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考点1 1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古代中外重大改革 1.(2020山东,4,3分)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 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答案 C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在变法中招募灾民兴修水利,既能解决国家水利工程的 修建问题,又能解决灾民的无业问题,这表明王安石力图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项。 兴修水利需要巨额资金,国家负担反而加重,故排除A项。“煮粥赈灾”“开仓放粮”也能起到稳 定灾区
2、社会秩序的作用,故排除B项。抗灾救荒体系的建立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和配套措施,材 料并没有体现这些,故排除D项。 2.(2020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 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 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 常为5 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 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
3、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 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 答案答案 (1)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 (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 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之将兵法。第(1)问,应结合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的社会实际回答。如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期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少数民
4、族政权始终威 胁北宋安危,等。第(2)问,首先提炼将兵法的内容,如重新整编部队、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军官、兵 将合一等,然后针对上述措施从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3.(2019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 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 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 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
5、”,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 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 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 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 流派。(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 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10分) 答案答案 (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
6、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 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解析解析 第(1)问,联系所学可知,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属于提倡耕战的法家思想;据材料“仿照 周礼”可知,“五等爵”制反映的是以崇尚周礼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儒家思想。第(2)问第一小 问,据材料“为奖励军功所设立”可知秦“二十等爵”的授予对象是军人,即立功的将士;据材料 “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可知“五等爵”的授予对象是官员。第二小问,据秦“二十 等爵”制按军功授爵的特点,结合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环境可归纳出激发 了
7、军队斗志(提高军队战斗力)、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打破贵族世袭特权)、促成秦的统一等;据材 料“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可归纳出“五等爵”制 壮大了司马氏的政治力量,为其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 4.(2019海南单科,24,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1615年, 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 后逐渐发展,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 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雍正年间,
8、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 有名无实。1791年,乾隆皇帝下谕旨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被废除的原因。(6分) 答案答案 (1)作用:延续北方民族政治传统,成为政治中枢;团结平衡各种力量,维持清朝统治稳定;维护 了清朝大一统局面。(9分) (2)原因:不利于皇权集中;失去存在意义。(6分) 解析解析 第(1)问,据材料“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处理重 大军政事务”归纳。第(2)问,依据材料“雍正
9、年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 议逐渐有名无实”并结合所学,从不利于皇权集中、失去存在意义等方面回答。 5.(2018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 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 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 “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 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
10、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 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答案答案 (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 地通用。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 出贡献。 解析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此前以在位年序纪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可归纳出 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根据材料汉武帝“将当年称为元封元 年。朝廷所定的
11、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可归纳出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第(2)问,根据材料“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可归纳出方便纪年;根据材料“诸王国 易产生混乱”可归纳出有利于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根据材料“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 被沿用”可归纳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可归纳出传 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年号纪年制度的历史意义:一是全国所有地方都通用,不再区分王国与郡县,有利于提 升皇帝权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二是不管当时,还是后世,纪年都更准确,不容易混淆,所 以方便了纪年。三是自从汉武帝创制了年号纪年,
12、之后的历代王朝都沿用这一制度,前后延续了两 千年。四是年号纪年法传播到中国周边地区,是东亚文化圈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一 定的贡献。 6.(2018海南单科,24,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 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 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 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 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
13、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 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 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9分) 答案答案 (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6分)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 爆发的一个原因。(9分) 解析解析 第(1)问,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
14、概括出 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概括出整顿 地方吏治。第(2)问,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 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可概括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 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概括 出促进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概括出促成“开元盛 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概括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 乱”爆发的原因之一。 7.(2017课标,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
15、改革回眸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 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 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 “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 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 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 失”。
16、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答案答案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 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 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解析解析 本题以隋书的记载为切入点,全面考查考生解读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准确描述和解 释历史现象的能力。(1)依据“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 生”,可概括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了刑罚;依据“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
17、轻 重,取其折衷”,可概括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依据“删繁就简”“刑网简要,疏而 不失”,可概括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结合开皇律与前代法律和后世法制建设的关 系、开皇律与隋朝发展强盛之间的关系和对法律文明程度的影响,多角度分析隋代开皇 律制定的意义。 8.(2016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 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 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祖有功
18、、 宗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 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 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 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 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
19、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 少改革阻力。(7分) 解析解析 第(1)问,据材料“按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可概括出确立新的原则;据材料“推最 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可概括出不再尊奉 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据材料“孝文帝为自己虚设一庙”可概括出突破 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据材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可概括 出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第(2)问,据材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 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可概括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
20、改革 决心。由材料可知,以前部落时代的首领子孙可被封为王公并享有军事政治特权,在庙号改革后, 非太祖子孙和异姓王公的爵位皆降等,由此可归纳出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据所学知识 可知,鲜卑贵族是孝文帝改革的阻碍力量,而削弱他们的政治军事特权可减少改革阻力。 9.(2016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 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 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 他们通婚视
21、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 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 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 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 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22、6分) 答案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 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 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解析解析 第(1)问,据材料“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可归纳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据 材料“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可归纳出扩 大入选范围;据材料“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可归纳出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据材 料“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归纳出建立新的门第标准。第(2)问,据材料 “皇族被列为第一
23、,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归纳出加强皇室地位;据材料“当时文 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可归纳出肯定现有 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据材料“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归纳出抑制旧士族的影响; 从谱牒改革使不少从草原南迁的家族进入高门行列,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有利于维护统一,巩 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1.(2016上海单科,5,2分)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 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农民起义频繁 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 B. C. D.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答案答案
24、D 从表中“周王室式微”“百家争鸣”等信息可判断出该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 期中国出现铁犁牛耕,正确;同时在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正确。故选D项。 2.(2016北京文综,14,4分)“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 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答案 D 由题干材料中“天下财利”“以通天下之利”等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 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与题干“以通天下之利”的目的不符。 3.(2019北
25、京文综,37,10分)(节选)历史 记忆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 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 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 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 “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1)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10分
26、) 答案答案 (1)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 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解析 第(1)问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揭示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内 在合理性和民族团结的历史必然性。“目的”要从材料一出发,结合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目的来 概述;“过程”主要根据材料一从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祭祀黄帝庙、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等方 面回答;“效果”
27、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从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结束分裂局面等角度概 述。 4.(2019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 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 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 “良”也已。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 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
28、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 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 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4分)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 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2分) 答案答案 (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 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 积
29、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 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 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解析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 “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概括出前人持贬斥态度,梁启超 持赞赏态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意气偏激”“谋国利民福”等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 所学从王安石变法中关于免役法的内容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免役法的施行有利于保证 农业生产时间,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第(3)问,根据材料二“清末民国时期积极主张学习西方 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
30、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可概括出 主观原因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原因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 5.(2017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 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 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
31、 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 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解析解析 第(1)问,第
32、一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二小问,“胡乐”“胡舞”等 出现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据此可直接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中“汉族影响少数民族 是主流”可概括出汉化为主;依据材料“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 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概括出相互学习,方式多样。第 (3)问,可从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方面作答。 6.(2016海南单科,29,12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 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
33、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 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 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逊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 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 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 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6分) 答案
34、答案 (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6分) (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6 分) 解析解析 第(1)问,可从材料信息“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 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密议削藩”等概括得 出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 面作答。 7.(2015海南单科,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 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
35、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 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 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 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 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 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
36、改革的影响。(5分) 答案答案 (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4分) 内容:以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3分) (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度使拥兵自重,为安史之乱 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5分) 解析解析 (1)“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 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得出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导致府兵制兵源枯竭;“内容” 可以据材料最后一句话概括得出。(2)据材料中“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 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得出增加了政府
37、的财政负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募兵制有利于保 证国家的兵源,但是节度使拥有大量的军队,导致后来的安史之乱。 8.(2015课标,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 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 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 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 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
38、两。“新钱轻重 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 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 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 创造了条件;方便了
39、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9分) 解析解析 (1)提取材料信息“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回答。 (2)从唐代币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角度回答。如新的货币体系确立、不再标识重量有利 于非金属货币的产生、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等。 失分警示失分警示 注意问题的设问,“根据材料”,一定要根据材料信息,不要仅凭主观臆断回答;“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既要立足材料,又要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相关的知识(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 9.(2015课标,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
40、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 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 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 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 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 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 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 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
41、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答案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 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贪腐问题。(7分) 解析解析 第(1)问从材料可看出清朝前期存在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官员贪腐现象普 遍、百姓税负沉重等问题,还可以看出雍正帝整顿吏治的决心。 第(2)问从材料内容可
42、得出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等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不可能 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10.(2014课标,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 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 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 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
43、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 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 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答案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 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解析解析 (1)从材料信息看,
44、西汉时期的法令已不适应魏晋时期的需要,因此,魏晋时期对旧法律适当 删减,并将以往的行政法规编辑为“令”,改定了新的刑法;同时新法律条文突出了上下尊卑的伦 理色彩。据此可分析回答。(2)从材料中“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可知,西 汉时期儒家经典影响法律实施;从材料中“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 法律效力”可知,东汉时期儒家学者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结合魏晋时期新法律条文“突出上下 尊卑”可知儒学观念已经逐渐法制化。据此回答即可。 解题技巧解题技巧 非选择题的审题非常重要,审题细致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得分的高低。就本题而言, 第(2)问要求分三个时期分别说明儒学对法律
45、的影响,而如果审题不仔细,就有可能将三个时期混 在一起作答,这样就会造成严重失分。 考点考点2 2 近现代中外重大改革近现代中外重大改革 1.(2020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 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 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 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 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
46、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 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 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答案答案 (1)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 (2)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 备、资金和市场,工业化进程加快。 解析解析 (1)注意搜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找准不同点,如进出口货物的类型和数
47、量、关税情况等。 具体表现为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粮食出口数量和机器设备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 (2)首先要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分析,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农 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这些都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其次要结合当时的国际粮食需求和俄国自身 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分析。 2.(2020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
48、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 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 07年)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 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9分) 答案答案 (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 解析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设立商务总会”“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奖以三等 至一等商勋”“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等概括措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