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福建省 2018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目要求。 1. 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 种植水稻 B. 种植粟 C. 建造干栏式房屋 D. 使用青铜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故 A 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故 B 符 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故 C 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不会制造青铜 器。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 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
2、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 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由此可见,题干的“西周、王、侯、制度”与分封制有关,故 A 符合题意;郡县制 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干的“西周”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隋朝首创,故 C 不符合题意; 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3. 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图中的“弟子规、仁”结合所学知识
3、可知,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为清朝康熙年间 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论 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由此可知,图中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孔子, 故 B 符合题意;老子、墨子、韩非子与图中的“弟子规、仁”无关,故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解析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 C 符合题意;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措施,故 AB 不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不属于思想方面的措施,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项。 5. 5 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A. 促进了民族交融 B. 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 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 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北 魏孝文帝改
5、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故 A 符合题意;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在北魏之前,故 B 不 符合题意;北人南迁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故 C 不符合题意;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北。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判断题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 改革,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选择正确答案。 6. 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 遣唐使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唐招提寺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日本遣唐使大批来到中国。故 A 不符合题意;唐太 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6、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故 B 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故 C 不符合题意;唐招提寺是鉴真东渡日本后修建的,与中印友好往来无关。故选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 1271 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 年,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1272 年,定都大都。故 D 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建立的是契丹国,故 A 不符合题意;完颜阿骨打建立的是金,故 B 不符合题意;铁 木真统一蒙古后,建立了蒙古国。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8. 下
7、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杀尽倭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 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 威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组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的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尊为民族英雄,永远载入史册。故 B 符合题意;郑和下 西洋和“杀尽倭奴”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和“杀尽倭奴”无关, 故
8、 C 不符合题意;左宗棠收复新疆与 “杀尽倭奴”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9. 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 A. 宣政院 B. 台湾府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来设置伊犁将军,管 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故 D 符合题意;宣政院是元朝管辖西 藏的机构,故 A 不符合题意;台湾府是清朝设立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故 B 不符合题意;驻藏大臣是清朝设 立的管辖西藏的机构,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0.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
9、要功绩是 A. 领导虎门销烟 B. 拟定海国图志 C. 抗击沙俄入侵 D. 指挥黄海海战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 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林则徐的主要功绩是领导虎门销烟,故 A 符合题意; 海国图志是魏 源的作品,故 B 不符合题意;抗击沙俄入侵的是康熙帝,故 C 不符合题意;黄海海战与林则徐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 11. “1894 年,洋务企业资本达 263443 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 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 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A. 政治 B. 经济
10、C. 思想 D. 外交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题干的“1894 年, 洋务企业资本达 263443 元, 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 45 22%” 表明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故 B 符合题意;“洋务企业资本”与政治、思想、外交领域无关, 故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2. 下表 时间 1894 年前 1900 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80 家 933 家 引发上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祈】根据题干的表中数据,列强在华设厂总数,1894 年前是 80 家,1
11、900 年增加到 933 家。列强在华 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在 1895 年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895 年之后,列强在华设厂总数迅速增加。故 C 符合题意; 南京条约是 1842 年签订,与题干的时间不 符。故 A 不符合题意; 北京条约是 1860 年签订,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 B 不符合题意; 辛丑条约是 1901 年签订,不会影响表中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变化。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认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始工厂,是列强在华 设厂总数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13. 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
12、公元 A. 1921 年 B. 1922 年 C. 1931 年 D. 1932 年 【答案】D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是 1912 年建立,1912 年是民国元年,民国二十一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1912+21-1=1932 年。故 D 符合题意;1921 年是民国十年,故 A 不符合题意;1922 是民国十一年,故 B 不符 合题意;1931 年是民国二十年,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4. 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A.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 不怕艰难险阻 C. 紧密团结患难与共 D. 革命英雄主义 【答案】C 【解析】题
13、干的“军民鱼水一家亲”体现的是红军与人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的精神。故 C 符合题意;坚 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不怕艰难险阻、革命英雄主义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题干的“亲人送水来解渴,军 民鱼水一家亲。”不能体现这些精神,故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5. 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 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全民族团结抗战 B.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答案】A 【解析】题干的“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表明台儿庄大捷取胜的原因是全民 族团结抗战
14、,共同奋斗。故 A 符合题意;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与题干的“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不符,故 B 不符合题意;台儿庄之捷是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故 C 不符合题意;华侨华人支援抗战属于 全民族团结抗战,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6. “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 条件。”此“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在毛泽 东、朱德的进军命令下,又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为人民解放军
15、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 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故 D 符合题意;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主力的决战, 与题意不符。故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7. “到 1952 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 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 背景 B. 目的 C. 内容 D. 作用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三大改造是 1953 年开始,1952 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还未开始,首先排除 CD 选项;题干的“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
16、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 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背景,强调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已经成熟,故 A 符合题意;我国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故 B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8. 20 世纪 70 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它”指的我国第一颗 A. 原子弹 B. 导弹 C. 氢弹 D. 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 A 不符合题干的“20 世纪 7
17、0 年代”,不符合题意;1967 年 6 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故 C 不符合题干的“20 世纪 70 年代”, 不符合题意;1960 年 11 月 5 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故 B 与题干的“20 世纪 70 年代” 不符,不符合题意;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9. 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是 “乒乓外交” 蒋介石阻止了中美交往 中美关系缓和 中美正式建交 A. B. C. D. 【答案】B 【解析】
18、根据漫画信息“尼克松吊高球,周恩来接球,蒋介石没法阻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乒乓外交” 指 1971 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不 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漫画中的尼克松代表美国,周恩 来代表中国,漫画与“乒乓外交”有关,故符合题意;漫画信息表明蒋介石无法阻止中美交往,故不 符合题意;“乒乓外交”之后,中美关系缓和。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符合 题意;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1979 年,漫画信息不能体现。故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 选 B。 20. 汉谟拉比法
19、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它诞生于古代 A. 埃及 B. 巴比伦 C. 印度 D. 希腊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 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故 B 符合题意;埃及、印度、希腊和汉谟拉 比法典无关,故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1. 1689 年,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和形成奠定基础,标志关英国 A. 封建统治不断加强 B. 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C.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D. 国王退出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
20、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标志着君主立 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故 B 符合题意;封建 统治不断加强的说法明显错误,故 A 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是在 1840 年前后,故 C 不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颁布的时候,英国国王并未退出政治舞台。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2. “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 政权 A. 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 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 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D. 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答案】C 【解析】题干的“人们已经被革命的
21、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表明法国 人民希望建立独裁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9 年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1804 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 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独裁统治。由此可见,拿破仑夺取政权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故 C 符合题意;拿 破仑夺取政权后颁布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 A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拿破仑建立政权,巩固了 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故 B 不符合题意;拿破仑建立政权后,发动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损害了 被侵略国家的利益。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的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3. “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
22、文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 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 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选项 C 是共产党宣言 ,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故 A 不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 联合 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23、生,认识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24. 1864 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 166 个,达到 126 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A. 独立战争爆发 B.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 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1862 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激发了黑人奴隶的 革命热情,这是“1864 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 166 个,达到 126 万多人”的直接原因。 故 D 符合题意;独立战争爆发时间是 1775 年,与题干的“1864 年”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英国承认美国 独立是
24、 1783 年,故 B 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和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25. 19 世纪 70 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据此 推知明治政府 A. 重视教育 B. 废藩置县 C. 实行征兵制 D. 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A 【解析】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明治政府 重视教育。故 A 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属于明治政府的措施,与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 德很能”不符,故 BD 不符合题意;实行征兵制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25、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教育能“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为了实现“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 入文明开化之域”,明治政府重视教育。 26.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故 B 符合 题意;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故 A 不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故 C 不符合题意;网络时代得益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 使用
26、,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7. 1919 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安排战后和解,却留下了痛苦的遗产。“”是指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北大西洋公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故 A 符合题意; 九国公约是 1922 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慕尼黑协定是 1938 年在慕尼黑会议 上签订,故 C 不符合题意; 北大西洋公约是 1949 年签订,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8.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了 A. 法西斯专政 B. 罗
27、斯福新政 C. 绥靖政策 D. 马歇尔计划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 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故 B 符合题意;建立 法西斯专政是 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和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故 A 不符合题意;绥靖政策是英法纵容法 西斯侵略的政策,与美国应对经济危机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 1947 年推行,不符合题干的 “20 世纪 30 年代”。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9. 二战中,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柏林战役 【答案】C 【解析】
2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 国陷入盟军东西两面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由此可知,二战中,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诺曼底登陆。故 C 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 1941 年,那时国际反 法西斯同盟还未建立。故 A 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故 B 不符合题意;柏林战役迫 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30. 成立于 1993 年,使用统一货币,集政治和经济实体
29、于一身的区域组织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亚太经合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使用 单一货币欧元,欧盟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故 C 符合题 意;华沙条约组织是 1955 年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不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 1989 年,与 题干时间不符,故 B 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是 1995 年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第 II 卷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31. 以
30、下是小历和小史同学关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看法(见图所示内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 说明理由。 ) 【答案】不同意。 理由:小历仅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小史仅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他们都没有全面、一分为二 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或都是片面的) 。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任务。评价历史事件要全面、客观。小历仅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评价不全面。小史仅认识到辛 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没看到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他们都没有全面、
31、一分为二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都是片面的评价。所以,不同意小历和小史的观点。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认识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评价辛亥革命 要全面、客观。 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分,第 32 题 11 分,第 33 题 14 分,第 34 题 10 分,共 35 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 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 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
32、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邗沟:从 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答案】 (1)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作用:灌溉;防洪。 (2)河段名称: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特点: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的古运河;贯通南北水系。 (3)共同点:利用自然条件;
33、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 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可有概括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 患,发展川西农业。根据材料一的“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 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可以概括出都江堰的作用 是灌溉和防洪。 (2)根据材料二的“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的四段名称和起止点,可以概括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 河河段名称依次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根据材料二的“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
34、从板 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可以 概括出大运河开凿的特点是: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的古运河进行开凿;贯通了南北水系。 (3)根据材料一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和材料二的“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 淮河水入长江”可以概括出隋朝大运河和都江堰的共同点是:利用自然条件修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概括材料,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 发展川西农业。都江堰的作用是灌溉、防洪。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根据“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确定从余杭 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根据材料二
35、的注释可以概括出运河开凿的特点。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 通过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出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是利用自然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循着这条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列宁论粮食税 :1921 年春天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 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总结:“改革首
36、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 农民的积极性。” 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材料三表 2 时间 历史事件 1980 年 建立深圳、厦门等 4 个经济特区 1984 年 开放广州、福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 年 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 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材料四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 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 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摘编自刘利亚
37、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2)根据材料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答案】 (1)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2)相同之处:对农业政策的调整;重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关注农民、农业问题。 (3)特点: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 (4)作用: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特区和内地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积 极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
38、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为港、澳顺利回归和祖国 统一发挥了促进作用。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 确立。”可知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2)根据材料二的“1921 年春天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 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和“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 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可以概括出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对农业政策的调整;重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关注农民、农
39、业问题,关注民生。 (3)根据材料三的“1980 年建立深圳、厦门等 4 个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广州、福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 市;1985 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可以概括出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是:逐 步推进,不断扩大;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 (4)根据材料四的“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 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结合所学知识,经济特 区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吸收了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依据材料 四和所学知识,可以概括
40、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为特区和内地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为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特区在港、澳顺利回归和祖国统一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 34. 材料论述。 14-15 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 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 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 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
41、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 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体 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 【答案】 (1)人文主义。 (2)示例 1: 观点: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 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助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列宁
42、主义思想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的“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 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可以看 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 (2)根据材料的“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 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 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提炼出观点: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论述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传播,解放了人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和神学思想对人的 束缚,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 想解放,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助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使 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 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