荡,加之西方诗学理论、文学观念的融入,凡此种种宏大历史命题统摄下的诗学主流,莫不汲汲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等宏大主题的反思与重塑,其间人性、审美等超越庸常日用的抽象观念也成为权衡文学、艺术的重要尺度。感兴的诗学传统虽不绝如缕,却也无从伸张。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个具有 “ 现代 ” 品质的国 家、社会和个体生活局面初具规模,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解。一种 “ 生活现代性 ” 崛起的历史形态中,感兴的诗学才重见天日,于是我们看到了 “ 前生代
5、” 作家创作的转变,也感受到 “ 新生代 ”“ 晚生代 ” 创作不同以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明确呈现出一种拥抱生活、体味生活、吟咏生活的创作动向。这些作品有赞美、有质疑、有拥抱,也有反抗,但都在 “ 我始终跑不出自己的生活 ” 之大前提下,或是在商品的包围中 “ 灵魂再度受洗 ” ,或是感喟 “ 缓慢的打工生活 ” 。 或许新世纪诗歌所根植的现代性生活形态较之传统而言已然翻天 覆地,但其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试图以审美的方式理解和诠释生活本身的诗学意图,却是一以贯之的。甚至可以说,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称之为 “ 感兴的诗学 ” 之复兴。 (摘编自光明
6、日报 2016 年 10 月 10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性的诗学作品是对生活中点滴兴会、感动的记录,虽不追求文辞的雕缛和用典等形式技巧,但它却具有某种天然、素朴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 B. 感性的诗学作品不要求对历史、人生和社会作出宏大、深刻的诠释,因而作品也就不涉及历史底蕴、悲悯 情怀、哲理玄思等思想内容。 C. 感兴的诗学作品 “ 兴 ” 虽起而有节、 “ 情 ” 虽动而无伤大雅,既不为物欲、堕入悲苦,又不寡淡枯寂、了无生趣,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D. 感兴的诗学作品突破语言自身的拘谨,借由一个个场景、情态的呈现,一次次兴会、感悟的传达,让人
7、灵犀一动,心领神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文章开篇引用崔护的一首绝妙好诗,点出了本文的论证话题 感性的诗学传统。 B. 文章第二自然段通过分析论证,重点阐释了感性的诗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C. 文章第三 自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出了感性的诗学传统的发展脉络。 D. 文章最后结合新世纪的中国诗学现状强调了感性的诗学传统是历代一以贯之的主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感兴的诗学在选材、主题、语言、技巧等方面都没有追求,只要对自然、社会、人生、历史等有所感触,情动于中,诉诸文辞即可。 B. 在古代,感兴的诗学传
8、统蔚为大观,有人称之为 “ 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 ” ;而在近现代,它处于 “ 虽不绝如缕,却也无从伸张 ” 的境地。 C.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生活与历史间的紧张、矛盾得以消 解,这为感兴的诗学重见天日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使得诗歌创作面貌一新。 D. 新世纪的中国诗学在某种程度上是 “ 感兴的诗学 ” 的复兴,这一时期的诗歌在生活中感兴,借诗遣怀,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质疑、拥抱或反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知事下乡 法 阿尔丰斯 都德 知事先生出巡去了。驭者导前,仆从随后,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威风凛凛地,一径奔向
9、那共阿非。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所以知事先生,打扮得分外庄严。你看他身披绣花的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 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在他的膝上,正摊着一个皮面印花的大护书。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面上堆着些愁容,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护书出神;他一路想,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见了那里的百姓们,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演说: “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 知事先生,把这两句话,周而复始地,足足念了二十余次,可是总生不出下文。 四轮车内的空气,热不可当!道上的灰尘,在正午的阳光下,兴奋奔腾地跳舞。道旁的树林,一齐遮着白灰,只听得整千整万的蝉声,遥遥地在那里问答。 知事
10、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瞥见了 一丛小的槠树林,在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好像正笑嘻嘻地欢迎他。 知事先生,居然中了诱惑了。他一面吩咐仆人们停车;一面从四轮车里,跳了下来,迳自走进那片小的槠树林里。 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在头上唱歌;有无数的清泉,在草地上流淌;还有紫堇花,在旁边发香 ? 他们瞧见知事先生,和他一条这样体面的裤子,一个皮面的印花的护书,登时大起恐慌。那鸟儿,一齐停止了歌唱;那泉儿,也不敢再作声了;那紫堇花们,更是急得低着头,向地下乱躲 ? 这些小东西们,自从出世以来,从没有见过一个县知事,在这光景里,大家都私下地互通猜度:这样 体面的裤子的主人,究竟是一位什么人物? 知事先生
11、,对于如此寂静而清凉的树林,头脑清醒不少。他撩起了衣裳,摘下了帽子,在一块草地上,端端正正地坐下,把皮面印花的护书,张开了放在膝上,又向那护书里面,抽出一张四六开的大纸。 “ 这竟是一位美术家呀! ” 那秀眼鸟先开口说。 “ 否,否, ” 接着说的是一只莺鸟, “ 这那里会是美术家,你不看见他裤子上的徽带吗?照我来看,十之八九,还是一位贵族哩。 ” “ 也不是美术家,也不是贵族, ” 一只老黄莺抢着来打断他们俩的辩论,他曾经在那知事衙门的花园里,足足唱了一个春天的歌。 “ 只有我知道,这 是一个县知事呀。 ” 这时那些细微的语声,不知不觉地渐渐地放纵起来了。 “ 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这原来是一
12、个县知事! ” 一会儿,紫堇花发问: “ 他可含有什么恶意? ” “ 一点儿也没有。 ” 那老黄莺儿接着答复。 于是那些鸟儿们,重新一个个地,去恢复他的唱歌;那些泉儿们,照常在草地上,汩汩地流,那些紫堇花们,也依旧放着胆去发他们的香气 ? 在这喧哗而又恬静的林子间,知事先生,又起了念头,要继续去筹备他的演说了。 3 不料还没起头,身旁突然传来了笑声。知事先生侧头看时,只见一只黄绿色的啄木鸟,歇在他的帽子顶上,嬉皮赖脸地,正向着 他笑。知事先生,把肩胛一耸,露出不屑睬他的意思,回转头来,想继续去筹划他的演说;哪知道那啄木鸟很不知趣,索性大声地唱将起来。 知事先生,气嘘嘘地涨红了脸,一面随手做个手
13、势赶开那顽皮的畜生;一面加上些气力,回头来重新干他的本行: “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 但是事有不巧,那啄木鸟方面的交涉,才刚结束,一丛小弱的紫堇花们,觑着知事先生思绪缭乱的当儿,也一起翘起了他们的梗儿枝儿,和着一种甜而且软的语气,沙沙地唱起歌来。于是一唱百和,那些泉儿们,登时就在他的脚下,潺潺地奏起一种文雅的音乐;那些秀眼鸟儿,也在他头顶的 树枝上,使尽毕生的本领,唱出一阕优美的调子;其余树林周围、上下左右一切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效尤着,全体一致地来阻止知事先生演说的起草。 知事先生,鼻孔里熏醉了香味;耳朵里充满了歌声;他未始没有意思,想摆脱这些妖媚的蛊惑,可是他办不到了。 此刻,知事先生正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他衣服上华美的装饰已被解去,他正打算把已成的演说,艾艾 ? 艾艾地,从头再述两三回: “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开头虽着墨不多,但将知事出巡的场面写得隆重 庄严,意在与后文槠树林间恬静和谐的氛围形成对比,从而更加有力地凸显主题。 B.小说主要借助排比、拟人、点面结合等手法对林间动植物进行描绘,既生动优美,又特点鲜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艺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