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理念:一、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在阅读上的要求: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 能力。 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领悟文学形象, 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二、教学策略: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以 高妙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全文用词生动准确, 比喻贴贴形象,语言华丽而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对于本课,教师解析虽然 必要却不宜繁琐,应该点到为止,要着重引导的是学生的仔细阅读,让学生反复 品味, 进入特定的审
2、美意境,用接纳美的心胸和心境去理解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 的复杂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此次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 主导地位,适时启发点拨学生,同时还应真正体现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会阅读、品味和感悟,在师生和谐平等互 动的关系中凸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语文课堂。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文章创作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学习文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 比喻表达效果及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并学习其 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体会文中严谨的结构和 “形散而神不散” 的散文创作特色。 2、过程与
3、方法目标: 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领悟、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文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不满社会现实、 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作者在作品 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品味散文 的语言音乐美。 四、教学重点:四、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写景层次及品味文中的语言美。 (2)通感手法的学以致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以及叠词等手法 的表达技巧。 五、教学难点: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联想和描摹去融入文章的情境和体会文章的韵味。 课
4、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踏着春的脚步而来,携我们观看了梅雨潭的绿, 尔后,他离我们匆匆而去,把背影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里,这位写过 了春、绿和背影的作家是谁呢?有谁知道吗? 对,大家真聪明!我所说的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今天,我们将要学习 的是他的另一篇文章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是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 文章语言之优美, 艺术手法之高妙, 历来另许多文人所佩服。那么,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呢,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 下作者朱自清以及这品文章的写作时代背景。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1、作者:、作者
5、: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 扬州人”。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在诗坛很有影响 力。1928 年出版散文集背影。他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格调清新,情景交 融,以独特的风格享誉文坛。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 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 2、写作时代背景:、写作时代背景: 【提问】荷塘月色最初发表于 1927 年 7 月。1927 年,这段时期中国历 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1927 年,作者
6、正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住清华园西院。文章中描写的 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 大地, 向往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陷入进退两 难的困境之中,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怀有疑惧。朱自清此 时也处于苦闷彷徨中,内心“不宁静”,只有暂时逃避。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 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荷塘月色是作者自 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通过“我”在荷塘 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 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解题:“荷
7、塘月色”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而不是偏正词组,“荷塘”、(三)解题:“荷塘月色”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而不是偏正词组,“荷塘”、 “月色”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月色”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 (四)配乐(四)配乐,请几位学生朗诵学生朗诵,让其他同学边听边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字词、体会边听边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字词、体会 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分层次。 【教师说】那好,听完几位同学的精彩的朗诵之后,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本文一些 重要的字词知识,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好吧,来,大声读出来! 蓊蓊郁郁(wng) 袅娜(nu) 妖童媛女(yun)倩影(qin)棹(zho)敛裾 (lin j)幽僻(
8、p)弥望(m)参差(cn c)斑驳(bn b)点缀(zhu)渺茫(mio) 霎时(sh)羞涩(s) 【教师解释词语】 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弥望:满眼。弥,满。 3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袅娜:柔美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女子姿态优美;还可以用来形容草木柔软细长, 例如:“春风吹着袅娜的柳丝”。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提问】那好,听完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诵之后,我想找一位同学说一下,你觉得 全文可以划分哪为几部分? 【解答】: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13 段):(点明题旨)
9、写夜赏荷塘月色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 46 段):(文章主体)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恬静、和谐之 美。 第三部分(第 710 段):(偏重抒情)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六 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之后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五)研读探究全文:(五)研读探究全文: 【教师说】好的,在同学们的认真思考下,我们刚刚对荷塘月色顺利进行了 分段,对全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共同来研读文章,看 看作者具体是怎样来描写荷塘月色的美景的,为了表达这种美,作者他,是借助 了什么样的手法,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好,我们开始来看,先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提问
10、】 先看第一段第一段, 大家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 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 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 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 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 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 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 “我 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 是家
11、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 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所以,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讲读第二段】再看第二段第二段,第二段描写的是小径漫步,走向荷塘,作者在第二 段勾勒了荷塘的轮廓:曲折的小煤屑路、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路,路上阴森森 的,淡淡的月光,由实到虚,既简洁地总写荷塘周围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寂寞的 氛围, 又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说明作者此时还没有从不宁静中解脱出 来,心情还处于烦乱之中,在淡淡的月光下,有着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哀愁。 【提问】 第三段第三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怎么理解这
12、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 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 4 “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 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然而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 不到的。 越是超脱越是自由, 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所谓的 “另一世界” 只能是作者及其相似者不可企及的幻想与梦境。 第三段抒发了作者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了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 原因, 表示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是作者由现实归于虚无, 得到暂时超脱暂时超脱的过程。 【总结第一部分】
13、【总结第一部分】(点明题旨)写夜赏荷塘月色的缘由及路上的所思所感。 作者由 于“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便披衫出门,去寻找解脱。 然后写去荷塘的路上的所见、所感。荷塘边的小路幽僻、寂寞,数目阴森森的, 作者心中笼罩的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哀愁;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于 是有了独处的自由感, 在 “受用” 荷香月色中, 淡淡的喜悦便初步展现出来; “不 宁静”的心境得到了自我调节,并由此过渡到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喜悦上。 【板书】(点明题旨)夜赏荷塘月色的缘由、路上所思所感 2、好,接下来,我们再继续看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的主体,值得我
14、 们好好研读。 请同学们一起来默读和看看第四段第四段,并划出本段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 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 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 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 的。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 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
15、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 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 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 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 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 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 变换欣赏角度, 有焕然一新, 奇趣无穷之感。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
16、,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 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 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 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 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5 【讲解】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 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再一起来默读一下第五段第五段,并思考一下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
17、】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 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 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 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 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 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 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流动 请全班学生一起大声朗读下第六段第六段。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
18、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 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 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 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 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 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总结第二部分】【总结第二部分】(文章主体) 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恬静、 和谐之美。 先 写月下荷塘, 再写塘上月色, 最后写荷塘四周的近树远山和蝉鸣蛙叫, 层次分明, 变化有致,逼真如画。在这一部分里,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 多样
19、, 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 有神韵, 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板书】【板书】(文章主体)荷塘月色之美。 3、继续讲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 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 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 思乡的哀愁, 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 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 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20、6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 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 苦闷与彷徨让作者 “心里颇不宁静” , 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 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 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 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 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 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 热闹的,“但热闹是
21、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 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 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 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 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 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总结第三部分】【总结第三部分】 (偏重抒情)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六朝采莲的 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之后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先联想江南采莲旧 俗,以采莲赋、西洲曲为触发点,表达向往美好自由生活的情怀。 【板书】【板书
22、】(偏重抒情)联想,惦记江南,回到现实。 (六)梳理脉络,总结全文,主旨探微(六)梳理脉络,总结全文,主旨探微 本文写夜赏荷塘月色的缘由和路上的所思所感、荷塘月色的美景、赏荷塘月色时 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写景层次分明 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艺术上艺术上借景抒情,情 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拟人、通感、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 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 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胧、静 美的画面,
23、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 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抒发了作者 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七)借鉴写作技巧:(七)借鉴写作技巧: 1、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1)开篇句“这几天新里颇不宁静”留下悬念,结尾“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 了”回答了悬念,前后照应。 (2)第一段“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轻轻地推门 进去,什么生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首尾呼应。 (3)开篇中“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 首尾呼应,巧妙地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2、“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写作特点 7 本文材料很多,很零碎,却始终有一根情感的线贯串全文。 3、多种高妙的艺术手法:比喻、拟人、通感、衬托、联想等。 (八)布置作业:(八)布置作业: 1、背诵文章的第 4-6 三段 2、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技巧“叠词”、“通感”等手法,以“城市月色”为题 写一小段情景交融的文字,250 字以内。