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02(南京专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P-31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裂矿石 B粉碎矿石 C淘洗矿粉 D取泥制坯 【答案】A 【解析】 A、烧裂矿石,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粉碎矿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淘洗矿粉没有新物
2、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取泥制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海水 C. 大理石 D. 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A、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故为混合物,A 错误; B、海水中除含水外,还有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等物质,符合混合物的定义,为混合物,所以错误 C、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为混合物,B 错误 D、蒸馏水即纯净的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符合纯净物的定义,所以正确 故选 D 3. 【原创题】防治“新冠病毒”期间,为增强身体免疫力,饮食应多样化。某品牌紫菜的营
3、养成分表显示, 每 50g 紫菜含钠 145mg ,这里所说的钠是指( ) A. 分子 B. 单质 C.元素 D. 原子 【答案】C 【解析】紫菜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 50g 紫菜含钠 145mg ,这里所说的钠是指元素,故选 C。 4. 化学变化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 元素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原子个数 D. 原子种类 【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选 B。 5. 【原创题】2020 年 7 月 23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 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
4、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单晶叶 片,其生产离不开铼。在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75 C. 原子的质量为 186.2 D. 原子序数为 75 【答案】C 【解析】从铼元素单元格可获得的信息是,铼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 75,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即 75, 相对原子质量为 186.2,而不是质量。所以 A、B、D 正确,C 错误,故选 C。 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故选 A。 7. 下列化学用语表
5、示正确的是( ) A. 3 个亚铁离子:3Fe3+ B. 1 个臭氧分子:O3 C.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S2- D. 2 个氢原子:H2 【答案】B 【解析】 A. 3 个亚铁离子应为 3Fe2+,A 错误; B. 1 个臭氧分子为 O3,B 正确; C.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应该在化合物中表示,如 Na2S -2 ,C 错误; D. 2 个氢原子应表示为 2H,D 错误,故选 B 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
6、】C 【解析】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A 错误;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B 错误;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正确; D. 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是红热,不能燃烧,D 错误。 故选 C。 9.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B. 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 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D. 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答案】D 【解析】 A. 装置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不能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A 错误; B. 装置属于向上排空气法,能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而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故装置和组合
7、不能 用来制取氢气,B 错误; C. 装置属于向下排空气法,能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而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故装置和组合不能 用来制取氧气,C 错误; 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装置和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D 正确,故选 D。 10.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氧气能支持燃烧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的,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烧杯中的质量减少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
8、质量,所以 反应后天平不再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实验现象为 A 烧杯中的无色酞酚溶液变红,B 烧杯的无色酞 酚溶液不变色,但氨水与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故实验结论正确。 故选 D。 11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氧化物 B可能是金属 C一定是混合物 D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答案】B 【解析】 A、中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
9、中物质的每个分子是由 2 个原子构成的,不可能是金属,这是因为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该 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中含有两种物质,一定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中包含两种物质,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 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 c 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 转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 C.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 a D. 转化 b 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A、转化 c 是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 0,所以其中一 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
10、正确; B、转化 c 是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C、甲应为单质,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是利用了蒸馏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但水不是单质,不属于转化 a, 故错误; D、转化 b 是混合物分离出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用过滤法除去食盐中泥沙,故错误。 故选 A。 13. 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 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g B. 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9:10:2 D. 乙酸苯甲酯由 9
11、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 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 9):(1 10):(16 2)9:10:2,故选项错误; D、乙酸苯甲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 B。 14. 常温常压时,由甲烷(CH4)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另两种气体 不可能是( ) A. C2H2 和 C2H4 B. H2 和 C2H2 C. H2 和 CO D
12、. CO 和 C2H4 【答案】C 【解析】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 12+14 100%75%,混合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 80%,因此另外两种气体 混合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必须大于 80% 题目所给出的物质中, 碳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 H2为 0%; CO 为 42.9%;C2H2 为 92.3%; C2H4 为 85.7%,满足【另外两种气体混合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必须大于 80%】 的选项,不可能的是 C; 故选:C。 15.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13、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A. a 一定是反应物 B. x+y=20 C. x 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0 x30 D. 反应生成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2:1 【答案】C 【解析】 Ac 的质量增加了 10g,d 的质量增加了 5g,都是生成物,共增加了 15g若 b 质量也增加,则 a 一定是反 应物,若 b 质量减少,则最多减少 5g,因此 a 也一定是反应物,总之 a 一定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y=(30+5+10+15)-20-20=20;故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确定 x+y=20,无法具体确定 x,y 的取值范围;故错误; D参加
14、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为(20-10)g: (20-15)g=15:10=2:1;故说法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24 分)分) 16 (8 分)小华初步构建了“氯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 A、B 两点所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 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 ; (2)C 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同时生成 D; D 是由 和 构成的 (用化学符号表示) 生成 14.9g 的 D,需完全分解 C 多少克? 【答案】 (1)C 0 l2 C + l 4 O - 2 2 (2). K+ Cl- . 【解
15、析】 【详解】 (1)A、B 点对应物质分别是氯元素形成的单质、+4 价氯元素的氧化物,氯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 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Cl2氯元素显+4 价,氧元素显 -2 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lO2。故填:C 0 l2 、 C + l 4 O - 2 2 ; (2)D 是 KCl,由 K+和 Cl-构成的 由价类图可知,C 是+5 价的含氯化合物,且能生成 KCl,故 C 为 KClO3, 设生成 14.9 个的 KCl,需完全分解 KClO3质量为 x 2KClO3 = MnO2 2KCl3O2 245 149 X 14.9g 24 14 1
16、4 X=24.5g 答:需完全分解 KClO3质量为 24.5g 17. (除标注每空 1 分,16 分)水是生命之源。请从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水。 (一)微观角度 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填粒子具体名称,下同) 。在氢气燃烧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的是_。 (二)变化角度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如图是该实验装置。 与 a 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选填“正”或“负”)极。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靠近 b 管尖嘴口,打开该 处活塞,可观察到_的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 (2)1785 年,拉瓦锡将水蒸
17、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上述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 (三)利用和保护角度 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如图是一种生命吸管,该装置可将污水净化为可饮用的水。回答下 列问题: (1)吸管中加入活性炭层,是利用其_性。 (2)生命吸管不能使硬水软化,这是因为_。实验室里利用沸点的不同可通过_操作使硬水软化。 一般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取等量的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_,振荡,即可通过现象判断是硬水 还是软水。 (四)实验验证角度 目前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请设计实验证明其燃烧产物中有水,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 _ _
18、【答案】 (一)(1)2H2+O2点燃 2H2O (2) 水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二)变化角度 (1) 负 木条燃烧更旺 氢元素、氧元素 (2)3Fe+4H2O高温 Fe3O4+4H2 (三)利用和保护角度 (1)吸附 (2)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 肥皂水 (四)实验验证角度 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甲烷燃烧生成水 【解析】 (一) (1)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 2H2O。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在氢气燃烧的过程 中,不发生变化的是氢原子、氧原子。 (二) (
19、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 管中的气体是 b管中的气体的 2倍,故 a 管中的气体是氢气, 与 a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靠近 b管尖嘴口,打开该处活塞,可观察到木条燃 烧更旺。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高温 Fe3O4+4H2; (三)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除去异味,吸管中加入活性炭层,是利用其吸附性。 (2)生命吸管不能使硬水软化,这是因为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里利用沸点的不同可通过蒸馏 操作使硬水软化。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四)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
20、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燃烧生成水。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4 分)分) 18. (8 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口罩里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可选用的装置及部分药品如下: (1)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 O2,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 应选用的 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 。 (2)为收集干燥的 O2,装置连接顺序是:O2发生装置C_ (填装置序号) ,其中发生装置的导管 口应与装置 C 的_(填“a”或“b”)端连接。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3)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
21、性,装入相关试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 O2,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 现象。 装置 K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查阅资料得知产生了 H2O. 装置 L 中澄清石灰水_,证明产生了 CO2。根据、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只_(填 元素符号) 。是否含有其他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区判断。 (4)问题思考:实验二可能存在的缺陷是_(答一条即可) 。 【答案】 (1)2H2O2= MnO22H 2O+O2; B (2)F;a (3)变浑浊;C、H (4)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的一氧化碳,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同时造成空气污染。 【解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2H2O
22、2= MnO22H 2O+O2;该反应不 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 B, (2)为了制备干燥的氧气,需要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所以选择收集装置为 F,而刚制备的氧气含有水蒸 气,需要经过浓硫酸干燥气体,气体只有进入浓硫酸中才能被干燥,所以氧气要从 a 口进气,经过干燥从 b 排出;故填:F;a。 (3)装置 L 中出现变浑浊,说明熔喷布燃烧产物中有 CO2。 根据现象判断: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样品,因此熔喷布中一定含有 C、H 元素。 (4)装置中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的一氧化碳,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同时造成空气污染。 19.(6 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3、。 用如图所示的 3 个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 (填序号) , 其原因是_。 A 图是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用来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试回答: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2)在这个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 (3)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这里 要“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的原因是_。 【答案】 B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未称量到它的质量。 (1)4P+5O2点燃 2P2O5 (2)缓冲气压,防止橡皮塞弹出 (3)防止红磷燃烧放热使空气膨胀逸出,影响测量结果。
24、 【解析】3 个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其中 B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盐酸和碳酸 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未称量到它的质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点燃 2P2O5; (2)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防止橡皮塞 弹出; (3)实验中,点燃红磷后, “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的原因是防止红磷燃烧放热使空气膨胀逸出,影 响测量结果。 四、四、推断题推断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5 分)分) 20. 图中A 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C、D、G 为单质,其余为氧化物,其中 A为
2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氧化物;D 在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 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_。 (2)写出E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 若 G是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 【答案】(1)H2O (2) 2HgO通电 2HgO2 (3) 2MgO2点燃 2MgO 【解析】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 A 是H2O B、C 是 A 转化成的两种单质,且 B 能与H2O相互转化, 故 B 是O2,C 是H2 D是银白色的液体,能与O2反应,故 D 是 Hg,
26、E 是HgO 若 G 是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 的强光,则 G 是 Mg,F 是 MgO,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1)C是水,故填:H2O; (2)D 是 HgO,B 是O2,氧化汞受热转化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通电 2HgO2; (3)若 G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则 G 是 P,F 是P2O 化学方程式为: 2MgO2点燃 2MgO 五五、探究题(本题包括、探究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7 分)分) 21. (7 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
27、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 的连接顺序为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 相同条件下,欲使 1 L 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 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需 加入少量的 NaOH,其作用是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筒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 于 12,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装置 A 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
28、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 m1, 装置 B 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 m2, 据 此可计算出水中 O、 H 元素的质量比为_(用含 m1、 m2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 8: 1, 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解析】 (1) b、c、d、g (2) 验纯 烧杯内壁有水珠(或雾滴)产生 2.5(或 2.38) (3) 增强导电性 在相同条件下,O2较 H2稍易溶于水 (4) 1 2 1 空气中的 H2O、CO2 等进入 B 中(或装置 A 中生成的 Cu 又部分被氧化) 【解析】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
29、为 b、c、d、g。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验纯,若不纯,有可能爆炸。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珠(或雾滴) 产生, 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在相同条件下, 欲使 1L 氢气完全燃烧, 所需空气至少约为0.5L 212.38 L。 (3) 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 NaOH,其作用是增强导电性。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 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 1:2,其原因可能是在相同条件下,O2较 H2稍易溶于水。 (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出水中 O、H 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 1。实验时该比值往 往略小于 8:1,原因可能是空气中的 H2O、CO2等进入 B 中(或装置 A 中生成的 Cu 又部分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