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第 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一、选官制度 1. 察举制:汉朝时期创立,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2. 九品中正制 (1)创立:曹魏时创立。 (2)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_。 3. 科举制 (1)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_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 帝时,始建_,科举制度形成。唐代继承和完善。 (2)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 _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_,加强了_。 二、三省六部制 1. 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 发展 (1)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
2、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_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 特点: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_之职。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_。 4. 职责: 中书省负责_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负责_诏令, 有不妥者驳回; 尚书省负责_。 5. 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 影响。 三、赋税制度 1. 租调制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_,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颁布_,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 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 租庸调制 (1) 内容:唐初规定除租、调外,
3、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_。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3. 两税法 (1)原因:土地买卖和_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 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_。 (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_,按田亩缴纳_,取消租庸调和一 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 以来以_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课时速练(限时课时速练(限时 5 分钟)分钟) 1. 晋
4、书记载: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 佥共举默。与材料内容一致的是 ( ) A. 父死子继,而辅之以兄终弟及 B.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 2 - D.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2. 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 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这说明唐代科举制推行的意义是 ( ) A. 废除了选官推荐制度 B. 实现了选官公平公正 C. 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D. 取消了报考资格限制 3. 有学者研究指出,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早就声名远扬,因而由玉真公主推荐,应 诏
5、入京,供奉翰林。学者意在强调 ( ) A. 选官制度还没有基本定型 B. 皇室干预朝廷人事任免权 C. 科举不是选官的唯一途径 D. 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渺茫 4. 唐代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 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 算合法。由此可见,唐朝 ( ) A.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 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C. 门下省高于中书省 D. 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5. 据下图“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 ,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 中央官员品位较低 B. 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 6.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惟以资产为宗,不 以丁身为本” 。这一转变发生在 ( ) A. 西周时期 B. 北魏时期 C. 隋朝初期 D. 唐朝中期 - 3 - 第第 7 课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一、家世 分科考试 进士科 统治 文化素质 中央集权 二、政事堂 宰相 彼此制约 草拟 审核 执行 三、租调制 均田令 庸 兼并 两税法 户税 地税 人丁 课时速练课时速练 1. B 2. C 3. C 4. A 5. B 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