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考点1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20浙江7月选考,17,2分)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 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 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 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 意义在于( )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答案答案 B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题干材料反映的是
2、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光荣革 命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得到巩固,议会成为国王权力的来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 了基础,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并没有结束英国的君主制度,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建 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并非民主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由题干材料无法得出光荣革命否定了教会高 于国家的主张,故D项错误。 2.(2019北京文综,22,4分)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 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
3、案答案 B 材料所示,英国工党政府将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其提出的谴责动议视为不信任案,根据英 国的政治体制,工党政府可以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故B项正确。按照英国的政治体制和惯例, 政府没有否决谴责动议的权力,排除A项;国王没有裁决谴责动议的权力,排除C项;最高法院没有判 决谴责动议违宪与否的权力,排除D项。 3.(2019天津文综,5,4分)“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 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答案
4、 D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仍存在议会席位买卖、贿选行为,说明 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D项正确。“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通过限制国王权力,确立 了议会主权,即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A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没有推行普选权,B项 错误;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组织形式,不属于专制独裁范畴,C项错误。 4.(2017江苏单科,16,3分)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 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 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5、)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反对派议员采用 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表明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C项正确。18世纪前 期“责任制内阁”形成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A项错误;英国议会中下院有决定性作用,B项错 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D项错误。 5.(2016浙江文综,21,4分)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 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
6、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 效仿的理由是( )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答案答案 A “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的传统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这一制度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这表明英国经济上的成 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提及英国确立了两百年的
7、传统,没有提到殖民 主义和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的相关内容,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由于没有流血而被各国所 推崇,其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只能说宣告了英国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但不能说 宣告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故C项错误;材料讲的是英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推动其经济的发展 和进步,没有涉及英国启蒙思想及其影响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1.(2015课标,33,4分)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 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 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
8、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答案 D 由材料信息可知,国王拥有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都需要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 王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说明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故选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议会有 较大的权力,故A项错误。B项中“国王专权”表述有误。18世纪中叶,英国国王并未控制内阁,故 C项错误。 2.(2013课标,27,4分)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 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
9、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 理解材料。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后拥立其女儿玛丽为女王,体现了光荣革命对英国君主世袭 制传统的尊重,显示了光荣革命的合法性,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着重强调威廉与玛丽二人的身份, 体现的是英国议会对内部延续性的考虑,A项不符合题意;通过材料,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C项与材 料主旨不符。 3.(2014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 录A 第一章 17世
10、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命形势 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 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 近 代部分,1972年版 目 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 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 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
11、命 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 近 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答案答案 评分说明: 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4分) 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 历史事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 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
12、明。 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8分) 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 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 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 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 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
13、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 示例) 解析解析 本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题前一定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严格按要求作答。首先 要明确指出两则目录的某一项不同之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4.(2013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答案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
14、地 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4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 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推陈出新,角度独特,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 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陈述史实,进而找到中英政治的对比项,尤其应当注意题干提示的视角 “建筑与政治关系”,否则答题极容易偏离主题。 第一层面注意从图文呈现出
15、的信息归纳,第二层面要从题干的视角延伸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 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等开放性答案。 考点考点2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2020课标,33,4分)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 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 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答案答案 C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题干
16、材 料可知,麦迪逊认为新宪法对各州所保留的权力缺少明确的规定,因此在随后提出的宪法修正案中 明确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权力划分,这体现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分权与制衡,故C项正 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外交等权力,地方有一定自治权,故A项 错误。当时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中央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并没 有体现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故排除D项。 2.(2017课标,34,4分)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 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 员。亚当斯
17、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答案 C 按照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美国总统享有最高行政权,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内阁成员要对 其负责,故题干中亚当斯罢免皮克林的做法合乎程序,据此分析C项正确。亚当斯的做法属于正常 的行政行为,并未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总统与内阁的具体权 限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提到皮克林所属的党派,也没有体现出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 争,故D项错误。 3.(2020江苏单科,15,3分)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
18、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 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 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 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 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 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 答案答案 A 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 约翰 杰伊情愿当地方州长,也不愿意留任联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这反映出当时美国三权制 衡机制尚未健全,A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度,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 大权,且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B
19、、C两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 除。 4.(2019江苏单科,16,3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 批准宪法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答案 A 从材料和图片信息可以看出,虽然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通过了联邦宪法,但1787年只 有3个州批准通过,到1788年又有8个州批准通过,直到1790年剩余两个州才批准通过;尽管联邦宪 法得到批准通过,但仍有不少地区的多数民众反对联邦体制。由此可见,美国联邦体制的确
20、立历程 艰难,同时也反映出美国独立之初各州存在矛盾和分歧,故A项正确,B项错误;到19世纪,美国南方 和北方才处于矛盾激化、对立的状态,C项错误;美国独立之初即实行邦联体制,D项错误。 5.(2019海南单科,16,2分)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 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 些修正案( ) A.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C.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答案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
21、行奴隶制和强制 服役,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故选D项。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只要在原则性问题上不 违背1787年宪法,在本州内仍拥有独立的立法权,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根据宪法规定,美 国国会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此外,美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州可以联合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故B项错 误;国会掌握立法权是三权分立的体现,并不是破坏三权分立原则,故C项错误。 6.(2018海南单科,18,2分)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 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22、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答案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1874年,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约共和党,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 项正确。无论美国两党之间如何斗争,美国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不会被限制,故A项错误;美国民主 党和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 误。 7.(2016江苏单科,16,3分)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23、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 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 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 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答案答案 C 美国制宪会议中,围绕国会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方案,最终方案的确定兼采了几种 方案的合理之处,体现了妥协的艺术,故应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 8.(2016海南单科,14,2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 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 )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
24、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答案答案 C 美国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选派两名代表组成,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使每个州在政 府有充分的话语权,这体现了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了共 和制原则。故选C项。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1.(2014课标,33,4分)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 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所有
25、其他人口”并不享有与“自由人”相同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 独立宣言中倡导的天赋人权原则,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2.(2013课标,33,4分)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 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 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答案 D 材料信息反映了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独立后的美国仍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178 1年开始生效的邦联条例确定美国是一个邦联国家,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州保
26、持相对独立,中 央政府软弱无力。这种政治体制使美国面临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急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 府,故“彻底变革”是指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选D。A、C与史实不符;B属于1787年宪法的内容, 与题意不符。 3.(2016北京文综,22,4分)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 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 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答案答案 B 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歧”“大选”、选民“分裂成
27、不同的集团”,由此 判断这是美国两党制的起源。 4.(2015北京文综,22,4分)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 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 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 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答案 A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议案,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 通过议案,则议案自动生效,据此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A。 5.(2015上海单科,15,2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阐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则的政治纲领是(
28、 ) A.权利法案 B.王位继承法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答案答案 C 美国的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阐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则的政治纲领, 故C项正确。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 础,A、B两项错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主要体现的是对人权的诉求,D项 错误。 6.(2019北京文综,37,16分)(节选)历史 记忆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 材料三材料三 法国高中历史教科书(法德通用版)有关“法国大革命”的部分思考题 序号 思考题 1 阅读阿瑟 杨(当时旅法的英国人)的游记节选,作者认为1787年君主制危机主要表现有哪些? 2 持续数百年
29、之久的旧制度为什么在几个月之内就崩溃了? 3 旧制度下,贵族和教士都有哪些特权? 4 阅读西哀士的什么是第三等级节选,为什么西哀士认为贵族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阶 层”,而只有第三等级才能代表整个民族? 5 大卫通过他的画网球厅宣誓想传达怎样的政治信息? 序号 思考题 6 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被视为旧制度崩溃的象征? 7 阅读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列表比较二者的异同。 8 组织关于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现实性的讨论。 9 阅读课本中的示意图,1791年的立宪君主制与现代民主制有什么异同? 10 欧洲人是如何理解和接纳法国大革命的? 11 你认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还有意义吗? 12 为什么法国大革命没有像英国
30、那样产生一个持久的立宪君主制? 续表 (3)上表中思考题具有哪些特点?并简要说明。(8分) 为“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单元的学习,设计一组思考题。(8分) (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单元的主要内容;揭示该单元三部分之间的内在 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答案答案 (3)(略) 解析解析 第(3)问以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思考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美国联邦政府 的建立,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素养,有助于学生了解 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首先要找出表格中思考题的共性,从这些共性中归纳概括出特点,
31、然后从成因的角度进行说明。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注意设问要求,设计的问题角度、层次要多,并且要揭示出三部分之间的联系。 7.(2019天津文综,14,4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 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 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 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 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 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
32、治 维尔世界报刊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4分) 答案答案 (2)报纸成为交战双方的宣传工具;独立战争推动美国报业的自主发展。 解析解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从报纸对交战双方的作用、战争结束时美国报纸的发展状况等 方面概述。 考点考点3 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20课标,34,4分)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 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对外政策发生
33、根本变化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答案答案 B 材料中威廉二世继任后,“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尤其是 “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可见德国皇帝的权力强大,这也是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内政,而不 是外交,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议会与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D项错误。 2.(2016课标,35,4分)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 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 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
34、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答案 A 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 稳的状况。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变化有利 于稳定政局,故应选A项。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 是立法权,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3.(2020浙江7月选考,20,2分)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 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
35、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 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 缝潜入的共和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 A.赋予参议院很大的权力 B.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D.“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答案答案 C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和 保皇派妥协的产物,共和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 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的表述错误,故
36、C项符合题 意。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权力很大;宪法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 选为共和国总统”,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道路;“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被 写入宪法。A、B、D三项表述无误,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17课标,41,8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 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 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 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
37、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 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 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答案答案 (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 和公民平等。 解析解析 (1)从材料一可知,法国的民族主义是在国内反对封建专制、反对等级制度的过程中形成 的,结合法国大革命在反封建过程中的作用回答。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1.(2013课标,34,
38、4分)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 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答案答案 A 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皇帝与容克贵族掌握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 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 战争,排除D项。 2.(2015江苏单科,16,3分)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
39、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 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有民主选举、分权制衡、政党 政治等,据此分析选项内容可知D项正确。 3.(2018北京文综,37,12分)(节选)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二材料二 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
40、。历史 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 的规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 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 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 体德国人民的统一”。 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1850 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恩格斯指 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
41、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 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12分) 答案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2)特点:历史研究科学化(历史学成为科学);关注民族历史研究;关注工人运动史,唯物史观诞生。 分析:17世纪末,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人类走向科学时代。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弘扬科学与理 性。19世纪,推崇科学成为欧洲的潮流,推动史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 的欧洲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拿破仑战争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各国历史学家 研究
42、本民族的历史,强调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工业革命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工人运动 兴起。史学家开始重视对社会下层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 解析解析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归纳概括得出;第二小 问,可结合19世纪及之前欧洲的科学发展、思想进步和社会变化等分析作答,注意史实的准确性。 A A组组 考点基础题组考点基础题组 考点考点1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20四川眉山二诊,33)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生性犹豫,遇事很难作出决断。内阁 大臣遇事时,往往先由主要大臣聚会商讨,形成一致看法后再在女王
43、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交女王批 准。这一议事流程( ) A.表明国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框架 C.实质是内阁与国王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D.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逐步形成 答案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安妮女王不善于谋断政事,内阁大臣往往先把事情讨论并形成一 致看法后,再提交女王批准,这样,英国逐渐形成内阁成员集体负责的局面,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逐 步形成,故选D项。从材料中“女王召集的内阁会议”可知当时英国国王仍有行政权力,故A项错 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框架已经确立,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内阁与国王的权力斗争,故C项错误。 2.(2
44、020四川九市联考,33)1841年,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的情况下参加 竞选,最终获胜并迫使女王命其组阁,记者克罗克评论此举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为国王挑 选首相的做法”。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 B.首相必须对国王负责 C.人民可直接选举首相 D.执政党与国王的对立 答案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可知,1841年,保守党党魁皮尔成为英国第一个未获得国王支持而竞选成功 的首相,说明国王对首相选举的影响力大大削弱,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故选A项。英国首相对议会 负责,排除B项;英国首相不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排除C项;材料中 无法
45、体现执政党与国王的对立,排除D项。 3.(2020河南郑州三模,33)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 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 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政府被议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 C.改革目的是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 D.责任内阁制并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答案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文官制度改革后,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 活动,这样会使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受党派纷争的影响,有利于保证政府施政的独立性,故 选C项。材料
46、信息无法体现政府被议会操控,故A项错误;文官制度有利于英国政治民主的发展,但 并非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故B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特征,D项排 除。 4.(2020北京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12)读下图,在处填写对应的机构,正确的是 ( ) A.国王内阁上院下院 B.国王上院下院内阁 C.上院国王下院内阁 D.国王下院上院内阁 答案答案 B 英国议会分为上下两院。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产生和运行机制,内阁首相由议会下 院中多数党领袖担任,形式上要经国王任命,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并呈请国王 批准,因此B项符合题意。 易错提醒易错提醒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原
47、则 产生方式 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并呈请国王批 准 统治方式 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去留方式 内阁失去议会信任时,内阁成员全体辞职或由首相请求国王下令解散议会,重新进行 大选 5.(2020河南许昌、济源、平顶山二模,35)1975年英国就是否保留欧共体成员国资格进行全民公 投,结果2/3以上的选民投了肯定票,而这种公民投票的做法在英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为英国的 代议制民主增添了直接民主的内容,也为未来英国举行公民投票开创了一个先例。英国用公民投 票的做法( ) A.开启了历史上直接民主的先河 B.大大降低了英国议会的地位 C.直接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对其国内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答案 D 从材料信息“为英国的代议制民主增添了直接民主的内容,也为未来英国举行公民投 票开创了一个先例”可知,公民投票的做法丰富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内容,对其国内政治产生深远影 响,故选D项。古代雅典时期,就已经实行直接民主,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国家权 力中心,公民投票不涉及对议会地位的冲击,故B项错误;公民投票的做法并不能直接推动欧洲一体 化进程,故C项错误。 6.(2019陕西名校联考一,32)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 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