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玉林市广西玉林市 2018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本卷共两大题 18 小题,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意的) 1.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2、 D. 明朝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 故“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于唐朝,故 B 符合题意;唐朝、宋朝、明朝与“贞观之治”、“开 元盛世”无关,故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 下图中的 A 地区在元朝时隶属于 A. 云南行省 B. 江西行省 C. 四川行省 D. 湖广行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 A 地区是今天的湖北、湖南等省。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湖广等处设 立行中书省,简称湖广行省。湖北、湖南等省在元朝时属于湖广行省。故 A 地区在元朝时隶属于湖广行省, 排除与 A 地
3、区无关的云南行省、江西行省、四川行省,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3.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民族交往频繁 C. 商品经济活跃 D. 皇权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是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故 C 符合 题意;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故 A 不符合题意;民族交往频繁和城市的出现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 皇权高度集中和城市的出现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4. 下列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红军
4、长征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根本上改 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故 A 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 程。故 B 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故 C 不符合题意;红军长征是战略转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5. 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其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 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 计 年平均数 1895 年前 1 4 1 2 3 11 18
5、961911 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A. 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B. 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 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 D.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的“1895 年前”可知 A 不符合题意,因为 1895 年前洋务运动还未破产;戊戌变法是发生 在 1898 年,1895 年前中国开始翻译日本书籍,故 B 不符合题意;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的说法明显错误,故 C 不符合题意; 18961911 年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数量明显多于 1895 年前,说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6. “
6、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秋收起义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的“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 年的武昌起义是辛亥 革命的开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 B 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五 四运动、秋收起义与题干的“推翻专制共和兴”无关,故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7. 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 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
7、国际地位 C.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D.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答案】A 【解析】毛泽东所说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指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实 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的话表明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故 A 符合题意;抗 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说法正确,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B 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是中国近 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故 C 说法正确,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C 不符合题意;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与题干毛泽东的 话无关,故 D 不符合
8、题意。故选 A。 8. 下图反映的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 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总结了三大改造的经验 C.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故 C 符合题意;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1953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1954 年召开,故 A 不
9、符合题意;三大改造 1956 年完成,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故 B 不符合题意;通过了建 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在 1958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1954 年召开。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9. 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廿共苦, 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雷锋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 群众同甘共苦,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10、,故 A 符合题意;王进喜被誉 为“铁人”,故 B 不符合题意;邓稼先被称作“两弹元勋”,故 C 不符合题意;雷锋被称作“解放军好战 士”,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0. 下面示意图中的?应填入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光荣革命 C. 权利法案 D. 俄国废除农奴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发生在 1416 世纪,故 A 不符合题意;1688 年的宫廷政变没有经 过流血牺牲就推翻了复辟的封建王朝,史称光荣革命。故 B 符合题意; 双利法案是 1689 年颁布,故 C 不符合题意;俄国 1861 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 17
11、84 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来华,开始了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这表明 A. 清朝取消了对外贸易限制 B. 中美恢复了贸易往来 C. 美国是中国第一个贸易国 D. 美国已成为主权国家 【答案】D 12. 1850 年,西欧 12 国 GDP 总值与中国的 GDP 持平,1870 年与整个亚洲的 GDP 持平。出现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A. 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B. 亚洲各国日趋封闭化 C. 西欧国家工业革命快速发展 D. 经济全球化尚未开启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是在 1901 年,故 A 不符合题意;亚洲各国日趋封 闭化的说法错误,因为日本
12、在 1868 年实行了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故 B 不符合题意;1850 年工业革命已经 结束,故 C 不符合题意;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 势出现。1870 年经济全球化尚未开启,这是出现题干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时间点“1850 和 1870 年”,根据时间首先排除 AC 选项,根据日本的明治维新排除 B 选项,得出答案。 13. 19281937 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兴建了 6000 多个大企业,其主要目的是 A. 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B. 建立“斯大林模式” C. 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3、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281937 年,苏联实施了 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兴建了 6000 多个大企业。因此,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 D 符合题意;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不是苏联实施 两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故 B 不符合题意;苏联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故 C 不符合题意;1921 年实 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故 A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 19281937 年,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14、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 业化。 1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明确要求将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士,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 中国的国际性文件是 A. 开罗宣言 B. 九国公约 C. 凡尔赛和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 年,中、英、美三国发表开罗宣言 ,主要内容 是:中、英、美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 域所占的一切岛屿;日本自中国人所得到的所有领土,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 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由此可见, A
15、符合题意; 凡尔赛和约 是 1919 年签订, 九国公约是 1922 年签订,那时二战还未爆发,故 BC 不符合题意;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 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5. 下图是 1962 年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的两国领导人都在为一艘快要失事的小船吹风助力。据此可知 A. 古巴在美苏的支持下快速发展 B. 美苏为稳定局势而走向了妥协 C. 美苏争霸导致了地区冲突不断 D.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的“1962 年”和漫画信息“赫鲁晓夫、肯尼迪、古巴”可以判断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 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是 1962 年
16、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 美苏双方最后达成以下协议:苏联撤回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宣布不再对古巴进行任何入侵行动,美国 撤回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由此可见,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为稳定局势而走向了妥协。故 B 理 解正确,符合题意;古巴在美苏的支持下快速发展的说法错误,故 A 不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不属于地 区冲突,故 C 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的说法错误,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题干信息“1962 年”和漫画信息“赫鲁晓夫、肯尼迪、古巴”判断漫画反映 的是古巴导弹危机,然后根据古巴导弹
17、危机的结果认识这是美苏为稳定局势而走向了妥协。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隋唐发明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木,其“一板印刷,一板 已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而且原材料消耗大为降低。元朝时,王祯又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了排 字“转盘”。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锡活字、铅活字、钢活字等印刷技术的新尝试。14401448 年之间,德 国人谷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 摘编自黄悦翎、匡导球: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等 材料二:1550 年欧洲学者约维斯说:在广州的印刷工人采用与我们相同的方法,印刷各种书籍。 20 世纪出土的敦煌回鹘文木
18、活字,据考证,这些“字母活字”实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 12 世纪末到 13 世纪 上半叶。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西是经过西域传到波斯、埃及直至欧洲的。 (1)材料一中,隋唐发明的“印刷术”指什么?“胶泥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活字印刷术具有什么优点? (3)要批驳西方学者提出的“德国谷腾堡是第一个用字母活字印刷”的论点,材料二提供的 3 个论据 中,最具说服力的是哪一项?并说明你的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印刷术世界地位的认识。 【答案】 (1)雕版印刷术;毕升。 (2)提高了印刷效率,节省了原材料消耗。 (3);考古材料最可信,是第一手资料。
19、(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为印刷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用泥制成活字,发明了活字印刷 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2)根据材料一的“一板印刷,一板已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而且原材料消耗大为降低。”可以概 括出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有:提高了印刷效率,节省了原材料消耗。 (3)根据材料二的“20 世纪出土的敦煌回鹘文木活字,据考证,这些字母活字实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 12 世纪末到 13 世纪上半叶。”可以批驳西方学者提出的“德国谷腾堡是第一个用字母活字印刷”的论点。 因为材料一的“14401448 年之间,德国人
20、谷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表明德国人谷腾堡发明了铅活 字印刷术是 15 世纪,中国的字母活字实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 12 世纪末到 13 世纪上半叶,早于德国人 谷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的时间;20 世纪出土的敦煌回鹘文木活字属于考古材料,考古材料最可信,是 第一手资料。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为印刷业的发展作 出了重要贡献。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35 年,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 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大学毕业后,
21、马克 思颠沛流离,时常面临饥饿的威胁,但他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忘我工作,终于在 1848 年和恩格斯发表了一 部震撼世界的著作。该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 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 在该著作发表 71 年后的 1919 年冬,陈望道开始翻译这本著作,并得到陈独秀等人的大力支持,第一 部中译本终于在 1920 年 8 月出版。该书初版 1000 册,很快售罄,到 1926 年 5 月,已经重印了 17 版。之 后,该著作的各种版本很快在上海、广州、四川等地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周恩来、 邓小平等都反复研读过该著作,并深受影响。1921
22、年,拥有 50 多位共产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170 年来,该著作传播到世界各国,被翻译成 200 多种文字,出版上千种版木,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 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据麦克莱伦、陈红娟、苗体君、董彦、李安顺等人有关论著 (1)材料中多次提到的“著作”指什么?该著作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 (2)根据材料,指出是什么理想信念促使马克思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著作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著作为何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 【答案】 (1)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 (2)为人类福利而献身。 (3)
23、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4)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解析】 (1)根据材料的“马克思终于在 1848 年和恩格斯发表了一部震撼世界的著作。该著作揭示了人类 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可知材料中多 次提到的“著作”指共产党宣言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根据材料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 是为大家而献身。”可以概括出为人类福利而献身促使马克思完成了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的著作。 (3)根据材料的“该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
24、然趋势,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 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和“之后,该著作的各种版本很快在上海、广州、四川等地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反复研读过该著作,并深受影响。1921 年,拥有 50 多位共产党员 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4)根据材料的“该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 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这是这部著作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判
25、断著作是共产党宣言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总结材料, 认识促使马克思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理想信念是为人类福利而献身。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受共 产党宣言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诞生。解答第四问需要分析材料,认识共产党宣言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的主要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时间 史实 19781979 年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_ 19801989 年 B_;开放广州、上海、天津、北海等 14 个沿海城市;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9901999 年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九二共识”;C_;对香港、澳门 恢复行使
26、主权;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2009 年 加入世贸组织;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废除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02018 年 设立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上海、广东、四川、海 南等 12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实施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组建监察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安徽凤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材料二:2018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
27、上指出:党中央决 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 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 年 2 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 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入表中的相应位置。 (填序号) (2)材料一中划横线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
28、纳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的? 【答案】 (1)A;B;C。 (2)改革开放。 (3)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 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的面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 条件,海南这个岛屿适合全岛建立自贸区。 (4)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 (5)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
29、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 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 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改革。1978 年,安徽 凤阳小岗村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 A 填;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 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2 年 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 B 填;1992 年
30、 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 C 填。 (2)材料一中的划横线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 纲的做法,作出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 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 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的面 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条件,海南这个岛屿适合全岛建立
31、自贸区。这些都是海南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4)通过分析材料一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和材料三的“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 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可 以概括出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特点有: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 (5)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不断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 与和平。中国积极投身国际合作,勇于承担大国责任。中国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 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国解决了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这是 都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